第18章
  “谢谢你啊,小张,其实,我没打算故意瞒着大伙儿,这不是事情定得比较仓促吗?
  再说,我也不好意思让大家破费!对了,这是给大家带的喜糖,你也尝尝呗!”
  接过一袋子毛线团,韩菁解释道。
  她给小张抓了一把喜糖,没有半点儿舍不得的意思,毕竟,她巴不得这糖能堵上小张的嘴巴,让她清静清静、熬到主任来呢。
  然而,小张的问题虽迟但到:
  “喜糖挺好吃,希望我也能沾沾你的喜气!
  对了,韩菁,你跟你爱人是怎么认识的啊?是之前就认识的朋友,还是亲戚邻居给你介绍的?
  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也给我介绍一下?我有多想娶媳妇儿,你是知道的。”
  韩菁扯了扯嘴角,可不是知道吗?她今年24岁,在结婚前,相亲过不少次,都失败了,在蔬菜公司内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老姑娘”。
  可是呢,这位仁兄,靠着快速坠入爱河、再快速抽身的奇葩性格,硬是盖过了她一头。
  单位里,大家伙儿讨论更多的,是小张这次会跟相亲对象处多久、最后又会以什么样的理由跟人提分开。
  作为间接的“受益者”,又是同事,韩菁没法儿不坦诚相告:
  “是一位长辈介绍的,她之前是我们家的邻居,我爱人是她外甥的同学。
  但是吧,我这位阿姨是头一回当媒人,而且,我和我爱人的情况都比较特殊,对你来说,应该没多少参考价值。”
  韩菁的本意是想让小张知难而退,毕竟,找媒人和找大夫,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希望对方资历越深、经验越丰富越好的。
  可是,她忽略了一点,小张他,本来就不是正常人啊,还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推测他吗?
  于是,韩菁就看到了,小张两手一拍,大喜过望:
  “第一次做媒就说成了一对儿,这不是比我之前找的那几个媒人本事大多了?
  不行,韩菁,看在咱们同事一场的份儿上,看在我到现在都没能结婚的份儿上,你一定得把这媒人介绍给我认识!
  我就不信了,我张全有,这么好的条件,难道还会娶不到媳妇儿?”
  呃……再一次看着小张精神抖擞、奋勇直上的模样,韩菁对他,还真是没有多少信心呢!
  不过,这人的性格虽然奇葩了点儿,还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但是,对于他认为“耽误了他幸福”的几个媒人,倒也没有上门找茬儿过。
  所以,顶着小张“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韩菁还是把连阿姨住在食品厂家属院的事儿告诉了他。
  至于连阿姨愿不愿意揽这个活儿、小张又能不能如愿以偿地找到百分百满意的对象,那就跟她没多少关系了。
  行政部的人陆续到齐,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踩点儿踏进办公室的,是李主任。
  当然,这老头儿退休在即,现在是无欲则无求,在蔬菜公司简直是横着走的存在。
  像是上个月,为了行政部报销单的事情,这老头儿还去找财务室的人了,据说,场面很是激烈,连前来拉架的卢科长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们这几只小虾米,就别去捋老虎胡须了!
  “小韩回来了啊!不错不错,结了个婚,看上去,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劲头更足了,以后也要保持这股精神劲儿,继续努力工作啊!
  还有你们两个,有事没事的,也多向小韩学习学习,年轻人嘛,就是要吃苦耐劳,多为国家做贡献。
  要知道,伟大的党可是把我们亿万万同胞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出来……”
  没错,李主任是经历过民国时期的人,对人民现在的好日子,那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他每次说话,必定要长篇大论半个小时起步。
  所以,无论是被表扬的韩菁,还是被拉踩了的小徐和小张,心里都毫无波动,只想着:天爷,能不能来个人,把他拉走啊!
  【作者有话说】
  没错,这就是小韩的职场——主打与众不同!
  第18章
  ◎朋友◎
  在韩家,梁万的厨艺水平,顶多能跟韩老爷子打个平手。
  没办法,谁叫他上辈子是个富二代,家里有保姆呢?
  会煮面条、简单炒几个菜,就已经能被他那几个“狐朋狗友”吹上天了。
  当然,放在韩家,他这点儿雕虫小技就不值一提了。
  晚上包饺子的时候,梁万和韩老爷子主动揽过了擀饺子皮的活儿。
  他本以为,自己比不上厨艺精湛的丈母娘也就算了,“吊打”只会煮饺子的老丈人,这总该没问题吧。
  谁知道,到底还是他见识少了!
  只见老丈人一进屋,洗了手,就十分自然地拿起一张饺子皮,三两下,一个元宝形状的饺子就新鲜出炉了。
  得,原来,这个家的小辣鸡,自始至终都只有他一个啊!
  向英买的是三肥七瘦的五花肉,念及上次熬的猪油还没吃完呢,她就没留着肥肉,而是把这块五花肉和一颗大白菜,都做成了饺子馅。
  白菜大肉馅的饺子,本就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何况,饺子皮还是纯白面做的呢。
  韩学礼和梁万的饭量大,各自吃了三十个,其他人也都估摸着自己的饭量、没忍住比平时多吃了一点点。
  “媳妇儿,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你看,咱妈这手艺,真是没得说,要是我跟妈学着做饭,你觉得,妈能愿意收下我这个徒弟吗?”
  小两口回屋,梁万“殷勤”地揽过了给韩菁的手抹雪花膏的差事,边干活儿边问着。
  “嗯?怎么突然要跟妈学做饭了?”韩菁有点惊讶,又追问道:“是有人在你跟前说闲话了?”
  要知道,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一般都是男同志不假,可人家那是家学渊源。
  而在绝大多数家庭里,都会默认,厨房的活计,那是女人的事儿。
  韩菁和梁万到底不同于一般的夫妻关系,所以,她才会担心,梁万想学做饭,是受了一些闲言碎语的影响。
  “没有没有!”梁万摆摆手,解释道:
  “你看,我现在不用去学校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中午那一顿,你们都不回来吃,那我总不能顿顿都指着爷爷来做饭、或者是天天下馆子吧?
  再说,有手艺的人,总归是吃香的,说不定,我跟妈多学两手,以后有合适的机会,还能去国营饭店当帮厨呢。”
  没错!梁万是挺懒,也确实想躺平,可他现在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了。
  就算媳妇儿挣得够多、也愿意让他吃软饭,但梁万把自己代入到上辈子见过的全职家庭主妇身上,一天两天的,没人会说什么,可时间长了呢?
  即便韩家人对上门女婿的容忍度很高,但要是大家风风火火地为着这个家忙碌,他却天天躺在家里睡大觉,这像话吗?
  再说,未来十年里,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鸡蛋里挑骨头的都大有人在,何况是像他这样年纪轻轻、却天天闲在家里的呢?
  一顶“态度不积极,拖慢革命建设事业步伐”的大帽子扣下来,怕是他老丈人都不一定能兜住!
  当然,这些话,就不用对着他媳妇儿全盘托出了,夫妻之间,也要容许对方有些小秘密的嘛!
  韩菁思索片刻,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会有邻居说闲话那一茬儿,点头应道:
  “学厨没那么简单,还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天赋,反正,你先跟妈学着呗,实在学不会、或者不喜欢,也没必要勉强自己。
  工作的事儿,我和爸都替你留心着呢,但估计得等到年后才能有信儿了。
  毕竟,你也知道,过年在即,各个单位都要给职工发福利。
  这个节骨眼儿上招人,招进来的还没干多少活儿呢,就先跟大部分职工享受上一样的福利待遇了,大家伙儿肯定不能答应的!”
  这些,梁万自然是清楚的。
  虽然是跟丈母娘开口,但梁万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把媳妇儿推到前面顶着的人,第二天,他就抽空跟丈母娘提了这件事。
  “我呀,就是做饭做得多了,慢慢地,凭感觉就知道什么时候放醋、放多少盐,味道才更好了。
  你既然有心学,那我肯定是愿意教的!”
  女婿要“拜师”,这是什么?这是对她厨艺的充分赞扬啊!向英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这样,以后有空的时候,我做饭,你就在旁边帮着打下手,看我怎么做,有不懂的地方再问我就行。
  之后,中午那顿你来做,权当练手,时间久了,也就都学会了。”
  别说,梁万认真地学起来,还真挖掘出了几分天赋,至少是比韩老爷子做得要好吃了。
  当然,这句点评,出自奶奶之口,韩老爷子本人,是坚决不认同的。
  “爷,奶,饭做好了,你们赶紧吃吧!我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