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沈衔月怔了一怔。
她当时不过随口一说,不想,他竟这样放在心上,连夜便把这件事办妥了。
“姑娘,你怎么了?”
“没怎么。”
沈衔月轻轻摇头,她仰起脸,微凉的风掺杂着初冬时分的湿与冷,没于秋水,颗颗晶亮。
她平生最恨欺骗,可他却一次次欺骗了自己,她曾以为,自己对这个人已经失望透顶,再见面,纵使相逢应不识,却不想,听到他的名字,她还是会控制不住地牵动情肠。
沈衔月调整了下呼吸,淡淡地说,“不是他,我不认得他。”
“不认得?若是不认得,燕世子为什么要派人来太傅府传信?”
“好了。”沈衔月打断了风鹤,“不要再说这个人了,再说,
我要生气了。”
风鹤有些不放心。
“姑娘若不愿意让风鹤跟着,也罢,可起码,你得让我知道你要去哪儿吧?”
沈衔月微一思忖。
“嗯,等我到了我想去的地方,会给你寄一封信,在此之前,不要来找我。”
*
金乌西坠,当卢玎玲。
青石板的裂隙里落着一抹亮晶晶的银霜,乌蹄踏处,绽出几点莹芒。
叶三郎勒住缰绳,呵气在狐裘领口凝作细碎的冰花,他望着前头的女子,喊了一声。
“衔月,我们要去哪儿?”
沈衔月并未回头,她鸦青色的氅衣掠过枝桠,松针裹着的碎琼乱玉抖落,簌簌作响。
“快到了,就在前面。”
不远处,石碑殁于衰草连天的古道,朱砂拓印的“杨枝山”三字已褪成淡淡的胭脂灰,好似前朝仕女唇上剥落的残妆,一任荒腔走板,兀自吟唱。
“杨枝山?”
“一座古刹,很灵验的。”
叶三郎眉梢上挑,“不是说要去查案吗?我们来寺庙做什么?”
“求一支签。”
“哦?美人竟也信这些。”
“怎么?你不信吗?”
“我只信我的心,还有,我的钱。”叶三郎的唇角扬起一丝佻达不羁的笑,“美人若有疑惑,不妨同我讲上一讲,我一个大活人,岂不比那些无根无源的签文管用。”
“聒噪……庸俗……”
沈衔月啐了两句,翻身下马。
叶三郎也不生气,快步跟上。
二人上山时,雪还在下,未及湮灭的马蹄印儿悄然覆上新雪,天地,重新归于一片白莽。
*
山门半掩,铜环上生了新绿。
这个时辰,寺院静悄悄的,不见人迹,不闻念诵,惟有穿堂而过的风,浸透漫山松林,拂落若许斑驳,大雄宝殿之中,一尊佛像巍然屹立。
佛祖金身镀得辉煌,掌心莲纹依稀,眉眼慈悲微垂,仿佛洞悉了人世间的一切悲喜苦乐。
沈衔月拾阶而行,虔诚地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长身而拜。
叶三郎抄手倚在门边,他看着她的模样,眼角挑起一抹玩味的笑,却也并未出声搅扰。
须臾,沈衔月睁开眼,轻轻摇动签筒,一根竹签斜斜坠出,她正要俯身拾起,却见另外一根竹签紧随其后,下一秒,两根竹签竟是齐声而落。
沈衔月微微一怔。
怎么会有两支签?
“双签叠影,老衲也是头遭得见。”
沈衔月闻言,转过身去,只见一个身着锦斓袈裟的老和尚缓步而出,他须发皆白,眼中却是炯炯有神,正目光温和地望着她手中的竹签。
“您是?”
“老衲是这里的方丈,法号忘尘。”
沈衔月念了声佛。
“忘尘大师,我能再掣一支签吗?”
方丈微一颔首。
“施主请便。”
沈衔月稳了稳心神,重新祷告一番,复又屈膝跪拜,一时间,掣签之音再次响彻大殿,“哗啦”一声,一支竹签从手中签筒摇落。
她垂眸,又是一怔。
这次,是一支空签。
方丈眼中泛起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
“可否看一下施主此前求的两支签?”
沈衔月连忙双手奉上。
“烦请大师指点迷津。”
方丈枯瘦的手指抚过签文,“上签说‘金玉良缘天作合’,下签却是‘莫向故园寻旧枝’,施主这姻缘,怕是系着两处山河呢。”
第50章
沈衔月一怔,她垂眸凝视着竹签上的箴言,眉心微蹙,“可我问的并非姻缘。”
“哦?”方丈捋着白须,望向她的目光多了些许探究,“不知,施主所问何事?”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回忆蒙上了一层虚妄易碎的金色薄膜。
她沉浸在往昔的梦境之中,那梦境太过真实,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在指尖化为飘渺泡影。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
檀香缭绕间,方丈轻转腕上佛珠,他的眼神空彻慈悲,如春融雪,如炉温茶。
“什么样的梦?”
“一个……噩梦……”沈衔月的指尖不自觉颤抖了一下,某个瞬间,她仿佛又被拉回了那个可怖的大雪之日,她深吸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在梦中,我遇到了许多不堪的事,不堪的人,梦醒后,我再一次见到了那些人,不同的是,这次,是在一切尚未发生之前。”
方丈闻言,神情稍肃,他上上下下打量着沈衔月,许久不曾言语。
沈衔月自嘲地笑了笑,“我知道,这话听来太过荒谬,可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了我的身上,大师,我不知道这一次,我是否应该选择相信那个人。”
方丈:“什么人?”
叶三郎:“男的女的?”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传来。
方丈这时候才发现殿外竟然还有个人,他循声看去,眸光微动,“这位施主是?”
叶三郎:“朋友。”
沈衔月:“不认识。”
又是几乎同时。
两个截然相反的回答。
方丈修行多年,何等慧明,他的目光在沈衔月和叶三郎之间来回流转,最终停留在了叶三郎的身上,“听口音,施主似乎不是长安人?”
叶三郎长眉斜挑,勾唇浅笑,“大师听错了,我就是长安人,只是自小不在长安长大,我是美人的朋友,陪她来的。”说着,他冲沈衔月笑了一下,“你和大师慢聊,我出去等你。”
*
雪越下越大。
沈衔月缓步走出山门,眉宇间神情凝重,仿佛凛冬化不开的积雪,压弯了朵朵葳蕤青松。
叶三郎瞧着她失魂落魄的模样,扯唇轻嗤,他抄着手,绕到她的前面,笑着唤了一声。
“喂~小迷糊~”
沈衔月惘然抬眼,眸中星尘寂寥,似有万千风雪,滚滚红尘,她就这么看着他,不答言。
叶三郎不觉一怔,他看着她,扯起的唇角缓缓垂落,那点玩世不恭,一扫而逝,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很疼,他在她的不语中听到了心碎的声音,他在她淡淡的哀愁中看见了两世的爱恨,他不明白,她明明这样年轻,这样美好,为什么会有这样几尽破碎的表情。
她……
究竟经历了什么……
叶三郎抬腕,为她拨开山径小路间斜逸旁出的枯枝,轻声道,“小心。”
沈衔月眼睫微垂,道了声谢。
“还琢磨签文呢?”
“忘尘大师说得云里雾里,再问,又是天机不可泄露,这会子,我心里乱得很。”
“这有何难。”他回过身来,故作轻松,“你若信我,便让我来给你解上一解。”
“你?”她将信将疑,“你会解签?”
“手拿把掐。”
“好呀,你说说看。”
叶三郎理了理袖摆,垂手摘下枝桠末梢的一抹苍绿,拈于指尖。
“须得请教美人八字。”
“元和十九年,四月十二日,三更。”
叶三郎略一颔首,两眼微阖,左手煞有介事地摆出卦势,口中念念有词,“坤艮坎巽震离兑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美人生辰是乙巳年庚辰月丙寅日子时,正是,以木巽火,木上有火,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哇,你真会呀?”
“不然呢,我还骗你不成。”
沈衔月垂在身侧的手指蜷了蜷,仔细观察着他的神情,面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和急切。
“如何?”
叶三郎狡黠一笑,勾眼看她。
“想知道?”
“嗯嗯,想知道。”
“叫一声阿郎,我就告诉你。”
“……”
她转身就走。
“喂~我开玩笑的~”
他赶紧追上。
梵音稀微,幕鼓钟残,山门石台覆着白莽素尘,寺内念诵之音逸出朱墙金瓦,飘曳云端,“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叶三郎拉住沈衔月的衣袖,“好啦,别生气啦,我没有恶意的,在我的家乡,‘阿
她当时不过随口一说,不想,他竟这样放在心上,连夜便把这件事办妥了。
“姑娘,你怎么了?”
“没怎么。”
沈衔月轻轻摇头,她仰起脸,微凉的风掺杂着初冬时分的湿与冷,没于秋水,颗颗晶亮。
她平生最恨欺骗,可他却一次次欺骗了自己,她曾以为,自己对这个人已经失望透顶,再见面,纵使相逢应不识,却不想,听到他的名字,她还是会控制不住地牵动情肠。
沈衔月调整了下呼吸,淡淡地说,“不是他,我不认得他。”
“不认得?若是不认得,燕世子为什么要派人来太傅府传信?”
“好了。”沈衔月打断了风鹤,“不要再说这个人了,再说,
我要生气了。”
风鹤有些不放心。
“姑娘若不愿意让风鹤跟着,也罢,可起码,你得让我知道你要去哪儿吧?”
沈衔月微一思忖。
“嗯,等我到了我想去的地方,会给你寄一封信,在此之前,不要来找我。”
*
金乌西坠,当卢玎玲。
青石板的裂隙里落着一抹亮晶晶的银霜,乌蹄踏处,绽出几点莹芒。
叶三郎勒住缰绳,呵气在狐裘领口凝作细碎的冰花,他望着前头的女子,喊了一声。
“衔月,我们要去哪儿?”
沈衔月并未回头,她鸦青色的氅衣掠过枝桠,松针裹着的碎琼乱玉抖落,簌簌作响。
“快到了,就在前面。”
不远处,石碑殁于衰草连天的古道,朱砂拓印的“杨枝山”三字已褪成淡淡的胭脂灰,好似前朝仕女唇上剥落的残妆,一任荒腔走板,兀自吟唱。
“杨枝山?”
“一座古刹,很灵验的。”
叶三郎眉梢上挑,“不是说要去查案吗?我们来寺庙做什么?”
“求一支签。”
“哦?美人竟也信这些。”
“怎么?你不信吗?”
“我只信我的心,还有,我的钱。”叶三郎的唇角扬起一丝佻达不羁的笑,“美人若有疑惑,不妨同我讲上一讲,我一个大活人,岂不比那些无根无源的签文管用。”
“聒噪……庸俗……”
沈衔月啐了两句,翻身下马。
叶三郎也不生气,快步跟上。
二人上山时,雪还在下,未及湮灭的马蹄印儿悄然覆上新雪,天地,重新归于一片白莽。
*
山门半掩,铜环上生了新绿。
这个时辰,寺院静悄悄的,不见人迹,不闻念诵,惟有穿堂而过的风,浸透漫山松林,拂落若许斑驳,大雄宝殿之中,一尊佛像巍然屹立。
佛祖金身镀得辉煌,掌心莲纹依稀,眉眼慈悲微垂,仿佛洞悉了人世间的一切悲喜苦乐。
沈衔月拾阶而行,虔诚地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长身而拜。
叶三郎抄手倚在门边,他看着她的模样,眼角挑起一抹玩味的笑,却也并未出声搅扰。
须臾,沈衔月睁开眼,轻轻摇动签筒,一根竹签斜斜坠出,她正要俯身拾起,却见另外一根竹签紧随其后,下一秒,两根竹签竟是齐声而落。
沈衔月微微一怔。
怎么会有两支签?
“双签叠影,老衲也是头遭得见。”
沈衔月闻言,转过身去,只见一个身着锦斓袈裟的老和尚缓步而出,他须发皆白,眼中却是炯炯有神,正目光温和地望着她手中的竹签。
“您是?”
“老衲是这里的方丈,法号忘尘。”
沈衔月念了声佛。
“忘尘大师,我能再掣一支签吗?”
方丈微一颔首。
“施主请便。”
沈衔月稳了稳心神,重新祷告一番,复又屈膝跪拜,一时间,掣签之音再次响彻大殿,“哗啦”一声,一支竹签从手中签筒摇落。
她垂眸,又是一怔。
这次,是一支空签。
方丈眼中泛起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
“可否看一下施主此前求的两支签?”
沈衔月连忙双手奉上。
“烦请大师指点迷津。”
方丈枯瘦的手指抚过签文,“上签说‘金玉良缘天作合’,下签却是‘莫向故园寻旧枝’,施主这姻缘,怕是系着两处山河呢。”
第50章
沈衔月一怔,她垂眸凝视着竹签上的箴言,眉心微蹙,“可我问的并非姻缘。”
“哦?”方丈捋着白须,望向她的目光多了些许探究,“不知,施主所问何事?”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回忆蒙上了一层虚妄易碎的金色薄膜。
她沉浸在往昔的梦境之中,那梦境太过真实,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在指尖化为飘渺泡影。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
檀香缭绕间,方丈轻转腕上佛珠,他的眼神空彻慈悲,如春融雪,如炉温茶。
“什么样的梦?”
“一个……噩梦……”沈衔月的指尖不自觉颤抖了一下,某个瞬间,她仿佛又被拉回了那个可怖的大雪之日,她深吸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在梦中,我遇到了许多不堪的事,不堪的人,梦醒后,我再一次见到了那些人,不同的是,这次,是在一切尚未发生之前。”
方丈闻言,神情稍肃,他上上下下打量着沈衔月,许久不曾言语。
沈衔月自嘲地笑了笑,“我知道,这话听来太过荒谬,可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了我的身上,大师,我不知道这一次,我是否应该选择相信那个人。”
方丈:“什么人?”
叶三郎:“男的女的?”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传来。
方丈这时候才发现殿外竟然还有个人,他循声看去,眸光微动,“这位施主是?”
叶三郎:“朋友。”
沈衔月:“不认识。”
又是几乎同时。
两个截然相反的回答。
方丈修行多年,何等慧明,他的目光在沈衔月和叶三郎之间来回流转,最终停留在了叶三郎的身上,“听口音,施主似乎不是长安人?”
叶三郎长眉斜挑,勾唇浅笑,“大师听错了,我就是长安人,只是自小不在长安长大,我是美人的朋友,陪她来的。”说着,他冲沈衔月笑了一下,“你和大师慢聊,我出去等你。”
*
雪越下越大。
沈衔月缓步走出山门,眉宇间神情凝重,仿佛凛冬化不开的积雪,压弯了朵朵葳蕤青松。
叶三郎瞧着她失魂落魄的模样,扯唇轻嗤,他抄着手,绕到她的前面,笑着唤了一声。
“喂~小迷糊~”
沈衔月惘然抬眼,眸中星尘寂寥,似有万千风雪,滚滚红尘,她就这么看着他,不答言。
叶三郎不觉一怔,他看着她,扯起的唇角缓缓垂落,那点玩世不恭,一扫而逝,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很疼,他在她的不语中听到了心碎的声音,他在她淡淡的哀愁中看见了两世的爱恨,他不明白,她明明这样年轻,这样美好,为什么会有这样几尽破碎的表情。
她……
究竟经历了什么……
叶三郎抬腕,为她拨开山径小路间斜逸旁出的枯枝,轻声道,“小心。”
沈衔月眼睫微垂,道了声谢。
“还琢磨签文呢?”
“忘尘大师说得云里雾里,再问,又是天机不可泄露,这会子,我心里乱得很。”
“这有何难。”他回过身来,故作轻松,“你若信我,便让我来给你解上一解。”
“你?”她将信将疑,“你会解签?”
“手拿把掐。”
“好呀,你说说看。”
叶三郎理了理袖摆,垂手摘下枝桠末梢的一抹苍绿,拈于指尖。
“须得请教美人八字。”
“元和十九年,四月十二日,三更。”
叶三郎略一颔首,两眼微阖,左手煞有介事地摆出卦势,口中念念有词,“坤艮坎巽震离兑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美人生辰是乙巳年庚辰月丙寅日子时,正是,以木巽火,木上有火,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哇,你真会呀?”
“不然呢,我还骗你不成。”
沈衔月垂在身侧的手指蜷了蜷,仔细观察着他的神情,面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和急切。
“如何?”
叶三郎狡黠一笑,勾眼看她。
“想知道?”
“嗯嗯,想知道。”
“叫一声阿郎,我就告诉你。”
“……”
她转身就走。
“喂~我开玩笑的~”
他赶紧追上。
梵音稀微,幕鼓钟残,山门石台覆着白莽素尘,寺内念诵之音逸出朱墙金瓦,飘曳云端,“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叶三郎拉住沈衔月的衣袖,“好啦,别生气啦,我没有恶意的,在我的家乡,‘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