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76节
“……”
张弗庸朝陈允渡瞄了一眼,见后者神色冷淡,丝毫不为之所动,才默默移开视线。
看吧,这便是他一开始最担心的事情。京城富商才不管什么礼仪道德,见到了好的,便想着不管不顾往自己家中抢,甭管现在承诺了什么,先把人请回家才是要事。
让张弗庸比较诧异的是,陈允渡的名词都还没泄漏,就已经能吸引来这么一大片人的哄抢了。
这要是说出了名次,今日两人算是别想安稳地走出去了。
张弗庸眼珠子一转,对众人道:“可我这外甥也只一个,你们哄来抢去,总不能将人分了七块。今日放榜,举子贡生不胜数,还有其他良缘可供选择,诸位可别因小失大啊。”
有一家不死心地问:“刚问小郎君名次?”
张弗庸沉着脸色摇了摇头,露出一个讳莫如深的神情。
盯着他瞧的各家小厮琢磨了一番小郎君这是没考好还是没考上,但正是这愣神的刹那,张弗庸抓紧机会扯着陈允渡跑了,直冲着马车而去。
小厮抬脚追了几步,见两人健步如飞,又泄气地回来,继续捞着相貌堂堂的有才之士。
反正今日的举子便像是洄游滩涂边的鱼,只要愿意耐下心,再次也能捞一个举子回去当个乘龙快婿。贡士固然好,但雪中送炭供养举子三年后再战,也不失为富商的策略之一。
没必要紧盯着一个有了妻室的不放。
陈允渡和张弗庸上了马车。
张弗庸对着前面的车夫道:“走,去潘楼。”
自他们上车时就一直默不作声观察两人的汤昭云挽起一抹笑,“怎么,看样子是大喜事。”
张弗庸也没扭捏,“那可不!”
他用力地伸手将汤昭云搂在了怀中,然后小声如叹息一般说:“今年,考上了。”
汤昭云一怔,旋即回抱住他,“考上了就好,考上了就好。”
许栀和见小舅舅和小舅母抱在一起,下意识地准备移开视线。
但她心底为小舅舅感到高兴。
见两人默默无声地抱在一处,许栀和将头靠在陈允渡的肩头,伸手握住他的掌心,“你……怎么样?”
陈允渡回握住她,“尚可。”
和汤昭云抱在一起的张弗庸瞬间分开,他说:“你管第三叫尚可?”
汤昭云:“允渡竟然是第三?”
盯着两道关切的视线,陈允渡纠正自己的措辞,“那便是……挺好。”
张弗庸幽幽道:“……罢了,可能梅公和我理解的尚可不太一样。”
许栀和扑哧一声笑出来,她是知道陈允渡性子的。
曾经的少年将自己的许诺一点点变作了现实,还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张弗庸严肃了一瞬,又重新恢复了笑颜,“今日开怀,咱们一道去潘楼吃一顿。六年前我就垂涎潘楼招牌醉香鸭,今日总算能吃上了。”
汤娘子道:“这样的喜事,是应该的。筠康还在家中睡着,我去将他接过来,你们先去潘楼占个位儿,今日人多,去晚了怕是没空位了。”
张弗庸闻言,立刻道:“我陪你同去。”
汤昭云瞪他一眼,压低声音,“你身为长辈,不在潘楼点菜付钱,跟着我跑什么。”
张弗庸闻言,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好像也是。”说完,他看向许栀和与陈允渡,“对了,梅公那边……”
陈允渡道:“晚间时候我再同栀和一道过去。”
张弗庸本想说不必这么麻烦,梅公对陈允渡有授业之恩,那就是一家人,正好可以接过来一道吃饭。
但他的荷包不允许。
汤昭云道:“何必晚间多跑一趟,说起来是我们的不是,来汴京这许多天,都能上门拜见梅公。今日正好,一道邀请过来。”
许栀和压低声音对陈允渡道:“那便一道请来吧。到时候我们先垫付些,不叫小舅舅和小舅母为难。”
陈允渡感受着许栀和说话时落在自己耳畔的风,极轻地嗯了一声。
另一边,汤昭云也轻声和张弗庸说着话,“你傻啊,梅公是允渡的授业恩师,咱们身为亲缘长辈,本就应该事先拜访,可现在一拖再拖,已经很不应该了。哪能一直让孩子们自个儿出面。”
张弗庸何尝不知道,但这一趟路途颠沛,他实在没有多余的银钱了。
“可银子……”
汤昭云想了想道:“这不必担心,我出行前带着一些撑场面的簪子镯子,稍后去接康儿时,我顺道将其抵押,应当能换下不少银子。”
张弗庸:“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见允渡的授业恩师和几根簪子,孰轻孰重,你心底没数?”汤昭云笑了一声,“相公,你日后可是要进官场的人,总不至于这点东西都看不清。”
张弗庸低叹一声:“娘子,我欠你太多。”
汤昭云摆了摆手:“夫妻之间,本为一体,说这些可就没意思了。你若是觉得对我不起,以后多寻些物件逗我欢心。不与你说了,我须得下车了。”
马车在一处巷口停下,汤昭云轻巧地下了马车。
许栀和看了一眼恨不得冲出去追上的张弗庸,轻咳一声,“小舅舅,再过一个路口,允渡下去接梅公和刁娘子了?”
张弗庸回神:“好,不过去了之后,别急着将人请出来,潘楼人多,未必能有位置。等马车回去消息。”
片刻后,陈允渡下去。马车上只剩下两人。许栀和看出张弗庸的紧张,主动讲了讲梅公和刁娘子的为人,最后总结:“小舅舅不必担心,他们都是极好相处的性子。”
张弗庸面部肌肉放松了些:“那就好。”
马车在潘楼几丈远的地方停下。
今日的潘楼门前挤满了人,马车不通,许栀和与张弗庸下来走了一段路,才进了门。
店小二走到两人面前,“两位可有订座?”
张弗庸身为长辈,主动上前一步,“还未曾。”
店小二神色为难道:“那这可就不好办了。今日客人众多,连一楼大堂散桌都被坐满了。”
张弗庸脸上露出了一丝窘迫,“这样。”
幸好留了个心眼,让陈允渡没有第一时间请人回来。否则梅公和刁娘子来了却没地方落脚,那场面真是不敢想象。
可,潘楼人满,樊楼估计也没空位。
许栀和扯了扯张弗庸的袖子,“没关系,潘楼既然没有空位,总还有旁的地方,吃食都是次要,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处就好。”
张弗庸伸手揉了揉许栀和的脑袋,知道她在宽慰自己,笑着说:“舅舅知道。”
他转过身,心底责备自己办事不周,嘴上道:“没事儿,舅舅知道还有一家店的味道不错……”
正说着,忽有一道声音插了进来,嗓音清脆。
“是许娘子吗?我家主人特意留了厢房,可供使用。”
第125章
顶着张弗庸探究的视线,许栀和回头朝着声音的来源看去。
雨顺心底咯噔一下,不会都第三次了,她还没有记住自己吧。
他正要张牙舞爪比划自己是谁时,许栀和犹如天籁一般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雨顺?”
雨顺点头如捣蒜,“对对对,是我是我。”
张弗庸看着两人打哑谜一样的说话方式,问许栀和:“这是?”
许栀和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哦,他呀,名叫雨顺,还有个兄长叫做风调,都是潘楼主人的人。我之前与潘楼主人有些过节,不过后来说开了……”说完,她望向雨顺,“是这样吧?”
雨顺在脑海中回忆了一番上次自家郎君和她见面的场景,沉默了一会儿说:“确实,都是误会。”
自家郎君表面上说着要离远些,实际上还不是眼巴巴地念着放榜当日他们可能会来潘楼,然后特意叫人空出一间厢房?这样说来,自己也没有说胡话。
张弗庸张了张嘴吧,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
是先惊讶地问许栀和什么时候和潘楼主人打上了交道,还是先问她既然和潘楼主人闹过不愉快,却还是选择了这一家?
他正为难,眼前还是年轻的小郎君露出虎牙,笑容灿烂,“兄长来了!”
风调看了一眼兀自傻乐的雨顺,轻咳一声,朝张弗庸与许栀和微微俯身,“此地喧嚣,主人露面会引起轰动,还请两位随我上楼说话。”
张弗庸想起外甥女和潘楼主人有过节,又想起两人冰释前嫌。
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答应。
许栀和安静地看着面前风调,点了点头:“带路吧。”
越往上走,酒楼的装饰也越发精致辉煌,珠帘纱幔,丝竹声声。有瑞脑清香,袖舞翩跹。
张弗庸好几次被戏文唱词吸引,但想起前面一脸淡然的许栀和,又板正了脸色,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他谨记自己是许栀和的舅舅,不能给她跌份儿。
他看了一眼两人之中更单纯憨傻的雨顺,压低声音问:“你也是楼里的伙计?”
雨顺挺了挺胸膛,“那哪能,我可是郎君的侍卫。来这一趟,是专程为了接到许娘子的。”
张弗庸在心底给许栀和比了一个大拇指,脸上神色越发淡定,“这样啊。”
雨顺等着他的后文,比如说好奇许娘子为何与郎君产生了纠葛,但这人迟迟不问,似乎随口问了一句,就失去了兴趣。
和她外甥女一样,关心的时候主动开口,不挂在心上的时候连个眼神都懒得给。
风调推开了房门,一板一眼朝着里面禀告:“郎君,许娘子和她舅舅来了。”
门内很快传出回应,“请进来。”
嗓音如珠玉落盘,尽显圆融。
许栀和对张弗庸道:“小舅舅,您先进。”
张弗庸愣了一瞬间,立刻挺直了腰杆子,踏进了房门。清雅的熏香萦绕,桌上秘色汝瓷瓶中斜插着一束红梅,桌前坐着一个天青色衣裳的郎君,姿态闲适,温文尔雅。
潘光站起身,朝着张弗庸微微颔首,“张举人……哦不,应当是张进士。”
按理说现在的张弗庸还不能被人称作进士,毕竟他现在还有参加殿试取得名次,被张贡士更加稳妥。贡士介于举人和进士之间,一般能被人喊的,也就在省试到殿试的这半个月里。
但潘光一开口就是进士。
张弗庸保持了一路的淡定有些撑不住的趋势,“这,这……”
张弗庸朝陈允渡瞄了一眼,见后者神色冷淡,丝毫不为之所动,才默默移开视线。
看吧,这便是他一开始最担心的事情。京城富商才不管什么礼仪道德,见到了好的,便想着不管不顾往自己家中抢,甭管现在承诺了什么,先把人请回家才是要事。
让张弗庸比较诧异的是,陈允渡的名词都还没泄漏,就已经能吸引来这么一大片人的哄抢了。
这要是说出了名次,今日两人算是别想安稳地走出去了。
张弗庸眼珠子一转,对众人道:“可我这外甥也只一个,你们哄来抢去,总不能将人分了七块。今日放榜,举子贡生不胜数,还有其他良缘可供选择,诸位可别因小失大啊。”
有一家不死心地问:“刚问小郎君名次?”
张弗庸沉着脸色摇了摇头,露出一个讳莫如深的神情。
盯着他瞧的各家小厮琢磨了一番小郎君这是没考好还是没考上,但正是这愣神的刹那,张弗庸抓紧机会扯着陈允渡跑了,直冲着马车而去。
小厮抬脚追了几步,见两人健步如飞,又泄气地回来,继续捞着相貌堂堂的有才之士。
反正今日的举子便像是洄游滩涂边的鱼,只要愿意耐下心,再次也能捞一个举子回去当个乘龙快婿。贡士固然好,但雪中送炭供养举子三年后再战,也不失为富商的策略之一。
没必要紧盯着一个有了妻室的不放。
陈允渡和张弗庸上了马车。
张弗庸对着前面的车夫道:“走,去潘楼。”
自他们上车时就一直默不作声观察两人的汤昭云挽起一抹笑,“怎么,看样子是大喜事。”
张弗庸也没扭捏,“那可不!”
他用力地伸手将汤昭云搂在了怀中,然后小声如叹息一般说:“今年,考上了。”
汤昭云一怔,旋即回抱住他,“考上了就好,考上了就好。”
许栀和见小舅舅和小舅母抱在一起,下意识地准备移开视线。
但她心底为小舅舅感到高兴。
见两人默默无声地抱在一处,许栀和将头靠在陈允渡的肩头,伸手握住他的掌心,“你……怎么样?”
陈允渡回握住她,“尚可。”
和汤昭云抱在一起的张弗庸瞬间分开,他说:“你管第三叫尚可?”
汤昭云:“允渡竟然是第三?”
盯着两道关切的视线,陈允渡纠正自己的措辞,“那便是……挺好。”
张弗庸幽幽道:“……罢了,可能梅公和我理解的尚可不太一样。”
许栀和扑哧一声笑出来,她是知道陈允渡性子的。
曾经的少年将自己的许诺一点点变作了现实,还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张弗庸严肃了一瞬,又重新恢复了笑颜,“今日开怀,咱们一道去潘楼吃一顿。六年前我就垂涎潘楼招牌醉香鸭,今日总算能吃上了。”
汤娘子道:“这样的喜事,是应该的。筠康还在家中睡着,我去将他接过来,你们先去潘楼占个位儿,今日人多,去晚了怕是没空位了。”
张弗庸闻言,立刻道:“我陪你同去。”
汤昭云瞪他一眼,压低声音,“你身为长辈,不在潘楼点菜付钱,跟着我跑什么。”
张弗庸闻言,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好像也是。”说完,他看向许栀和与陈允渡,“对了,梅公那边……”
陈允渡道:“晚间时候我再同栀和一道过去。”
张弗庸本想说不必这么麻烦,梅公对陈允渡有授业之恩,那就是一家人,正好可以接过来一道吃饭。
但他的荷包不允许。
汤昭云道:“何必晚间多跑一趟,说起来是我们的不是,来汴京这许多天,都能上门拜见梅公。今日正好,一道邀请过来。”
许栀和压低声音对陈允渡道:“那便一道请来吧。到时候我们先垫付些,不叫小舅舅和小舅母为难。”
陈允渡感受着许栀和说话时落在自己耳畔的风,极轻地嗯了一声。
另一边,汤昭云也轻声和张弗庸说着话,“你傻啊,梅公是允渡的授业恩师,咱们身为亲缘长辈,本就应该事先拜访,可现在一拖再拖,已经很不应该了。哪能一直让孩子们自个儿出面。”
张弗庸何尝不知道,但这一趟路途颠沛,他实在没有多余的银钱了。
“可银子……”
汤昭云想了想道:“这不必担心,我出行前带着一些撑场面的簪子镯子,稍后去接康儿时,我顺道将其抵押,应当能换下不少银子。”
张弗庸:“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见允渡的授业恩师和几根簪子,孰轻孰重,你心底没数?”汤昭云笑了一声,“相公,你日后可是要进官场的人,总不至于这点东西都看不清。”
张弗庸低叹一声:“娘子,我欠你太多。”
汤昭云摆了摆手:“夫妻之间,本为一体,说这些可就没意思了。你若是觉得对我不起,以后多寻些物件逗我欢心。不与你说了,我须得下车了。”
马车在一处巷口停下,汤昭云轻巧地下了马车。
许栀和看了一眼恨不得冲出去追上的张弗庸,轻咳一声,“小舅舅,再过一个路口,允渡下去接梅公和刁娘子了?”
张弗庸回神:“好,不过去了之后,别急着将人请出来,潘楼人多,未必能有位置。等马车回去消息。”
片刻后,陈允渡下去。马车上只剩下两人。许栀和看出张弗庸的紧张,主动讲了讲梅公和刁娘子的为人,最后总结:“小舅舅不必担心,他们都是极好相处的性子。”
张弗庸面部肌肉放松了些:“那就好。”
马车在潘楼几丈远的地方停下。
今日的潘楼门前挤满了人,马车不通,许栀和与张弗庸下来走了一段路,才进了门。
店小二走到两人面前,“两位可有订座?”
张弗庸身为长辈,主动上前一步,“还未曾。”
店小二神色为难道:“那这可就不好办了。今日客人众多,连一楼大堂散桌都被坐满了。”
张弗庸脸上露出了一丝窘迫,“这样。”
幸好留了个心眼,让陈允渡没有第一时间请人回来。否则梅公和刁娘子来了却没地方落脚,那场面真是不敢想象。
可,潘楼人满,樊楼估计也没空位。
许栀和扯了扯张弗庸的袖子,“没关系,潘楼既然没有空位,总还有旁的地方,吃食都是次要,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处就好。”
张弗庸伸手揉了揉许栀和的脑袋,知道她在宽慰自己,笑着说:“舅舅知道。”
他转过身,心底责备自己办事不周,嘴上道:“没事儿,舅舅知道还有一家店的味道不错……”
正说着,忽有一道声音插了进来,嗓音清脆。
“是许娘子吗?我家主人特意留了厢房,可供使用。”
第125章
顶着张弗庸探究的视线,许栀和回头朝着声音的来源看去。
雨顺心底咯噔一下,不会都第三次了,她还没有记住自己吧。
他正要张牙舞爪比划自己是谁时,许栀和犹如天籁一般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雨顺?”
雨顺点头如捣蒜,“对对对,是我是我。”
张弗庸看着两人打哑谜一样的说话方式,问许栀和:“这是?”
许栀和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哦,他呀,名叫雨顺,还有个兄长叫做风调,都是潘楼主人的人。我之前与潘楼主人有些过节,不过后来说开了……”说完,她望向雨顺,“是这样吧?”
雨顺在脑海中回忆了一番上次自家郎君和她见面的场景,沉默了一会儿说:“确实,都是误会。”
自家郎君表面上说着要离远些,实际上还不是眼巴巴地念着放榜当日他们可能会来潘楼,然后特意叫人空出一间厢房?这样说来,自己也没有说胡话。
张弗庸张了张嘴吧,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
是先惊讶地问许栀和什么时候和潘楼主人打上了交道,还是先问她既然和潘楼主人闹过不愉快,却还是选择了这一家?
他正为难,眼前还是年轻的小郎君露出虎牙,笑容灿烂,“兄长来了!”
风调看了一眼兀自傻乐的雨顺,轻咳一声,朝张弗庸与许栀和微微俯身,“此地喧嚣,主人露面会引起轰动,还请两位随我上楼说话。”
张弗庸想起外甥女和潘楼主人有过节,又想起两人冰释前嫌。
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答应。
许栀和安静地看着面前风调,点了点头:“带路吧。”
越往上走,酒楼的装饰也越发精致辉煌,珠帘纱幔,丝竹声声。有瑞脑清香,袖舞翩跹。
张弗庸好几次被戏文唱词吸引,但想起前面一脸淡然的许栀和,又板正了脸色,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他谨记自己是许栀和的舅舅,不能给她跌份儿。
他看了一眼两人之中更单纯憨傻的雨顺,压低声音问:“你也是楼里的伙计?”
雨顺挺了挺胸膛,“那哪能,我可是郎君的侍卫。来这一趟,是专程为了接到许娘子的。”
张弗庸在心底给许栀和比了一个大拇指,脸上神色越发淡定,“这样啊。”
雨顺等着他的后文,比如说好奇许娘子为何与郎君产生了纠葛,但这人迟迟不问,似乎随口问了一句,就失去了兴趣。
和她外甥女一样,关心的时候主动开口,不挂在心上的时候连个眼神都懒得给。
风调推开了房门,一板一眼朝着里面禀告:“郎君,许娘子和她舅舅来了。”
门内很快传出回应,“请进来。”
嗓音如珠玉落盘,尽显圆融。
许栀和对张弗庸道:“小舅舅,您先进。”
张弗庸愣了一瞬间,立刻挺直了腰杆子,踏进了房门。清雅的熏香萦绕,桌上秘色汝瓷瓶中斜插着一束红梅,桌前坐着一个天青色衣裳的郎君,姿态闲适,温文尔雅。
潘光站起身,朝着张弗庸微微颔首,“张举人……哦不,应当是张进士。”
按理说现在的张弗庸还不能被人称作进士,毕竟他现在还有参加殿试取得名次,被张贡士更加稳妥。贡士介于举人和进士之间,一般能被人喊的,也就在省试到殿试的这半个月里。
但潘光一开口就是进士。
张弗庸保持了一路的淡定有些撑不住的趋势,“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