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但梁万不符合这种情况啊!
要知道,就算年后各大国营厂陆续开始招工,可那时候,也是学生们拿着学校开具的证明去报名的,最后等到六月份,才能回学校,统一拿毕业证。
秦校长欲言又止,想说点什么,可紧接着,就被王老师在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巴掌。
回忆起从小到大被老舅支配的恐惧,秦校长到底让了步:
“行吧!这毕业证,我发!但是,下不为例!
你们可别到处嚷嚷,反正,出了这道门,我是什么都不会认的!”
“你当我傻啊?再说,你以为我会随随便便就给人做担保吗?”
王老师嗤笑一声,再再再次怀疑他大外甥这脑子,到底是怎么当上高中校长的。
说起来,附属高中的好处就在于此了,虽说同样要受到区文教局的管辖,可说到底,学校从建立到今天,主要还是厂里的功劳。
总不能人家国营厂又出钱、又出力的,最后这学校怎么样,却是文教局说了算吧?那还有哪个厂子愿意当冤大头、建附属学校?
所以,秦校长还是有点儿自主权的,这年头儿的管理又不严格,给本校学生提前几个月发张毕业证这样的小事儿,根本用不着和文教局领导去报备,他自己就能做主了。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王老师把梁万送到校门口。
“其实,你的事,昨天晚上,我也听说了一些。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无私地爱自己的儿女,只不过,有的人看不清,有的人看清了却宁愿装糊涂。
我很高兴,你不属于这两种!
当然,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以后,也该有自己的新生活,一直和从前的人或事纠缠不清,反倒会让你看不清前路。
所以,这张毕业证,可要收好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去参加招工考试吧!
哪怕没办法在大学校园里绽放异彩,我也相信,我的学生,会在别的地方,另外闯出一番天地!”
王老师的语速并不快,像是在仔细斟酌着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
他是真的把“梁万”当成了得意门生。
昨晚回到家,他就听说了梁万入赘、又跟家里人大吵一架的事。
王老师不会因为梁万是他的学生,就先入为主地认定是宋家人的不对,可他有眼睛,自己会看。
都在同一个班上,宋涛体型壮实,梁万却瘦得跟竹竿儿似的,事实胜于雄辩,谁在家里是被偏爱的那一方,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也正是出于对学生的心疼和惋惜,王老师第一次在学校里找了大外甥。
而他为了帮梁万提前拿到毕业证,编的理由,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说实话,他和大外甥心里都是门儿清的。
【作者有话说】
嘿嘿,昨天涨了20个收藏,菜狗作者有点激动[害羞],谢谢大家的鼓励呀~每条评论都有看到的~
第15章
◎冬菜◎
傍晚,梁万和韩菁一块儿去了趟食品厂家属院。
韩家虽然搬走了,但韩学礼还是副厂长呢,再加上韩家只有韩菁一个闺女、又早早就放出风声要招赘……
总之,韩家在家属院依旧是小有名气的。
韩菁和梁万过来,是为了感谢连二姨的牵线搭桥,但进了筒子楼,总免不了会遇上熟人。
“刘奶奶,做饭呢?今儿这伙食不错啊!
齐阿姨,下班了?哟,买的这条鱼挺大,您今儿去副食品商店应该到得蛮早吧!
对了,给你们介绍下,这是我爱人梁万同志,我们刚领的证。
我爸说了,要跟着伟人走,反对铺张浪费,一切从简,所以,我们家就不摆酒了。
这是我和梁万同志的喜糖,您拿着,给孩子甜甜嘴!”
韩菁不是长袖善舞的那种人,可她在家属院住的时间不短,这些熟人又几乎都是看着她长大的。
时隔许久,再度回到熟悉的地方,韩菁觉得有些亲切,跟人寒暄时,话茬儿也变多了。
梁万跟在她身边,就像刚进门的小媳妇儿似的,提到他了,就冲人腼腆一笑。
等他们进了郑家,邻居们这才纷纷议论起来:
“韩菁找的男人,瞧着性子不够活泛,不太会来事儿啊!”
“估摸着是这几年挑挑拣拣的名声传出去了,再挑下去,就该被剩下来了,这才随便找了个人凑活吧!”
这话说得,当即就有人翻了个白眼儿:
“快闭上你那张臭嘴吧!日子是人家小两口过的,跟你有什么关系?轮得到你在这儿指指点点?可真是脸大!”
“就是就是,再说,人肯定是韩副厂长看过以后、点头同意了的,你有意见,是觉得自己比韩副厂长更会看人?那要不,副厂长的位子让给你,你来坐?”
“而且,韩家是招上门女婿,性子要那么活泛干什么?搁我身上,太会来事儿的人,我肯定不放心啊!”
门一关,邻居们的议论声,韩菁和梁万是连半个字儿都听不见的。
况且,就算听见,他们俩也都不是那种会在意别人看法、恨不得让每个人都满意的那种人。
“你们小两口呀,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说真的,只要你们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我这心里啊,就比什么都甜了!”
连二姨笑着说,虽然是头一回做媒,可一做就成,解决的还是韩菁的个人问题,一时间,她不免有几分飘飘然。
难道说,她这个人,做饭不行,绣花不行,真正的天赋,其实是点亮在了给人牵红线上?
韩菁和梁万可不知道,他们俩的成功,让连二姨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由此还引发了一段小小的误会呢。
从郑家“落荒而逃”,两人跑得呼吸都变急促了些。
没办法,谁让连阿姨实在太热情了,非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呢?
可是,这年头儿,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有数儿的,就算是亲戚登门,那也得意思意思着、自带点儿粮食。
他们俩是来感谢连二姨的,要是反过来给人家里添了麻烦,他们俩心里可过意不去!
“走吧,我们回家!”
韩菁大手一挥,气势平添了几分豪迈。
然而,帅气维持不了三秒,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她就被呼呼刮着的冷风给“击倒”了。
手直接伸进了梁万的兜里,隔着衣服,紧紧地环住他的腰,再缩着脖子,恨不得把整张脸都藏到围巾里去。
总算回到家,看着俩孩子冻得脸发白,向英连忙说:
“壶里有热水呢,兑点儿温的,赶紧洗把脸,暖一暖。
先别急着脱棉袄,一冷一热的,你们不感冒,谁感冒?”
梁万和韩菁依言照做,半点儿不敢质疑当家人——向英同志的权威。
“幸好昨天给你买了新棉袄,要不然,穿着你那件旧的出门,整个人还不得让冻成冰棍儿啊?”
说着,韩菁回房间取了雪花膏,挖了一块就往梁万的脸上抹。
雪花膏的香气比蛤蜊油更甚,男同志嘛,都不爱擦这玩意儿,嫌娘里娘气的。
至少,韩菁知道,每回她爸身上带着雪花膏的香气,都一定是她妈念叨过好几次的结果。
她本来还觉得梁万估计会跟她爸一样、拒绝抹雪花膏的,谁知道,梁万却很主动,把脸上的抹匀了以后,还觉得不太够:
“手也干,再给手上来点儿!”
一罐雅霜雪花膏八毛钱,韩菁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每个月都得买两罐的。
用在梁万身上,她当然不会舍不得了,要不然,小梁同志年轻俊俏的脸蛋,就这么被冷风给吹皴了,那多可惜啊!
“那会儿你们不在家,街道办的人来家里通知了,后天早上来冬菜,按着往年的经验,凌晨三四点就得去副食品店排队了。
小万,到时候咱们爷俩去排队,你们几个就上班去,可别睡不够觉、回头在工作上出了岔子。”
吃完饭,韩老爷子想起来这事儿了,直接发话道。
这时候,少有大棚蔬菜,漫长且寒冷的冬季里,居民主要就靠大白菜、土豆、萝卜这些蔬菜来过冬。
所以,买冬菜就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绝对不能缺席的事情。
当然,不是每家都正好有没事儿干的年轻人能去排队买冬菜的,街道办通知后,总有人要为了买冬菜的事儿、跟厂里请假。
效益一般的小厂也就罢了,可像食品厂、纺织厂、机械厂这样的国营大厂,厂里有几千名职工,请假的人多了,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这不,打从前几年起,附近的这些国营厂就开始由后勤部门统一向蔬菜公司订购冬菜、再给职工发放了。
说起来,这还是韩学礼因为韩菁在蔬菜公司上班、想到了这一茬儿、最先在厂里开会时提议的呢。
韩家原本也是不用冒着冷风去排队的,可这不是他们搬家了吗?
要知道,就算年后各大国营厂陆续开始招工,可那时候,也是学生们拿着学校开具的证明去报名的,最后等到六月份,才能回学校,统一拿毕业证。
秦校长欲言又止,想说点什么,可紧接着,就被王老师在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巴掌。
回忆起从小到大被老舅支配的恐惧,秦校长到底让了步:
“行吧!这毕业证,我发!但是,下不为例!
你们可别到处嚷嚷,反正,出了这道门,我是什么都不会认的!”
“你当我傻啊?再说,你以为我会随随便便就给人做担保吗?”
王老师嗤笑一声,再再再次怀疑他大外甥这脑子,到底是怎么当上高中校长的。
说起来,附属高中的好处就在于此了,虽说同样要受到区文教局的管辖,可说到底,学校从建立到今天,主要还是厂里的功劳。
总不能人家国营厂又出钱、又出力的,最后这学校怎么样,却是文教局说了算吧?那还有哪个厂子愿意当冤大头、建附属学校?
所以,秦校长还是有点儿自主权的,这年头儿的管理又不严格,给本校学生提前几个月发张毕业证这样的小事儿,根本用不着和文教局领导去报备,他自己就能做主了。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王老师把梁万送到校门口。
“其实,你的事,昨天晚上,我也听说了一些。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无私地爱自己的儿女,只不过,有的人看不清,有的人看清了却宁愿装糊涂。
我很高兴,你不属于这两种!
当然,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以后,也该有自己的新生活,一直和从前的人或事纠缠不清,反倒会让你看不清前路。
所以,这张毕业证,可要收好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去参加招工考试吧!
哪怕没办法在大学校园里绽放异彩,我也相信,我的学生,会在别的地方,另外闯出一番天地!”
王老师的语速并不快,像是在仔细斟酌着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
他是真的把“梁万”当成了得意门生。
昨晚回到家,他就听说了梁万入赘、又跟家里人大吵一架的事。
王老师不会因为梁万是他的学生,就先入为主地认定是宋家人的不对,可他有眼睛,自己会看。
都在同一个班上,宋涛体型壮实,梁万却瘦得跟竹竿儿似的,事实胜于雄辩,谁在家里是被偏爱的那一方,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也正是出于对学生的心疼和惋惜,王老师第一次在学校里找了大外甥。
而他为了帮梁万提前拿到毕业证,编的理由,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说实话,他和大外甥心里都是门儿清的。
【作者有话说】
嘿嘿,昨天涨了20个收藏,菜狗作者有点激动[害羞],谢谢大家的鼓励呀~每条评论都有看到的~
第15章
◎冬菜◎
傍晚,梁万和韩菁一块儿去了趟食品厂家属院。
韩家虽然搬走了,但韩学礼还是副厂长呢,再加上韩家只有韩菁一个闺女、又早早就放出风声要招赘……
总之,韩家在家属院依旧是小有名气的。
韩菁和梁万过来,是为了感谢连二姨的牵线搭桥,但进了筒子楼,总免不了会遇上熟人。
“刘奶奶,做饭呢?今儿这伙食不错啊!
齐阿姨,下班了?哟,买的这条鱼挺大,您今儿去副食品商店应该到得蛮早吧!
对了,给你们介绍下,这是我爱人梁万同志,我们刚领的证。
我爸说了,要跟着伟人走,反对铺张浪费,一切从简,所以,我们家就不摆酒了。
这是我和梁万同志的喜糖,您拿着,给孩子甜甜嘴!”
韩菁不是长袖善舞的那种人,可她在家属院住的时间不短,这些熟人又几乎都是看着她长大的。
时隔许久,再度回到熟悉的地方,韩菁觉得有些亲切,跟人寒暄时,话茬儿也变多了。
梁万跟在她身边,就像刚进门的小媳妇儿似的,提到他了,就冲人腼腆一笑。
等他们进了郑家,邻居们这才纷纷议论起来:
“韩菁找的男人,瞧着性子不够活泛,不太会来事儿啊!”
“估摸着是这几年挑挑拣拣的名声传出去了,再挑下去,就该被剩下来了,这才随便找了个人凑活吧!”
这话说得,当即就有人翻了个白眼儿:
“快闭上你那张臭嘴吧!日子是人家小两口过的,跟你有什么关系?轮得到你在这儿指指点点?可真是脸大!”
“就是就是,再说,人肯定是韩副厂长看过以后、点头同意了的,你有意见,是觉得自己比韩副厂长更会看人?那要不,副厂长的位子让给你,你来坐?”
“而且,韩家是招上门女婿,性子要那么活泛干什么?搁我身上,太会来事儿的人,我肯定不放心啊!”
门一关,邻居们的议论声,韩菁和梁万是连半个字儿都听不见的。
况且,就算听见,他们俩也都不是那种会在意别人看法、恨不得让每个人都满意的那种人。
“你们小两口呀,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说真的,只要你们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我这心里啊,就比什么都甜了!”
连二姨笑着说,虽然是头一回做媒,可一做就成,解决的还是韩菁的个人问题,一时间,她不免有几分飘飘然。
难道说,她这个人,做饭不行,绣花不行,真正的天赋,其实是点亮在了给人牵红线上?
韩菁和梁万可不知道,他们俩的成功,让连二姨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由此还引发了一段小小的误会呢。
从郑家“落荒而逃”,两人跑得呼吸都变急促了些。
没办法,谁让连阿姨实在太热情了,非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呢?
可是,这年头儿,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有数儿的,就算是亲戚登门,那也得意思意思着、自带点儿粮食。
他们俩是来感谢连二姨的,要是反过来给人家里添了麻烦,他们俩心里可过意不去!
“走吧,我们回家!”
韩菁大手一挥,气势平添了几分豪迈。
然而,帅气维持不了三秒,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她就被呼呼刮着的冷风给“击倒”了。
手直接伸进了梁万的兜里,隔着衣服,紧紧地环住他的腰,再缩着脖子,恨不得把整张脸都藏到围巾里去。
总算回到家,看着俩孩子冻得脸发白,向英连忙说:
“壶里有热水呢,兑点儿温的,赶紧洗把脸,暖一暖。
先别急着脱棉袄,一冷一热的,你们不感冒,谁感冒?”
梁万和韩菁依言照做,半点儿不敢质疑当家人——向英同志的权威。
“幸好昨天给你买了新棉袄,要不然,穿着你那件旧的出门,整个人还不得让冻成冰棍儿啊?”
说着,韩菁回房间取了雪花膏,挖了一块就往梁万的脸上抹。
雪花膏的香气比蛤蜊油更甚,男同志嘛,都不爱擦这玩意儿,嫌娘里娘气的。
至少,韩菁知道,每回她爸身上带着雪花膏的香气,都一定是她妈念叨过好几次的结果。
她本来还觉得梁万估计会跟她爸一样、拒绝抹雪花膏的,谁知道,梁万却很主动,把脸上的抹匀了以后,还觉得不太够:
“手也干,再给手上来点儿!”
一罐雅霜雪花膏八毛钱,韩菁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每个月都得买两罐的。
用在梁万身上,她当然不会舍不得了,要不然,小梁同志年轻俊俏的脸蛋,就这么被冷风给吹皴了,那多可惜啊!
“那会儿你们不在家,街道办的人来家里通知了,后天早上来冬菜,按着往年的经验,凌晨三四点就得去副食品店排队了。
小万,到时候咱们爷俩去排队,你们几个就上班去,可别睡不够觉、回头在工作上出了岔子。”
吃完饭,韩老爷子想起来这事儿了,直接发话道。
这时候,少有大棚蔬菜,漫长且寒冷的冬季里,居民主要就靠大白菜、土豆、萝卜这些蔬菜来过冬。
所以,买冬菜就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绝对不能缺席的事情。
当然,不是每家都正好有没事儿干的年轻人能去排队买冬菜的,街道办通知后,总有人要为了买冬菜的事儿、跟厂里请假。
效益一般的小厂也就罢了,可像食品厂、纺织厂、机械厂这样的国营大厂,厂里有几千名职工,请假的人多了,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这不,打从前几年起,附近的这些国营厂就开始由后勤部门统一向蔬菜公司订购冬菜、再给职工发放了。
说起来,这还是韩学礼因为韩菁在蔬菜公司上班、想到了这一茬儿、最先在厂里开会时提议的呢。
韩家原本也是不用冒着冷风去排队的,可这不是他们搬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