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60节
良吉欲言又止地看着许栀和,最后道:“主家说了要照看好大娘子,我也跟着去。”
他认得字,昨夜那张纸被风吹了大半宿,他一字一字瞧得分明。
姑娘想追回这么多年被掌柜、伙计倾吞的家财。
一个两个比她还愣、还固执。许栀和自知自己劝说不动,点了点头,“一起去吧。”
主仆三人刚商量完毕,准备动身,忽然门外响起一阵喧嚣声。
秋儿看清两个身着豆沙红的衙役,心狠狠地跳了跳,竭力维持着面上的淡定。
刚刚才保证过不害怕、能顶得住,她可不要这么快就在姑娘面前现了狼狈。
许栀和也注意到了门口的动静,她拉出门闩,目光坦荡地迎上衙役。
衙役一幅公事公办的语气,“你们就是‘许家茶肆’的人?”
掌柜缩在衙役的身后,“衙役大哥,就是他们,我在这儿干了八年,她说赶就赶……今年的例钱还没结给我呢!”
衙役对掌柜几乎要趴在他身上的举动微微皱眉,可顾忌着这一趟是公差,只能伸手一点点掰开他紧紧扣着自己的手。
掌柜没了能抓握的东西,十分慌张,像是担心良吉随时会暴起伤人。
衙役摆脱了犹如挂在身上一样的掌柜,目光重新看向许栀和,“你便是主家许家三娘,跟我们走一趟吧。”
许栀和深吸一口气,抬手拭了拭眼角,一双清润的眼眸中忽然多了几滴泪,连带着眼眶都微微泛起红。
她望向掌柜,“昨夜我不与你计较,谁知道你反而倒打一耙,去就是了。”
掌柜看着她缓缓滑落的泪珠,眼睛瞪得浑圆——不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昨日的许家三娘,分明不是这样的。
她在装啊!昨日的许三娘活脱脱一头笑面虎,遇到什么都云淡风轻的,哪里会这般忸怩垂泪?
日头越升越高,掌柜却无端打了个寒颤,总觉得今日这一躺,他要折了夫人又折兵。
恍惚间,他产生了退意,“衙役大哥……”
许栀和适时打断他的话语,看向衙役,语气破碎中带着几分不容诋毁的坚强,情绪拿捏得十分到位,“有劳衙役大哥跑这一趟,我们便去应天府辩个明白。”
衙役在应天府当了好几年的差,见过的魑魅魍魉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如今见到许家三娘面无惧色,掌柜支支吾吾,还有什么不明白,他立刻沉着嗓音,“诬告主家,乃以卑犯尊,你又是一大早等在应天府门口,你可要想好了这状诉不诉?”
掌柜被他这么一斥,昨日的愤懑早去散去了大半,只剩下一阵懊悔。
“不告了不告了,老主家待我不薄。”掌柜连连摆手,“三娘年幼,昨日起了小小冲突,待我解释清楚,自然一切都好……也省了诸位大人辛苦这趟。”
衙役想冷哼一声,又记着自己职责,只好继续冷沉着一张脸,而后转头看向许栀和,冷声问:“许家三娘,你怎么说?”
许栀和轻轻咬着下唇,一颗泪珠垂在眼睫上将落未落,她像是沉思了半响,下定决心道,“之前不愿计较,是记挂多年情谊,可是如今无端被人找上门,平白受此冤屈,我虽不识得几个大字,却也直到做人要清清白白……”
她朝着衙役微微俯身,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我要去应天府衙。”
随着许栀和话音落下,掌柜像被人抽干了力气,只能颤抖着手指着她。
许栀和朝衙役道:“辛苦诸位大哥了。”
“不妨事,”衙役摆了摆手,“职责所在。”
这样主告、被告对调的事情,应天府衙也不是第一日见了。府衙里头的案子堆积如山,各种陈情细数起来倒是比话本还要离奇惊悚。像这样主告沦为被告的,好结局的不出十分之一,大多都是赔了钱又要挨板子。
他看明白了这局势,在心中酝酿着措辞,准备回去路上和府尹大人讲清楚今日事端的起末。
说完,他挥了挥手,与同行的另一个衙役在前面开路。
良吉和秋儿跟在许栀和的身后,看着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路都不会走了的掌柜,心中一阵舒爽。
自作孽,不可活。
第45章
应天府衙门前,立着两只威严的石狮子。
从石阶下方向上走去,一抬头就能看见檐角的獬豸刻纹,双目炯炯,似要看清天下罪业。
许栀和跟着衙役走入其中,穿过门前一大块空地,左侧放着一面有些年岁的登闻鼓,她扫了一眼,紧跟着衙役走入其中。
坐在上首的应天府尹一身绯红色官袍,头顶一顶黑纱制作的长翅帽,正低头写着东西。
衙役俯身走到应天府尹耳畔,详细说明刚刚发生的事情。
应天府尹听闻,微微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下面的人。
许栀和刚一抬头,恰好和应天府尹对视一眼,旋即她快速低头,在脑海中回忆自己瞧见:府尹看着约莫三十左右,面容清冷,因主掌刑狱,给他无端添上几抹凌厉之色。
能在三十岁左右坐上应天府尹的位置,可谓是年少有为。
“许家三娘何在?”开封府尹说。
他的音色低沉悦耳,口吻平静不带一丝感情,让人想起了山巅未化开的积雪。
明明没有冷言冷语,却自带一丝冷意。
许栀和向前一步,“拜见大人,民女乃许家茶肆现在的主家。两月前我出阁,家中亲长给我地契以傍身,后巡视铺面,却发现掌柜到了八月,账却只记到了二月……民女虽出身不高,却也知道这样的掌柜断然无铺子敢用,于是好言相劝,让他离开,没成想他反过来诬陷民女克扣他的例钱。”
说到此处,许栀和眼眶泛红地看着掌柜,语气无奈又委屈,“我本想着你是许家的老人,不予追究下去。”
掌柜被她说的哑口无言,急红一张脸,“你!”
“肃静,”衙役冷斥了一句,面向许栀和的时候,语气软和了一点,“你接着说。”
许栀和目光坦坦荡荡地和衙役、应天府尹对视,声音轻柔中带着一丝清冷,“掌柜既然不顾这么多年的情分,我也不愿再为掌柜遮羞。出嫁的时候父亲曾给我一张装点单子,现在东西折了折、卖了卖,一间好好的铺面,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她一面说着,一面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单子。
上首的府尹低垂着眼睫,叫人猜不透心思,许栀和袖中的手握了握拳,将单子展开显露在掌柜面前,“掌柜你看看,对是不对?”
掌柜心乱如麻,哪还能逐字逐句辨认清楚,况且这张纸看着颇有些年岁……她到底是许家的三姑娘,老主家顾念女儿,将单子留给她傍身,亦是合情合理。
只看了上面“三张胡桃木桌椅”,眼神就灰败了下来。八年前眼前的三姑娘还是个稚子,哪里能想到今日这一步。
衙役朝许栀和伸手。
许栀和指尖微顿,随后恢复了正常,将单子放在了衙役的掌心。
应天府尹办案多年,没错过她那一瞬间的迟钝,见衙役将纸端了上来,他伸手拿起那一张纸。
纸是白面的,上面有细碎的纹路,看手艺,像是最近两年汴京城时兴的白宣。
他目光落在称得上“规整”的字迹上,这幅字迹算不上幼稚,但也远远称不上老练,再细细一嗅,隐约能闻到上面浅淡的茶味。
许栀和在应天府尹低头的一瞬间绷紧了身子……果然,自己的临时起意,怎么能瞒得住平素和案子打交道的判官。
应天府尹将纸放在了桌面,顺便将自己一直握在手中的笔随意搁置在笔山上,他掸了掸自己的衣袍,缓缓站起身。
公堂本就高低做得分明,应天府尹个子又高大,站起身后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他冷眉瞧着许栀和的反应,又掠过瑟瑟发抖、一脸懊悔的掌柜,像是随口问一般:“有了物证,可还有人证?”
许栀和沉默了片刻。
府尹这是什么意思?那张已经被看透为伪造的单子,被他认下来了?
衙役见许栀和低垂着脑袋,用力地咳嗽了一声。
“许三娘,大人问你可有人证?”
许栀和回神,抬眸看了一眼应天府尹,立刻又低下了脑袋,“自然是有的。茶肆周边邻里,皆可为民女作证。”
“去。”府尹对着一旁的衙役道。
衙役领命出去,先前说话的衙役对许栀和道:“许三娘,大人求证还要时间,你……你们先移步偏厅稍后吧。”
毕竟偌大的应天府,每日要处理的事情何其多。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接过重新回到她手里的单子,剧烈的心跳缓缓变得平静。
八年前店中陈设见过的人繁多,她不愁没有人证,且掌柜的作风一看就不是素日与邻为善的性子,谁会特意买他的账。
她转身朝府尹微微俯身,“民女多谢大人。”
掌柜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情绪激动起来,要赔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不能一个人吃了这闷亏,他嚷着道:“铺子中这么多年可不止我一个人,那糟心烂肺的伙计也不是干净的!”
衙役望着挣扎的人,有些为难地抬头:“大人。”
府尹淡道:“一并叫来。”
许栀和对他这种拖人下水的行为不予置评,跟在衙役的身后进了侧堂。
堂中并无花哨装饰,只几张桌椅板凳,三人坐下后,衙役指了指桌上的水壶,“你们要是口渴了,自己倒水。”
许栀和谢过,又看了眼落后一步进来的掌柜。
掌柜看见许栀和的望过来的眼神,立刻耷拉了脑袋,同时暗自懊悔自己怎么就一时间想不开招惹了这尊煞神。
一个时辰后,去找人的衙役和求证的衙役一道回来,许栀和与掌柜也被叫回了堂上。
伙计抱着包袱,挣扎不休,衙役朝府尹拱手,“大人,找上门的时候,他正欲逃跑。”
“不是逃跑不是逃跑!”伙计慌乱摆手,“我二舅姥爷家的外孙女满月,我要回家访亲。”
掌柜:“既然要回去探亲,你昨日怎么不说?”
伙计结结巴巴地说:“昨日,昨日原是准备说的,后来主、主家娘子过来,说不让我们来铺子上工,草民寻思既、既然如此,索性回家去。”
他的话语还算逻辑清晰,府尹微微颔首,算是认下他这番说辞。
掌柜见自己劣势更加明显,再也顾不得许多,他挣开了押着自己的衙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当年许家茶肆被典卖的东西,也分了这伙计一份,大人执法如山、公正不阿,定能查明始末!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如是一句不忠,愿受天打雷劈!”
一时间,满堂上都是掌柜的呼声,“那一对石狮子,你敢说不是你搬走卖了去?”
伙计喊道:“你,那明明是你要我卖的!”
许栀和看了半响,忽地体会到了当官的苦涩。
府尹提笔,在纸上簌簌落笔,片刻后,他将笔放在一旁,垂眸看向许栀和,“许三娘。”
许栀和立刻抬头:“草民在。”
府尹让人将纸拿下来递给她瞧过,许栀和心中微微怔住,只方才须臾的功夫,这位应天府尹就已经一字不落的记了下来。
“你看仔细,可有误?”他说。
许栀和依言一列列望去,半响,将纸还给衙役,“一字不错。”
他认得字,昨夜那张纸被风吹了大半宿,他一字一字瞧得分明。
姑娘想追回这么多年被掌柜、伙计倾吞的家财。
一个两个比她还愣、还固执。许栀和自知自己劝说不动,点了点头,“一起去吧。”
主仆三人刚商量完毕,准备动身,忽然门外响起一阵喧嚣声。
秋儿看清两个身着豆沙红的衙役,心狠狠地跳了跳,竭力维持着面上的淡定。
刚刚才保证过不害怕、能顶得住,她可不要这么快就在姑娘面前现了狼狈。
许栀和也注意到了门口的动静,她拉出门闩,目光坦荡地迎上衙役。
衙役一幅公事公办的语气,“你们就是‘许家茶肆’的人?”
掌柜缩在衙役的身后,“衙役大哥,就是他们,我在这儿干了八年,她说赶就赶……今年的例钱还没结给我呢!”
衙役对掌柜几乎要趴在他身上的举动微微皱眉,可顾忌着这一趟是公差,只能伸手一点点掰开他紧紧扣着自己的手。
掌柜没了能抓握的东西,十分慌张,像是担心良吉随时会暴起伤人。
衙役摆脱了犹如挂在身上一样的掌柜,目光重新看向许栀和,“你便是主家许家三娘,跟我们走一趟吧。”
许栀和深吸一口气,抬手拭了拭眼角,一双清润的眼眸中忽然多了几滴泪,连带着眼眶都微微泛起红。
她望向掌柜,“昨夜我不与你计较,谁知道你反而倒打一耙,去就是了。”
掌柜看着她缓缓滑落的泪珠,眼睛瞪得浑圆——不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昨日的许家三娘,分明不是这样的。
她在装啊!昨日的许三娘活脱脱一头笑面虎,遇到什么都云淡风轻的,哪里会这般忸怩垂泪?
日头越升越高,掌柜却无端打了个寒颤,总觉得今日这一躺,他要折了夫人又折兵。
恍惚间,他产生了退意,“衙役大哥……”
许栀和适时打断他的话语,看向衙役,语气破碎中带着几分不容诋毁的坚强,情绪拿捏得十分到位,“有劳衙役大哥跑这一趟,我们便去应天府辩个明白。”
衙役在应天府当了好几年的差,见过的魑魅魍魉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如今见到许家三娘面无惧色,掌柜支支吾吾,还有什么不明白,他立刻沉着嗓音,“诬告主家,乃以卑犯尊,你又是一大早等在应天府门口,你可要想好了这状诉不诉?”
掌柜被他这么一斥,昨日的愤懑早去散去了大半,只剩下一阵懊悔。
“不告了不告了,老主家待我不薄。”掌柜连连摆手,“三娘年幼,昨日起了小小冲突,待我解释清楚,自然一切都好……也省了诸位大人辛苦这趟。”
衙役想冷哼一声,又记着自己职责,只好继续冷沉着一张脸,而后转头看向许栀和,冷声问:“许家三娘,你怎么说?”
许栀和轻轻咬着下唇,一颗泪珠垂在眼睫上将落未落,她像是沉思了半响,下定决心道,“之前不愿计较,是记挂多年情谊,可是如今无端被人找上门,平白受此冤屈,我虽不识得几个大字,却也直到做人要清清白白……”
她朝着衙役微微俯身,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我要去应天府衙。”
随着许栀和话音落下,掌柜像被人抽干了力气,只能颤抖着手指着她。
许栀和朝衙役道:“辛苦诸位大哥了。”
“不妨事,”衙役摆了摆手,“职责所在。”
这样主告、被告对调的事情,应天府衙也不是第一日见了。府衙里头的案子堆积如山,各种陈情细数起来倒是比话本还要离奇惊悚。像这样主告沦为被告的,好结局的不出十分之一,大多都是赔了钱又要挨板子。
他看明白了这局势,在心中酝酿着措辞,准备回去路上和府尹大人讲清楚今日事端的起末。
说完,他挥了挥手,与同行的另一个衙役在前面开路。
良吉和秋儿跟在许栀和的身后,看着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路都不会走了的掌柜,心中一阵舒爽。
自作孽,不可活。
第45章
应天府衙门前,立着两只威严的石狮子。
从石阶下方向上走去,一抬头就能看见檐角的獬豸刻纹,双目炯炯,似要看清天下罪业。
许栀和跟着衙役走入其中,穿过门前一大块空地,左侧放着一面有些年岁的登闻鼓,她扫了一眼,紧跟着衙役走入其中。
坐在上首的应天府尹一身绯红色官袍,头顶一顶黑纱制作的长翅帽,正低头写着东西。
衙役俯身走到应天府尹耳畔,详细说明刚刚发生的事情。
应天府尹听闻,微微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下面的人。
许栀和刚一抬头,恰好和应天府尹对视一眼,旋即她快速低头,在脑海中回忆自己瞧见:府尹看着约莫三十左右,面容清冷,因主掌刑狱,给他无端添上几抹凌厉之色。
能在三十岁左右坐上应天府尹的位置,可谓是年少有为。
“许家三娘何在?”开封府尹说。
他的音色低沉悦耳,口吻平静不带一丝感情,让人想起了山巅未化开的积雪。
明明没有冷言冷语,却自带一丝冷意。
许栀和向前一步,“拜见大人,民女乃许家茶肆现在的主家。两月前我出阁,家中亲长给我地契以傍身,后巡视铺面,却发现掌柜到了八月,账却只记到了二月……民女虽出身不高,却也知道这样的掌柜断然无铺子敢用,于是好言相劝,让他离开,没成想他反过来诬陷民女克扣他的例钱。”
说到此处,许栀和眼眶泛红地看着掌柜,语气无奈又委屈,“我本想着你是许家的老人,不予追究下去。”
掌柜被她说的哑口无言,急红一张脸,“你!”
“肃静,”衙役冷斥了一句,面向许栀和的时候,语气软和了一点,“你接着说。”
许栀和目光坦坦荡荡地和衙役、应天府尹对视,声音轻柔中带着一丝清冷,“掌柜既然不顾这么多年的情分,我也不愿再为掌柜遮羞。出嫁的时候父亲曾给我一张装点单子,现在东西折了折、卖了卖,一间好好的铺面,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她一面说着,一面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单子。
上首的府尹低垂着眼睫,叫人猜不透心思,许栀和袖中的手握了握拳,将单子展开显露在掌柜面前,“掌柜你看看,对是不对?”
掌柜心乱如麻,哪还能逐字逐句辨认清楚,况且这张纸看着颇有些年岁……她到底是许家的三姑娘,老主家顾念女儿,将单子留给她傍身,亦是合情合理。
只看了上面“三张胡桃木桌椅”,眼神就灰败了下来。八年前眼前的三姑娘还是个稚子,哪里能想到今日这一步。
衙役朝许栀和伸手。
许栀和指尖微顿,随后恢复了正常,将单子放在了衙役的掌心。
应天府尹办案多年,没错过她那一瞬间的迟钝,见衙役将纸端了上来,他伸手拿起那一张纸。
纸是白面的,上面有细碎的纹路,看手艺,像是最近两年汴京城时兴的白宣。
他目光落在称得上“规整”的字迹上,这幅字迹算不上幼稚,但也远远称不上老练,再细细一嗅,隐约能闻到上面浅淡的茶味。
许栀和在应天府尹低头的一瞬间绷紧了身子……果然,自己的临时起意,怎么能瞒得住平素和案子打交道的判官。
应天府尹将纸放在了桌面,顺便将自己一直握在手中的笔随意搁置在笔山上,他掸了掸自己的衣袍,缓缓站起身。
公堂本就高低做得分明,应天府尹个子又高大,站起身后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他冷眉瞧着许栀和的反应,又掠过瑟瑟发抖、一脸懊悔的掌柜,像是随口问一般:“有了物证,可还有人证?”
许栀和沉默了片刻。
府尹这是什么意思?那张已经被看透为伪造的单子,被他认下来了?
衙役见许栀和低垂着脑袋,用力地咳嗽了一声。
“许三娘,大人问你可有人证?”
许栀和回神,抬眸看了一眼应天府尹,立刻又低下了脑袋,“自然是有的。茶肆周边邻里,皆可为民女作证。”
“去。”府尹对着一旁的衙役道。
衙役领命出去,先前说话的衙役对许栀和道:“许三娘,大人求证还要时间,你……你们先移步偏厅稍后吧。”
毕竟偌大的应天府,每日要处理的事情何其多。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接过重新回到她手里的单子,剧烈的心跳缓缓变得平静。
八年前店中陈设见过的人繁多,她不愁没有人证,且掌柜的作风一看就不是素日与邻为善的性子,谁会特意买他的账。
她转身朝府尹微微俯身,“民女多谢大人。”
掌柜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情绪激动起来,要赔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不能一个人吃了这闷亏,他嚷着道:“铺子中这么多年可不止我一个人,那糟心烂肺的伙计也不是干净的!”
衙役望着挣扎的人,有些为难地抬头:“大人。”
府尹淡道:“一并叫来。”
许栀和对他这种拖人下水的行为不予置评,跟在衙役的身后进了侧堂。
堂中并无花哨装饰,只几张桌椅板凳,三人坐下后,衙役指了指桌上的水壶,“你们要是口渴了,自己倒水。”
许栀和谢过,又看了眼落后一步进来的掌柜。
掌柜看见许栀和的望过来的眼神,立刻耷拉了脑袋,同时暗自懊悔自己怎么就一时间想不开招惹了这尊煞神。
一个时辰后,去找人的衙役和求证的衙役一道回来,许栀和与掌柜也被叫回了堂上。
伙计抱着包袱,挣扎不休,衙役朝府尹拱手,“大人,找上门的时候,他正欲逃跑。”
“不是逃跑不是逃跑!”伙计慌乱摆手,“我二舅姥爷家的外孙女满月,我要回家访亲。”
掌柜:“既然要回去探亲,你昨日怎么不说?”
伙计结结巴巴地说:“昨日,昨日原是准备说的,后来主、主家娘子过来,说不让我们来铺子上工,草民寻思既、既然如此,索性回家去。”
他的话语还算逻辑清晰,府尹微微颔首,算是认下他这番说辞。
掌柜见自己劣势更加明显,再也顾不得许多,他挣开了押着自己的衙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当年许家茶肆被典卖的东西,也分了这伙计一份,大人执法如山、公正不阿,定能查明始末!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如是一句不忠,愿受天打雷劈!”
一时间,满堂上都是掌柜的呼声,“那一对石狮子,你敢说不是你搬走卖了去?”
伙计喊道:“你,那明明是你要我卖的!”
许栀和看了半响,忽地体会到了当官的苦涩。
府尹提笔,在纸上簌簌落笔,片刻后,他将笔放在一旁,垂眸看向许栀和,“许三娘。”
许栀和立刻抬头:“草民在。”
府尹让人将纸拿下来递给她瞧过,许栀和心中微微怔住,只方才须臾的功夫,这位应天府尹就已经一字不落的记了下来。
“你看仔细,可有误?”他说。
许栀和依言一列列望去,半响,将纸还给衙役,“一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