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先不说辣椒和酸汤的定价合理,就是分成这一法子,若卖不出去,他们自然也不用给姜宁钱。
  双方受益,他们有得赚,姜宁才有钱拿,自然也不会有所保留,这道菜一定是拿手的。
  “看来今天我们都跟着少东家有口福了。”
  秦掌柜笑起来,端起茶杯,说了一句。
  旁边沈明尧有同感地点点头,来之前他还当顾苗是为了出门游玩,如今看来,是他狭隘了。
  “宁哥儿,这味道炒过竟然还不一样,好香啊!”顾苗一脸好奇地往锅里看,他也不认得这些食材,就看姜宁往里放,汤越炒越香。
  “你也太厉害了。”
  姜宁往锅里扔了一把叶子,稍微靠近闻了闻,确定底料炒好了,就往里加水。
  灶里烧的柴火,水加进去还没一会儿,就烧开了。
  姜宁立即重新洗了一遍手,直接用手拿起盆里的鱼块,沿着锅边缘往下放。
  做菜这事,其实不仅是火候的问题,有时候还讲细节。
  比如怎么处理原材料。
  他这鱼在切块之后,用之前泡过茶的晒干野茶叶煮水泡了泡。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去掉鱼的土腥味。
  这还是从爸妈那儿学来的,因为他总好奇,家里每次都把泡过茶的茶叶沥出来晒干是为什么。
  他妈就说,可以拿来做枕头,也可以放衣柜里除异味,还有就是做鱼的时候去腥。
  黄酒虽然也能去腥,但茶叶去腥,肉不会沾上酒味,清蒸的鱼这样处理更好。
  顾苗实在馋,在厨房里待不住,“我觉得,我能连锅一起吃了。”
  姜宁从篮子里摸出半截黄瓜,“去地里的时候,赵家婶子给的,你先解解馋。”
  顾苗拿着黄瓜,一口咬下去,清甜清甜的。
  鼓着腮帮往外走,“我还是不在这儿了,馋得要命,我去外面等。”
  姜宁说了声“好”,拿着锅铲轻轻拨弄锅里的鱼块,免得粘锅。
  “宁哥儿,这个易安楼的东家,瞧着心眼实在。”朱氏等人走了,开口道:“你跟他一块做事,也不会吃亏。”
  姜宁知道朱氏在担心什么,点点头,“我便是看中他这一点,还有跟他投缘,这才敢把人往家里引。”
  换作旁人,说来家里考察这事儿,姜宁就不会答应。
  人心隔肚皮,涉及到钱财的事,自是要更为慎重。
  不然搁他那世界,都法治社会多少年了,还能为了经济纠纷闹出灭门惨案。
  “阿娘你就放宽心,等日子再好一些,我还想把家里的墙和屋顶刷一遍。”
  姜宁后半句话说得小声,“咱们就一家人好好的过日子,长昀前一阵去村里学堂代课,我觉得他是读书的料,况且还读了那么些年,不能半途而废,总要去院试里试一试。”
  “是这个理,不能耽误人家孩子读书。”朱氏叹了一声,“不过你这些想法,长昀那孩子知道吗?”
  鱼肉不经煮,容易煮老。
  姜宁用筷子,筷尖在肉上戳了一下,往旁边掰开,里边的肉完全变了色,再煮一会儿就可以出锅。
  他听到朱氏的话,扭头看去,只说:“他知道。”
  酸汤鱼出锅,盛在两口平一点的陶盆里。
  重新刷了锅,姜宁先炸了花生,再把多的油舀出来,剩下的去炒素菜,最后再凉拌一个刺五加。
  没等姜宁叫卫长昀来帮忙端菜,人已经到了厨房。
  “我先把这些端出去。”卫长昀拿旁边挂着的布擦了擦手,“幸好前阵子打了椅子,不然今天不够坐。”
  平时五个人还不觉得热闹,正正好。
  今天一下变成十个人,得把两张桌子拼起来才够坐。
  “你把鱼端走就行,一张桌一盆,菜我都分成两份装的,一桌一盘。”
  姜宁擦干净手,才用手背去蹭了蹭脸,“等会儿让小小他们跟阿娘挨着坐,也免得人小夹不到菜。”
  “嗯。”卫长昀点头,端着一盆鱼出去。
  朱氏也数好了碗筷,拿着往外走。
  他俩才出厨房,小小跟着小宝就进来了,“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忙的吗?”
  姜宁惊讶地看着他俩,笑着弯腰摸了摸他们的头,“当然有了,一人拿一盘花生,一张桌子放一盘。”
  小小、小宝齐声道:“好!”
  两小孩也拿挂着的布擦了擦手,才去端盘子。
  “我也有活干吧?”
  姜宁才安排完,扭头看去,顾苗扒在厨房门口,顿时哭笑不得,“你凑什么热闹?”
  “怎么到我就是凑热闹了?他俩都能帮忙,我也能。”顾苗说完,撸起袖子走进来,“这两盘菜,我端走了。”
  姜宁:“行,一边一盘,麻烦少东家了。”
  顾苗努嘴,“你真烦人。”
  菜全部端上桌,碗筷也摆好,一桌人全盯着那两盆鱼。
  姜宁入座后,见大家都不动筷子,怔了怔,努力回想以前过年时候,家里亲戚来拜年,他爸妈在饭桌上的样子。
  虽然他每次都是被问那个,从学习成绩到报考志愿,每逢家里聚餐都得问一遍。
  姜宁琢磨了一下,他是主人家,又是合伙人,应该也得代表说两句。
  “那个,就希望我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走上人生巅峰,不发脾气只发财。”
  “……”
  在座的众人,虽然不是很懂,但似乎听明白了意思。
  小小和小宝对视一眼,忽地“啪啪啪”鼓起掌来。
  小手鼓捣得还挺快,一声接一声的。
  姜宁拿着茶杯,突然有一点点尴尬,正准备缓解一下气氛,就听卫长昀开了口。
  “今日景阳庆云,正是抬头见喜。”
  卫长昀从容说完,对上姜宁看来的目光,默契一笑。
  第41章
  酸汤鱼味鲜而不腻,汤汁裹在鱼肉里,入口绵软,不止是酸的味道,肉味完全没有被掩盖,反而很突出。
  秦掌柜经营易安楼多年,每逢大厨研发新的菜式,他都会先尝过。
  可今天这汤里,不说酸汤的原材他不知道,还有从未尝过的调味料,辛辣却不是辣椒的味道。
  秦掌柜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姜小公子,这汤里,可是加了什么提味的香料?”
  “确有。”姜宁也不遮掩,伸筷子从陶盆里夹起一片碎叶,“就是这个。”
  木姜子,西南的确惯用的香料。
  但其实大部分本地人也吃不惯,或者用量都很小。
  唯独在酸汤和水豆豉的做法上,木姜子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提鲜、提味,让原本就不俗的味道,更上一层。
  车夫老张虽不懂这些,却也吃得畅快,“这鱼肉一点都不腥,吃起来也没有腌过酒的味道,小公子好厨艺啊。”
  “我就说宁哥儿很厉害,你们这下信了吧?”顾苗吃得脸都红了,还不停筷,“上次那土豆片,就是宁哥儿拿手的。”
  沈明尧从袖袋里摸出手帕,递到他手边,“没人不信,但今日是服气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姜宁这一手厨艺,让他们开了眼。卫长昀小小年纪,少年天资聪慧,亦是前程无量。
  “宁哥儿,我觉得这汤应该煮什么都好吃。”顾苗擦了擦嘴,抬头问:“里面可以放些豆腐、芽菜,或者是土豆之类的吗?”
  姜宁眼睛一亮,赞许道:“当然可以,再配上一样秘制蘸汁,就更好吃了。”
  其他人一听还有别的吃法,立即看向姜宁。
  姜宁自己也不动,朝旁边卫长昀使了个眼色,卫长昀会意,起身去厨房把放在柜子里的两只小碗拿来。
  碗放上桌,其他人都愣了愣。
  碗里黑乎乎的是什么东西?闻着好像还有蒜味。
  姜宁拿着勺子,往碗里舀了一点汤,再把蘸水拌匀,“这蘸汁是辣的,你们可以试一下。”
  顾苗第一个伸筷子,一块鱼肉在蘸汁上点了点,裹了小半边的蘸汁,放到碗里剃掉鱼刺,往嘴里一塞,惊奇地看向姜宁。
  “这是辣椒?里面怎么有蒜味?跟之前你卖的也不太一样。”
  其他人看他这样,立即也蘸了蘸汁。
  姜宁笑而不语,心想这笔生意是做成了。
  他可一点没藏着掖着,上来就把大招给用了,往后他要是自己开店——
  那还是有招牌菜的。
  一堆小吃、地道美食都还没上呢。
  毕竟,谁家大招只有一个的。
  等大家都吃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围坐在院子里喝茶。
  “顾老板,考察结果满意吗?”姜宁揶揄道:“我们的合作,算是达成口头协议了吧?”
  顾苗喝了口茶,嘿嘿笑了两声,看向秦掌柜,又看看沈明尧,“我拍板,合作定了。”
  顾今南立即抬头,看看小小和小宝,问:“那以后就可以经常来吗?我想跟小小和小宝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