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扶我起来。”
宋彦泽看着他蹲在他面前收拾衣物,摸摸他的脸颊,突然想起了件重要的事。
蒋亭渊抱着他的腰,从背后圈住他站稳了,手掌摸摸他的小腹。
“要做什么?”
宋彦泽拿了准备好的金箔红纸,润了墨,深吸一口气,提笔要写,他却紧张地靠在蒋亭渊身上深呼吸几下,这才准备提笔,轻声回答。
“写我们的婚书。”
“喜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首永偕,桂馥兰芳。此证。”
第119章
徽州待不了几天就要回去了, 他们抽空回来看看祖母,本也是久待不了。
临别前,祖母站在长亭边拉着宋彦泽细细叮嘱, 从莫贪凉说到官场凶险,宋彦泽没有半点不耐一一应下。
蒋亭渊终于能名正言顺地站在他身边, 按着腰间的雁翎,视线忍不住时时飘到他身上。宋彦泽同他站得近, 形影不离,姿态亲密。
一人宽袍大袖,清雅风流, 一人缚膊短打, 英武不凡, 倒是奇异的和谐。
老太太也拍拍蒋亭渊, 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如今手握重权的孩子,最后只对他们嘱咐。
“去吧, 都要好好的。”
回去的路上,蒋亭渊还是在一旁骑马,他神情松快, 时不时从路边薅了一把野花, 又打马过来扒着车窗递给宋彦泽。
宋彦泽无奈地照单全收, 也不想同他说些什么草木有灵的道理。蒋亭渊听了也不见得懂,更不见得以为然,不如顺着他的逻辑接受好意。
宋彦泽低头将这些“奇花异草”收拢在一起, 又从箱笼里拿了几本书,挑些花朵夹进去。
收拾停当了,宋彦泽下意识抬眼去找他,却看见前后随行的御前使都将一只手按在腰间刀柄之上。
蒋亭渊在车厢不远处打马走着, 脸上不见紧张,偏一点头在听玄青说话,玄青面色凝重,蒋亭渊却眉眼平淡,但看着却透出他的冷然淡漠。
是很少被宋彦泽看到的一面。
自从蒋亭渊来,又在众人面前表明了身份,宋彦泽将所有的卷宗和案件都移交给了御前司。
因此他也不清楚,他们这暗自戒备的状态是为何。
蒋亭渊对他的视线自然敏感,一抬眼看了他一眼,笑了一下,变脸变得很快。
他打马回到宋彦泽身边,伸手摘掉发丝间的一片细小叶片。
“怎么了……”
宋彦泽刚问出口,就被蒋亭渊压着肩膀塞回马车里,宋彦泽只听见众多牙酸的抽刀之声。
宋彦泽不给他添乱,只坐在车厢内从车窗往外看去,只看到一队人马从山间掩映的草木间跳出来,兵刃相接,是野蛮而原始的杀戮。
对面来的人明显更多,但随行的御前使身手以一当百。
他第一次直观地看见蒋亭渊见惯了的拼杀场面,他的马也没有惊起,反而配合地很好,看来是见惯了。
雁翎刀是细刃的战刀,他一手拉缰绳,一手握紧刀把,脸上没什么表情,险险避开架在他脖颈间刀锋眉头也未动。
相应的,他提刀杀人也全无顾忌,鲜红的血飞溅,他却一点不沾染,反手挑飞他的刀,伸手粗鲁地拽住他的发髻,雪亮的刀刃反光,一条人命收割。
蒋亭渊却只是漠然地松手,神情未曾变一下,因为下一个人的刀刃已经砍向了他的手臂。
宋彦泽看得揪心,虽然明白他的本事,但还是心惊不已。这七年间,他便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不是没有人冲到马车边,但蒋亭渊站在前面,来一个就扔走一个,提远一点杀,不让他沾上一点血。
蒋亭渊抽空看了一眼他,没看到他预想中的畏惧和害怕,只有满满的担忧。他心里稍定,转身一甩雁翎上的血迹。
玄青已将蒋亭渊废了的头目扣下,正在五花大绑。蒋亭渊没打算审问,这样死士任你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他只是踩着他的刀,挑开面罩探查一圈,没看到什么能表明身份的标识。
蒋亭渊一皱眉,提刀便准备了结。
“慢着!”
宋彦泽扶着车架下车,蒋亭渊一皱眉,却看见他面不改色地穿过一地尸体走了过来。
“谁派来的死士,你有头绪吗?”
蒋亭渊思索了一会:“李恒、太子都有可能。”
“堤坝的事,皇上已经明确要将事情截在工部尚书上了。太子插不了手,也不好出面。”
宋彦泽了然:“太子怕是做不到放手不管,工部是他在朝中最好用的一张牌,他不像李恒,户部没了还有吏部。兵部再如何也没法直接牵制朝堂。”
“你在地方上掀出的几件案子,都是同李恒有关的大案。他若是想保地方上的三司和于英,也有可能动手。”
宋彦泽打量了一圈被擒获的头目,这些人都做山匪打扮,到让他想起了他刚来这里时的那些“山匪”。
他心里有了主意,抬眼看向蒋亭渊,开口让他留这人一命。蒋亭渊同他一对视,心里便明了宋彦泽是有了什么猜测。
当即让人绑了,回去送进臬司衙门关着。
他们回省城就正大光明地绑着此人从城中走过,一路往臬司衙门关押。
刑狱先前被宋彦泽接手了,此刻关个人进去自然算不得什么,却在刚进衙门时,看见邱逸身着官袍坐在大堂内看着他们一行人。
他神色有些疲惫,视线扫过不省人事的“山匪”眉头只一跳。
这一行人身上犹带血腥气,无人理会他这个按察使。只宋彦泽上前同他见礼,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
“如今各地百姓安然,洪水也将退去,我同蒋指挥使回来路上竟还是遇上了山匪。”
宋彦泽笑笑,将山匪两字咬得玩味。
大牢看得紧,又是御前使坐镇,之前抓的“山匪”还活着。
“总有愚民不死心罢了,倒是让两位受惊了。”
宋彦泽和蒋亭渊捏着他们的把柄,他们明面上还要客气。但他们也自恃有李阁老在朝中,他们不会怎么样。
“是吗?那就要有劳大人好好将江南省的山匪肃清了。”
出了臬司衙门,他皱着眉思索回到朝中要如何,可怎么也找不到办法。
难道真的要就这么轻飘飘放过他们?
蒋亭渊却伸手捧着他的脸抹平他皱着的眉毛,只低声在他耳边说:“别去想了,你只管等着看,不要插手。”
宋彦泽抓住他的手,想起他背后崭露头角的瑄王,还不清楚他要怎么让皇上改变心意。
河道泄洪完成,数不清的百姓都去看了,看着洪水退去,逐渐露出了农田。
宋彦泽同时玉成和纪白早早制定好了方略,组织人手,动员了百姓注意卫生和消毒。大灾之后,若不注意防控便会有大疫。
宋彦泽提前备好了这些,一应事宜有条不紊。
很快朝廷的调令就下来了,吏部来人宣读圣谕论功行赏。
纪白、时玉成都有重赏,甚至三司内也有口头上的褒奖。唯独宋彦泽只有速速回京四个字。
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警告他们不要做多余的事。
纪白惊愕地看着宋彦泽,时玉成也呆立当场。一边的邱逸和于英皆是喜形于色,立刻跪拜接旨,只有方怡丰眉一压轻叹了口气,看了宋彦泽一眼。
宋彦泽一脸平静,看着比纪白和时玉成还淡定。
速速回京
这四字可以说是回京后论功行赏,也可以说是回京处置。
宋彦泽早有预料,皇上选用好用的人为他做事,若是此人自作主张,完成了该做的事但多做了他没有允许的事,也会惹他不快。
“臣领旨。”
宋彦泽叩首一拜,遥遥看见门外回避的蒋亭渊,轻笑了一下,不想让他担心。
因为速速回京这四字,宋彦泽即日就要出发,蒋亭渊当然随行。他破天荒的没骑马,钻进了马车里黏在宋彦泽身边。
“不要担心,相信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宋彦泽放下手里的书卷,轻一笑,靠在他身上看着他。“你是我夫君,不信你信谁?”
蒋亭渊揽住他,凑到他脸前,仔细看他没有什么失落,是真的对这一时得失淡然无波,这才亲了他两下放下心来。
回京之后,蒋亭渊立刻便被皇上召见。宋彦泽独自回到住所,按理说他回来,应当是有人来拜见交游的。
可他的院门前却一直清静,宋彦泽便明白,朝廷上下看来是都觉得他这个小宋大人要倒霉了。
莲心不懂那些,只是变着法吩咐厨房给他做好吃的,又拉着他问徽州的事。傍晚天好,他们便摆了桌席坐在庭院里用饭。
“什么!蒋指挥使就是庭雁!”
莲心不能接受,越想越觉得自己早该认出来的,竟然这时候才知道。
“说我坏话呢?”
蒋亭渊熟络地翻墙过来,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自己舀水洗手,擦了手往宋彦泽身边一坐。
宋彦泽看着他蹲在他面前收拾衣物,摸摸他的脸颊,突然想起了件重要的事。
蒋亭渊抱着他的腰,从背后圈住他站稳了,手掌摸摸他的小腹。
“要做什么?”
宋彦泽拿了准备好的金箔红纸,润了墨,深吸一口气,提笔要写,他却紧张地靠在蒋亭渊身上深呼吸几下,这才准备提笔,轻声回答。
“写我们的婚书。”
“喜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首永偕,桂馥兰芳。此证。”
第119章
徽州待不了几天就要回去了, 他们抽空回来看看祖母,本也是久待不了。
临别前,祖母站在长亭边拉着宋彦泽细细叮嘱, 从莫贪凉说到官场凶险,宋彦泽没有半点不耐一一应下。
蒋亭渊终于能名正言顺地站在他身边, 按着腰间的雁翎,视线忍不住时时飘到他身上。宋彦泽同他站得近, 形影不离,姿态亲密。
一人宽袍大袖,清雅风流, 一人缚膊短打, 英武不凡, 倒是奇异的和谐。
老太太也拍拍蒋亭渊, 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如今手握重权的孩子,最后只对他们嘱咐。
“去吧, 都要好好的。”
回去的路上,蒋亭渊还是在一旁骑马,他神情松快, 时不时从路边薅了一把野花, 又打马过来扒着车窗递给宋彦泽。
宋彦泽无奈地照单全收, 也不想同他说些什么草木有灵的道理。蒋亭渊听了也不见得懂,更不见得以为然,不如顺着他的逻辑接受好意。
宋彦泽低头将这些“奇花异草”收拢在一起, 又从箱笼里拿了几本书,挑些花朵夹进去。
收拾停当了,宋彦泽下意识抬眼去找他,却看见前后随行的御前使都将一只手按在腰间刀柄之上。
蒋亭渊在车厢不远处打马走着, 脸上不见紧张,偏一点头在听玄青说话,玄青面色凝重,蒋亭渊却眉眼平淡,但看着却透出他的冷然淡漠。
是很少被宋彦泽看到的一面。
自从蒋亭渊来,又在众人面前表明了身份,宋彦泽将所有的卷宗和案件都移交给了御前司。
因此他也不清楚,他们这暗自戒备的状态是为何。
蒋亭渊对他的视线自然敏感,一抬眼看了他一眼,笑了一下,变脸变得很快。
他打马回到宋彦泽身边,伸手摘掉发丝间的一片细小叶片。
“怎么了……”
宋彦泽刚问出口,就被蒋亭渊压着肩膀塞回马车里,宋彦泽只听见众多牙酸的抽刀之声。
宋彦泽不给他添乱,只坐在车厢内从车窗往外看去,只看到一队人马从山间掩映的草木间跳出来,兵刃相接,是野蛮而原始的杀戮。
对面来的人明显更多,但随行的御前使身手以一当百。
他第一次直观地看见蒋亭渊见惯了的拼杀场面,他的马也没有惊起,反而配合地很好,看来是见惯了。
雁翎刀是细刃的战刀,他一手拉缰绳,一手握紧刀把,脸上没什么表情,险险避开架在他脖颈间刀锋眉头也未动。
相应的,他提刀杀人也全无顾忌,鲜红的血飞溅,他却一点不沾染,反手挑飞他的刀,伸手粗鲁地拽住他的发髻,雪亮的刀刃反光,一条人命收割。
蒋亭渊却只是漠然地松手,神情未曾变一下,因为下一个人的刀刃已经砍向了他的手臂。
宋彦泽看得揪心,虽然明白他的本事,但还是心惊不已。这七年间,他便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不是没有人冲到马车边,但蒋亭渊站在前面,来一个就扔走一个,提远一点杀,不让他沾上一点血。
蒋亭渊抽空看了一眼他,没看到他预想中的畏惧和害怕,只有满满的担忧。他心里稍定,转身一甩雁翎上的血迹。
玄青已将蒋亭渊废了的头目扣下,正在五花大绑。蒋亭渊没打算审问,这样死士任你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他只是踩着他的刀,挑开面罩探查一圈,没看到什么能表明身份的标识。
蒋亭渊一皱眉,提刀便准备了结。
“慢着!”
宋彦泽扶着车架下车,蒋亭渊一皱眉,却看见他面不改色地穿过一地尸体走了过来。
“谁派来的死士,你有头绪吗?”
蒋亭渊思索了一会:“李恒、太子都有可能。”
“堤坝的事,皇上已经明确要将事情截在工部尚书上了。太子插不了手,也不好出面。”
宋彦泽了然:“太子怕是做不到放手不管,工部是他在朝中最好用的一张牌,他不像李恒,户部没了还有吏部。兵部再如何也没法直接牵制朝堂。”
“你在地方上掀出的几件案子,都是同李恒有关的大案。他若是想保地方上的三司和于英,也有可能动手。”
宋彦泽打量了一圈被擒获的头目,这些人都做山匪打扮,到让他想起了他刚来这里时的那些“山匪”。
他心里有了主意,抬眼看向蒋亭渊,开口让他留这人一命。蒋亭渊同他一对视,心里便明了宋彦泽是有了什么猜测。
当即让人绑了,回去送进臬司衙门关着。
他们回省城就正大光明地绑着此人从城中走过,一路往臬司衙门关押。
刑狱先前被宋彦泽接手了,此刻关个人进去自然算不得什么,却在刚进衙门时,看见邱逸身着官袍坐在大堂内看着他们一行人。
他神色有些疲惫,视线扫过不省人事的“山匪”眉头只一跳。
这一行人身上犹带血腥气,无人理会他这个按察使。只宋彦泽上前同他见礼,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
“如今各地百姓安然,洪水也将退去,我同蒋指挥使回来路上竟还是遇上了山匪。”
宋彦泽笑笑,将山匪两字咬得玩味。
大牢看得紧,又是御前使坐镇,之前抓的“山匪”还活着。
“总有愚民不死心罢了,倒是让两位受惊了。”
宋彦泽和蒋亭渊捏着他们的把柄,他们明面上还要客气。但他们也自恃有李阁老在朝中,他们不会怎么样。
“是吗?那就要有劳大人好好将江南省的山匪肃清了。”
出了臬司衙门,他皱着眉思索回到朝中要如何,可怎么也找不到办法。
难道真的要就这么轻飘飘放过他们?
蒋亭渊却伸手捧着他的脸抹平他皱着的眉毛,只低声在他耳边说:“别去想了,你只管等着看,不要插手。”
宋彦泽抓住他的手,想起他背后崭露头角的瑄王,还不清楚他要怎么让皇上改变心意。
河道泄洪完成,数不清的百姓都去看了,看着洪水退去,逐渐露出了农田。
宋彦泽同时玉成和纪白早早制定好了方略,组织人手,动员了百姓注意卫生和消毒。大灾之后,若不注意防控便会有大疫。
宋彦泽提前备好了这些,一应事宜有条不紊。
很快朝廷的调令就下来了,吏部来人宣读圣谕论功行赏。
纪白、时玉成都有重赏,甚至三司内也有口头上的褒奖。唯独宋彦泽只有速速回京四个字。
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警告他们不要做多余的事。
纪白惊愕地看着宋彦泽,时玉成也呆立当场。一边的邱逸和于英皆是喜形于色,立刻跪拜接旨,只有方怡丰眉一压轻叹了口气,看了宋彦泽一眼。
宋彦泽一脸平静,看着比纪白和时玉成还淡定。
速速回京
这四字可以说是回京后论功行赏,也可以说是回京处置。
宋彦泽早有预料,皇上选用好用的人为他做事,若是此人自作主张,完成了该做的事但多做了他没有允许的事,也会惹他不快。
“臣领旨。”
宋彦泽叩首一拜,遥遥看见门外回避的蒋亭渊,轻笑了一下,不想让他担心。
因为速速回京这四字,宋彦泽即日就要出发,蒋亭渊当然随行。他破天荒的没骑马,钻进了马车里黏在宋彦泽身边。
“不要担心,相信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宋彦泽放下手里的书卷,轻一笑,靠在他身上看着他。“你是我夫君,不信你信谁?”
蒋亭渊揽住他,凑到他脸前,仔细看他没有什么失落,是真的对这一时得失淡然无波,这才亲了他两下放下心来。
回京之后,蒋亭渊立刻便被皇上召见。宋彦泽独自回到住所,按理说他回来,应当是有人来拜见交游的。
可他的院门前却一直清静,宋彦泽便明白,朝廷上下看来是都觉得他这个小宋大人要倒霉了。
莲心不懂那些,只是变着法吩咐厨房给他做好吃的,又拉着他问徽州的事。傍晚天好,他们便摆了桌席坐在庭院里用饭。
“什么!蒋指挥使就是庭雁!”
莲心不能接受,越想越觉得自己早该认出来的,竟然这时候才知道。
“说我坏话呢?”
蒋亭渊熟络地翻墙过来,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自己舀水洗手,擦了手往宋彦泽身边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