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有个浮雪公子,特别得女客追捧,要不,要不问问他,可有妙招应付娘娘?自然不是叫他服侍娘娘,娘娘何其金贵的人物,只是这些人很擅长拿捏女子的心,若能教授陛下一招半式……”
李公义跪了下去,闭上眼:“求陛下降罪,属下失言。”
半晌,都没有所谓降下的罪名,李公义壮着胆子抬起头,就看到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陷入沉思之中。
他起身走向木屋,却留下一句,把人找来。
李公义松了口气,知道这回自己拍马屁是拍到点子上了。
推开木屋的门,崔湄已经将崭新的被单扑倒毛毡上,温和的拍着趴在自己膝盖上的泣奴睡觉。
她的目光温柔的像一片软软的月光,虽然落在他身上时有些凝滞,但只是片刻,她就心软了。
“过来,头发身上都是湿乎乎的,不擦干净怎么行。”
玄衣卫们也生了火,还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他,但他没有脱下衣裳烘烤,导致衣服和头发都是半干不湿的,黏在身上久了,一定会得风寒。
“喝姜汤。”锅里的姜汤还热着,炙烤的肉和蘑菇,撒上来自西域的调料,香的惊人,她跟孩子已经吃过了,给他留了不少,仍旧在石板上温着。
崔湄从她那个神奇的小篓子里掏出一柄小梳子,还有干净的麻布,一边给他梳头发一边擦干。
泣奴乖巧的坐在她身边,吃着她剥开的晶莹剔透的荔枝,反常的很安静,这孩子就像所有的男孩一样,在这个年龄精力旺盛,完全闲不住,此刻却难得安静的看着。
她神色温柔,低垂着睫毛的模样,充满母性,岁月让她变得更加美好,也更加平和。
但萧昶不甘心,他要把她拉下来,跟他一起沉沦在爱欲的漩涡里。
“把衣裳脱下来吧,里衣也是。”崔湄神色如常晾着衣裳。
娇媚的妻子,活泼的孩子,他们就像是常见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家,没有前世仇恨,没有那么浓烈的怨与爱,只有温馨与宁静。
他此刻忽然生出一种想法,一辈子在深山里,守着她还有他们的孩子,做个普通的农夫猎户,似乎也很好。
这个想法只是一瞬间,很快就被压下去,他若没有权势,怎么护得住她,更别说拥有她,连缘分的开端都不会产生,普通人拥有她,就像是身怀至宝穿越闹市的孩童,早晚都会被夺走。
难道他因为没有权势,被人生生夺了妻子,也无法报复,窝窝囊囊的活一辈子。
他才不要这样。
晚间雨势已经小了很多,只有微微地毛毛细雨,月亮都出来了,毛毡
柔软,上面还盖着干净的被单,但萧昶并无睡意。
崔湄很爱孩子,答应了孩子的要求,陪他睡在一个床上,中间是泣奴,另一边就是他。
他四肢老老实实的放着,不敢有半分逾矩行为,并非是顾忌孩子,而是怕崔湄生气,当着孩子的面若他再说什么,泣奴倒是什么都懂,她这个当娘亲的,却羞涩难言。
“你什么时候回京城?”
她忽然开口问,月色下,她睁着眼睛没有半分睡意,正望着他。
“你跟我回去吗,泣奴很想你。”
没有回话,意料之中的,萧昶的心沉了下去:“我来岭南,是抓到成王遗留乱党的尾巴,不把他们一网打尽,是不会回京城的,京中有内阁处理政务,倒也不必太过需要我这个皇帝。”
她果然不是很高兴,是因为知道自己要在岭南常住,一直烦扰着她吗?
这根绳要松一松,不能崩的太紧。
“我明日下山,不能一直陪着你们,泣奴在你身边,就麻烦你了,暗卫们会一直暗中保护,不会烦扰到你的。”
崔湄松了一口气,若是他一直在自己跟前,还哭哭唧唧像怨妇一样,要她有所表示,她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第二日一早,果然萧昶已经不见踪影,暗卫也带走一半,李公义没在,是个年轻的脸生青年。
这些人行过礼问了好,就又隐藏起来,连气息都不会让崔湄发现。
崔湄今日要去山下的程寡妇家,看看她的双胞胎女儿,女人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到底是艰难了些。
她准备了一些草药,还有大米,新生婴儿要多吃点才能长得壮实。
泣奴要跟她一起去,崔湄也有意让他看看底层这些穷苦百姓的生活,她没什么学识,也不懂朝堂那些弯弯绕绕,这是她作为太子亲母,能做的唯一的事了。
然而到了程家,两个女孩儿已经哭的气息微弱,眼泪挂在那张小脸上,根本没人管,程寡妇不在家,屋内却有一桌吃完只剩下残羹剩渣,还来得及打扫的饭菜,有男人的布兜和腰带放在一边,明显是宴请男人,吃的还是她带来的白米饭。
崔湄顿时气的热血上头,这点精贵白米不给孩子熬粥油喝,白白的给男人吃?
第141章 阿娘生我时也受了罪吗两个孩子面……
两个孩子面黄肌瘦,饿的哭都没力气,抱在怀里,份量甚轻,跟小猫似的,崔湄抱着怀里的孩子,就像是看到了上辈子的囡囡似的。
崔湄心疼坏了,隔壁的王大娘从隔壁墙那看她:“梅娘子,又来送吃的?”
崔湄在桃花村,声誉很好,时常来看诊,给看不起病的孤寡老人送些草药,桃花村人也投桃报李,年节时常送她一些自己家做的腊货,虽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感恩她,也有想白白拿她药材的,可到底还是心怀感恩的好人多。
“程娘子去了何处,怎的连自己女儿都不管了。”
王大娘叹气:“她一个寡妇,死了男人,自己一个人怎么带两个孩子呢,自然是要给自己找下家,这几日,跟村东头的猎户打得火热呢,梅娘子给她带来的那点白米,全都进了猎户的肚子了。”
“这两个孩子怎么办,我还带着一点米,现熬粥油,孩子怕是等不得。”
“梅娘子你先过来吧,我家母羊下了一只小羊,有些羊奶,正热着,可以给这两个孩子分一些。”
崔湄应了,对王大娘千恩万谢。
她抱着一个,泣奴抱着一个,原本以为泣奴小小年纪,不会对这么小的小娃娃产生关爱之心,这个年纪的男孩,皮猴一样,玩闹起来也是没轻没重的,至少泣奴在跟松子玩的时候,时常拔它的毛,把松子拔的嗷呜嗷呜叫唤,松子还不敢反抗,仍然顶着一张蠢呼呼的微笑狗脸,驮着他漫山遍野的乱窜。
可泣奴抱着怀里小小的女婴,居然动作十分轻柔,很有模有样。
王大娘把人迎进来,看到崔湄身边的泣奴,惊讶:“这,这位小郎君是……”
泣奴穿的知识普通的宫绸衣裳,虽然并非是太子蟒袍,但这是宫里绣娘的手艺,跟民间不同,泣奴生的眉眼精致,玉雪可爱的像菩萨座下的小仙童,一身贵气,一看就是权贵人家的孩子,根本不是平民家孩子能比得起的。
村里这个年纪的小男孩,还光着屁股乱跑,脸上鼻涕都擦不干净呢。
崔湄下意识想说,这是亲戚家的小孩。
“我是我阿娘的孩子。”泣奴挺起胸膛,特别骄傲。
崔湄轻叹,她如今粗布麻衣,不施粉黛,泣奴却是个富贵的小公子,她哪里像他亲娘,分明像他的仆婢。
可这孩子竟是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丢脸,反而坦然承认他们的关系,倒是她这个大人,想得太多。
王大娘愕然,完全不能把这个富贵小公子跟崔湄联系在一起,可这小公子那一双眼睛又十分像她。
“这,梅娘子,难不成,你曾是大户人家的夫人?”
崔湄摇摇头:“往事而已,不必再提。”
之前她多次下山,给村里人看诊,谁都不知道她真实身份,如今看着,莫不是哪个大户人家被休弃的妾?
王大娘开始胡思乱想,这被休的妾倒也无妨,都是老百姓谁瞧不起谁呢,看这小公子如何孝顺自己亲娘,这梅娘子时来运转了呢。
王大娘家新得了个孙子,才舍得拿出攒的银钱,买了这只母羊,羊奶有限,分给这对双胞胎姐妹,自己孙子就没得喝了。
崔湄看到那可怜巴巴的一小碗羊奶,心中难过。
王大娘的儿媳还在坐月子,也是奶水少,她说着说着,就开始数落自家的儿媳妇儿:“我说你就是吃的少,一顿就吃一耳朵勺的饭,哪有奶下来给我孙子吃,你生了娃儿,凡事都要给娃儿考虑了,都当了娘,怎么能任性,可着满大街你问问去,谁家做婆婆的,像我这么伺候你,隔三差五的给你炖鸡炖鱼,那旁人家的媳妇儿刚生了娃儿就得下地干活呢,你倒好,连炖的鸡汤,你都不喝,一点也不给我这个老婆子面子啊,那些鱼啊鸡的,花了不少银子,我儿为了给你补身子,给书院的同窗抄书,点灯熬油的眼睛都要坏了,你一口都不吃,饿着我孙子。。”
王大娘的儿媳坐在床里面,不敢顶嘴,簌簌落泪。
“你哭,你还哭,好像我老婆子欺负你!可着村里问问去,哪个女人像你这么好命,婆婆伺候着,夫君爱护着,好好地日子是不愿意过得。”
李公义跪了下去,闭上眼:“求陛下降罪,属下失言。”
半晌,都没有所谓降下的罪名,李公义壮着胆子抬起头,就看到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陷入沉思之中。
他起身走向木屋,却留下一句,把人找来。
李公义松了口气,知道这回自己拍马屁是拍到点子上了。
推开木屋的门,崔湄已经将崭新的被单扑倒毛毡上,温和的拍着趴在自己膝盖上的泣奴睡觉。
她的目光温柔的像一片软软的月光,虽然落在他身上时有些凝滞,但只是片刻,她就心软了。
“过来,头发身上都是湿乎乎的,不擦干净怎么行。”
玄衣卫们也生了火,还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他,但他没有脱下衣裳烘烤,导致衣服和头发都是半干不湿的,黏在身上久了,一定会得风寒。
“喝姜汤。”锅里的姜汤还热着,炙烤的肉和蘑菇,撒上来自西域的调料,香的惊人,她跟孩子已经吃过了,给他留了不少,仍旧在石板上温着。
崔湄从她那个神奇的小篓子里掏出一柄小梳子,还有干净的麻布,一边给他梳头发一边擦干。
泣奴乖巧的坐在她身边,吃着她剥开的晶莹剔透的荔枝,反常的很安静,这孩子就像所有的男孩一样,在这个年龄精力旺盛,完全闲不住,此刻却难得安静的看着。
她神色温柔,低垂着睫毛的模样,充满母性,岁月让她变得更加美好,也更加平和。
但萧昶不甘心,他要把她拉下来,跟他一起沉沦在爱欲的漩涡里。
“把衣裳脱下来吧,里衣也是。”崔湄神色如常晾着衣裳。
娇媚的妻子,活泼的孩子,他们就像是常见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家,没有前世仇恨,没有那么浓烈的怨与爱,只有温馨与宁静。
他此刻忽然生出一种想法,一辈子在深山里,守着她还有他们的孩子,做个普通的农夫猎户,似乎也很好。
这个想法只是一瞬间,很快就被压下去,他若没有权势,怎么护得住她,更别说拥有她,连缘分的开端都不会产生,普通人拥有她,就像是身怀至宝穿越闹市的孩童,早晚都会被夺走。
难道他因为没有权势,被人生生夺了妻子,也无法报复,窝窝囊囊的活一辈子。
他才不要这样。
晚间雨势已经小了很多,只有微微地毛毛细雨,月亮都出来了,毛毡
柔软,上面还盖着干净的被单,但萧昶并无睡意。
崔湄很爱孩子,答应了孩子的要求,陪他睡在一个床上,中间是泣奴,另一边就是他。
他四肢老老实实的放着,不敢有半分逾矩行为,并非是顾忌孩子,而是怕崔湄生气,当着孩子的面若他再说什么,泣奴倒是什么都懂,她这个当娘亲的,却羞涩难言。
“你什么时候回京城?”
她忽然开口问,月色下,她睁着眼睛没有半分睡意,正望着他。
“你跟我回去吗,泣奴很想你。”
没有回话,意料之中的,萧昶的心沉了下去:“我来岭南,是抓到成王遗留乱党的尾巴,不把他们一网打尽,是不会回京城的,京中有内阁处理政务,倒也不必太过需要我这个皇帝。”
她果然不是很高兴,是因为知道自己要在岭南常住,一直烦扰着她吗?
这根绳要松一松,不能崩的太紧。
“我明日下山,不能一直陪着你们,泣奴在你身边,就麻烦你了,暗卫们会一直暗中保护,不会烦扰到你的。”
崔湄松了一口气,若是他一直在自己跟前,还哭哭唧唧像怨妇一样,要她有所表示,她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第二日一早,果然萧昶已经不见踪影,暗卫也带走一半,李公义没在,是个年轻的脸生青年。
这些人行过礼问了好,就又隐藏起来,连气息都不会让崔湄发现。
崔湄今日要去山下的程寡妇家,看看她的双胞胎女儿,女人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到底是艰难了些。
她准备了一些草药,还有大米,新生婴儿要多吃点才能长得壮实。
泣奴要跟她一起去,崔湄也有意让他看看底层这些穷苦百姓的生活,她没什么学识,也不懂朝堂那些弯弯绕绕,这是她作为太子亲母,能做的唯一的事了。
然而到了程家,两个女孩儿已经哭的气息微弱,眼泪挂在那张小脸上,根本没人管,程寡妇不在家,屋内却有一桌吃完只剩下残羹剩渣,还来得及打扫的饭菜,有男人的布兜和腰带放在一边,明显是宴请男人,吃的还是她带来的白米饭。
崔湄顿时气的热血上头,这点精贵白米不给孩子熬粥油喝,白白的给男人吃?
第141章 阿娘生我时也受了罪吗两个孩子面……
两个孩子面黄肌瘦,饿的哭都没力气,抱在怀里,份量甚轻,跟小猫似的,崔湄抱着怀里的孩子,就像是看到了上辈子的囡囡似的。
崔湄心疼坏了,隔壁的王大娘从隔壁墙那看她:“梅娘子,又来送吃的?”
崔湄在桃花村,声誉很好,时常来看诊,给看不起病的孤寡老人送些草药,桃花村人也投桃报李,年节时常送她一些自己家做的腊货,虽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感恩她,也有想白白拿她药材的,可到底还是心怀感恩的好人多。
“程娘子去了何处,怎的连自己女儿都不管了。”
王大娘叹气:“她一个寡妇,死了男人,自己一个人怎么带两个孩子呢,自然是要给自己找下家,这几日,跟村东头的猎户打得火热呢,梅娘子给她带来的那点白米,全都进了猎户的肚子了。”
“这两个孩子怎么办,我还带着一点米,现熬粥油,孩子怕是等不得。”
“梅娘子你先过来吧,我家母羊下了一只小羊,有些羊奶,正热着,可以给这两个孩子分一些。”
崔湄应了,对王大娘千恩万谢。
她抱着一个,泣奴抱着一个,原本以为泣奴小小年纪,不会对这么小的小娃娃产生关爱之心,这个年纪的男孩,皮猴一样,玩闹起来也是没轻没重的,至少泣奴在跟松子玩的时候,时常拔它的毛,把松子拔的嗷呜嗷呜叫唤,松子还不敢反抗,仍然顶着一张蠢呼呼的微笑狗脸,驮着他漫山遍野的乱窜。
可泣奴抱着怀里小小的女婴,居然动作十分轻柔,很有模有样。
王大娘把人迎进来,看到崔湄身边的泣奴,惊讶:“这,这位小郎君是……”
泣奴穿的知识普通的宫绸衣裳,虽然并非是太子蟒袍,但这是宫里绣娘的手艺,跟民间不同,泣奴生的眉眼精致,玉雪可爱的像菩萨座下的小仙童,一身贵气,一看就是权贵人家的孩子,根本不是平民家孩子能比得起的。
村里这个年纪的小男孩,还光着屁股乱跑,脸上鼻涕都擦不干净呢。
崔湄下意识想说,这是亲戚家的小孩。
“我是我阿娘的孩子。”泣奴挺起胸膛,特别骄傲。
崔湄轻叹,她如今粗布麻衣,不施粉黛,泣奴却是个富贵的小公子,她哪里像他亲娘,分明像他的仆婢。
可这孩子竟是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丢脸,反而坦然承认他们的关系,倒是她这个大人,想得太多。
王大娘愕然,完全不能把这个富贵小公子跟崔湄联系在一起,可这小公子那一双眼睛又十分像她。
“这,梅娘子,难不成,你曾是大户人家的夫人?”
崔湄摇摇头:“往事而已,不必再提。”
之前她多次下山,给村里人看诊,谁都不知道她真实身份,如今看着,莫不是哪个大户人家被休弃的妾?
王大娘开始胡思乱想,这被休的妾倒也无妨,都是老百姓谁瞧不起谁呢,看这小公子如何孝顺自己亲娘,这梅娘子时来运转了呢。
王大娘家新得了个孙子,才舍得拿出攒的银钱,买了这只母羊,羊奶有限,分给这对双胞胎姐妹,自己孙子就没得喝了。
崔湄看到那可怜巴巴的一小碗羊奶,心中难过。
王大娘的儿媳还在坐月子,也是奶水少,她说着说着,就开始数落自家的儿媳妇儿:“我说你就是吃的少,一顿就吃一耳朵勺的饭,哪有奶下来给我孙子吃,你生了娃儿,凡事都要给娃儿考虑了,都当了娘,怎么能任性,可着满大街你问问去,谁家做婆婆的,像我这么伺候你,隔三差五的给你炖鸡炖鱼,那旁人家的媳妇儿刚生了娃儿就得下地干活呢,你倒好,连炖的鸡汤,你都不喝,一点也不给我这个老婆子面子啊,那些鱼啊鸡的,花了不少银子,我儿为了给你补身子,给书院的同窗抄书,点灯熬油的眼睛都要坏了,你一口都不吃,饿着我孙子。。”
王大娘的儿媳坐在床里面,不敢顶嘴,簌簌落泪。
“你哭,你还哭,好像我老婆子欺负你!可着村里问问去,哪个女人像你这么好命,婆婆伺候着,夫君爱护着,好好地日子是不愿意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