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之前只是怀疑,今日才算是证实了。”褚元祯抬头看向他,“再说,搬府一事是我提出的,你算是无辜受到牵连。”
蔺宁倒不觉得自己无辜,他觉得建元帝这个老头实在是坏,表面上诸事都要问一问他的意思,背地里却拿他做打磨皇子的磐石,照此情景,来日卸磨杀驴,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还有一事。”褚元祯沉默半晌又开口,“反正你早晚都会听说的,不妨今日与你说了——父皇已经下旨,让我正式接手羽林卫。”
大洺历代皇帝都重禁军,除了京都营,另有上十二卫镇守大内,而上十二卫中又以左右羽林为重。到了建元帝这一朝,左右羽林合称为羽林卫,由一名指挥使统领,眼下褚元祯接手的便是羽林卫指挥使一职。
这是好事,羽林卫在一众禁军中扮演着京都防卫的核心角色,这暗示着褚元祯已是实权意义上的禁军统领。
“妙啊。”蔺宁拍手道:“才下旨不让你主持祭祀,反手又将你塞进羽林卫,当真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褚元祯不屑,“制衡之道罢了。”
“衡?你觉得哪里平衡了?”蔺宁身子前倾,对上褚元祯的眼睛,“我若是你大哥,心里定是十二万分的难受。禁军核心羽林卫,陛下随随便便就给了你,即便心盲眼瞎之人都能看出你俩孰轻孰重,陛下此举是完全没把他这个东宫放在心上,你却管这叫‘衡’?”
秋风刮过,卷起俩人衣摆,带来丝丝清冷。
褚元祯眉头蹙起,“你很在乎东宫?”
“那倒不是。”蔺宁收回目光,“感慨一下罢了。”
褚元祯没再问,他心中想着其他事。
上一世,真正的太傅蔺宁执意让太子主持祭祀,建元帝最终做了让步,作为补偿,事后将羽林卫指挥使一职给了褚元祯;这一世,冒牌货太傅蔺宁学会了迎合顺从帝心,但偏偏意外之事频生,兜兜转转,羽林卫指挥使一职还是落到了褚元祯头上。
此番境遇实在称得上奇妙,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变了,冒牌货蔺宁凭空冒出,打乱了褚元祯精心设计好的计划,那个将国子监搅成了一滩浑水的人终是逃脱了,然而即便如此,事情的结局却没有改变,祭祀仍旧由东宫主持,褚元祯也再次将禁军握在了手里,就连买卖监生一案也在黄魏二人这里不了了之——历史,难道不会改变?
褚元祯心头一凉,如果历史不会改变,那他回来又有何用?他想到上一世的结局,心中的不甘便愈发强烈,破局的关键究竟在哪里!他看着眼前那张熟悉的面孔,难道……是这个冒牌货?
想到这里,褚元祯说:“我们做个交易吧。”
蔺宁刚想开口,就看一人跑进院子。
管家冲到俩人跟前,用袖口擦着汗,“太、太子殿下来了。”
“今儿什么日子,得两位皇子大驾光临,我这寒舍蓬荜生辉啊。”蔺宁站起来,顺道拉了一把褚元祯,“你先进屋躲躲。”
褚元祯坐着没动,才舒展的眉头又拧到了一起,“我为何要躲?”
蔺宁无奈,“前几日才因你我二人私交过甚挨了打,这么不长记性?”
“已经打了,还怕什么?”褚元祯站起来,作势就要往院外走,“大哥来了,我这个做弟弟的也该见见。”
“你给我站住!”蔺宁高喝一声,忽觉语气似乎重了,立马放轻声音:“子宁啊,你听我说,若此时让别人看见你出现在这儿,定会惹出诸多非议,你不是最怕落人口舌吗?你退一步,海阔天空。”
褚元祯停下脚步,“我说过了,别叫那两个字。”
“好好好,不叫了。”蔺宁赶紧再劝,“那你进屋躲躲?”
管家在旁已经快急哭了,“大人,总不好让太子殿下在外面等啊。”
褚元祯这才让步,“我就等你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回来,我有要事同你说。”
*
蔺宁担心褚元祯突然出现,一路左顾右盼,褚元恕跟在他身侧,似是不经意地问起:“老师在找什么?可是府里多了新奇玩意?”
“这倒没有。”俩人进了正厅,蔺宁终于不再提心吊胆,随口答道:“前几日下雨泡了水,院里凹陷了好几处,这几日晴了,想着填一填。”
这倒是实话,就连蔺宁自己也没想到,堂堂太傅的宅邸竟是这般破败,看来古代的基建工程确实落后。
褚元恕笑笑,“早就让老师选一处好宅子,若是银子问题,世安可以帮忙。”他不等蔺宁答话,从袖间掏出一张信笺,“老师看看这个。”
“这是什么?”蔺宁接过信笺,上面整齐地记着一排人名,个别几个看起来还挺眼熟。
“名册。”褚元恕压低声音,“国子监近年来几度扩收,通过扩收进来的监生非富即贵,想把他们找出来其实并不困难。近三年来,通过捐买手段入国子监的生员全部记录在此,而这一排——”他指了指那几个蔺宁看着眼熟的名字,“——是私下收取银两、帮那些膏粱子弟进入国子监的官员名录。”
整整一列,十人有余。
蔺宁诧异地看向褚元恕,“这么快便查到了?”
“想查这个其实并不难,可无论是国子监还是三法司一直处处回避,老师应该明白他们是在回避什么。”褚元恕顿了顿,“老师可知这些官员背后的人是谁?”
蔺宁心头一凛,顿时想起那日郭松韵伏在他耳边说的话——“这京都里面啊,住着百官千人,都指着五姓活着呢。”
褚元恕见他神色有异,起身倒了碗茶,“老师素来独行,与京都权贵皆不往来,但此事走到了这一步,便是想独善其身也难了。”
“是五姓。”蔺宁把茶碗推开,“我还没有那么胆小怕事,这些官员背后的人是五姓门阀,这个答案我早就想到了。”他用手指在那些人名上点了点,问道:“这都是谁的门客?”
“先前被五弟抓住的黄魏二人均是墨老爷子的学生,也正是顺着这条线,揪出了司业唐之涣。黄思章和魏程理一个正八品一个从八品,朝廷给的俸禄不高,收点私银也就罢了,可司业唐之涣位居正六品,仅在老师您之下,国子监的事务他最是熟悉,算是真正烂到了根上。”褚元恕一五一十地答道:“下面这几个人,经查有一半都是唐之涣授意的。”
“你说这个唐之涣是墨老爷子的学生?齐州墨氏?”蔺宁回想了下看过的在朝官员名册,工部的一位侍郎好像就是墨姓。
“是的。”褚元恕点点头,“不过墨老爷子前几年已经致仕,奇怪的是……”
“奇怪什么?”蔺宁接过话茬,“墨氏子孙现有几人在朝为官?”
“这便是奇怪之处了,墨老爷子曾任工部尚书,他致仕之前并没有将尚书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了当年的探花郎。墨老爷子有一嫡子叫墨宗迟,墨氏子孙中也仅墨宗迟一人在工部任侍郎,但墨宗迟与工部现任尚书许绅很是不对付,年初起便称病在家了,听说也已提出了致仕。”褚元恕总结道:“一旦墨宗迟致仕,齐州墨氏在朝中便无人了。”
“那这唐之涣还能如此嚣张?”蔺宁不解,“你说墨老爷子选的这位尚书许绅与自己的亲儿子不对付?墨老爷子能这般糊涂?”
“不算糊涂,据说在当时堪称佳话。”褚元恕解释道:“许绅是那年先帝亲点的探花郎,墨老爷子不选嫡亲选贤才,先帝为此赐了‘克己奉公’四个金字给墨家,这匾今日还挂在墨府正厅。”
“照这般说法,齐州墨氏倒像是无辜被卷入此案的,纯纯是因为唐之涣而污了墨氏门楣。”蔺宁皱着眉头,“还有什么线索?”
“现在就下定论为时尚早。”褚元恕说,“这个唐之涣虽是墨老爷子的学生,但他本身也不简单,他后来娶了宁家庶女为妻,为人处世上也是颇有手腕。”
宁家?蔺宁心里嘀咕一声,这个姓氏怎么这么耳熟?
“老师在想什么?”褚元恕轻声唤他,“宁家虽比不上五姓门阀,可却出了一位后宫娘娘——宁妃宁沁雪,乃五弟生母。”
蔺宁怛然失色,手间一抖差点撞翻茶杯,下意识朝着褚元祯此刻所在的东边厢房望去。
第15章
褚元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起身去正厅寻人,他断没有扒窗户偷听的癖好,只是实在好奇俩人会说什么,皇子之间最是薄情寡义,他倒想看一看东宫是何嘴脸。
对话声断断续续传出来,即便隔着窗户也能听个真切,褚元祯饶有兴致地听完,愈发觉得可笑。抓个替罪羊出来攀咬是后宫争宠的常用手段,他自小便见识过了,如今更是见怪不顾,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如此低劣的手段竟会用在彻查朝廷要案上面,他甚至都能猜到,这背后定有皇后在推波助澜。
况且,唐之涣这个人他早就摸到了,此人性情甚是胆小懦弱,在墨老爷子门下时就不出名,后来一路爬升至国子监司业,也全靠妻子、也就是他的庶出姨母打点关系,他放任下属收敛银钱扩收监生是真,但充其量也只能定个束下不严之罪。
蔺宁倒不觉得自己无辜,他觉得建元帝这个老头实在是坏,表面上诸事都要问一问他的意思,背地里却拿他做打磨皇子的磐石,照此情景,来日卸磨杀驴,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还有一事。”褚元祯沉默半晌又开口,“反正你早晚都会听说的,不妨今日与你说了——父皇已经下旨,让我正式接手羽林卫。”
大洺历代皇帝都重禁军,除了京都营,另有上十二卫镇守大内,而上十二卫中又以左右羽林为重。到了建元帝这一朝,左右羽林合称为羽林卫,由一名指挥使统领,眼下褚元祯接手的便是羽林卫指挥使一职。
这是好事,羽林卫在一众禁军中扮演着京都防卫的核心角色,这暗示着褚元祯已是实权意义上的禁军统领。
“妙啊。”蔺宁拍手道:“才下旨不让你主持祭祀,反手又将你塞进羽林卫,当真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褚元祯不屑,“制衡之道罢了。”
“衡?你觉得哪里平衡了?”蔺宁身子前倾,对上褚元祯的眼睛,“我若是你大哥,心里定是十二万分的难受。禁军核心羽林卫,陛下随随便便就给了你,即便心盲眼瞎之人都能看出你俩孰轻孰重,陛下此举是完全没把他这个东宫放在心上,你却管这叫‘衡’?”
秋风刮过,卷起俩人衣摆,带来丝丝清冷。
褚元祯眉头蹙起,“你很在乎东宫?”
“那倒不是。”蔺宁收回目光,“感慨一下罢了。”
褚元祯没再问,他心中想着其他事。
上一世,真正的太傅蔺宁执意让太子主持祭祀,建元帝最终做了让步,作为补偿,事后将羽林卫指挥使一职给了褚元祯;这一世,冒牌货太傅蔺宁学会了迎合顺从帝心,但偏偏意外之事频生,兜兜转转,羽林卫指挥使一职还是落到了褚元祯头上。
此番境遇实在称得上奇妙,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变了,冒牌货蔺宁凭空冒出,打乱了褚元祯精心设计好的计划,那个将国子监搅成了一滩浑水的人终是逃脱了,然而即便如此,事情的结局却没有改变,祭祀仍旧由东宫主持,褚元祯也再次将禁军握在了手里,就连买卖监生一案也在黄魏二人这里不了了之——历史,难道不会改变?
褚元祯心头一凉,如果历史不会改变,那他回来又有何用?他想到上一世的结局,心中的不甘便愈发强烈,破局的关键究竟在哪里!他看着眼前那张熟悉的面孔,难道……是这个冒牌货?
想到这里,褚元祯说:“我们做个交易吧。”
蔺宁刚想开口,就看一人跑进院子。
管家冲到俩人跟前,用袖口擦着汗,“太、太子殿下来了。”
“今儿什么日子,得两位皇子大驾光临,我这寒舍蓬荜生辉啊。”蔺宁站起来,顺道拉了一把褚元祯,“你先进屋躲躲。”
褚元祯坐着没动,才舒展的眉头又拧到了一起,“我为何要躲?”
蔺宁无奈,“前几日才因你我二人私交过甚挨了打,这么不长记性?”
“已经打了,还怕什么?”褚元祯站起来,作势就要往院外走,“大哥来了,我这个做弟弟的也该见见。”
“你给我站住!”蔺宁高喝一声,忽觉语气似乎重了,立马放轻声音:“子宁啊,你听我说,若此时让别人看见你出现在这儿,定会惹出诸多非议,你不是最怕落人口舌吗?你退一步,海阔天空。”
褚元祯停下脚步,“我说过了,别叫那两个字。”
“好好好,不叫了。”蔺宁赶紧再劝,“那你进屋躲躲?”
管家在旁已经快急哭了,“大人,总不好让太子殿下在外面等啊。”
褚元祯这才让步,“我就等你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回来,我有要事同你说。”
*
蔺宁担心褚元祯突然出现,一路左顾右盼,褚元恕跟在他身侧,似是不经意地问起:“老师在找什么?可是府里多了新奇玩意?”
“这倒没有。”俩人进了正厅,蔺宁终于不再提心吊胆,随口答道:“前几日下雨泡了水,院里凹陷了好几处,这几日晴了,想着填一填。”
这倒是实话,就连蔺宁自己也没想到,堂堂太傅的宅邸竟是这般破败,看来古代的基建工程确实落后。
褚元恕笑笑,“早就让老师选一处好宅子,若是银子问题,世安可以帮忙。”他不等蔺宁答话,从袖间掏出一张信笺,“老师看看这个。”
“这是什么?”蔺宁接过信笺,上面整齐地记着一排人名,个别几个看起来还挺眼熟。
“名册。”褚元恕压低声音,“国子监近年来几度扩收,通过扩收进来的监生非富即贵,想把他们找出来其实并不困难。近三年来,通过捐买手段入国子监的生员全部记录在此,而这一排——”他指了指那几个蔺宁看着眼熟的名字,“——是私下收取银两、帮那些膏粱子弟进入国子监的官员名录。”
整整一列,十人有余。
蔺宁诧异地看向褚元恕,“这么快便查到了?”
“想查这个其实并不难,可无论是国子监还是三法司一直处处回避,老师应该明白他们是在回避什么。”褚元恕顿了顿,“老师可知这些官员背后的人是谁?”
蔺宁心头一凛,顿时想起那日郭松韵伏在他耳边说的话——“这京都里面啊,住着百官千人,都指着五姓活着呢。”
褚元恕见他神色有异,起身倒了碗茶,“老师素来独行,与京都权贵皆不往来,但此事走到了这一步,便是想独善其身也难了。”
“是五姓。”蔺宁把茶碗推开,“我还没有那么胆小怕事,这些官员背后的人是五姓门阀,这个答案我早就想到了。”他用手指在那些人名上点了点,问道:“这都是谁的门客?”
“先前被五弟抓住的黄魏二人均是墨老爷子的学生,也正是顺着这条线,揪出了司业唐之涣。黄思章和魏程理一个正八品一个从八品,朝廷给的俸禄不高,收点私银也就罢了,可司业唐之涣位居正六品,仅在老师您之下,国子监的事务他最是熟悉,算是真正烂到了根上。”褚元恕一五一十地答道:“下面这几个人,经查有一半都是唐之涣授意的。”
“你说这个唐之涣是墨老爷子的学生?齐州墨氏?”蔺宁回想了下看过的在朝官员名册,工部的一位侍郎好像就是墨姓。
“是的。”褚元恕点点头,“不过墨老爷子前几年已经致仕,奇怪的是……”
“奇怪什么?”蔺宁接过话茬,“墨氏子孙现有几人在朝为官?”
“这便是奇怪之处了,墨老爷子曾任工部尚书,他致仕之前并没有将尚书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了当年的探花郎。墨老爷子有一嫡子叫墨宗迟,墨氏子孙中也仅墨宗迟一人在工部任侍郎,但墨宗迟与工部现任尚书许绅很是不对付,年初起便称病在家了,听说也已提出了致仕。”褚元恕总结道:“一旦墨宗迟致仕,齐州墨氏在朝中便无人了。”
“那这唐之涣还能如此嚣张?”蔺宁不解,“你说墨老爷子选的这位尚书许绅与自己的亲儿子不对付?墨老爷子能这般糊涂?”
“不算糊涂,据说在当时堪称佳话。”褚元恕解释道:“许绅是那年先帝亲点的探花郎,墨老爷子不选嫡亲选贤才,先帝为此赐了‘克己奉公’四个金字给墨家,这匾今日还挂在墨府正厅。”
“照这般说法,齐州墨氏倒像是无辜被卷入此案的,纯纯是因为唐之涣而污了墨氏门楣。”蔺宁皱着眉头,“还有什么线索?”
“现在就下定论为时尚早。”褚元恕说,“这个唐之涣虽是墨老爷子的学生,但他本身也不简单,他后来娶了宁家庶女为妻,为人处世上也是颇有手腕。”
宁家?蔺宁心里嘀咕一声,这个姓氏怎么这么耳熟?
“老师在想什么?”褚元恕轻声唤他,“宁家虽比不上五姓门阀,可却出了一位后宫娘娘——宁妃宁沁雪,乃五弟生母。”
蔺宁怛然失色,手间一抖差点撞翻茶杯,下意识朝着褚元祯此刻所在的东边厢房望去。
第15章
褚元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起身去正厅寻人,他断没有扒窗户偷听的癖好,只是实在好奇俩人会说什么,皇子之间最是薄情寡义,他倒想看一看东宫是何嘴脸。
对话声断断续续传出来,即便隔着窗户也能听个真切,褚元祯饶有兴致地听完,愈发觉得可笑。抓个替罪羊出来攀咬是后宫争宠的常用手段,他自小便见识过了,如今更是见怪不顾,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如此低劣的手段竟会用在彻查朝廷要案上面,他甚至都能猜到,这背后定有皇后在推波助澜。
况且,唐之涣这个人他早就摸到了,此人性情甚是胆小懦弱,在墨老爷子门下时就不出名,后来一路爬升至国子监司业,也全靠妻子、也就是他的庶出姨母打点关系,他放任下属收敛银钱扩收监生是真,但充其量也只能定个束下不严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