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兵行险着,只能如此。
“太子那边不日也会查出是谁所做,到时你可请一个人情,留到日后,哪一日说不定便用上。”
温安臣自知劝不动卫长昀,尤其事情牵扯到姜宁。
要不是姜宁福大命大,可就真的手上染血。
卫长昀明白他的意思,“太子对你如今尚且信任,只是有一日知晓过去之事,那会是一根刺。”
拔不掉、吞不下,卡在那里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此人曾是他人的左膀右臂。
温安臣笑了笑,不甚在意道:“我心中无愧即可,江山社稷下白骨累累,忠臣良将、无辜百姓不在少数,我又算得了什么?”
他起身,负手而立,一身风流恣意,有了几分当年金榜夺魁时的潇洒。
卫长昀看着他,忽地想起一事,问道:“我有一事不解,你与老师也曾师生一场,为何——”
选了太子。
傅易安对太子和萧家的态度,连他都能知晓一二,温安臣不可能不知道。
尽管为官者,不该被私情所困,太子是储君,拥护太子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但他仍旧好奇,因为温安臣并非不在乎的样子。
“你知道了?”温安臣回头看他,“你可知道,老师当年也被朝中之人称一声国舅。”
卫长昀惊讶道:“你是说——”
“傅家当年有女眷入宫为妃?”
温安臣点头,叹了一声,“先皇后与皇上青梅竹马,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好。”
但再深的感情,总会有消磨殆尽的一日。
先皇后萧氏,母家是清流世家,虽不强势,但随着明德帝登基,萧氏为后,自然也出了一些仗势欺人之辈。
明德帝心中不满,对萧氏自然也冷淡下来。
傅家女便是这个时候入宫,短短一年时间,从才人一路升至嫔位。
第三年便凭着孩子,升为妃位。
萧皇后受到冷落,家族自然也没了往日的风光。
然而萧皇后是个清高的性子,心中生怨,却不敢与明德帝起争执,便逐渐与傅家女不和,后宫里自是也分了派别。
她不得宠,但有太子在,又有后宫大权,身边拥护之人不少。
只是在太子六岁那年出了一件事,先是萧皇后处置了傅家女宫中的一个宫女。
傅家女把此事告到明德帝那里,萧皇后受了禁足。
原本只是后宫之争,谁知就在萧皇后即将解除禁足的前一日,太子失足落水,命悬一线。
萧皇后膝下只有这一个孩子,自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立即调查,得知是傅家女所为,便寻上去,直接趁着明德帝出宫时,将傅家女赐死。
那之后,太子捡回一条命,萧皇后也因受罚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尽管之后明德帝让人彻查此事,但牵连甚广,又隐隐与萧家、傅家有关,最后揪出一个人,自称到是他陷害傅家女,随后死在狱中。
这件事后,萧家彻底边缘化,而傅家则变得更为低调。
其中真相如何,他们自然不得而知,恐怕只有傅易安和明德帝才知道。
“老师不愿与太子为伍,我理解。”温安臣往门口走,“实际上,我是他的话,那不但不会帮太子,而且——”
“礼部还有事,你心意已决的话,那我就提前恭贺你早日入大理寺。”
大理寺那地方,有个只断案、无人情的大理寺卿,对卫长昀而言是件好事。
尤其这位大理寺卿,也姓赵。
卫长昀心思在他没说完的那句话上,不由皱起眉。
“你——”
温安臣摆摆手,走到外面拿起伞,径自入了雨中,“既然要查,那就查个彻底,我对你亦有期待。”
金陵这地方,早已被表面的繁华、富贵、纸醉金迷腐蚀。
在这些表象之下,是早已腐烂的壳子。
正好在王子书房中的聂丛文,从窗子看见温安臣要走,顾不上其余,连忙追出来,连伞都不要了,直接挤到他伞下。
“你怎么说走就走,不叫我一起?”
“叫你做什么?你不正好显摆一下才华。”
“在你面前,我有什么才华?你连字都比我写得好看,更别说功名了,生生晚你三年。”
“我的问题?”
“我的我的,是我不认真,否则就该和你一起入仕,是同僚。”
“进来些,淋病了我不管。”
“嘿嘿,近一点就能遮两个人了,你别淋湿,你这身子骨,病了难好。”
……
卫长昀站在客堂前送他们离开,听着他们的对话渐渐隐去,失笑一声,摇摇头。
转身要回房间时,瞥见王子书站在房门口,扫了一个眼神过去。
王子书见他看来,莫名心虚,“我并未偷懒,立即回去看书。”
见他飞快回了屋内,卫长昀沿着屋檐,回到房间里。
“聊了什么?”
“聊了许多事,不过心里莫名地轻松了些。”
姜宁朝他比了一个小声些的手势,等他离得近了才接着问:“心情是好了许多,看来此事和温大哥无关。”
比起是谁所为,他们更不愿意失去一个朋友。
卫长昀嗯了声,“他身为三皇子的人,却被太子策反,往后不管是谁赢,他的处境都很艰难。”
“这件事他不知情,有可能是他与我们的关系过近,所以赵洵才把他排在外。”
姜宁不把事情往坏处想,“不过你如今有什么打算?可以跟我说了吧。”
卫长昀给他倒了水,“原本也要和你说的。”
一边扶起姜宁喝水,一边把萧家、傅家的事说给他听。
听完后,姜宁震惊不已。
他想过是宫闱秘事,却不曾想这么复杂。
“难怪。”姜宁有些惋惜,若是无人挑拨,二人关系应该不会这么差。
不过也不一定,利益相争,最后都是对手。
“那傅氏生下的孩子呢?”
卫长昀看着他,犹豫后道:“没了。”
姜宁倏地心里一堵,下意识看向摇篮里的孩子。
局势这般,他不求别的,只求一家平安。
第238章
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姜宁的身子养得好了许多,比大夫预计的恢复得要快。
能下地走动,天气好的时候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对姜宁来说如临大赦。
要是卫长昀再管着他,他都要在房间里发霉了。
卫长昀见他高兴,询问过大夫后,知道他自己有数,加上他在翰林院分身无术,便由着他的性子来。
李平峥探头,往院子里看去,低声道:“怎么去了那么久,议事厅的门一直关着,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齐时信看他一眼,道:“要是真出了什么事,该来的都会来。”
“这不是被舞弊案弄出心理阴影了。”李平峥咬着笔杆,心神不定的,干脆起身往外走。
前几日得知孩子已经出生,他就发现卫长昀状态不对。
齐时信刚想要叫住他,外面走来的人和李平峥撞了个正着。
李平峥哎了声,抬头看向对面的人,“怎么回事?比我还毛躁,看清路再走。”
齐时信适时接过话,“孙编修,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慌张?”
孙编修连忙拱手,向李平峥拱手道歉,“你们不知道吗?卫编修要调到大理寺去,傅大学士正与苏学士他们商议。”
“什么?!”
“大理寺?!”
李平峥和齐时信对视一眼,不敢相信地往外面看去。
怎么突然要去大理寺了?要论闲职,难道不是翰林院更清闲一些吗?大理寺可还要管一些旧案的追查。
李平峥追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天天都在一处,还去他家里贺喜,都不知道这事。”
孙编修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拿起笔,“刚才我去议事厅里寻苏学士时听到的。”
他看看外面,“这个时候,他们应当也聊得差不多,该回来了。”
李平峥一听这消息,半点坐不住,“不行,我得去外面看看。”
齐时信无奈道:“孙编修说了长昀要回来,你还着急忙慌的去做什么?”
李平峥道:“我就是等不了,他怎么能抛弃兄弟朋友呢,我还以为咱们至少能在馆阁待大半年。”
齐时信无奈叫住他,“你、你等——”
“李兄这么着急,是要去找谁?”卫长昀不知何时走到门外,差点又跟李平峥撞上。
“你真的要去大理寺?那地方有什么好的,我表兄在那里,累得半死,至今连家都未成。”
李平峥跟他一块往回走,见他不说话,“你真的要去啊?”
卫长昀替他拉开椅子,示意他坐下,“嗯。”
这下连齐时信都坐不住,一下侧过身,“你怎么突然要调到大理寺去?孩子不是才出生,你在馆阁尚能清闲一点,去大理寺那地方,怕是无暇顾及家里。”
“太子那边不日也会查出是谁所做,到时你可请一个人情,留到日后,哪一日说不定便用上。”
温安臣自知劝不动卫长昀,尤其事情牵扯到姜宁。
要不是姜宁福大命大,可就真的手上染血。
卫长昀明白他的意思,“太子对你如今尚且信任,只是有一日知晓过去之事,那会是一根刺。”
拔不掉、吞不下,卡在那里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此人曾是他人的左膀右臂。
温安臣笑了笑,不甚在意道:“我心中无愧即可,江山社稷下白骨累累,忠臣良将、无辜百姓不在少数,我又算得了什么?”
他起身,负手而立,一身风流恣意,有了几分当年金榜夺魁时的潇洒。
卫长昀看着他,忽地想起一事,问道:“我有一事不解,你与老师也曾师生一场,为何——”
选了太子。
傅易安对太子和萧家的态度,连他都能知晓一二,温安臣不可能不知道。
尽管为官者,不该被私情所困,太子是储君,拥护太子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但他仍旧好奇,因为温安臣并非不在乎的样子。
“你知道了?”温安臣回头看他,“你可知道,老师当年也被朝中之人称一声国舅。”
卫长昀惊讶道:“你是说——”
“傅家当年有女眷入宫为妃?”
温安臣点头,叹了一声,“先皇后与皇上青梅竹马,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好。”
但再深的感情,总会有消磨殆尽的一日。
先皇后萧氏,母家是清流世家,虽不强势,但随着明德帝登基,萧氏为后,自然也出了一些仗势欺人之辈。
明德帝心中不满,对萧氏自然也冷淡下来。
傅家女便是这个时候入宫,短短一年时间,从才人一路升至嫔位。
第三年便凭着孩子,升为妃位。
萧皇后受到冷落,家族自然也没了往日的风光。
然而萧皇后是个清高的性子,心中生怨,却不敢与明德帝起争执,便逐渐与傅家女不和,后宫里自是也分了派别。
她不得宠,但有太子在,又有后宫大权,身边拥护之人不少。
只是在太子六岁那年出了一件事,先是萧皇后处置了傅家女宫中的一个宫女。
傅家女把此事告到明德帝那里,萧皇后受了禁足。
原本只是后宫之争,谁知就在萧皇后即将解除禁足的前一日,太子失足落水,命悬一线。
萧皇后膝下只有这一个孩子,自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立即调查,得知是傅家女所为,便寻上去,直接趁着明德帝出宫时,将傅家女赐死。
那之后,太子捡回一条命,萧皇后也因受罚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尽管之后明德帝让人彻查此事,但牵连甚广,又隐隐与萧家、傅家有关,最后揪出一个人,自称到是他陷害傅家女,随后死在狱中。
这件事后,萧家彻底边缘化,而傅家则变得更为低调。
其中真相如何,他们自然不得而知,恐怕只有傅易安和明德帝才知道。
“老师不愿与太子为伍,我理解。”温安臣往门口走,“实际上,我是他的话,那不但不会帮太子,而且——”
“礼部还有事,你心意已决的话,那我就提前恭贺你早日入大理寺。”
大理寺那地方,有个只断案、无人情的大理寺卿,对卫长昀而言是件好事。
尤其这位大理寺卿,也姓赵。
卫长昀心思在他没说完的那句话上,不由皱起眉。
“你——”
温安臣摆摆手,走到外面拿起伞,径自入了雨中,“既然要查,那就查个彻底,我对你亦有期待。”
金陵这地方,早已被表面的繁华、富贵、纸醉金迷腐蚀。
在这些表象之下,是早已腐烂的壳子。
正好在王子书房中的聂丛文,从窗子看见温安臣要走,顾不上其余,连忙追出来,连伞都不要了,直接挤到他伞下。
“你怎么说走就走,不叫我一起?”
“叫你做什么?你不正好显摆一下才华。”
“在你面前,我有什么才华?你连字都比我写得好看,更别说功名了,生生晚你三年。”
“我的问题?”
“我的我的,是我不认真,否则就该和你一起入仕,是同僚。”
“进来些,淋病了我不管。”
“嘿嘿,近一点就能遮两个人了,你别淋湿,你这身子骨,病了难好。”
……
卫长昀站在客堂前送他们离开,听着他们的对话渐渐隐去,失笑一声,摇摇头。
转身要回房间时,瞥见王子书站在房门口,扫了一个眼神过去。
王子书见他看来,莫名心虚,“我并未偷懒,立即回去看书。”
见他飞快回了屋内,卫长昀沿着屋檐,回到房间里。
“聊了什么?”
“聊了许多事,不过心里莫名地轻松了些。”
姜宁朝他比了一个小声些的手势,等他离得近了才接着问:“心情是好了许多,看来此事和温大哥无关。”
比起是谁所为,他们更不愿意失去一个朋友。
卫长昀嗯了声,“他身为三皇子的人,却被太子策反,往后不管是谁赢,他的处境都很艰难。”
“这件事他不知情,有可能是他与我们的关系过近,所以赵洵才把他排在外。”
姜宁不把事情往坏处想,“不过你如今有什么打算?可以跟我说了吧。”
卫长昀给他倒了水,“原本也要和你说的。”
一边扶起姜宁喝水,一边把萧家、傅家的事说给他听。
听完后,姜宁震惊不已。
他想过是宫闱秘事,却不曾想这么复杂。
“难怪。”姜宁有些惋惜,若是无人挑拨,二人关系应该不会这么差。
不过也不一定,利益相争,最后都是对手。
“那傅氏生下的孩子呢?”
卫长昀看着他,犹豫后道:“没了。”
姜宁倏地心里一堵,下意识看向摇篮里的孩子。
局势这般,他不求别的,只求一家平安。
第238章
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姜宁的身子养得好了许多,比大夫预计的恢复得要快。
能下地走动,天气好的时候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对姜宁来说如临大赦。
要是卫长昀再管着他,他都要在房间里发霉了。
卫长昀见他高兴,询问过大夫后,知道他自己有数,加上他在翰林院分身无术,便由着他的性子来。
李平峥探头,往院子里看去,低声道:“怎么去了那么久,议事厅的门一直关着,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齐时信看他一眼,道:“要是真出了什么事,该来的都会来。”
“这不是被舞弊案弄出心理阴影了。”李平峥咬着笔杆,心神不定的,干脆起身往外走。
前几日得知孩子已经出生,他就发现卫长昀状态不对。
齐时信刚想要叫住他,外面走来的人和李平峥撞了个正着。
李平峥哎了声,抬头看向对面的人,“怎么回事?比我还毛躁,看清路再走。”
齐时信适时接过话,“孙编修,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慌张?”
孙编修连忙拱手,向李平峥拱手道歉,“你们不知道吗?卫编修要调到大理寺去,傅大学士正与苏学士他们商议。”
“什么?!”
“大理寺?!”
李平峥和齐时信对视一眼,不敢相信地往外面看去。
怎么突然要去大理寺了?要论闲职,难道不是翰林院更清闲一些吗?大理寺可还要管一些旧案的追查。
李平峥追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天天都在一处,还去他家里贺喜,都不知道这事。”
孙编修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拿起笔,“刚才我去议事厅里寻苏学士时听到的。”
他看看外面,“这个时候,他们应当也聊得差不多,该回来了。”
李平峥一听这消息,半点坐不住,“不行,我得去外面看看。”
齐时信无奈道:“孙编修说了长昀要回来,你还着急忙慌的去做什么?”
李平峥道:“我就是等不了,他怎么能抛弃兄弟朋友呢,我还以为咱们至少能在馆阁待大半年。”
齐时信无奈叫住他,“你、你等——”
“李兄这么着急,是要去找谁?”卫长昀不知何时走到门外,差点又跟李平峥撞上。
“你真的要去大理寺?那地方有什么好的,我表兄在那里,累得半死,至今连家都未成。”
李平峥跟他一块往回走,见他不说话,“你真的要去啊?”
卫长昀替他拉开椅子,示意他坐下,“嗯。”
这下连齐时信都坐不住,一下侧过身,“你怎么突然要调到大理寺去?孩子不是才出生,你在馆阁尚能清闲一点,去大理寺那地方,怕是无暇顾及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