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02节
这名字就牢牢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问渔,问渔,倒是颇有一种隐士高人,不问俗世的飘逸欢愉之感。”许栀和说,“好名字。”
听她认可,陈允渡不动声色松了一口气。
现在问渔还年幼,分辨不出来好坏,让许栀和满意,就足够了。
许栀和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太过熟悉,观他神色,大抵能猜出他的内心波动,不禁笑了:“你写一篇千百余字的文章也就倚马可待的功夫,怎么取一个名字,反倒如此紧张?”
陈允渡正色:“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文章有好有坏,写得差了,能请教旁人,能推敲修改,可是名字不一样,若取的不好,先是你不满意,等悦悦长大,她也要怨我。”
许栀和:“说的也是。”
“这个名字我拿去给梅公看,他见我紧张,开解了我一句,说要是真不喜欢,等悦悦长大,让她自己改个喜欢的名字,又说当年给我取名字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这么多。”陈允渡说。
当时的梅尧臣虽是荫补入仕,沾了叔父梅洵的光,但在峨桥宛溪一带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官人,能让他取名,是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福气,哪还会有人嫌弃呢。
第153章
梅尧臣说话本是为了缓解陈允渡紧张的心情,没成想话音刚落,就听到刁娘子轻嗤:“你还自豪上了?”
“那也不至于。”梅尧臣脸上洋溢着笑,他捋了捋自己蓄起来的胡须,“允渡已经紧张成那样了,我要是在火上浇油,你又要唠叨我不体贴孩子。”
说话时,正好起了一阵朔风,牵着树叶落在地上。
陈允渡熟稔拌嘴的两人,起身告辞。他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许栀和。
悦悦的大名就这么敲定下来,许栀和又看了一眼他写下的两个字,等墨水干透,她站起身在侧边的博古架上拿下一个朱红雕花的匣子。
匣子没有上锁,锁珰作装饰用。许栀和启开匣子,将写着问渔两个字的纸对折放入其中。
里面还有一张,许栀和没避着人。
陈允渡想起自己的笔误,轻咳一声,错开她的眼神。
许栀和没觉得有什么,见他这个反应,倒是忍不住起了兴致:“你觉得这里面是什么?”
陈允渡眼神躲闪,“……我没有看过。”
“我当然你知道你没看过,”许栀和伸手按住他的肩头,“你猜猜看呢?”
陈允渡抬眸,从这个角度能看见盛满笑意的眸子,纤长的眼睫簌簌轻颤,如浮云遮蔽着皎月,星辉闪耀万古长夜。
她这段时间睡眠充足,又有厨子变着法子制作补气血的菜肴,脸上白皙水嫩,离的近了,连脸上细小的绒毛都能看清。
陈允渡不着痕迹地伸手揽在许栀和的腰后,窗棂将夕阳的光线照在他的侧脸,隐约可见他嘴角勾起的弧度。
“不猜。”
许栀和松开他,“不猜算了。”
她站起身,作势要离开,腰后的手轻轻环着她。
许栀和挣了一下,没有挣开,伸手在他肩膀上推了一把,“松手。”
“不松。”
许栀和:“你今天是不是为了故意气我……?你干嘛!”
陈允渡毫无征兆地凑近,在她的鼻尖轻吻一下,“我可没有用力,栀和要是想走,我拦不住。”
许栀和:“……才不是。”
陈允渡肩膀压在许栀和的肩上,双手环着她的腰,从喉咙里溢出两声笑。
许栀和也没有管他,在他怀中挑了个舒适的姿势,“对了,梅丰羽给你寄了一封信过来,上午送到府上的,我中午忙着看悦悦,还没拆。”
“……”陈允渡说,“悦悦吗?”
许栀和说:“对呀,你这段时间忙没看见,都不知道她有多乖。方梨说,只有在正堂她才这么安静。”
陈允渡:“……”
许栀和越说越开心,“我们家的悦悦,可真是绝世乖宝宝……你怎么不说话?”
陈允渡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回忆起自己夜里下值后被王维熙和奶娘拽过去照看悦悦的时间,很难将她口中描述的乖巧宝宝和自己晚上看见的嚎起来没完没了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在听你说话。”陈允渡面不改色地微笑,同时看了一眼襁褓中人畜无害的悦悦。
刚出生的小孩儿,还有两幅面孔?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许栀和说:“哎……我刚刚说什么来着,哦对对对,梅丰羽的信。”
她伸手在书案上摸来摸去,陈允渡探手越过她,拿起桌面上还没拆开的信封,“这个吗?”
“对。”许栀和接过他递过来的信封,沿着边缘将信上的封漆撕开,取出里面米色的纸张,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陈允渡不慌不忙地看着许栀和的侧颜,对纸张毫无兴趣。
一共三张纸,许栀和看得很快。
陈允渡勾起她一缕头发在指尖把玩,清淡道:“上面写了什么?”
“梅丰羽说新年来汴京向你道贺,还说你父母兄嫂也要同来。”许栀和用一句话概括了三张纸的内容。
上面除了这两件主要事情,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宛溪见闻,不过大多是从府上小厮那儿听到的,他被梅佐拘在家中出不了门。
陈允渡考中的消息对梅丰羽来说可谓大旱之人的久旱逢甘霖,梅丰羽已经记不清上次无需早起读书的日子是什么时候了。
许栀和说完,将纸递给他。
陈允渡抬眸,顺着她展开的动作将纸面上的内容读完。
“前两日他兄长梅佐也寄了一封信给梅公,”陈允渡说,“朝中有空缺,宛溪老宅那边推荐丰羽走荫补入仕的路子。梅公没答应,举彦兄长也没答应,最难得的是,他自己也没有同意。”
荫补入仕虽然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但和自己讲求科举正统性的风气不一致,入仕之后也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要坐。梅尧臣自己就是荫补,知道其中的辛苦。
难得就难得在梅丰羽能自己想明白。
许栀和:“梅丰羽大抵是不想辜负自己三年寒窗吧。对了,你书房有不少书册,上面写了你的手记,我挑些晴好的日子晒过,留给他看?”
陈允渡对这些都无所谓,他说:“随你。”
许栀和做出决定,伸手在陈允渡圈住自己腰的胳膊上用力拍了一下,“放开,我去一趟书房。”
“这么急?”陈允渡不松,含糊道,“明年呢。”
他话音刚落,安安静静躺在摇篮里面的悦悦突然发出声响。
许栀和转头看向他,陈允渡伸手摸了摸鼻尖,松开她站起身。
悦悦原先还只是一声软糯的哼唧,等翻过身来看清抱住自己的人是谁后,转动的黑眼珠停顿了一瞬,下一刻便发出委屈的呜呜声。
“别哭,别哭,”陈允渡熟练地晃着她,“你娘亲在旁边呢。”
没听懂的悦悦继续哭号。
“……”
陈允渡看了一眼许栀和,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这才是我平时所熟知的悦悦。
许栀和颇为新奇,她看了一眼任劳任怨的陈允渡,又看了一眼无规律抽噎的悦悦,正色说:“没想到陈问渔还有两幅面孔呢。要不要我过来抱抱?”
“不用。”陈允渡说。
“真的不用?”许栀和说,“别逞强。”
陈允渡鼻腔里发出一声浅浅的哼声,快到许栀和以为那是自己的幻听。
“悦姐。”陈允渡低唤了几声。
许栀和在旁边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一开始以为陈允渡说的是“悦姐儿”这样熟稔的叫法,后来仔细一听,才发现陈允渡很认真地在喊“姐”。
这算什么?我管你叫姐,你管我叫爹?
许栀和的脸色越来越复杂。
但效果亦十分明显,在陈允渡说完“悦姐,别吵着娘亲”后,襁褓中丁点儿大的小人像是听明白了他说的话,朝着他眨了眨眼睛,颇有几分“渡弟,给你面子”的神韵。
陈允渡哄完孩子,看向旁边笑弯了腰的许栀和,佯装镇定道:“看她年纪小,给她这个面子。”
许栀和还是在笑。
陈允渡耳廓忽地变动通红,他声线飘忽不定,“我也不想啊,但是她只吃这一套,我能怎么办?”
许栀和:“原来小陈大人这么好说话。”
她故意学着工部同僚的喊法。
陈允渡红着耳朵收下了这个称呼,眼神一如既往的纵容,“你慢点儿笑,担心把自己呛咳嗽了,上次不就是,还没长教训?”
……
年关附近,憋闷了一整个深秋和冬日的许栀和终于得了两位郎中的首肯,被批准可以随意上街活动了。
刚知道消息的许栀和表现得很镇定,让原先还想着劝说许栀和的方梨拔剑四顾心茫然,于是默默收了自己的唠叨,同时略带几分欣慰。
姑娘啊,终于没那么心心念念出去玩了。
距离新岁不足五日,霞光落到屋檐檐角,折射着前夜刚下的雪弧光。门庭有丫鬟小厮正在洒扫、除尘。
许栀和用着早饭。今日的早饭是赤豆桂花糖粥,配着新磨的豆浆,份量不大,但胜在精致。
方梨用拨浪鼓逗着悦悦,口中的话确实对许栀和说的,“朱雀门这边的东西可真贵,还好现在有钱了。姑娘,晚上想喝什么汤?”
许栀和口中还有甜糯的糖粥,闻言只能含糊地看着她:“有什么汤?”
她发言含糊,方梨不费劲地听懂,她想了想说:“乌鸡蜜枣汤?茯苓猪骨汤?还是鱼汤?不过这两日不太好弄,毕竟前天夜里下了雪。”
许栀和放下勺子:“那我去街上看看吧?遇到喜欢的直接买下来?”
拨浪鼓清脆的声音戛然而止。
许栀和有些心虚:“怎么啦?方梨你知道的,我很久没出门了。”
方梨:“真想出去?那你在午饭前回来。算了,维熙今日不在家,我陪着你一起去。”
“那现在去套马车?咱们带着悦悦一起去?”许栀和说。
“问渔,问渔,倒是颇有一种隐士高人,不问俗世的飘逸欢愉之感。”许栀和说,“好名字。”
听她认可,陈允渡不动声色松了一口气。
现在问渔还年幼,分辨不出来好坏,让许栀和满意,就足够了。
许栀和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太过熟悉,观他神色,大抵能猜出他的内心波动,不禁笑了:“你写一篇千百余字的文章也就倚马可待的功夫,怎么取一个名字,反倒如此紧张?”
陈允渡正色:“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文章有好有坏,写得差了,能请教旁人,能推敲修改,可是名字不一样,若取的不好,先是你不满意,等悦悦长大,她也要怨我。”
许栀和:“说的也是。”
“这个名字我拿去给梅公看,他见我紧张,开解了我一句,说要是真不喜欢,等悦悦长大,让她自己改个喜欢的名字,又说当年给我取名字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这么多。”陈允渡说。
当时的梅尧臣虽是荫补入仕,沾了叔父梅洵的光,但在峨桥宛溪一带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官人,能让他取名,是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福气,哪还会有人嫌弃呢。
第153章
梅尧臣说话本是为了缓解陈允渡紧张的心情,没成想话音刚落,就听到刁娘子轻嗤:“你还自豪上了?”
“那也不至于。”梅尧臣脸上洋溢着笑,他捋了捋自己蓄起来的胡须,“允渡已经紧张成那样了,我要是在火上浇油,你又要唠叨我不体贴孩子。”
说话时,正好起了一阵朔风,牵着树叶落在地上。
陈允渡熟稔拌嘴的两人,起身告辞。他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许栀和。
悦悦的大名就这么敲定下来,许栀和又看了一眼他写下的两个字,等墨水干透,她站起身在侧边的博古架上拿下一个朱红雕花的匣子。
匣子没有上锁,锁珰作装饰用。许栀和启开匣子,将写着问渔两个字的纸对折放入其中。
里面还有一张,许栀和没避着人。
陈允渡想起自己的笔误,轻咳一声,错开她的眼神。
许栀和没觉得有什么,见他这个反应,倒是忍不住起了兴致:“你觉得这里面是什么?”
陈允渡眼神躲闪,“……我没有看过。”
“我当然你知道你没看过,”许栀和伸手按住他的肩头,“你猜猜看呢?”
陈允渡抬眸,从这个角度能看见盛满笑意的眸子,纤长的眼睫簌簌轻颤,如浮云遮蔽着皎月,星辉闪耀万古长夜。
她这段时间睡眠充足,又有厨子变着法子制作补气血的菜肴,脸上白皙水嫩,离的近了,连脸上细小的绒毛都能看清。
陈允渡不着痕迹地伸手揽在许栀和的腰后,窗棂将夕阳的光线照在他的侧脸,隐约可见他嘴角勾起的弧度。
“不猜。”
许栀和松开他,“不猜算了。”
她站起身,作势要离开,腰后的手轻轻环着她。
许栀和挣了一下,没有挣开,伸手在他肩膀上推了一把,“松手。”
“不松。”
许栀和:“你今天是不是为了故意气我……?你干嘛!”
陈允渡毫无征兆地凑近,在她的鼻尖轻吻一下,“我可没有用力,栀和要是想走,我拦不住。”
许栀和:“……才不是。”
陈允渡肩膀压在许栀和的肩上,双手环着她的腰,从喉咙里溢出两声笑。
许栀和也没有管他,在他怀中挑了个舒适的姿势,“对了,梅丰羽给你寄了一封信过来,上午送到府上的,我中午忙着看悦悦,还没拆。”
“……”陈允渡说,“悦悦吗?”
许栀和说:“对呀,你这段时间忙没看见,都不知道她有多乖。方梨说,只有在正堂她才这么安静。”
陈允渡:“……”
许栀和越说越开心,“我们家的悦悦,可真是绝世乖宝宝……你怎么不说话?”
陈允渡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回忆起自己夜里下值后被王维熙和奶娘拽过去照看悦悦的时间,很难将她口中描述的乖巧宝宝和自己晚上看见的嚎起来没完没了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在听你说话。”陈允渡面不改色地微笑,同时看了一眼襁褓中人畜无害的悦悦。
刚出生的小孩儿,还有两幅面孔?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许栀和说:“哎……我刚刚说什么来着,哦对对对,梅丰羽的信。”
她伸手在书案上摸来摸去,陈允渡探手越过她,拿起桌面上还没拆开的信封,“这个吗?”
“对。”许栀和接过他递过来的信封,沿着边缘将信上的封漆撕开,取出里面米色的纸张,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陈允渡不慌不忙地看着许栀和的侧颜,对纸张毫无兴趣。
一共三张纸,许栀和看得很快。
陈允渡勾起她一缕头发在指尖把玩,清淡道:“上面写了什么?”
“梅丰羽说新年来汴京向你道贺,还说你父母兄嫂也要同来。”许栀和用一句话概括了三张纸的内容。
上面除了这两件主要事情,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宛溪见闻,不过大多是从府上小厮那儿听到的,他被梅佐拘在家中出不了门。
陈允渡考中的消息对梅丰羽来说可谓大旱之人的久旱逢甘霖,梅丰羽已经记不清上次无需早起读书的日子是什么时候了。
许栀和说完,将纸递给他。
陈允渡抬眸,顺着她展开的动作将纸面上的内容读完。
“前两日他兄长梅佐也寄了一封信给梅公,”陈允渡说,“朝中有空缺,宛溪老宅那边推荐丰羽走荫补入仕的路子。梅公没答应,举彦兄长也没答应,最难得的是,他自己也没有同意。”
荫补入仕虽然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但和自己讲求科举正统性的风气不一致,入仕之后也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要坐。梅尧臣自己就是荫补,知道其中的辛苦。
难得就难得在梅丰羽能自己想明白。
许栀和:“梅丰羽大抵是不想辜负自己三年寒窗吧。对了,你书房有不少书册,上面写了你的手记,我挑些晴好的日子晒过,留给他看?”
陈允渡对这些都无所谓,他说:“随你。”
许栀和做出决定,伸手在陈允渡圈住自己腰的胳膊上用力拍了一下,“放开,我去一趟书房。”
“这么急?”陈允渡不松,含糊道,“明年呢。”
他话音刚落,安安静静躺在摇篮里面的悦悦突然发出声响。
许栀和转头看向他,陈允渡伸手摸了摸鼻尖,松开她站起身。
悦悦原先还只是一声软糯的哼唧,等翻过身来看清抱住自己的人是谁后,转动的黑眼珠停顿了一瞬,下一刻便发出委屈的呜呜声。
“别哭,别哭,”陈允渡熟练地晃着她,“你娘亲在旁边呢。”
没听懂的悦悦继续哭号。
“……”
陈允渡看了一眼许栀和,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这才是我平时所熟知的悦悦。
许栀和颇为新奇,她看了一眼任劳任怨的陈允渡,又看了一眼无规律抽噎的悦悦,正色说:“没想到陈问渔还有两幅面孔呢。要不要我过来抱抱?”
“不用。”陈允渡说。
“真的不用?”许栀和说,“别逞强。”
陈允渡鼻腔里发出一声浅浅的哼声,快到许栀和以为那是自己的幻听。
“悦姐。”陈允渡低唤了几声。
许栀和在旁边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一开始以为陈允渡说的是“悦姐儿”这样熟稔的叫法,后来仔细一听,才发现陈允渡很认真地在喊“姐”。
这算什么?我管你叫姐,你管我叫爹?
许栀和的脸色越来越复杂。
但效果亦十分明显,在陈允渡说完“悦姐,别吵着娘亲”后,襁褓中丁点儿大的小人像是听明白了他说的话,朝着他眨了眨眼睛,颇有几分“渡弟,给你面子”的神韵。
陈允渡哄完孩子,看向旁边笑弯了腰的许栀和,佯装镇定道:“看她年纪小,给她这个面子。”
许栀和还是在笑。
陈允渡耳廓忽地变动通红,他声线飘忽不定,“我也不想啊,但是她只吃这一套,我能怎么办?”
许栀和:“原来小陈大人这么好说话。”
她故意学着工部同僚的喊法。
陈允渡红着耳朵收下了这个称呼,眼神一如既往的纵容,“你慢点儿笑,担心把自己呛咳嗽了,上次不就是,还没长教训?”
……
年关附近,憋闷了一整个深秋和冬日的许栀和终于得了两位郎中的首肯,被批准可以随意上街活动了。
刚知道消息的许栀和表现得很镇定,让原先还想着劝说许栀和的方梨拔剑四顾心茫然,于是默默收了自己的唠叨,同时略带几分欣慰。
姑娘啊,终于没那么心心念念出去玩了。
距离新岁不足五日,霞光落到屋檐檐角,折射着前夜刚下的雪弧光。门庭有丫鬟小厮正在洒扫、除尘。
许栀和用着早饭。今日的早饭是赤豆桂花糖粥,配着新磨的豆浆,份量不大,但胜在精致。
方梨用拨浪鼓逗着悦悦,口中的话确实对许栀和说的,“朱雀门这边的东西可真贵,还好现在有钱了。姑娘,晚上想喝什么汤?”
许栀和口中还有甜糯的糖粥,闻言只能含糊地看着她:“有什么汤?”
她发言含糊,方梨不费劲地听懂,她想了想说:“乌鸡蜜枣汤?茯苓猪骨汤?还是鱼汤?不过这两日不太好弄,毕竟前天夜里下了雪。”
许栀和放下勺子:“那我去街上看看吧?遇到喜欢的直接买下来?”
拨浪鼓清脆的声音戛然而止。
许栀和有些心虚:“怎么啦?方梨你知道的,我很久没出门了。”
方梨:“真想出去?那你在午饭前回来。算了,维熙今日不在家,我陪着你一起去。”
“那现在去套马车?咱们带着悦悦一起去?”许栀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