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可怜……
庭雁摸出他留下的外袍,猛得咬住他留下的外袍,发了狠,咯吱咯吱的。
乌蓬船从城里的河道穿过石拱桥,船前挂着一个精巧的小灯笼,写着宋字,下午小雨酥酥,傍晚就晴了。
族学不远,但小镇上有头脸的孩子都送在宋家族学里,今日考学,各家小厮都等在河岸边等着看首魁。
首魁会得一套上好的笔墨,还能得个先生的簪花,站在船头穿过河道别提多风光。次次首魁都是那个宋家的庶子,但大家每每也新奇地挤在河岸等着看。
“公子们要出来了。”
江南风气开明些,不太拘着小姐,甚至也有女学,也有各家小姐挤在河岸边小楼偷偷在窗后瞧热闹。
庭雁看着院里的小厮都往那去,也默默跟在他们身后,一路上不断地听见他的名字,都是赞叹,也有春心荡漾的小妮子红着脸互相咬耳朵说什么,手里提着花篮。
水面轻荡,前面一阵喧闹的起哄声,庭雁站在后面,跟随着宋家的小厮丫鬟。
“首魁!首魁又是宋家小子!”
庭雁漠然看着他们高声欢呼着,没一会宋家的小厮们兴奋地高喊。
“诶,我家公子,是我家公子,劳烦让让好哇。”
软调唔哝的姑苏话快起来也吵,庭雁一皱眉,却被众人笑着当成一起的往前推去了。
刚刚站定在河岸边,映照着橙黄烟紫的春水划开涟漪,一片云彩散走,夕阳光下,一乌篷船穿过石桥向他划来。
石桥上都是姑娘,她笑着将杏花梅花向船头的少年身上洒去。
那少年眉眼如江南云烟一样柔和,清隽无双,春风吹动他的发丝,花瓣落在他的身上,他笑着一拜手,发髻上簪着首魁的红花,一身靛蓝衣袍轻摆着。
庭雁站住不动了,远远地看着他,站在人群里看着他缓缓乘舟而来,那么远,手里什么都没有,只能躲在这里看着他。
看着他来到他面前,又顺着水流缓缓向前离远了。
公子如玉,风光霁月,不是他能肖想的。
宋彦泽好容易过了这段,赶紧搓搓脸,晚上凉,迎风站着,他脸都吹凉了。莲心给他拿了手炉捂一捂,却看见自家公子在出神。
“公子烦什么呢?明日老夫人回来,知道公子又得魁首定又乐得不行。”
“莲心,昨日没和庭雁说要出去上族学,留他一人在家,也不知……”
“公子!”
莲心气得要跳河了,真是个狐狸精,哪来的蛊惑人心的手段!
宋彦泽一闭嘴,随意向后一看,在重重人群里似乎看见了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
也不知庭雁一人在家如何了,伤如何了,寒症好得如何了。
第102章
“庭雁?庭雁?”
宋彦泽挂心他, 一下了船就往后院里走,在哪也没看见人。身后的莲心拎着他今日赢来的彩头,撅着嘴跟在他家公子身后。
直到走到里屋才看见外间床榻上缩着一个人, 案几边的晚饭已经凉了,放在那里没人动过。
宋彦泽立刻快步走到床榻边, 看见庭雁紧闭着眼睛背对着他,皱着眉很难受的样子。他太瘦了些, 摸着伶仃得可怜,宋彦泽放轻了动作。
“怎么了?不舒服吗?”
庭雁这才转过脸,直说自己心口闷, 有气无力的。
莲心拿着彩头进来, 看见他家公子紧张地任那个臭乞丐钻自己怀里, 还伸手拍拍他的背。
“心口疼?怕不是有什么心疾, 公子可小心些,小心他讹上你。”
庭雁顿时脸色一白, 抓紧了他的衣袖,埋头在他怀里。
“我不会的……我马上就走……”
宋彦泽一瞪莲心,连忙拍拍他的后背连声:“不是这样的, 没人会赶你走。”
“你若是身体好了, 想留就留, 想离开就离开。”
庭雁猛地一抬头,死死扒住他,看着他:“真的?”
宋彦泽一想, 去求求祖母,帮他寻个差事让他留在身边也不难,于是点点头。
莲心不痛快,把手里的笔墨都扔到桌子上转身就走。宋彦泽下意识一松手, 先起身去看看他,却被庭雁死拽住了。
他年纪到底还没有多大,只听得自己的筹码是“可怜”两字,于是想尽了办法吃定他的心软。
就是没想到这样的心软只能得来什么,而自己实际又想要的是什么。
庭雁“体弱多病”,初来乍到又“心悸难眠”,一到晚上就抱着枕头缩到宋彦泽的床榻下。
宋彦泽半夜起来,见他执拗地不肯回去睡,自得拉着他到自己床铺上先睡。宋彦泽细心地帮他散了头发,又分了他一半的被子。
里间只点了一小盏暖黄如豆的小油灯,面容都半明半昧,看不大清楚,庭雁却将他看得真真切切。
他睡眼惺忪,一头乌黑顺滑的青丝披在肩头,白色的里衣松垮,胸膛和锁骨露在外面,眼睛迷顿地半睁,说话带着点鼻音。
“庭雁,睡吧,我陪着你呢。”
他不发一言,他怕一张嘴鼓噪的心脏就要吐出来,连同那压抑的黑蛇一样的欲望会缠住这个干净温柔的小公子。
他只是扣住了他的腰,往有他在的被子里缩去,贪婪地呼吸着,吞吃着他身上的气味。他必须很小心,才能克制住自己不要丑态百出。
而宋彦泽只觉得他果然是心口不舒服,呼吸声都粗些,明日定要帮他找个好大夫瞧瞧。
第二日一早,宋彦泽还没来得及带着庭雁去看大夫,先听得前院人来报,说是祖母回来了。
宋彦泽当即把手里筷子一搁,眼睛一亮,把手一擦就要走。坐在他身边的庭雁一直盯着他,却发现他直到飞跑着出去都没看他。
莲心更是高兴,得意地一看还坐在原地的少年。
“老夫人回来了。她老人家才不会放任你这样的留在公子身边,你等着收拾东西走人吧。”
庭雁脸上仍旧平和,猛地一抬眼漠然地盯住了他,那眼神同看一只将被掐着脖子拎上屠宰场的鸡没什么区别。
莲心毛骨悚然,赶紧转身就走。
祖母是宋安的嫡母,徽州宋氏书香门第,往上数都是朝臣,只不过大多官职不高,也没有京官。
宋安的亲母走得早,嫡母将他视如己出好好教导,哪怕以前家里再难,也从没让他受过苦,可宋安做了京官后早将徽州宋家忘了干净。
连同祖母为他张罗的,陪他一路科举入仕,不离不弃的发妻。
祖母为着这个,已然同宋安母子情份淡了。但她还是在京都宋府的后宅看见宋彦泽后,心软了,拉着他的小手回了徽州,放在身边亲自教导。
“祖母!祖母!你看。”
宋彦泽已经是半大少年郎了,同年岁的同窗有的都议亲了,但在祖母前面还是个稚童样子。
他拿着红花给刚下马车的祖母看。她装着板着脸训斥他:“多大人了,稳重些。”
嘴上那么说,嘴角却带笑,接过了那红花,慈爱地摸摸他的头。
“近日天凉,还是穿厚些,你看手还是凉的。”
祖母被宋彦泽搀着,她的发髻简约大气,一身茶褐色衣袍稳重,眉眼柔和,虽有皱纹但看着只是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气韵。
她随着宋彦泽往里走去,随意扫过人群,一眼就定在人群里那个看着瘦弱的孩子。
她顿住了脚步,指了一下,见是同莲心一道来的,转头看宋彦泽。
“这是谁家的孩子?”
宋彦泽看了一眼庭雁,立刻拉他过来,将他推到祖母面前。老太太目光温柔地萦绕在他眉眼间,不掩饰打量的意思,但不让人觉得冒犯。
她眼里略过深思,听着孩子极力地想着办法夸他。老太太什么不知道,听口气就知道是想留下那孩子,转头伸手一点宋彦泽的额头。
“又打主意呢?”
宋彦泽在外边注意形象,皎皎如月的公子,在祖母面前就是拉着衣袖摆一摆。
“祖母菩萨心肠……”
庭雁看了几眼那位老妇人,稍稍低下头看着有些不自在,到底年轻,掩饰不住脸上在紧张什么的神色。
宋家的老夫人……
想来也不一定会认出他。
“别的事过几天再说,先让祖母回去歇歇。”宋彦泽一听,立刻扶着祖母回去,不多缠了。
*
宋彦泽下午要习字,一向是莲心在一边磨墨,今日换了人,一身深色的短打布衣,穿在他身上还是空空的,太瘦了。
少年扶着砚台认真地磨着,垂下的眼睫长直,还没张开的稚嫩脸庞,还是依稀能看见英挺的轮廓。
宋彦泽坐在一边时不时教他两下,指导一下,再提笔润润墨凝神练字。
他动作舒缓,何时放轻,何时运笔用力都了然于胸,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个个漂亮有风韵的字就写成了。
“很喜欢这句?”
宋彦泽没听见他磨墨的声音,一转头看见他专注地盯着他看,以为他是喜欢写的这句诗。
庭雁摸出他留下的外袍,猛得咬住他留下的外袍,发了狠,咯吱咯吱的。
乌蓬船从城里的河道穿过石拱桥,船前挂着一个精巧的小灯笼,写着宋字,下午小雨酥酥,傍晚就晴了。
族学不远,但小镇上有头脸的孩子都送在宋家族学里,今日考学,各家小厮都等在河岸边等着看首魁。
首魁会得一套上好的笔墨,还能得个先生的簪花,站在船头穿过河道别提多风光。次次首魁都是那个宋家的庶子,但大家每每也新奇地挤在河岸等着看。
“公子们要出来了。”
江南风气开明些,不太拘着小姐,甚至也有女学,也有各家小姐挤在河岸边小楼偷偷在窗后瞧热闹。
庭雁看着院里的小厮都往那去,也默默跟在他们身后,一路上不断地听见他的名字,都是赞叹,也有春心荡漾的小妮子红着脸互相咬耳朵说什么,手里提着花篮。
水面轻荡,前面一阵喧闹的起哄声,庭雁站在后面,跟随着宋家的小厮丫鬟。
“首魁!首魁又是宋家小子!”
庭雁漠然看着他们高声欢呼着,没一会宋家的小厮们兴奋地高喊。
“诶,我家公子,是我家公子,劳烦让让好哇。”
软调唔哝的姑苏话快起来也吵,庭雁一皱眉,却被众人笑着当成一起的往前推去了。
刚刚站定在河岸边,映照着橙黄烟紫的春水划开涟漪,一片云彩散走,夕阳光下,一乌篷船穿过石桥向他划来。
石桥上都是姑娘,她笑着将杏花梅花向船头的少年身上洒去。
那少年眉眼如江南云烟一样柔和,清隽无双,春风吹动他的发丝,花瓣落在他的身上,他笑着一拜手,发髻上簪着首魁的红花,一身靛蓝衣袍轻摆着。
庭雁站住不动了,远远地看着他,站在人群里看着他缓缓乘舟而来,那么远,手里什么都没有,只能躲在这里看着他。
看着他来到他面前,又顺着水流缓缓向前离远了。
公子如玉,风光霁月,不是他能肖想的。
宋彦泽好容易过了这段,赶紧搓搓脸,晚上凉,迎风站着,他脸都吹凉了。莲心给他拿了手炉捂一捂,却看见自家公子在出神。
“公子烦什么呢?明日老夫人回来,知道公子又得魁首定又乐得不行。”
“莲心,昨日没和庭雁说要出去上族学,留他一人在家,也不知……”
“公子!”
莲心气得要跳河了,真是个狐狸精,哪来的蛊惑人心的手段!
宋彦泽一闭嘴,随意向后一看,在重重人群里似乎看见了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
也不知庭雁一人在家如何了,伤如何了,寒症好得如何了。
第102章
“庭雁?庭雁?”
宋彦泽挂心他, 一下了船就往后院里走,在哪也没看见人。身后的莲心拎着他今日赢来的彩头,撅着嘴跟在他家公子身后。
直到走到里屋才看见外间床榻上缩着一个人, 案几边的晚饭已经凉了,放在那里没人动过。
宋彦泽立刻快步走到床榻边, 看见庭雁紧闭着眼睛背对着他,皱着眉很难受的样子。他太瘦了些, 摸着伶仃得可怜,宋彦泽放轻了动作。
“怎么了?不舒服吗?”
庭雁这才转过脸,直说自己心口闷, 有气无力的。
莲心拿着彩头进来, 看见他家公子紧张地任那个臭乞丐钻自己怀里, 还伸手拍拍他的背。
“心口疼?怕不是有什么心疾, 公子可小心些,小心他讹上你。”
庭雁顿时脸色一白, 抓紧了他的衣袖,埋头在他怀里。
“我不会的……我马上就走……”
宋彦泽一瞪莲心,连忙拍拍他的后背连声:“不是这样的, 没人会赶你走。”
“你若是身体好了, 想留就留, 想离开就离开。”
庭雁猛地一抬头,死死扒住他,看着他:“真的?”
宋彦泽一想, 去求求祖母,帮他寻个差事让他留在身边也不难,于是点点头。
莲心不痛快,把手里的笔墨都扔到桌子上转身就走。宋彦泽下意识一松手, 先起身去看看他,却被庭雁死拽住了。
他年纪到底还没有多大,只听得自己的筹码是“可怜”两字,于是想尽了办法吃定他的心软。
就是没想到这样的心软只能得来什么,而自己实际又想要的是什么。
庭雁“体弱多病”,初来乍到又“心悸难眠”,一到晚上就抱着枕头缩到宋彦泽的床榻下。
宋彦泽半夜起来,见他执拗地不肯回去睡,自得拉着他到自己床铺上先睡。宋彦泽细心地帮他散了头发,又分了他一半的被子。
里间只点了一小盏暖黄如豆的小油灯,面容都半明半昧,看不大清楚,庭雁却将他看得真真切切。
他睡眼惺忪,一头乌黑顺滑的青丝披在肩头,白色的里衣松垮,胸膛和锁骨露在外面,眼睛迷顿地半睁,说话带着点鼻音。
“庭雁,睡吧,我陪着你呢。”
他不发一言,他怕一张嘴鼓噪的心脏就要吐出来,连同那压抑的黑蛇一样的欲望会缠住这个干净温柔的小公子。
他只是扣住了他的腰,往有他在的被子里缩去,贪婪地呼吸着,吞吃着他身上的气味。他必须很小心,才能克制住自己不要丑态百出。
而宋彦泽只觉得他果然是心口不舒服,呼吸声都粗些,明日定要帮他找个好大夫瞧瞧。
第二日一早,宋彦泽还没来得及带着庭雁去看大夫,先听得前院人来报,说是祖母回来了。
宋彦泽当即把手里筷子一搁,眼睛一亮,把手一擦就要走。坐在他身边的庭雁一直盯着他,却发现他直到飞跑着出去都没看他。
莲心更是高兴,得意地一看还坐在原地的少年。
“老夫人回来了。她老人家才不会放任你这样的留在公子身边,你等着收拾东西走人吧。”
庭雁脸上仍旧平和,猛地一抬眼漠然地盯住了他,那眼神同看一只将被掐着脖子拎上屠宰场的鸡没什么区别。
莲心毛骨悚然,赶紧转身就走。
祖母是宋安的嫡母,徽州宋氏书香门第,往上数都是朝臣,只不过大多官职不高,也没有京官。
宋安的亲母走得早,嫡母将他视如己出好好教导,哪怕以前家里再难,也从没让他受过苦,可宋安做了京官后早将徽州宋家忘了干净。
连同祖母为他张罗的,陪他一路科举入仕,不离不弃的发妻。
祖母为着这个,已然同宋安母子情份淡了。但她还是在京都宋府的后宅看见宋彦泽后,心软了,拉着他的小手回了徽州,放在身边亲自教导。
“祖母!祖母!你看。”
宋彦泽已经是半大少年郎了,同年岁的同窗有的都议亲了,但在祖母前面还是个稚童样子。
他拿着红花给刚下马车的祖母看。她装着板着脸训斥他:“多大人了,稳重些。”
嘴上那么说,嘴角却带笑,接过了那红花,慈爱地摸摸他的头。
“近日天凉,还是穿厚些,你看手还是凉的。”
祖母被宋彦泽搀着,她的发髻简约大气,一身茶褐色衣袍稳重,眉眼柔和,虽有皱纹但看着只是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气韵。
她随着宋彦泽往里走去,随意扫过人群,一眼就定在人群里那个看着瘦弱的孩子。
她顿住了脚步,指了一下,见是同莲心一道来的,转头看宋彦泽。
“这是谁家的孩子?”
宋彦泽看了一眼庭雁,立刻拉他过来,将他推到祖母面前。老太太目光温柔地萦绕在他眉眼间,不掩饰打量的意思,但不让人觉得冒犯。
她眼里略过深思,听着孩子极力地想着办法夸他。老太太什么不知道,听口气就知道是想留下那孩子,转头伸手一点宋彦泽的额头。
“又打主意呢?”
宋彦泽在外边注意形象,皎皎如月的公子,在祖母面前就是拉着衣袖摆一摆。
“祖母菩萨心肠……”
庭雁看了几眼那位老妇人,稍稍低下头看着有些不自在,到底年轻,掩饰不住脸上在紧张什么的神色。
宋家的老夫人……
想来也不一定会认出他。
“别的事过几天再说,先让祖母回去歇歇。”宋彦泽一听,立刻扶着祖母回去,不多缠了。
*
宋彦泽下午要习字,一向是莲心在一边磨墨,今日换了人,一身深色的短打布衣,穿在他身上还是空空的,太瘦了。
少年扶着砚台认真地磨着,垂下的眼睫长直,还没张开的稚嫩脸庞,还是依稀能看见英挺的轮廓。
宋彦泽坐在一边时不时教他两下,指导一下,再提笔润润墨凝神练字。
他动作舒缓,何时放轻,何时运笔用力都了然于胸,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个个漂亮有风韵的字就写成了。
“很喜欢这句?”
宋彦泽没听见他磨墨的声音,一转头看见他专注地盯着他看,以为他是喜欢写的这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