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99节
许栀和偏头看了一眼他记了的要求,“会不会太麻烦了?”
“不麻烦,”陈允渡说,“内部置景,后续都可以添置,纵使楼房不如意,也可拆了重建。”
许栀和本想反驳这么折腾,难不成修建楼房不要花钱吗?转念一想,陈允渡自考中后被官家三日一小赏、五日一大赏,家中真不缺修楼房几个钱。
“那你帮我多留心,”许栀和说,“至于父亲和母亲那边,我这几日选了些合适、妥帖的东西装箱,你明儿起来后看一眼还需要添置什么。”
“栀和细心,应当没什么我需要操心的了。”陈允渡已经坐在了舆图前,说完,又觉得自己有种撂挑子不干的意思,抬起头准备为自己辩解几句。
“你不说我也明白,”许栀和示意他安心,“朝堂上的事情我帮不了你忙,但父母、恩师那边我都会照看,反正我现在闲来无事,时常能去梅府走动。”
陈允渡觉得许栀和用“闲”这个字属实不妥,这些日子她忙得头脚倒悬,连脸都瘦削了几分。若不是方梨时时刻刻在旁边盯着,说不定就图省事免了朝食晚膳。
他眸光带着细碎的笑意和心疼。
“那我先睡了?”许栀和说,“你明日早起,别熬太晚。”
陈允渡应下,扶着她躺在床上,等掖好了被角,后知后觉想起来另一桩事。
今日他翻开自己常看一本的册子,里面夹着的一张稿纸不见了踪影。陈允渡站在床边看着她恬静的睡颜,不忍心叫醒她。
心不宁,则无尽数。那张因她而生的稿纸,回到她手中也好。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夏末秋初,嘶鸣了一整个夏日的蝉声渐渐偃旗息鼓,秋意如薄纱般悄然铺展在汴梁城上,清晨的薄雾里,已能看见青瓦上凝着点点露水。城外汴河两岸的柳叶,由深绿转作了枯黄,纷纷飘落水面,随波逐流。
原先还只是零星一小片,直到浓烈的绿色被温柔的暖黄取代,风卷起一树失去水分的枯叶,百姓行走在街上蓦然抬头,才惊觉秋日已临。
不知道陈允渡后来怎么和官家说的,不到十天的功夫,大内就传了人过来,将赐下的宅院地契一齐送来。另带着两个匠师,没跟着内监一道回去,许栀和好茶点心招待着,后两人忙托词敬谢,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两位是工部退下来的,受榜眼委托,过来帮忙参详图纸。
许栀和原先略有含蓄,两位匠师全程表现的十分平和,后来茶过三巡,极其不经意地提及自己曾经参与金明池琼林苑修建,有什么想法大可直言不讳后,才壮着胆子将自己的构想统统说了。
匠师郑重以待,本以为将作监丞亲自上门来请,是一件难事,没想到入门听来,全程都是一副表情:就这?没什么难度?
随后挥毫泼墨,当即作画一张,看向许栀和:“许娘子可是要这个效果?”
当日纸上院尚在脑海,转眼已经变成触手可碰的现实。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正在指挥花匠将金黄、雪白和深紫色的菊花摆放至不同的位置。嘱咐完这些,他走到许栀和的身边,眉飞色舞道:“许娘子,等这几盆花一放完,就成了。”
说话的是喻亮,是匠师的学生,在工部挂着缺,不过现在空闲,被两位老师委以重任。他大为感动——这是何等的器重?当即满满活力,日夜监督,可以说每一处转角移景,都有他的巧思。
原计划五个月的工期,缩短到了三月。他居功至伟。
许栀和的身后,跟着一道过来的方梨和新买来的丫鬟小厮们。他们正兴奋地私语,似乎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进去一探究竟。她们对许栀和保持着尊敬,只敢小声和方梨诉说自己内心的期待,“好姐姐,咱们今日不知有没有这个缘分跟着大娘子一道参观新居啊?”
方梨凑近在说话的丫鬟脸上拧了一下,“没规矩,是我平生太惯着你们,竟然催促主家了。”
“冤枉啊方梨姐姐,”小丫鬟头摇得如拨浪鼓,“我们哪有这个胆子。”
方梨佯装严肃,对丫鬟小厮们耳提面命了几句:“现在在朱雀门,不比原先的巷口,处处达官显贵,你们说话做事要万分小心,不要给人落了口舌。要是得了个家风不正的评判,有你们好果子吃。”
她刻意压低声音,嗓音听不出喜怒,丫鬟小厮年岁都不大,闻言立刻点头:“方梨姐姐放心,这些我们都在学,定然不会乱了规矩。”
方梨这才满意,走到许栀和的身边。
许栀和将刚刚的话都听入了耳中,此时见她过来,眼底不禁沾染了笑意:“你现在可越来越有管事风范了。”
“姑娘,尽打趣我!”方梨嗔了一句,“旁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她的从容镇定也是被临时赶鸭子上架的,常姑娘身边的苗嬷嬷特意过来教了他们,每次还会突击检查他们学习成果,做对了倒是还好,要是做错了,苗嬷嬷就会不懂声响地盯着人瞧,直到自个儿把从开裆裤开始做过的蠢事都想完一遍,才能见到她慈爱的转过头。
方梨被心照不宣地放在了管家女使的地位上,每每来了,旁人都是概率提问,只有方梨名师一对一,从库房造册、家仆管理和官场往来,都被事无巨细地嘱咐。
期间自然有不少东西她不懂,有的她问苗嬷嬷,有的问常姑娘,两人知无不言,方梨知道她们是真心实意为自己、为姑娘好,学得十分认真。
甚至有时候会突然苗嬷嬷附体,随机拷问路过丫鬟小厮,一时间被胆大的几个称为小苗嬷嬷。
许栀和垂眸一笑,对旁边的喻亮道:“今日可入内一观吗?”
喻亮:“自然可以!许娘子请上前,园中妙趣自行探索别有风味。若是有甚不解,我亦可随时解答。后续若是开园揭匾,我也能代为操持。”
他语速飞快,说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还请许娘子不要介意,这是我头回自己尝试监工宅子,难免激动了些。”
许栀和:“怎么会,我夫君职务在身,我又因身体不适难以时时来此,多亏了你在旁,才叫我们无后顾之忧。”
宅院朱门灰墙,檐角层层瓦片堆叠,一步踏入,眼前豁然。
园中置景并非金碧楼台扑面而来,而是一道蜿蜒曲折的灰白□□当为影壁,如素练般隔开了尘嚣。墙头错落覆瓦,瓦当滴水处,竟细细雕琢成梅兰竹菊四时花卉模样。复行数十步,设假山流泉隔断前厅后院,引一道清浅活水,仅三尺宽窄,水流淙淙,水底铺满莹润的雨花石子,日光透过水面洒落,石子上便流转着蓝青的光斑,如同凝固的星河。
最妙处,水上横跨一座小小石桥,仅十步便过,桥栏镂雕出缠枝莲纹,纤毫毕现。
每走一步,都如流动的景色,栽种的树木配合着园景变化而变,时而枫红似火,时而翠柏常青。
自入院内,身后的惊呼一声接着一声,几乎未曾断绝。
喻亮绷着嘴角、竖起耳朵听着后面惊艳不已的赞叹声,背脊挺得越发笔直,眉眼处光彩更甚日光。
许栀和没想过自己梦想中的宅子就这般被实现出来,她内心的惊讶不逊色身后任何一个丫鬟小厮,但只看面上,她容色清冷波澜不兴,颇有见惯大风大浪的气势。
她提裙踏上入水榭的栈道,行至亭中凭栏,俯身下望,清澈见底的水中,几片微黄的竹叶正悠悠旋转沉落,池底铺着的青黑色卵石纹理清晰可见。
水中亭影与真实亭阁上下交叠,浑然一体,一时竟分不清是人在亭中,还是身在倒影里。几尾红鲤悠然游过脚底的虚空,仿佛在天空。
第150章
许栀和欣赏着园中景色变动,忽地,她神色一凝。
离得最近的喻亮还在侃侃而谈,他目光放亮地说着自己的设计初衷,同时忍不住说着后续还可以做些什么添置,“就在这儿,特意留了一方草坪,日后想要打一架秋千,正好纳凉避暑……许娘子你说是不是……许娘子,许娘子?”
喻亮的脸色悚然一惊。
方梨听到疾呼,也凑近过来,吓了一大跳:“姑娘,你可是哪里不舒服,怎么脸色这样难看?”
“脸色很差吗?”
许栀和没有镜子,看不见自己现在的神色如何,她觉得口舌有些发干,小腹也隐隐作痛,本想说自己在亭中歇息片刻即可,后脑海灵光乍现,她干巴巴道:“方梨,我好像……”
方梨紧张地看着许栀和。
“要生了。”
方梨的表情石化了一瞬,立刻迅速地扶着许栀和,同时有条不紊地吩咐跟在后面的丫鬟,“去,郎中和稳婆早已派人订下,你们将人请过来。这儿离工部不远,你们两个去跑一趟。”
她每一声吩咐下去,立刻就有丫鬟小厮轻轻俯身,离开院中。
“这儿离常府近,咱们姑娘与常姑娘交好,要不要也去一趟?”剩下的四个丫鬟询问地看着方梨。
方梨点了点头,“你们两个在苗嬷嬷那儿被点的次数最多,常府当有印象,快些过去。剩下的去烧火,喻先生,不知道宅院中可有地方烧水?”
喻亮还处在震惊之中,闻言立刻答话,“自然,府上物件一应俱全。方梨姑娘,请扶着许娘子往前一直走,前方就是正院厢房,我带她们去烧水。”
方梨慌乱的内心安定下来,她向喻亮道谢:“今日事发突然,多谢喻先生照应,我们主家回来定有重谢。”
喻亮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何以言谢。”说完,他招呼留在院中的丫鬟匆匆离开。
许栀和捱过一阵疼痛,好受了不少。
她偏头看向方梨,见她额角淌着汗水,心念一动,轻声缓和着气氛:“现下又没那么疼了,说不准是我想岔了。”
方梨正蹙着眉头思考自己能否将姑娘抱起来端到床上去,念头刚起,又被她打消,现在姑娘即将临盆,她要是端不稳反倒坏事。
听到许栀和的声音,方梨没好气地看她一眼,“姑娘,你自个儿倒是不着急。”
“这不是有你替我着急吗?”
许栀和朝她粲然一笑,持续了还没几秒,她鲜妍的一张脸又皱成一团,“方梨,好像又开始疼了。”
方梨顿时没了说笑的心思,“喻先生说前面就是卧房,我扶你过去。”
两人的动作迟缓,慢慢地往前挪动着。
卧房同样别出心裁,但此刻无人有心欣赏,许栀和小口喘着气,倚靠在雕花床架上放空思绪。
疼痛一阵接着一阵,每次空隙,许栀和都会说几句玩笑话哄方梨,这次亦然,许栀和刚张口,就看见方梨红着眼眶,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许栀和怔了怔,朝她笑:“不是很疼,别担心。”
方梨耳边是漫长的安静,她呜咽一声,伏在许栀和的身边握着她的手。仿佛这样,就能将力量传递过去。
常府离得近,常庆妤是最先到的。
眼瞅着走到卧房门口,常庆妤被常府的婆子拦住,后者委婉表示:“姑娘,你一个还未出嫁的姑娘,不应该进来。”
“让开,”常庆妤不假思索,“我带你们过来是为了帮许姐姐,你们若倒添乱,明日便不必留在我身边伺候了。”
说完,她看了一眼苗嬷嬷,“外面还请嬷嬷帮忙看着。”
苗嬷嬷见她神色坚决,知道现在什么劝说她都听不见,于是慈爱地颔首,“姑娘放心。”
府上的丫鬟小厮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使唤起来毫不费劲,苗嬷嬷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丫鬟小厮各司其职。
常庆妤则是走到了许栀和身边,巴巴地看着她。
“许姐姐,刚刚嬷嬷来的路上和我说,一开始会一阵一阵的疼,后面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这都是正常反应,你千万别害怕。”顿了顿,她接着问:“你现在感觉如何?”
一个两个都紧张兮兮,许栀和反倒成了房中最镇定的存在,她安抚道:“你们别看我瞧着虚弱,其实真的还好……要是郎中能快些来就更好了。”
说曹操曹操到,几乎许栀和话音刚落,门口就响起了丫鬟的通报声:“郎中和稳婆来了!”
郎中和稳婆的出现像是一个镇静剂,稳婆走在许栀和身边,耐心地用接生的经验安慰着许栀和,“娘子别害怕,我瞧了,娘子作息规律,身体康健,定是顺顺利利的。”
许栀和只能用水汪汪的眼睛表达借你吉言。
日头逐渐西沉。苗嬷嬷让人将常庆妤叫了出去。
这一回常庆妤没推脱,她站在卧房门口来回踱步,活像孩子亲爹做派。她竖着耳朵想要听清什么,却又害怕真的听见许栀和的痛吟,因此很是纠结。
一阵脚步声打乱了常庆妤的思绪,她抬头看去,又默默低下了脑袋。
原来是孩子真亲爹来了。
她不在意,来人也像是没看见门口乌泱泱站着的一帮人,径直进了卧房,旋即响起一阵阵惊讶声:“主君,您怎么直接就进来了?”
常庆妤想起刚刚许栀和在里面千叮咛万嘱咐的内容,顿时打了鸡血,准备进去将人喊出来。
刚刚许姐姐特意嘱咐了,若陈允渡进去,要拦着他。
她方走到门口,就听见一声婴孩的啼哭声,脚步一虚,差点跪了下去。
“这是生了?”她的声音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
“不麻烦,”陈允渡说,“内部置景,后续都可以添置,纵使楼房不如意,也可拆了重建。”
许栀和本想反驳这么折腾,难不成修建楼房不要花钱吗?转念一想,陈允渡自考中后被官家三日一小赏、五日一大赏,家中真不缺修楼房几个钱。
“那你帮我多留心,”许栀和说,“至于父亲和母亲那边,我这几日选了些合适、妥帖的东西装箱,你明儿起来后看一眼还需要添置什么。”
“栀和细心,应当没什么我需要操心的了。”陈允渡已经坐在了舆图前,说完,又觉得自己有种撂挑子不干的意思,抬起头准备为自己辩解几句。
“你不说我也明白,”许栀和示意他安心,“朝堂上的事情我帮不了你忙,但父母、恩师那边我都会照看,反正我现在闲来无事,时常能去梅府走动。”
陈允渡觉得许栀和用“闲”这个字属实不妥,这些日子她忙得头脚倒悬,连脸都瘦削了几分。若不是方梨时时刻刻在旁边盯着,说不定就图省事免了朝食晚膳。
他眸光带着细碎的笑意和心疼。
“那我先睡了?”许栀和说,“你明日早起,别熬太晚。”
陈允渡应下,扶着她躺在床上,等掖好了被角,后知后觉想起来另一桩事。
今日他翻开自己常看一本的册子,里面夹着的一张稿纸不见了踪影。陈允渡站在床边看着她恬静的睡颜,不忍心叫醒她。
心不宁,则无尽数。那张因她而生的稿纸,回到她手中也好。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夏末秋初,嘶鸣了一整个夏日的蝉声渐渐偃旗息鼓,秋意如薄纱般悄然铺展在汴梁城上,清晨的薄雾里,已能看见青瓦上凝着点点露水。城外汴河两岸的柳叶,由深绿转作了枯黄,纷纷飘落水面,随波逐流。
原先还只是零星一小片,直到浓烈的绿色被温柔的暖黄取代,风卷起一树失去水分的枯叶,百姓行走在街上蓦然抬头,才惊觉秋日已临。
不知道陈允渡后来怎么和官家说的,不到十天的功夫,大内就传了人过来,将赐下的宅院地契一齐送来。另带着两个匠师,没跟着内监一道回去,许栀和好茶点心招待着,后两人忙托词敬谢,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两位是工部退下来的,受榜眼委托,过来帮忙参详图纸。
许栀和原先略有含蓄,两位匠师全程表现的十分平和,后来茶过三巡,极其不经意地提及自己曾经参与金明池琼林苑修建,有什么想法大可直言不讳后,才壮着胆子将自己的构想统统说了。
匠师郑重以待,本以为将作监丞亲自上门来请,是一件难事,没想到入门听来,全程都是一副表情:就这?没什么难度?
随后挥毫泼墨,当即作画一张,看向许栀和:“许娘子可是要这个效果?”
当日纸上院尚在脑海,转眼已经变成触手可碰的现实。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正在指挥花匠将金黄、雪白和深紫色的菊花摆放至不同的位置。嘱咐完这些,他走到许栀和的身边,眉飞色舞道:“许娘子,等这几盆花一放完,就成了。”
说话的是喻亮,是匠师的学生,在工部挂着缺,不过现在空闲,被两位老师委以重任。他大为感动——这是何等的器重?当即满满活力,日夜监督,可以说每一处转角移景,都有他的巧思。
原计划五个月的工期,缩短到了三月。他居功至伟。
许栀和的身后,跟着一道过来的方梨和新买来的丫鬟小厮们。他们正兴奋地私语,似乎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进去一探究竟。她们对许栀和保持着尊敬,只敢小声和方梨诉说自己内心的期待,“好姐姐,咱们今日不知有没有这个缘分跟着大娘子一道参观新居啊?”
方梨凑近在说话的丫鬟脸上拧了一下,“没规矩,是我平生太惯着你们,竟然催促主家了。”
“冤枉啊方梨姐姐,”小丫鬟头摇得如拨浪鼓,“我们哪有这个胆子。”
方梨佯装严肃,对丫鬟小厮们耳提面命了几句:“现在在朱雀门,不比原先的巷口,处处达官显贵,你们说话做事要万分小心,不要给人落了口舌。要是得了个家风不正的评判,有你们好果子吃。”
她刻意压低声音,嗓音听不出喜怒,丫鬟小厮年岁都不大,闻言立刻点头:“方梨姐姐放心,这些我们都在学,定然不会乱了规矩。”
方梨这才满意,走到许栀和的身边。
许栀和将刚刚的话都听入了耳中,此时见她过来,眼底不禁沾染了笑意:“你现在可越来越有管事风范了。”
“姑娘,尽打趣我!”方梨嗔了一句,“旁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她的从容镇定也是被临时赶鸭子上架的,常姑娘身边的苗嬷嬷特意过来教了他们,每次还会突击检查他们学习成果,做对了倒是还好,要是做错了,苗嬷嬷就会不懂声响地盯着人瞧,直到自个儿把从开裆裤开始做过的蠢事都想完一遍,才能见到她慈爱的转过头。
方梨被心照不宣地放在了管家女使的地位上,每每来了,旁人都是概率提问,只有方梨名师一对一,从库房造册、家仆管理和官场往来,都被事无巨细地嘱咐。
期间自然有不少东西她不懂,有的她问苗嬷嬷,有的问常姑娘,两人知无不言,方梨知道她们是真心实意为自己、为姑娘好,学得十分认真。
甚至有时候会突然苗嬷嬷附体,随机拷问路过丫鬟小厮,一时间被胆大的几个称为小苗嬷嬷。
许栀和垂眸一笑,对旁边的喻亮道:“今日可入内一观吗?”
喻亮:“自然可以!许娘子请上前,园中妙趣自行探索别有风味。若是有甚不解,我亦可随时解答。后续若是开园揭匾,我也能代为操持。”
他语速飞快,说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还请许娘子不要介意,这是我头回自己尝试监工宅子,难免激动了些。”
许栀和:“怎么会,我夫君职务在身,我又因身体不适难以时时来此,多亏了你在旁,才叫我们无后顾之忧。”
宅院朱门灰墙,檐角层层瓦片堆叠,一步踏入,眼前豁然。
园中置景并非金碧楼台扑面而来,而是一道蜿蜒曲折的灰白□□当为影壁,如素练般隔开了尘嚣。墙头错落覆瓦,瓦当滴水处,竟细细雕琢成梅兰竹菊四时花卉模样。复行数十步,设假山流泉隔断前厅后院,引一道清浅活水,仅三尺宽窄,水流淙淙,水底铺满莹润的雨花石子,日光透过水面洒落,石子上便流转着蓝青的光斑,如同凝固的星河。
最妙处,水上横跨一座小小石桥,仅十步便过,桥栏镂雕出缠枝莲纹,纤毫毕现。
每走一步,都如流动的景色,栽种的树木配合着园景变化而变,时而枫红似火,时而翠柏常青。
自入院内,身后的惊呼一声接着一声,几乎未曾断绝。
喻亮绷着嘴角、竖起耳朵听着后面惊艳不已的赞叹声,背脊挺得越发笔直,眉眼处光彩更甚日光。
许栀和没想过自己梦想中的宅子就这般被实现出来,她内心的惊讶不逊色身后任何一个丫鬟小厮,但只看面上,她容色清冷波澜不兴,颇有见惯大风大浪的气势。
她提裙踏上入水榭的栈道,行至亭中凭栏,俯身下望,清澈见底的水中,几片微黄的竹叶正悠悠旋转沉落,池底铺着的青黑色卵石纹理清晰可见。
水中亭影与真实亭阁上下交叠,浑然一体,一时竟分不清是人在亭中,还是身在倒影里。几尾红鲤悠然游过脚底的虚空,仿佛在天空。
第150章
许栀和欣赏着园中景色变动,忽地,她神色一凝。
离得最近的喻亮还在侃侃而谈,他目光放亮地说着自己的设计初衷,同时忍不住说着后续还可以做些什么添置,“就在这儿,特意留了一方草坪,日后想要打一架秋千,正好纳凉避暑……许娘子你说是不是……许娘子,许娘子?”
喻亮的脸色悚然一惊。
方梨听到疾呼,也凑近过来,吓了一大跳:“姑娘,你可是哪里不舒服,怎么脸色这样难看?”
“脸色很差吗?”
许栀和没有镜子,看不见自己现在的神色如何,她觉得口舌有些发干,小腹也隐隐作痛,本想说自己在亭中歇息片刻即可,后脑海灵光乍现,她干巴巴道:“方梨,我好像……”
方梨紧张地看着许栀和。
“要生了。”
方梨的表情石化了一瞬,立刻迅速地扶着许栀和,同时有条不紊地吩咐跟在后面的丫鬟,“去,郎中和稳婆早已派人订下,你们将人请过来。这儿离工部不远,你们两个去跑一趟。”
她每一声吩咐下去,立刻就有丫鬟小厮轻轻俯身,离开院中。
“这儿离常府近,咱们姑娘与常姑娘交好,要不要也去一趟?”剩下的四个丫鬟询问地看着方梨。
方梨点了点头,“你们两个在苗嬷嬷那儿被点的次数最多,常府当有印象,快些过去。剩下的去烧火,喻先生,不知道宅院中可有地方烧水?”
喻亮还处在震惊之中,闻言立刻答话,“自然,府上物件一应俱全。方梨姑娘,请扶着许娘子往前一直走,前方就是正院厢房,我带她们去烧水。”
方梨慌乱的内心安定下来,她向喻亮道谢:“今日事发突然,多谢喻先生照应,我们主家回来定有重谢。”
喻亮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何以言谢。”说完,他招呼留在院中的丫鬟匆匆离开。
许栀和捱过一阵疼痛,好受了不少。
她偏头看向方梨,见她额角淌着汗水,心念一动,轻声缓和着气氛:“现下又没那么疼了,说不准是我想岔了。”
方梨正蹙着眉头思考自己能否将姑娘抱起来端到床上去,念头刚起,又被她打消,现在姑娘即将临盆,她要是端不稳反倒坏事。
听到许栀和的声音,方梨没好气地看她一眼,“姑娘,你自个儿倒是不着急。”
“这不是有你替我着急吗?”
许栀和朝她粲然一笑,持续了还没几秒,她鲜妍的一张脸又皱成一团,“方梨,好像又开始疼了。”
方梨顿时没了说笑的心思,“喻先生说前面就是卧房,我扶你过去。”
两人的动作迟缓,慢慢地往前挪动着。
卧房同样别出心裁,但此刻无人有心欣赏,许栀和小口喘着气,倚靠在雕花床架上放空思绪。
疼痛一阵接着一阵,每次空隙,许栀和都会说几句玩笑话哄方梨,这次亦然,许栀和刚张口,就看见方梨红着眼眶,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许栀和怔了怔,朝她笑:“不是很疼,别担心。”
方梨耳边是漫长的安静,她呜咽一声,伏在许栀和的身边握着她的手。仿佛这样,就能将力量传递过去。
常府离得近,常庆妤是最先到的。
眼瞅着走到卧房门口,常庆妤被常府的婆子拦住,后者委婉表示:“姑娘,你一个还未出嫁的姑娘,不应该进来。”
“让开,”常庆妤不假思索,“我带你们过来是为了帮许姐姐,你们若倒添乱,明日便不必留在我身边伺候了。”
说完,她看了一眼苗嬷嬷,“外面还请嬷嬷帮忙看着。”
苗嬷嬷见她神色坚决,知道现在什么劝说她都听不见,于是慈爱地颔首,“姑娘放心。”
府上的丫鬟小厮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使唤起来毫不费劲,苗嬷嬷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丫鬟小厮各司其职。
常庆妤则是走到了许栀和身边,巴巴地看着她。
“许姐姐,刚刚嬷嬷来的路上和我说,一开始会一阵一阵的疼,后面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这都是正常反应,你千万别害怕。”顿了顿,她接着问:“你现在感觉如何?”
一个两个都紧张兮兮,许栀和反倒成了房中最镇定的存在,她安抚道:“你们别看我瞧着虚弱,其实真的还好……要是郎中能快些来就更好了。”
说曹操曹操到,几乎许栀和话音刚落,门口就响起了丫鬟的通报声:“郎中和稳婆来了!”
郎中和稳婆的出现像是一个镇静剂,稳婆走在许栀和身边,耐心地用接生的经验安慰着许栀和,“娘子别害怕,我瞧了,娘子作息规律,身体康健,定是顺顺利利的。”
许栀和只能用水汪汪的眼睛表达借你吉言。
日头逐渐西沉。苗嬷嬷让人将常庆妤叫了出去。
这一回常庆妤没推脱,她站在卧房门口来回踱步,活像孩子亲爹做派。她竖着耳朵想要听清什么,却又害怕真的听见许栀和的痛吟,因此很是纠结。
一阵脚步声打乱了常庆妤的思绪,她抬头看去,又默默低下了脑袋。
原来是孩子真亲爹来了。
她不在意,来人也像是没看见门口乌泱泱站着的一帮人,径直进了卧房,旋即响起一阵阵惊讶声:“主君,您怎么直接就进来了?”
常庆妤想起刚刚许栀和在里面千叮咛万嘱咐的内容,顿时打了鸡血,准备进去将人喊出来。
刚刚许姐姐特意嘱咐了,若陈允渡进去,要拦着他。
她方走到门口,就听见一声婴孩的啼哭声,脚步一虚,差点跪了下去。
“这是生了?”她的声音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