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没人指使。”顾本青丝毫不为之所动,利落地回敬道:“不过是想让陛下知道,我大洺境内还有此等大无畏之才,敢于从门阀士族的手里争来土地。”
“争?”谢逵嗤之以鼻,“难道不是‘抢’吗?”
俩人在御前你一言、我一句,都是寸步不让。褚元恕坐在龙椅上由着他们争执,等到双方词穷了才开口,“好了,此事朕已知晓。朕以为,杭州府知府管着多个府县,有个别遗漏也是情有可原,算不得错,倒是富阳一事委实有趣,此地县令是何人?可传他入京觐见。”
皇帝要见地方官,这可是大事!
褚元祯自入殿起一直沉默不语,眼下听见“入京觐见”几个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如此,富阳县县令“身死”一事便瞒不住了,若皇帝不见,死十个八个县令都是无可厚非的小事,但皇帝要见,那这县令为何而死、怎么死的都得有个说法,即便杭州府知府有通天的本事,也找不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来入京觐见。
富阳一事,必能大白。
果然,半个月后,时任杭州府知府徐昌亲自入京请罪,请的是“无诏入京”之罪,徐昌背负数根荆条长跪于奉天殿外,顺便带来了富阳县县令被害的消息。
早朝上顾本青与谢逵再次吵了起来,只不过这回不同,隔岸观火的少了,不少人选择站在内阁这边。
“怎就这般凑巧?陛下想见,人就死了?来了个知府负荆请罪,这件事就能解决了吗?”顾本青有了旁人的支持,声音也洪亮了,“县令官阶再小,那也是朝廷亲封的命官,好端端地死了一个官员,竟然查不得了?”
“结案文书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县令杨儇乃是遭遇仇家追杀,坠崖而亡,此案已结!顾大人一昧揪着不放,难不成还要开棺验尸?!”谢逵也急了眼,“逝者为大!顾大人想要邀功,也得对得起良心!”
“逝者为大,此话不假。”一直立于旁侧的魏言征突然开口,“但既然是条人命,有些事情便糊弄不得。”
他说的轻描淡写,却直冲要害。
“人命么……”谢逵愣了一下,“自然不能糊弄。”
魏言征没有看他,继续说道:“此案既然到了御前,就不该糊里糊涂地结案。下官任大理寺卿多年,结案文书从来写的明明白白,凶手为何人、又因何作案,这是对案子的交代,也是对逝者的交代。但富阳呈上来的文书中什么都没有,这是富阳当地官员的失职,也是杭州府知府督下不力。往高了说,地方官断案如此草率,丢的是大洺的面,打得是陛下的脸!”
这话说得如此重,褚元恕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认真地问道:“依卿之见,此案该当如何?”
“查。”魏言征抬眸,斩钉截铁地回道:“既然是被仇家所害,那么仇家是谁、又因何事结仇,这些都必须查清楚。若地方上人手不足,又或断案人员能力有限,大理寺可以派专人前往,定能还亡者一个公道,给当地百姓一个交代。”
话已至此,众人又把目光再次投到褚元恕身上。
高处不胜寒。
褚元恕望着立在下面的百官,第一次觉得龙椅这么不舒服。他原来也是站在下面的,在下面时,他尚且可以左右朝中风向,费尽心思坐到这张椅子上,他竟然只能听着百官议论。
一个案子,查与不查,要听内阁的,要听六部的,要听大理寺的,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皇帝并非自由自在,他被“架”在了这张龙椅上。
褚元恕抬眼望去,望向自己原来经常站立的位置,如今那里站着一个人——他视为工具的褚元祯。他曾经以为自己捏住了褚元祯的脊梁骨,如今看来,自己的脊梁骨也被他人捏在了手里。
把富阳土地变革之法呈到御前的是谁?他当时为何会要求一个县令入京觐见?顾本青、魏言征又是谁的人?
褚元恕的脑中有了一个答案,他微微偏头,目光锐利地射向角落里的人——“子宁啊,此事关乎重大,朕只能交与你。你去查一查,富阳县县令杨儇,究竟得罪了何人。”
第83章
褚元祯领了旨, 不得不佯装去一趟富阳。
从京都到富阳,坐马车大约需要十日,但是走水路就不一样了, 不仅能避开偏僻的山路, 日程上也能快个两三日, 沿路的青山绿水更是值得一看。
褚元祯左思右想, 决定带着蔺宁一同南下,即便蔺宁的眼睛看不清东西,能出门散散心也是好的。
蔺宁知道后很是诧异,“我?你要带着我?我能做什么?”
“你不需要做什么。”褚元祯给俩人收拾了几件便服,“我们扮成寻常人家出行, 到了富阳再绕回来。实则, 是寻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让杨儇入京,他在府里住了这些日子, 乍然出现委实说不过去,只有去一趟富阳,再将他带回京都,这件事情方能合情合理。”
“我们?”蔺宁问道:“除了我和你,还有谁?”
“成竹, 他要看着杨儇。”褚元祯顿了顿, “你……我会照顾, 人少才能掩人耳目, 我不想带太多随从,只会碍事。”
“子宁啊。”蔺宁笑起来, “你的心思我还不明白?”
故意拖长的尾音暧昧绵长,让褚元祯再度红了脸。
*
翌日启程,一路南下。到了渡口, 褚元祯包下一艘画舫,四人扮作游山玩水的公子哥儿,顺流南行。
船外烟波浩渺,偶有飞鸟啼鸣,舫内却是异常安静,随船侍女给几人添过茶,十分识趣地退下了。
杨儇有些拘谨,双手捧着茶杯坐得笔直。
褚元祯见他拘得难受,招呼道:“杨大人的棋艺如何?”
“臭棋篓子罢了。”杨儇忙慌站起来回话。
“臭棋篓子也好,过来陪本宫下一局。”褚元祯示意他坐下,“我们今晚便可到嘉善,听说嘉善是个好地方,素来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不如就在当地寻间客栈,歇上一晚。输棋的人,当请他人吃酒,还要掏住店的银子,杨大人觉得怎么样?”
“好说,好说。”杨儇哪敢推辞,赶紧在褚元祯对面坐下,“在五殿下府上白吃白住许久,下官心中有愧。论棋艺下官定然不及五殿下,合该在旁的地方尽一份薄力。”
成竹是个有眼色的,这会儿功夫已经摆上了棋盘。
而这棋局也是精彩,俩人看似是在对弈,实则胜负早已明了,倒不是褚元祯有意欺负人,实在是杨儇想得太多,当真把生死放到了棋盘上。
一局下来,杨儇已是汗流浃背,褚元祯落子时并不走心,依旧赢得轻松。
傍晚时分,四人在渡口上岸。这会儿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沿街的摊铺酒楼已经点上了揽客的红灯笼,街市上更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隐约还能听到乐坊的琴瑟乐鸣。
褚元祯拉着蔺宁走在前面,杨儇悄悄在后面拽住了成竹的衣袖,“这个……可否借我一些银子。”
“啧?没钱?”成竹挑了挑眉,“那你方才为何要应下?还故意输棋?”
“我敢赢么?”杨儇反问,“换了是你,你敢?”
“这有什么不敢的,殿下不是那般小肚鸡肠的人,你纯纯会错意了。”成竹说着,伸手摸出钱袋,“回京记得还我……”
他本想掏几块碎银出来,哪知杨儇带着钱袋一并夺过去了,“还!一定还你,贴利还你。”
好在嘉善并不宽广,能选的客栈也不多,眼下这间瞧起来像个实惠的。杨儇将钱袋攥在手心里,狠了狠心,对掌柜的说道:“住店,两间上房,两个通铺。再来一些素菜、牛肉,配上一壶好酒,要五年以上的陈酿。”
“倒是不必这般铺张。”褚元祯立在一侧,“开一间上房即可。”
“无碍。”杨儇嘴硬,“这点银子……还是有的。”
褚元祯看了一眼,认出那是成竹的钱袋子,心里已然有数了。
成竹明白自家主子的心思,使劲儿地朝着杨儇使眼色,然而杨儇并不理会,坚持说道:“殿……两位大人总得住上房,就开两间。”
褚元祯看不下去了,叹了口气,“你在我府里住了这么久,当真毫不知情?我要你开一间,自有我的用意。”
说罢,熟练地揽过蔺宁的肩膀,将人搂在怀里——走了。
杨儇瞪圆了双眼,他自然是毫不知情的,他怎么可能知情?自那晚之后,他老老实实地遵照蔺宁的吩咐做个“死人”,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饭菜都是由下人送到屋里,他窝在后院里不见人,哪里能知道这些事情?
成竹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我方才同你使眼色,你没看到?”
“我哪知道……”杨儇恍然大悟,“所以那日你欲言又止,说什么‘京都遍地都是’,原来是这个意思!”
“小心说话!”成竹赶紧捂住他的嘴,“主子们做事不避着,但也不会逢人就说,你我知道即可,切莫宣扬出去,更不可在背后嚼舌根子。”
“争?”谢逵嗤之以鼻,“难道不是‘抢’吗?”
俩人在御前你一言、我一句,都是寸步不让。褚元恕坐在龙椅上由着他们争执,等到双方词穷了才开口,“好了,此事朕已知晓。朕以为,杭州府知府管着多个府县,有个别遗漏也是情有可原,算不得错,倒是富阳一事委实有趣,此地县令是何人?可传他入京觐见。”
皇帝要见地方官,这可是大事!
褚元祯自入殿起一直沉默不语,眼下听见“入京觐见”几个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如此,富阳县县令“身死”一事便瞒不住了,若皇帝不见,死十个八个县令都是无可厚非的小事,但皇帝要见,那这县令为何而死、怎么死的都得有个说法,即便杭州府知府有通天的本事,也找不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来入京觐见。
富阳一事,必能大白。
果然,半个月后,时任杭州府知府徐昌亲自入京请罪,请的是“无诏入京”之罪,徐昌背负数根荆条长跪于奉天殿外,顺便带来了富阳县县令被害的消息。
早朝上顾本青与谢逵再次吵了起来,只不过这回不同,隔岸观火的少了,不少人选择站在内阁这边。
“怎就这般凑巧?陛下想见,人就死了?来了个知府负荆请罪,这件事就能解决了吗?”顾本青有了旁人的支持,声音也洪亮了,“县令官阶再小,那也是朝廷亲封的命官,好端端地死了一个官员,竟然查不得了?”
“结案文书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县令杨儇乃是遭遇仇家追杀,坠崖而亡,此案已结!顾大人一昧揪着不放,难不成还要开棺验尸?!”谢逵也急了眼,“逝者为大!顾大人想要邀功,也得对得起良心!”
“逝者为大,此话不假。”一直立于旁侧的魏言征突然开口,“但既然是条人命,有些事情便糊弄不得。”
他说的轻描淡写,却直冲要害。
“人命么……”谢逵愣了一下,“自然不能糊弄。”
魏言征没有看他,继续说道:“此案既然到了御前,就不该糊里糊涂地结案。下官任大理寺卿多年,结案文书从来写的明明白白,凶手为何人、又因何作案,这是对案子的交代,也是对逝者的交代。但富阳呈上来的文书中什么都没有,这是富阳当地官员的失职,也是杭州府知府督下不力。往高了说,地方官断案如此草率,丢的是大洺的面,打得是陛下的脸!”
这话说得如此重,褚元恕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认真地问道:“依卿之见,此案该当如何?”
“查。”魏言征抬眸,斩钉截铁地回道:“既然是被仇家所害,那么仇家是谁、又因何事结仇,这些都必须查清楚。若地方上人手不足,又或断案人员能力有限,大理寺可以派专人前往,定能还亡者一个公道,给当地百姓一个交代。”
话已至此,众人又把目光再次投到褚元恕身上。
高处不胜寒。
褚元恕望着立在下面的百官,第一次觉得龙椅这么不舒服。他原来也是站在下面的,在下面时,他尚且可以左右朝中风向,费尽心思坐到这张椅子上,他竟然只能听着百官议论。
一个案子,查与不查,要听内阁的,要听六部的,要听大理寺的,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皇帝并非自由自在,他被“架”在了这张龙椅上。
褚元恕抬眼望去,望向自己原来经常站立的位置,如今那里站着一个人——他视为工具的褚元祯。他曾经以为自己捏住了褚元祯的脊梁骨,如今看来,自己的脊梁骨也被他人捏在了手里。
把富阳土地变革之法呈到御前的是谁?他当时为何会要求一个县令入京觐见?顾本青、魏言征又是谁的人?
褚元恕的脑中有了一个答案,他微微偏头,目光锐利地射向角落里的人——“子宁啊,此事关乎重大,朕只能交与你。你去查一查,富阳县县令杨儇,究竟得罪了何人。”
第83章
褚元祯领了旨, 不得不佯装去一趟富阳。
从京都到富阳,坐马车大约需要十日,但是走水路就不一样了, 不仅能避开偏僻的山路, 日程上也能快个两三日, 沿路的青山绿水更是值得一看。
褚元祯左思右想, 决定带着蔺宁一同南下,即便蔺宁的眼睛看不清东西,能出门散散心也是好的。
蔺宁知道后很是诧异,“我?你要带着我?我能做什么?”
“你不需要做什么。”褚元祯给俩人收拾了几件便服,“我们扮成寻常人家出行, 到了富阳再绕回来。实则, 是寻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让杨儇入京,他在府里住了这些日子, 乍然出现委实说不过去,只有去一趟富阳,再将他带回京都,这件事情方能合情合理。”
“我们?”蔺宁问道:“除了我和你,还有谁?”
“成竹, 他要看着杨儇。”褚元祯顿了顿, “你……我会照顾, 人少才能掩人耳目, 我不想带太多随从,只会碍事。”
“子宁啊。”蔺宁笑起来, “你的心思我还不明白?”
故意拖长的尾音暧昧绵长,让褚元祯再度红了脸。
*
翌日启程,一路南下。到了渡口, 褚元祯包下一艘画舫,四人扮作游山玩水的公子哥儿,顺流南行。
船外烟波浩渺,偶有飞鸟啼鸣,舫内却是异常安静,随船侍女给几人添过茶,十分识趣地退下了。
杨儇有些拘谨,双手捧着茶杯坐得笔直。
褚元祯见他拘得难受,招呼道:“杨大人的棋艺如何?”
“臭棋篓子罢了。”杨儇忙慌站起来回话。
“臭棋篓子也好,过来陪本宫下一局。”褚元祯示意他坐下,“我们今晚便可到嘉善,听说嘉善是个好地方,素来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不如就在当地寻间客栈,歇上一晚。输棋的人,当请他人吃酒,还要掏住店的银子,杨大人觉得怎么样?”
“好说,好说。”杨儇哪敢推辞,赶紧在褚元祯对面坐下,“在五殿下府上白吃白住许久,下官心中有愧。论棋艺下官定然不及五殿下,合该在旁的地方尽一份薄力。”
成竹是个有眼色的,这会儿功夫已经摆上了棋盘。
而这棋局也是精彩,俩人看似是在对弈,实则胜负早已明了,倒不是褚元祯有意欺负人,实在是杨儇想得太多,当真把生死放到了棋盘上。
一局下来,杨儇已是汗流浃背,褚元祯落子时并不走心,依旧赢得轻松。
傍晚时分,四人在渡口上岸。这会儿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沿街的摊铺酒楼已经点上了揽客的红灯笼,街市上更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隐约还能听到乐坊的琴瑟乐鸣。
褚元祯拉着蔺宁走在前面,杨儇悄悄在后面拽住了成竹的衣袖,“这个……可否借我一些银子。”
“啧?没钱?”成竹挑了挑眉,“那你方才为何要应下?还故意输棋?”
“我敢赢么?”杨儇反问,“换了是你,你敢?”
“这有什么不敢的,殿下不是那般小肚鸡肠的人,你纯纯会错意了。”成竹说着,伸手摸出钱袋,“回京记得还我……”
他本想掏几块碎银出来,哪知杨儇带着钱袋一并夺过去了,“还!一定还你,贴利还你。”
好在嘉善并不宽广,能选的客栈也不多,眼下这间瞧起来像个实惠的。杨儇将钱袋攥在手心里,狠了狠心,对掌柜的说道:“住店,两间上房,两个通铺。再来一些素菜、牛肉,配上一壶好酒,要五年以上的陈酿。”
“倒是不必这般铺张。”褚元祯立在一侧,“开一间上房即可。”
“无碍。”杨儇嘴硬,“这点银子……还是有的。”
褚元祯看了一眼,认出那是成竹的钱袋子,心里已然有数了。
成竹明白自家主子的心思,使劲儿地朝着杨儇使眼色,然而杨儇并不理会,坚持说道:“殿……两位大人总得住上房,就开两间。”
褚元祯看不下去了,叹了口气,“你在我府里住了这么久,当真毫不知情?我要你开一间,自有我的用意。”
说罢,熟练地揽过蔺宁的肩膀,将人搂在怀里——走了。
杨儇瞪圆了双眼,他自然是毫不知情的,他怎么可能知情?自那晚之后,他老老实实地遵照蔺宁的吩咐做个“死人”,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饭菜都是由下人送到屋里,他窝在后院里不见人,哪里能知道这些事情?
成竹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他一眼,“我方才同你使眼色,你没看到?”
“我哪知道……”杨儇恍然大悟,“所以那日你欲言又止,说什么‘京都遍地都是’,原来是这个意思!”
“小心说话!”成竹赶紧捂住他的嘴,“主子们做事不避着,但也不会逢人就说,你我知道即可,切莫宣扬出去,更不可在背后嚼舌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