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妹妹问我,为什么要回来?可是,外祖母走了,舅舅恼怒我拿了外祖母分的矿银,舅母总疑心我要引诱大表兄,他们容不下我,我还能去哪呢?”
泪水无声地从傅棠梨的眼角滑落,她的话断断续续的,尾调带着颤抖,那是想哭却拼命忍住的声音,“唯一爱我之人已经不在这世间,天地之大,我却无家可归。”
玄衍生平第一次面对这般场景,大感棘手,他的眉头皱了起来,严厉地看了傅棠梨一眼,试图用目光威慑她。
而她并没有察觉,她还在哭,眼睛红红的,她一直想把眼泪憋回去,一抽一抽的,伤心又狼狈,跪在那里,缩成小小的一团。
玄衍本想掉头走开,但觉得大抵有些不妥,只能俯下身,半跪下来,他的身量极高,即使是这样的姿势,也要低下头,才能看着她。
他素来杀伐果断,从来没有过安慰别人的经验,如今面对着这样一个哭泣的女郎,他思索良久,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只能简单地道:“别哭。”
道长生性冷峻,且久居上位,这样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硬邦邦的,俨然带着发号施令的威严。
傅棠梨的眼泪流得更急了,此时此刻,她没有再顾及所谓端庄仪态,用袖子抹着眼泪,肩膀都在颤抖,哽咽难当:“我每天都小心翼翼,不争不抢,不怒不嗔,努力做个最好的小娘子,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多疼我一点,我还有哪里不好吗?”
漂亮的脸蛋上沾满了泪水,被她抹得一团乱糟糟,连鼻子尖都变得红通通的,可笑极了。
玄衍冷静地道:“涕泗滂沱,唯有这点不好。”
这个人简直胡说八道,她只有眼泪,没有鼻涕!
傅棠梨咬着嘴唇,愤怒地瞪他,可是她流着泪,眼睛湿漉漉的,生气的时候,小巧的嘴唇还会地微微撅起,连她自己也不觉得,其实,看过去是一种娇弱又可怜的模样,甚至有一点撒娇的意味。
落日将尽,暮色朦胧,静寂无声,或许人在其中,也会变得柔和起来。
玄衍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而他的声音因为过于低沉,却显得温和了起来:“其他都好,嗯,所以,别哭了。”
他的手伸了过来,似乎摸了摸她的头顶,但傅棠梨分辨不出来,那么轻,如同这时候的雪落下、暮色拂过,他袖上梅花的香气带着微苦,叫人无法捉摸。
或许,这是他的抚慰?
傅棠梨一时有些茫然了。
——————————
雪下了一整夜,天明时分终于停住了。
推窗见雪,天方霁,远山空旷,又是一日大好时光。
傅棠梨早起的时候,已经完全恢复了冷静,她拿着镜子照了一番,随意地道:“我瞧着,是不是眼睛还有点肿?”
胭脂捧着胭脂盒子,殷勤地道:“娘子是否需用脂粉压一压?”
傅棠梨摆了摆手:“涂脂抹粉的我不爱,就这么着吧,也不算十分难看。”
黛螺手脚利索地为傅棠梨梳妆:“怎么说‘难看’二字,我们娘子天生丽质,气度高雅,整个长安就没人比得上,我看那些人都是瞎了,才会不喜欢您。”
傅棠梨“扑哧”笑了一下:“好了,不须哄我,昨儿一时忘情,哭了一场,过了就算了,我的性子你们是知道的,那些个蠢人,他们如何,我哪里放在心上,懒得理会罢了。”
黛螺和胭脂见娘子眉目清亮,不见一丝阴霾,这才放心下来,齐齐点头:“娘子说得极是,懒得理会。”
傅棠梨梳妆完毕,用过早膳,略收拾了一下,抱了个陶罐,独自去了梅花林。
玄衍果然在林中抚琴。
昨夜的雪下得大,压得梅花重了几分,如同水粉晕染得太过,簌簌落下,拂过他的琴弦。
两只白鹤在梅花树下踱步,见傅棠梨过来,扑扇着翅膀,飞远了。
傅棠梨走到不远不近的地方,停住了,因手中抱着陶罐,行不得叉手礼,她螓首低垂,微微曲膝躬身,盈盈致礼,声音温雅且柔和:“昨日思及先人,情难自禁,不慎失仪,叫道长见笑,十分惭愧,今日特来给道长赔罪了。”
她姿态娉婷,神情娴静,眼睛明亮而清澈,一言一行优雅得无可挑剔,似乎昨日那般可怜的模样真的只是一时的谬误而已。
玄衍停下琴,拂了拂弦上的落花:“你早先在我面前失仪之时,百般抵赖,十分张狂,如今未见得如何,却来赔罪,叫我诧异。”
傅棠梨神色自若,颔首道:“不错,大抵是听得道长念经,感受天地造化之功,骤然悔悟了,可见道长修为深厚,大有功德。”
“又在说什么胡话。”玄衍看了她一眼,他的语气如同往常,总是那么清冷,但他的目光却是温和的。
傅棠梨微微一笑:“如前所言,我要撷取梅雪为酿,只怕要打扰道长清修了。”
玄衍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复又低头抚琴,不再言语。
傅棠梨抱着陶罐,漫步梅树间,仔细收集那花萼上的积雪,轻轻抖落在罐中,一次只得一点点,不紧不慢,让那雪抱在怀中,渐渐融化。
琴声绵长,似万壑松风,和着梅花、和着雪,一起沉积在山林间。
远处偶有白鹤清鸣,似在应和。
隔着花枝,傅棠梨抬眼望去,见玄衍静坐树下,一袭长袍,广袖低垂,俨然优雅如仙人。她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笑了一下,唤了一声:“道长。”
玄衍停了琴,抬眼望来。
第16章 是心动吗?
傅棠梨眉眼弯弯,带着一点促狭的意味,但她的语
气恭顺而诚恳,指了指枝头:“那树枝太高,我够不着,可否请道长施以援手?”
玄衍并不应声,他长身立起,走了过来,略一探手,将那高处的花枝抓住,压到傅棠梨的眼前。
枝头的雪簌簌落下,落在她的眼角眉梢,肌肤似雪、雪似肌肤,她笑起来的时候,尤显得清澈纯净,
“又要作甚?”玄衍的声音有些低沉,好似比方才更严肃了。
傅棠梨笑吟吟的,伸手折下一枝白梅,递到玄衍的面前:“道长贺我生辰,我无以为报,赠您一捧人间雪,聊表谢意。”
玄衍面上没有什么波动,依旧平淡,他接过那枝白梅,顺手在傅棠梨的头上敲了敲,矜持地道:“莫学俗人,附庸风雅。”
梅花枝子蹭过,乱了傅棠梨的发鬓,沾了两三点花瓣。
她后退了两步,慢条斯理地掠了掠发鬓,眼波流转,似嗔非嗔:“风雅岂容附庸,我借自然之物,敬修道之人,应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怪道长不解此中趣味,罢了,我与道长心意不通,说不到一块,那便不说了。”
她也干脆,既不说,掉头就走了,背影望去,腰肢挺直,步履从容,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骄矜劲头。
直到她走远了,玄衍才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白梅,轻轻笑了一下。
空山寂寥,他独自在林中伫立了片刻,直到微微起了风,才抱着那枝白梅,回到云麓观。
小道士还在阶下扫雪,门槛边露出了枯萎的青苔,两三只山雀蹦跳着,在那里用小爪子刨食吃,一派清幽。
青虚子从回廊外走过,迎面遇着玄衍,多看了几眼,顺口道:“难得你有此雅兴,折花而归,这枝梅花开得正好,三清殿上供的寒菊已经谢了,把这个换上吧。”
玄衍停下脚步,不说话,冷冷地看着青虚子。
青虚子是知道这个徒弟的身份,但却很少见他如此威严,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几乎要把青虚子斩杀当场,青虚子吓得一个踉跄,扶住了身边的柱子,战战兢兢地道:“你若觉得不妥,也就算了,何必生气?”
“我生气了吗?”玄衍居然还笑了一下。
更叫人惊恐了。
青虚子抖了一下,忍气吞声:“好了,我是你师父,你别和我计较,去吧、去吧,我什么都没说。”
玄衍点了点头,平静地道:“师父若要供神,自己折花去,方显心意虔诚,莫来找我要。”
“是、是,你说得都对。”青虚子喏喏应是,赶紧走开了。
玄衍这才满意,慢慢地走回自己房中,唤了玄安,取了一个黑釉的柳叶素瓶来,将那枝白梅插上,摆在床头案边。
至夜间,隐有暗香来。
——————————
转眼到了岁除。
山中尤寒,接连下了几场雪,瓦片上挂了霜,檐角下垂了冰尺,云麓观中道人觉得景致自然,并不去管它,观院中的殿堂楼阁如同水墨褪了色,愈发古朴陈旧。
难得一年岁暮之时,过了午后,做完了功课,青虚子悠闲自得,叫了几个徒弟一起在后殿喝茶,顺便唏嘘几句。
“想当年,我在元真宫何等风光,每每到这个时节,过来布施的善信们能把大门挤破,还要一众弟子在门前疏导,不似如今我们这小破道观,人影都不见一个,我这一年下来,香火银子通共不到二十两,其中还有大半是玄衍抄经得来的,可怜啊、真真可怜啊。”
泪水无声地从傅棠梨的眼角滑落,她的话断断续续的,尾调带着颤抖,那是想哭却拼命忍住的声音,“唯一爱我之人已经不在这世间,天地之大,我却无家可归。”
玄衍生平第一次面对这般场景,大感棘手,他的眉头皱了起来,严厉地看了傅棠梨一眼,试图用目光威慑她。
而她并没有察觉,她还在哭,眼睛红红的,她一直想把眼泪憋回去,一抽一抽的,伤心又狼狈,跪在那里,缩成小小的一团。
玄衍本想掉头走开,但觉得大抵有些不妥,只能俯下身,半跪下来,他的身量极高,即使是这样的姿势,也要低下头,才能看着她。
他素来杀伐果断,从来没有过安慰别人的经验,如今面对着这样一个哭泣的女郎,他思索良久,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只能简单地道:“别哭。”
道长生性冷峻,且久居上位,这样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硬邦邦的,俨然带着发号施令的威严。
傅棠梨的眼泪流得更急了,此时此刻,她没有再顾及所谓端庄仪态,用袖子抹着眼泪,肩膀都在颤抖,哽咽难当:“我每天都小心翼翼,不争不抢,不怒不嗔,努力做个最好的小娘子,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多疼我一点,我还有哪里不好吗?”
漂亮的脸蛋上沾满了泪水,被她抹得一团乱糟糟,连鼻子尖都变得红通通的,可笑极了。
玄衍冷静地道:“涕泗滂沱,唯有这点不好。”
这个人简直胡说八道,她只有眼泪,没有鼻涕!
傅棠梨咬着嘴唇,愤怒地瞪他,可是她流着泪,眼睛湿漉漉的,生气的时候,小巧的嘴唇还会地微微撅起,连她自己也不觉得,其实,看过去是一种娇弱又可怜的模样,甚至有一点撒娇的意味。
落日将尽,暮色朦胧,静寂无声,或许人在其中,也会变得柔和起来。
玄衍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而他的声音因为过于低沉,却显得温和了起来:“其他都好,嗯,所以,别哭了。”
他的手伸了过来,似乎摸了摸她的头顶,但傅棠梨分辨不出来,那么轻,如同这时候的雪落下、暮色拂过,他袖上梅花的香气带着微苦,叫人无法捉摸。
或许,这是他的抚慰?
傅棠梨一时有些茫然了。
——————————
雪下了一整夜,天明时分终于停住了。
推窗见雪,天方霁,远山空旷,又是一日大好时光。
傅棠梨早起的时候,已经完全恢复了冷静,她拿着镜子照了一番,随意地道:“我瞧着,是不是眼睛还有点肿?”
胭脂捧着胭脂盒子,殷勤地道:“娘子是否需用脂粉压一压?”
傅棠梨摆了摆手:“涂脂抹粉的我不爱,就这么着吧,也不算十分难看。”
黛螺手脚利索地为傅棠梨梳妆:“怎么说‘难看’二字,我们娘子天生丽质,气度高雅,整个长安就没人比得上,我看那些人都是瞎了,才会不喜欢您。”
傅棠梨“扑哧”笑了一下:“好了,不须哄我,昨儿一时忘情,哭了一场,过了就算了,我的性子你们是知道的,那些个蠢人,他们如何,我哪里放在心上,懒得理会罢了。”
黛螺和胭脂见娘子眉目清亮,不见一丝阴霾,这才放心下来,齐齐点头:“娘子说得极是,懒得理会。”
傅棠梨梳妆完毕,用过早膳,略收拾了一下,抱了个陶罐,独自去了梅花林。
玄衍果然在林中抚琴。
昨夜的雪下得大,压得梅花重了几分,如同水粉晕染得太过,簌簌落下,拂过他的琴弦。
两只白鹤在梅花树下踱步,见傅棠梨过来,扑扇着翅膀,飞远了。
傅棠梨走到不远不近的地方,停住了,因手中抱着陶罐,行不得叉手礼,她螓首低垂,微微曲膝躬身,盈盈致礼,声音温雅且柔和:“昨日思及先人,情难自禁,不慎失仪,叫道长见笑,十分惭愧,今日特来给道长赔罪了。”
她姿态娉婷,神情娴静,眼睛明亮而清澈,一言一行优雅得无可挑剔,似乎昨日那般可怜的模样真的只是一时的谬误而已。
玄衍停下琴,拂了拂弦上的落花:“你早先在我面前失仪之时,百般抵赖,十分张狂,如今未见得如何,却来赔罪,叫我诧异。”
傅棠梨神色自若,颔首道:“不错,大抵是听得道长念经,感受天地造化之功,骤然悔悟了,可见道长修为深厚,大有功德。”
“又在说什么胡话。”玄衍看了她一眼,他的语气如同往常,总是那么清冷,但他的目光却是温和的。
傅棠梨微微一笑:“如前所言,我要撷取梅雪为酿,只怕要打扰道长清修了。”
玄衍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复又低头抚琴,不再言语。
傅棠梨抱着陶罐,漫步梅树间,仔细收集那花萼上的积雪,轻轻抖落在罐中,一次只得一点点,不紧不慢,让那雪抱在怀中,渐渐融化。
琴声绵长,似万壑松风,和着梅花、和着雪,一起沉积在山林间。
远处偶有白鹤清鸣,似在应和。
隔着花枝,傅棠梨抬眼望去,见玄衍静坐树下,一袭长袍,广袖低垂,俨然优雅如仙人。她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笑了一下,唤了一声:“道长。”
玄衍停了琴,抬眼望来。
第16章 是心动吗?
傅棠梨眉眼弯弯,带着一点促狭的意味,但她的语
气恭顺而诚恳,指了指枝头:“那树枝太高,我够不着,可否请道长施以援手?”
玄衍并不应声,他长身立起,走了过来,略一探手,将那高处的花枝抓住,压到傅棠梨的眼前。
枝头的雪簌簌落下,落在她的眼角眉梢,肌肤似雪、雪似肌肤,她笑起来的时候,尤显得清澈纯净,
“又要作甚?”玄衍的声音有些低沉,好似比方才更严肃了。
傅棠梨笑吟吟的,伸手折下一枝白梅,递到玄衍的面前:“道长贺我生辰,我无以为报,赠您一捧人间雪,聊表谢意。”
玄衍面上没有什么波动,依旧平淡,他接过那枝白梅,顺手在傅棠梨的头上敲了敲,矜持地道:“莫学俗人,附庸风雅。”
梅花枝子蹭过,乱了傅棠梨的发鬓,沾了两三点花瓣。
她后退了两步,慢条斯理地掠了掠发鬓,眼波流转,似嗔非嗔:“风雅岂容附庸,我借自然之物,敬修道之人,应是顺理成章之事,只怪道长不解此中趣味,罢了,我与道长心意不通,说不到一块,那便不说了。”
她也干脆,既不说,掉头就走了,背影望去,腰肢挺直,步履从容,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骄矜劲头。
直到她走远了,玄衍才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白梅,轻轻笑了一下。
空山寂寥,他独自在林中伫立了片刻,直到微微起了风,才抱着那枝白梅,回到云麓观。
小道士还在阶下扫雪,门槛边露出了枯萎的青苔,两三只山雀蹦跳着,在那里用小爪子刨食吃,一派清幽。
青虚子从回廊外走过,迎面遇着玄衍,多看了几眼,顺口道:“难得你有此雅兴,折花而归,这枝梅花开得正好,三清殿上供的寒菊已经谢了,把这个换上吧。”
玄衍停下脚步,不说话,冷冷地看着青虚子。
青虚子是知道这个徒弟的身份,但却很少见他如此威严,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几乎要把青虚子斩杀当场,青虚子吓得一个踉跄,扶住了身边的柱子,战战兢兢地道:“你若觉得不妥,也就算了,何必生气?”
“我生气了吗?”玄衍居然还笑了一下。
更叫人惊恐了。
青虚子抖了一下,忍气吞声:“好了,我是你师父,你别和我计较,去吧、去吧,我什么都没说。”
玄衍点了点头,平静地道:“师父若要供神,自己折花去,方显心意虔诚,莫来找我要。”
“是、是,你说得都对。”青虚子喏喏应是,赶紧走开了。
玄衍这才满意,慢慢地走回自己房中,唤了玄安,取了一个黑釉的柳叶素瓶来,将那枝白梅插上,摆在床头案边。
至夜间,隐有暗香来。
——————————
转眼到了岁除。
山中尤寒,接连下了几场雪,瓦片上挂了霜,檐角下垂了冰尺,云麓观中道人觉得景致自然,并不去管它,观院中的殿堂楼阁如同水墨褪了色,愈发古朴陈旧。
难得一年岁暮之时,过了午后,做完了功课,青虚子悠闲自得,叫了几个徒弟一起在后殿喝茶,顺便唏嘘几句。
“想当年,我在元真宫何等风光,每每到这个时节,过来布施的善信们能把大门挤破,还要一众弟子在门前疏导,不似如今我们这小破道观,人影都不见一个,我这一年下来,香火银子通共不到二十两,其中还有大半是玄衍抄经得来的,可怜啊、真真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