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03节
方梨:“悦悦才三个月,逛什么逛?算了算了,你喊上雨顺,我留在家中照看悦悦。”
“你也在家中待了三个月了,不跟着一起去?”许栀和说,“悦悦有奶娘照看,出不了岔子。”
“……”方梨犹豫了一会儿,摇了摇头,“算了,我还是看着吧,安心点。”
许栀和端豆浆的动作一顿,“你这样说显得我很不称职哎。”
“没有没有,”方梨被她委屈的语气都笑了,“反正我也不想出门,留在家中还清闲些。外面天寒地冻,我还想不明白姑娘一天天想出门做什么呢。”
许栀和说:“也不是非要出门……那我先走了!”
她利落地放下了勺子,方梨“哎”了一声,“剩下的不吃了?”
“吃饱了,我先出门了。”
“你急什么,”方梨拦住迫不及待想出门的许栀和,哭笑不得说,“还没让人去套马车,你纯靠腿走?”
门口马车已经套好,雨顺站在车夫旁边和他唠着嗑,见到许栀和,朝她招了招手,“许娘子。”
许栀和看了一眼和王维熙越来越像的雨顺,朝他笑了笑。
雨顺掀开帘子,语气轻快道:“樊楼隔壁新开了一家说书的,城东还有家卖糕点的,许娘子你去不去?”
许栀和矜持地颔首,“先去常府,喊上庆妤。”
雨顺拍了拍车夫的肩膀,对他嘱咐了一声。
马车停在常府门口,等了一会儿,就看见穿着大红色毛袄的常庆妤拎着裙摆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看着许栀和,“许姐姐,你可算能出门了。”
许栀和:“上马车。我听雨顺说城东有一家卖糕点的,咱们一起去试试。”
“嗯嗯,”常庆妤顺着许栀和伸出来的手,“对了,悦悦……”
“方梨留在家中看着呢,别担心。”许栀和朝她神秘一笑,从袖子中拿出一长三尺长的纸,“看这个。”
第154章
常庆妤靠过来,下巴放在许栀和的肩上看着她举着的纸。
看了还没到一半,常庆妤猛地坐直了身子,“许姐姐,你在家就琢磨这些吗?”
许栀和:“闲着也是闲着。上个月底梁影和云阔说要一路北上,西出玉门,想在渭水畔种树,说得我都有点心动了。”
常庆妤别说是玉门,出生至现在连汴京也没出去过,听到许栀和说起这件事儿,忍不住偏过头来看她。
“好在她们两个现在都已经有了名声,在外面养活自己不成问题。”许栀和指尖在纸张上划拉,“瞧着她们迫不及待的样子,现在说不准都已经到了城关,见到了牵赶骆驼的商旅了。”
那也正是她们一直想见的。
向许栀和辞行时,两人惴惴不安,像即将远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和长辈说的孩子。
许栀和倒是十分理解,对她们说:“见众生,见世界,见自己,你们虽然年纪不大,但经历曲折,对丹青一道比我更热烈,多见一见不一样的景色,这很好啊。”
说着,她让方梨拿了钱匣过来,作势要递给她们,“远行路上颠簸,要带足了银钱才会舒服,这里面有一百两,要是不够你寄信回来说。”
梁影和陆云阔连忙推辞,“师父,我们现在也积蓄了不少钱,怎么好意思收你的钱。”
那笔钱推脱一番,梁影和陆云阔还是收下了。
倒不是许栀和没有给的更多,一百两的银子已经很重一包,带多了在外面反倒惹人注目。
夜里许栀和与陈允渡说清了自己的顾虑和担心,后者闻言,略带几分意外的笑:“官家新下的旨意,便是推广交子——也就是你口中方便携带的纸币。”
官家要推广交子的事情并没有大张旗鼓,截至目前为止,只将旨意下达给负责户部诸事的晏殊和富弼、以及一些下属官员,他也是因缘际会,才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见许栀和感兴趣,陈允渡索性拉她坐下,将交子的发源和流通说了说:“先帝在世后期,益州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私交子,统一形制、面额,凭借交子兑换铁钱。后来因为无人监管,部分小商户仿制交子,导致真假难辨,一时间引起了当地动乱。”
许栀和想了想道:“毕竟新兴的东西,有疏漏是正常的。”
“确实如此。原先对这种新兴货币抱有期待的百姓和朝廷像是被泼了盆凉水,随后不了了之,直至天圣元年,朝廷才重新准备设立交子务,发行收归于官府……”
后面的内容就涉及到了一些户部的内容了,比如说初设那年发行了一百二十五万交子,每张交子对应铁钱七百七十文,且每隔一定年限要进行交子回收,防止发行超量和恶意伪造。
其中的复杂只有益州交子务的官员才知道,也正是因为这诸多限制,交子一直在益州路流通,没能真正推广至全大宋。
许栀和原先还能听得懂,到了后面计算就有些脑子转不过来了,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最后打了个哈欠虔诚道:“希望可以早点推广,这样出行在外可就方便多了。”
……
常庆妤又问了许栀和几个问题,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才继续看她写的纸。
许栀和纸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和金酥斋相关的内容,也有和外城和乐小灶有关的内容,写完一段内容,边缘勾勒一朵花,像是无聊时的即兴所作。
常庆妤看不懂上面的“旬初特惠日”,指着问:“这是什么?”
许栀和用简要的语言讲述了一下具体的内容,“一份薯蓣和一份气泡酒合在一起卖,旬初每一份比单独买两样省十文钱。”
常庆妤很聪明,学会了举一反三,“所以和乐小灶也是这样,每月选定一个日子定为特惠日。在这一天,会有菜蔬搭配在一起,比寻常便宜一些的价格卖出去?”
许栀和:“我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选为同一日。不过都是和乐开头的,定为同一日也没什么不好,反正两家铺子距离远,也不至于谁抢了谁的生意。”
两人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城东。
雨顺将最近卖的火爆的几样糕点都点了两份,然后欢快地迈着步子走回马车旁边,掀开帘子递进去,“许娘子,常姑娘,你们尝尝看。”
常庆妤瞬间被唤醒了记性,“啊!这个我吃过!府上下人里面都在传,说它虽然看着简单,但味道很好。许姐姐你尝一个?”
顶着两人亮晶晶的眼神,许栀和看向新打包的糕点。
手中的糕点用油纸简单包着,右下角边缘处印着一个小小的桃花枝,用一根四方绳子系着。
许栀和拆开糕点,拿了一块放入口中。
常庆妤:“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
雨顺:“肯定很好吃,我兄长不嗜甜,每次都能吃三四块。要知道,他可是能一个月都不吃零嘴的人。”
常庆妤偏头,“你是说风调?那真的很难想象他吃糕点了。”
“对吧对吧,”雨顺说,“偏他还好面子,屋里的油纸被人发现了还推说是我带回来吃的。可冤枉坏我了,苍天明鉴,我这段时间一直跟着维熙哥。”
两人说了几句,同时转头看向许栀和。
“……我好像吃过。”许栀和慢吞吞地嚼着口中的糕点,“只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吃的。”
雨顺:“吃过?不应该啊,这铺子下半年才开门……不重要不重要,这一份是桃花糕,另一份里面装的是酥酪。许娘子若是觉得好吃,我们常过来。”
常庆妤毫不客气地拆穿他:“说什么体贴许姐姐,真不是自己馋了?”
雨顺挠了挠自己脑袋,露出一抹虎牙。
常庆妤看着他的笑,忽地道:“你离开潘光哥哥那么久了,他有没有催过你?”
“催我?哦哦常姑娘说的是催我回去吧?”雨顺酝酿了一下,才矜持说,“那自然是有的,毕竟我和兄长是郎君的左膀右臂,虽然平日里他嫌我不着调,可真当我离开了,他恍然念起我的好,最开始那会儿,每隔几日就会让人上门,问我是不是准备回去了。”
许栀和与常庆妤用一种看破不说破的笑容看着他。
“你们可别不信,我所言句句属实。”雨顺不服气,“只不过许娘子这儿待遇太好了,我不愿意离开。”
常庆妤状似无意问:“具体怎么好?说给我听听呗。”
许栀和拿糕点的动作一顿。
雨顺不疑有他,立刻侃侃而谈,“没什么拘着我的事情,每月给我月钱,还有吃不完的金酥薯蓣和气泡酒,有什么新的蘸粉我也能第一批尝到,兄长对我也温和了许多,不会拧着我耳朵骂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我的笑脸都变多了。”
一说起兄长,他的语速陡然上升一个层次。要不是到了许娘子身边,谁能想象之前少给他好脸色的风调还能有朝一日特意带着吃食和银钱,对他说“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随时回来,哥哥在。”
这句话,光是常庆妤听了就不下三遍。
“那可是我兄长啊,你们能想象吗?稀奇,太稀奇了。”雨顺摇头晃脑了一阵子,倏然一本正经看向许栀和,“但是我回绝了他。我对他说,许娘子将我照顾的很好。”
雨顺还记得那天夜里,风调飞檐走壁,到了他居住的院子门口,一身飒沓的黑衣折射着月光清辉。转头看见他的刹那,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看你,又瘦了”咽了回去,随后开始干巴巴的寒暄。
最后离开的时候,风调语重心长道:“若是受了委屈,别强撑,随时回来。”
雨顺:“没有啊兄长,许娘子对我很大方,维熙哥也很好,我吃薯蓣都不收我钱的。对了兄长,郎君是不是有时候还让你晚间出门来买薯蓣?”
风调:“……我走了。”
雨顺咂摸了一下,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都是兄长在后面给他收拾烂摊子。现在离开一段距离,既不会影响见面,连带着自己在郎君那儿的风评都变好了,正如许娘子所言——时光会自动美化记忆,离开愈久,一些缺陷会慢慢被忽视,留下的都是最美好的印象。
常庆妤道:“许姐姐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
她一字一句说得缓慢。
雨顺夸张地往后仰了仰:“不是吧,常姑娘你是在夸我吗?”
说完,又邀功般看向许栀和,“许娘子的身边真是来对了,现在人人都把我当成个宝。”
许栀和看着他露出的一双狗狗眼,示意他先别急着激动,“冷静一下,庆妤有别的话想说。”
雨顺:“嗯?”
常庆妤托着下巴看他,“你要不要上门当我家赘婿啊?”
“……”雨顺猛地往后一跳,离马车一丈远,“常姑娘,你在开玩笑吗?”
“没有,我兄长眼光太高,选的人不肯上门赘婿,放低要求又觉得配不上常家,迟迟未做决断,”常庆妤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我觉得你就很好啊,相貌过得去,人也有趣,最重要的是知根知底,我兄长也放心,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雨顺缩了缩脖子:“什么皆大欢喜,常姑娘你是在开玩笑吧……”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摇了摇头,“要是叫我兄长和常郎君知道了,我八成要被抽筋剥皮,不可不可,我还想多过些舒坦日子呢。”
常庆妤想到自家那个挑剔的兄长,颇为苦恼地“唔”了一声,“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
雨顺看她脸上没什么遗憾之色,壮着胆子宽慰道:“常姑娘貌美如花,以后什么样的良人找不到,我和兄长出生微寒,难以与你相配。”
常庆妤道:“你不用自轻自贬,我只是觉得,如果一定要和一个人共度余生,倒不如自己选择一个有趣的人,既然你不愿意,我们便把此事揭过,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即可。”
雨顺观察着许栀和的神色,见她微微颔首,放下心来:“姑娘能这么想就对了。对了,现在是去外城还是金酥斋?”
许栀和伸手搭在常庆妤的肩上,后者朝她笑:“我都行,看许姐姐的意思。”
“……”许栀和想了想,做出了决定,“先去外城吧。”
潘楼街的消息日日都能传入许栀和的耳边,外城却因为距离原因需要专程叫人打听才知道情况,她今日计划的重点便是亲自来看一眼外城的和乐小灶。
第155章
“你也在家中待了三个月了,不跟着一起去?”许栀和说,“悦悦有奶娘照看,出不了岔子。”
“……”方梨犹豫了一会儿,摇了摇头,“算了,我还是看着吧,安心点。”
许栀和端豆浆的动作一顿,“你这样说显得我很不称职哎。”
“没有没有,”方梨被她委屈的语气都笑了,“反正我也不想出门,留在家中还清闲些。外面天寒地冻,我还想不明白姑娘一天天想出门做什么呢。”
许栀和说:“也不是非要出门……那我先走了!”
她利落地放下了勺子,方梨“哎”了一声,“剩下的不吃了?”
“吃饱了,我先出门了。”
“你急什么,”方梨拦住迫不及待想出门的许栀和,哭笑不得说,“还没让人去套马车,你纯靠腿走?”
门口马车已经套好,雨顺站在车夫旁边和他唠着嗑,见到许栀和,朝她招了招手,“许娘子。”
许栀和看了一眼和王维熙越来越像的雨顺,朝他笑了笑。
雨顺掀开帘子,语气轻快道:“樊楼隔壁新开了一家说书的,城东还有家卖糕点的,许娘子你去不去?”
许栀和矜持地颔首,“先去常府,喊上庆妤。”
雨顺拍了拍车夫的肩膀,对他嘱咐了一声。
马车停在常府门口,等了一会儿,就看见穿着大红色毛袄的常庆妤拎着裙摆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看着许栀和,“许姐姐,你可算能出门了。”
许栀和:“上马车。我听雨顺说城东有一家卖糕点的,咱们一起去试试。”
“嗯嗯,”常庆妤顺着许栀和伸出来的手,“对了,悦悦……”
“方梨留在家中看着呢,别担心。”许栀和朝她神秘一笑,从袖子中拿出一长三尺长的纸,“看这个。”
第154章
常庆妤靠过来,下巴放在许栀和的肩上看着她举着的纸。
看了还没到一半,常庆妤猛地坐直了身子,“许姐姐,你在家就琢磨这些吗?”
许栀和:“闲着也是闲着。上个月底梁影和云阔说要一路北上,西出玉门,想在渭水畔种树,说得我都有点心动了。”
常庆妤别说是玉门,出生至现在连汴京也没出去过,听到许栀和说起这件事儿,忍不住偏过头来看她。
“好在她们两个现在都已经有了名声,在外面养活自己不成问题。”许栀和指尖在纸张上划拉,“瞧着她们迫不及待的样子,现在说不准都已经到了城关,见到了牵赶骆驼的商旅了。”
那也正是她们一直想见的。
向许栀和辞行时,两人惴惴不安,像即将远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和长辈说的孩子。
许栀和倒是十分理解,对她们说:“见众生,见世界,见自己,你们虽然年纪不大,但经历曲折,对丹青一道比我更热烈,多见一见不一样的景色,这很好啊。”
说着,她让方梨拿了钱匣过来,作势要递给她们,“远行路上颠簸,要带足了银钱才会舒服,这里面有一百两,要是不够你寄信回来说。”
梁影和陆云阔连忙推辞,“师父,我们现在也积蓄了不少钱,怎么好意思收你的钱。”
那笔钱推脱一番,梁影和陆云阔还是收下了。
倒不是许栀和没有给的更多,一百两的银子已经很重一包,带多了在外面反倒惹人注目。
夜里许栀和与陈允渡说清了自己的顾虑和担心,后者闻言,略带几分意外的笑:“官家新下的旨意,便是推广交子——也就是你口中方便携带的纸币。”
官家要推广交子的事情并没有大张旗鼓,截至目前为止,只将旨意下达给负责户部诸事的晏殊和富弼、以及一些下属官员,他也是因缘际会,才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见许栀和感兴趣,陈允渡索性拉她坐下,将交子的发源和流通说了说:“先帝在世后期,益州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私交子,统一形制、面额,凭借交子兑换铁钱。后来因为无人监管,部分小商户仿制交子,导致真假难辨,一时间引起了当地动乱。”
许栀和想了想道:“毕竟新兴的东西,有疏漏是正常的。”
“确实如此。原先对这种新兴货币抱有期待的百姓和朝廷像是被泼了盆凉水,随后不了了之,直至天圣元年,朝廷才重新准备设立交子务,发行收归于官府……”
后面的内容就涉及到了一些户部的内容了,比如说初设那年发行了一百二十五万交子,每张交子对应铁钱七百七十文,且每隔一定年限要进行交子回收,防止发行超量和恶意伪造。
其中的复杂只有益州交子务的官员才知道,也正是因为这诸多限制,交子一直在益州路流通,没能真正推广至全大宋。
许栀和原先还能听得懂,到了后面计算就有些脑子转不过来了,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最后打了个哈欠虔诚道:“希望可以早点推广,这样出行在外可就方便多了。”
……
常庆妤又问了许栀和几个问题,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才继续看她写的纸。
许栀和纸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和金酥斋相关的内容,也有和外城和乐小灶有关的内容,写完一段内容,边缘勾勒一朵花,像是无聊时的即兴所作。
常庆妤看不懂上面的“旬初特惠日”,指着问:“这是什么?”
许栀和用简要的语言讲述了一下具体的内容,“一份薯蓣和一份气泡酒合在一起卖,旬初每一份比单独买两样省十文钱。”
常庆妤很聪明,学会了举一反三,“所以和乐小灶也是这样,每月选定一个日子定为特惠日。在这一天,会有菜蔬搭配在一起,比寻常便宜一些的价格卖出去?”
许栀和:“我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选为同一日。不过都是和乐开头的,定为同一日也没什么不好,反正两家铺子距离远,也不至于谁抢了谁的生意。”
两人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城东。
雨顺将最近卖的火爆的几样糕点都点了两份,然后欢快地迈着步子走回马车旁边,掀开帘子递进去,“许娘子,常姑娘,你们尝尝看。”
常庆妤瞬间被唤醒了记性,“啊!这个我吃过!府上下人里面都在传,说它虽然看着简单,但味道很好。许姐姐你尝一个?”
顶着两人亮晶晶的眼神,许栀和看向新打包的糕点。
手中的糕点用油纸简单包着,右下角边缘处印着一个小小的桃花枝,用一根四方绳子系着。
许栀和拆开糕点,拿了一块放入口中。
常庆妤:“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
雨顺:“肯定很好吃,我兄长不嗜甜,每次都能吃三四块。要知道,他可是能一个月都不吃零嘴的人。”
常庆妤偏头,“你是说风调?那真的很难想象他吃糕点了。”
“对吧对吧,”雨顺说,“偏他还好面子,屋里的油纸被人发现了还推说是我带回来吃的。可冤枉坏我了,苍天明鉴,我这段时间一直跟着维熙哥。”
两人说了几句,同时转头看向许栀和。
“……我好像吃过。”许栀和慢吞吞地嚼着口中的糕点,“只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吃的。”
雨顺:“吃过?不应该啊,这铺子下半年才开门……不重要不重要,这一份是桃花糕,另一份里面装的是酥酪。许娘子若是觉得好吃,我们常过来。”
常庆妤毫不客气地拆穿他:“说什么体贴许姐姐,真不是自己馋了?”
雨顺挠了挠自己脑袋,露出一抹虎牙。
常庆妤看着他的笑,忽地道:“你离开潘光哥哥那么久了,他有没有催过你?”
“催我?哦哦常姑娘说的是催我回去吧?”雨顺酝酿了一下,才矜持说,“那自然是有的,毕竟我和兄长是郎君的左膀右臂,虽然平日里他嫌我不着调,可真当我离开了,他恍然念起我的好,最开始那会儿,每隔几日就会让人上门,问我是不是准备回去了。”
许栀和与常庆妤用一种看破不说破的笑容看着他。
“你们可别不信,我所言句句属实。”雨顺不服气,“只不过许娘子这儿待遇太好了,我不愿意离开。”
常庆妤状似无意问:“具体怎么好?说给我听听呗。”
许栀和拿糕点的动作一顿。
雨顺不疑有他,立刻侃侃而谈,“没什么拘着我的事情,每月给我月钱,还有吃不完的金酥薯蓣和气泡酒,有什么新的蘸粉我也能第一批尝到,兄长对我也温和了许多,不会拧着我耳朵骂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我的笑脸都变多了。”
一说起兄长,他的语速陡然上升一个层次。要不是到了许娘子身边,谁能想象之前少给他好脸色的风调还能有朝一日特意带着吃食和银钱,对他说“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随时回来,哥哥在。”
这句话,光是常庆妤听了就不下三遍。
“那可是我兄长啊,你们能想象吗?稀奇,太稀奇了。”雨顺摇头晃脑了一阵子,倏然一本正经看向许栀和,“但是我回绝了他。我对他说,许娘子将我照顾的很好。”
雨顺还记得那天夜里,风调飞檐走壁,到了他居住的院子门口,一身飒沓的黑衣折射着月光清辉。转头看见他的刹那,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看你,又瘦了”咽了回去,随后开始干巴巴的寒暄。
最后离开的时候,风调语重心长道:“若是受了委屈,别强撑,随时回来。”
雨顺:“没有啊兄长,许娘子对我很大方,维熙哥也很好,我吃薯蓣都不收我钱的。对了兄长,郎君是不是有时候还让你晚间出门来买薯蓣?”
风调:“……我走了。”
雨顺咂摸了一下,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都是兄长在后面给他收拾烂摊子。现在离开一段距离,既不会影响见面,连带着自己在郎君那儿的风评都变好了,正如许娘子所言——时光会自动美化记忆,离开愈久,一些缺陷会慢慢被忽视,留下的都是最美好的印象。
常庆妤道:“许姐姐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
她一字一句说得缓慢。
雨顺夸张地往后仰了仰:“不是吧,常姑娘你是在夸我吗?”
说完,又邀功般看向许栀和,“许娘子的身边真是来对了,现在人人都把我当成个宝。”
许栀和看着他露出的一双狗狗眼,示意他先别急着激动,“冷静一下,庆妤有别的话想说。”
雨顺:“嗯?”
常庆妤托着下巴看他,“你要不要上门当我家赘婿啊?”
“……”雨顺猛地往后一跳,离马车一丈远,“常姑娘,你在开玩笑吗?”
“没有,我兄长眼光太高,选的人不肯上门赘婿,放低要求又觉得配不上常家,迟迟未做决断,”常庆妤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我觉得你就很好啊,相貌过得去,人也有趣,最重要的是知根知底,我兄长也放心,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雨顺缩了缩脖子:“什么皆大欢喜,常姑娘你是在开玩笑吧……”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摇了摇头,“要是叫我兄长和常郎君知道了,我八成要被抽筋剥皮,不可不可,我还想多过些舒坦日子呢。”
常庆妤想到自家那个挑剔的兄长,颇为苦恼地“唔”了一声,“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
雨顺看她脸上没什么遗憾之色,壮着胆子宽慰道:“常姑娘貌美如花,以后什么样的良人找不到,我和兄长出生微寒,难以与你相配。”
常庆妤道:“你不用自轻自贬,我只是觉得,如果一定要和一个人共度余生,倒不如自己选择一个有趣的人,既然你不愿意,我们便把此事揭过,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即可。”
雨顺观察着许栀和的神色,见她微微颔首,放下心来:“姑娘能这么想就对了。对了,现在是去外城还是金酥斋?”
许栀和伸手搭在常庆妤的肩上,后者朝她笑:“我都行,看许姐姐的意思。”
“……”许栀和想了想,做出了决定,“先去外城吧。”
潘楼街的消息日日都能传入许栀和的耳边,外城却因为距离原因需要专程叫人打听才知道情况,她今日计划的重点便是亲自来看一眼外城的和乐小灶。
第1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