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细究起来,其实这个路线跟当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路线差不多,只不过刘裕后方不稳,功败垂成。
  而朱元璋,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
  这个路线,李世民表示认可。唯一一个啊,他有点眼馋这个字眼。
  [其实,说北伐不太合适,因为当时南方并没有完全收复平定,浙东、福建、两广那边都还有残留的军阀在割据。
  但朱元璋表示:无所谓,两边一起打!
  只能说猥琐发育真的发育的很好,老朱的家底是真的厚啊!
  首先是北伐这边,主力军以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兵力二十五万,水陆并发,直扑山东。同时,邓愈还带领了一直偏师,从湖北襄阳进河南,策应主力军。
  而南边,则是一路让杨璟、周德兴等人统领湖广各部去打广西;一路让汤和、廖勇忠等人从东南沿海以水路打浙东和福建。
  四路齐出,四面开花。这才是真正的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动态的地图徐徐拉开,红色的箭头展示如花瓣一般伸展在绿色的卫星地图上,以应天为中心,开向东南、西南、正北、西北四方。
  把大家都看愣住了。
  秦始皇:什么东西?这个朱元璋他什么档次,敢同时出这么多大军?
  他取过一旁内侍记录的地图,仔细观察了一下。
  这吴越之地,这么有钱?
  没听说啊!朕是不是得去开发一下?要是搞来了钱给民夫发工钱,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说朕是暴政了。
  馋哭了。
  [两个多月后的正月初四,朱元璋正式在应天府的奉天殿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朱元璋狠狠点头,就是这话!
  这句话是他这几天刚写下来的,本来预计过几天竖在墙头,好表明自己的立场,也能激励那些参军的人。
  日月为明!
  怪不得自己未来会以明为国号,而不是这偏安一隅的吴。
  大明,听着多大气。
  其他人想想刚刚展现的北伐南征路线图,心里默默感慨,不愧是年号洪武啊!
  [北伐的进展异常顺利,仅用了半年时间,到洪武元年四月初,山东、河南尽在掌握。徐达常遇春驻洛阳,冯胜拿下潼关驻关中,关门打狗之势已成。
  朱元璋亲自移驾至北宋都城汴梁,改汴梁为开封府。
  同时,南征进展也丝毫不差。
  拿下浙东、福建后,水师马不停蹄继续拿下进入广东。]
  [九十年前,我们的民族英雄、抗元名将文天祥兵败,路过广东的零丁洋,写下了千古名篇《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九十年后,大明的水师仅三个月就克复广东全境,也算告慰了文天祥与十万崖山英魂的在天之灵吧。]
  【作者有话说】
  《明末遗恨》那段,是梨园轶事中记载的真事,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元末农民起义11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朱元璋在开封坐镇了两个月,安排好诸多事宜后,攻取元大都的行动正式开始。
  北宋靖康耻后,金兵携带战利品和俘虏北上回燕京,大宋的君臣一路仓皇南逃,只有年已七旬的宗泽老将军,留守在都城汴梁,缝补着大宋最后一点体面。
  可惜将领有心,君王无耻,终究没能过黄河雪耻。
  宗泽老将军死不瞑目,临死前还在大喊:过河!过河!过河!]
  画面中,一队队甲士手拿长枪,昂然挺立,跟在各自的将领身后,快速而有序的在赶路。
  李世民作为行伍出身的天才将领,赞了一句:行止有度,果然是强军!
  [现在,徐达和常遇春,就在这汴梁,就在宗老将军的埋骨地,就在岳飞饮恨之处,领着儿郎们,过河了!]
  [元廷这边,可谓是一团乱麻。本来团练兵演变成了军阀,就在不停地内斗,后来更是发展成参与到了皇室的储位之争--小铁锅猛然发现没了脱脱,没了权臣,他自己的太子成长起来,想提前上位了。
  于是皇帝和太子又各自拉帮结派。
  简直是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可到了这时候,小铁锅也顾不得太子一直想上位了,只能紧急召最后一个能打王保保进京勤王。
  结果你猜怎么着?王保保被之前皇帝和太子的各种骚操作整无语了,不愿意去,他的部下也分成了两派,没统一意见,结果就一直按兵不动。]
  老子和亲儿子也能打成这样?胡大海愕然,感觉有点超出他的认知。
  李善长笑道:胡将军,这可是至高的权利,谁不想争一争呢?自古来为了那张椅子,骇人听闻的事情多了去了。
  皇帝老儿既然怕别人抢皇位怕到连儿子都要防备,那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儿子?
  李善长:胡将军,好问题啊!以后有机会,你自己去问问那元顺帝吧!
  天幕继续播放,还伴随着一阵激昂的bgm,让观看的众人也不自觉特跟着心潮澎湃起来。
  [但徐达这边却是进兵迅猛,一路势如破竹。
  洪武元年闰七月初,徐达率兵渡河。
  闰七月十一,徐达部从河南开封到达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山东临清。
  闰七月十五,会师常遇春部,攻下山东德州。二十日,克河北沧州。
  二十五日,到达天津河西务,打败元廷平章,擒获将领官员三百余人。
  二十八日,攻克大都门户通州。
  丢失了四百年的幽州,就在眼前。]
  十七天,从临清打到通州。
  秦始皇对着他现在的地图,跟着一起看位置,然后在心里感慨:朕也好想要大运河!
  [光复通州的当天,小铁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不得不说,虽然元廷一直排斥汉化,但许多高层的汉学修为还不错的。有大臣跪地泣血,要元顺帝死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师。
  但小铁锅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岂可复作徽、钦?
  什么叫历史的耻辱柱?徽钦二帝做到了,简直是下了十八层地狱也要被反复鞭尸的程度。]
  [在生死存亡面前,原本打的你死我活的一家人迅速和解,当天晚上,小铁锅就带着后妃和子女从后门溜了。从居庸关退出大都,绕道山西找王保保一起回了上都。]
  [洪武元年八月二日,徐达率兵抵达元大都齐化门。
  四百年了哦,不。
  若是从安史之乱之后,河北三镇割据开始算起。幽州已经脱离中原王朝五百余年了。]
  李世民检测到关键词:安史之乱,幽州割据。
  什么时候能跟天幕上这个后生直接交流?他有许多疑问!
  [当初南宋诗人陆游痛心疾首于偏安一隅的朝廷不争气,临死之前的遗作还在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刻,在齐化门前,终于可以告慰陆放翁一句了。
  追亡逐北,荡平幽燕,复我疆土,开拓太平!]
  徐达很少说话,可看着天幕,想到未来自己将要取得的成就,脸上不禁也带出了自豪的喜色,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关于大明这个国号,最著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相传是朱元璋打下了浙江金华后,在那里设立了两个大牌子,上面写的就是这两句话。
  日月即为明。
  不过还有另一个说法,也挺有意思的。
  前面说过,大元的国号出自《周易乾彖》,里面是第一句就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但注意下一段是: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诶,你统天,我御天,你是资始,我是终始。
  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而有另外一些人提出一个疑惑:既然朱元璋是小明王韩宋朝廷封的吴王,那国号为什么不叫宋或者吴呢?
  这里就要牵扯到两个人物的死因了。]
  [关于刘福通的下落和韩林儿的死因,几百年来争论不休,什么观点都有,但是毫无疑问,锅都在朱元璋身上。]
  啥?咱现在是韩宋的大忠臣好不?前两天他打下了应天,还详细写了一封奏疏递了上去呢!
  他是个体面人!
  [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记载,龙凤九年二月,也就是洪都保卫战前三个月,张士诚派了手下大将吕珍,去攻打韩宋小朝廷所在的安丰。
  然后刘福通为守城战死了,过了几天才等来朱元璋的援军,打败了吕珍,然后把小明王安置在他最初起家的滁州城。
  因《明太祖实录》是最正规的官方史料,所以之后以《明史》为代表的相关官方史料都沿用了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