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49节
陈允渡抱着书的手微微一顿,咽下了心中的疑惑,顺着许栀和的话道:“好。”
片刻,复又问:“要羊毛做什么?”
许栀和用手指摩挲着袖中的画纸,向他卖了个关子,“秘密。”
陈允渡便没有追问,只在心中默默记住许栀和所需。
许栀和走在前面,脚步轻快。
勾月冷辉,地上竹影晃动,一阵风起,沙沙作响。
陈允渡望着地上被拉得斜长的影子,快步走到许栀和的身边。
许栀和听到身边的脚步声,笑吟吟转头看他:“等我做好了,再给你看……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陈允渡下意识道:“能。”
许栀和双手背在身后,闻言笑道:“那便借你吉言。”
两人走到梅府门外,小厮本欲相送,却被陈允渡轻声拒绝了。
这段路简单,他已经记在心中。
两人一路走回去,宅院门口,良吉等候良久,见人回来,连忙迎上前。
“主家,大娘子。”
陈允渡应了一声,微微捏起衣摆跨过门槛,过去后,对他道:“若我回来的晚,不必在门口等候。守好栀……娘子就好。”
良吉“哎”了一声。
两人洗漱完后,陈允渡点了油灯,坐在正堂用饭的桌椅上就开始看书。
汴京遍地才子,他更不能懈怠。
许栀和借他半盏灯光,拿了纸笔坐在对面,勾画引月身上的花纹。
方梨端了茶水走到门口,正准备请示,就看见灯光朦胧中,两人相对而坐,虽各忙各的,但看着颇为协调。
陈允渡恰好抬眸,见她过来,又瞥了眼认真作画的许栀和,轻轻抬手比了个“嘘”。
方梨颔首示意自己明白了,她放轻了脚步,将茶盏放在桌子另一边,又小心翼翼走了。
半盏茶后,许栀和才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垂眸打量着自己的画作。
她的画并非传统国画,而是一种偏向于写实的画法,只可惜现在没有颜料,否则必然更加真实。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虽然记性不差,但时间久了难免出现偏差,画下来后,就不用担心忘记了。
许栀和了却一桩心事,将笔搁在架子上,单手托腮看着陈允渡灯光下的面容。
阴影恰到好处,勾勒他的眉骨与下颌。
不过比起常见的闲散姿态,他的面色时而凝重严肃,时而舒展开怀,变换之快,如同戏法。
许栀和小小地打了个哈欠,心中猜测陈允渡什么时候能察觉自己正望着他。
夏夜的飞蛾多,几只飞蛾被火光吸引,缭绕在油灯周围。
飞蛾的翅膀晃动出一片阴影,陈允渡置若罔闻,直到看完,他才酣畅淋漓地放下手中的书卷,
范纯仁的文章用笔老练,一气呵成,读来叫人欲罢不能。
提笔将自己感悟写下后,他心中复颂一遍,简单修正措辞,才算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一抬头,正对上许栀和的眸子。
美色再好,毕竟夜深,她有些困了,见陈允渡终于注意到自己,她强打起精神看着他,“官人……可否帮我洗笔?”
她不想出门动弹。
陈允渡望着她展开的画和搁下的笔,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笔头的墨色不再流动,也不知道许栀和等了自己多久,陈允渡忍了忍,轻声问:“栀和方才怎么不喊我?”
许栀和正好起身,听到他的问题,嘴角噙了一抹淡淡的浅笑:“我怕打扰到你看书呀。”
她说得太过理所应当,说完,不等身后人做出反应,施施然到了寝屋。
陈允渡闭了闭眸。
许栀和解开衣带躺在床上,一翻身,正好能看见陈允渡坐着的侧身,微顿,又默默转向另一边。
……
窗外起了一阵风声。
许栀和睁开眼的时候,迟滞地盯着床的雕花,半响才反应过来,现在已经身处汴京。
方梨听到声响,端了水进来伺候她梳洗。
今日无别事,许栀和懒得盘发,只简单用一根束带将自己及腰的长发束起来。
她走到桌边,看见了一叠墨绿色的布缎,以及一小篮去了灰的羊毛。
许栀和微顿,问:“陈……官人呢?”
“姑爷去了梅府,他把东西放下就走了。”方梨摇了摇头,好奇地盯着一篮子羊毛,“姑娘,你说姑爷送羊毛来是什么意思呢?”
许栀和:“是我要的。”
方梨:“?”
许栀和微微沉吟,引月身上只黑白相间,调色不难,她拿了一个小碗,用墨汁兑水。
等浅淡到一定的程度,许栀和分了一部分羊毛出来,浸泡在了墨汁里头。
这些都不难,不过伸手将羊毛从墨水里面拿出来是个有挑战的活,她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将手伸进去。
方梨惊呼一声:“姑娘!”
她话音刚落,只见许栀和指尖沾着介于灰白之间的墨汁。
许栀和面不改色地将染成黑色的羊毛取出来放在旁边备着的小竹排上,偏头对身边一言难尽的方梨道:“方梨,你去把这个放到太阳底下晒干。”
方梨心情颇为复杂,端着一团黑乎乎的羊毛跑到了太阳底下。
她走后,许栀和脸上的淡定尽数褪去,连忙起身喊良吉,让他打一盆水来。
墨水经过稀释,颜色并不浓重,用清水搓洗几下,就搓掉了。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虽然现在的墨膏都是松烟制作,没什么添加剂,但是黑色留在手上,感觉仍旧不好受。
这几日的阳光很好,泡了墨汁的羊毛在外面晒了一个时辰,便干得透透的。方梨将黑色羊毛端了进去,看见姑娘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划拉着一根针……
划拉着一根针?
方梨三步并作两步,急忙道:“姑娘,你这是做什么?针被刮起了勾子,还怎么缝衣服?”
许栀和头也不抬地继续忙着自己手底下的事,“这根针以后不缝衣服了。”
剪刀和针都是锐物,许栀和很小心谨慎,等两侧都勾出一点不平后,她取了一块羊毛试验。
羊毛被勾起侧绒,成功毡化。
工具准备好,剩下的就是一点点就底扎好,最后根据条纹扎上颜色。许栀和静下心,根据羊毛的量取了一大团,开始慢慢扎了起来。
方梨安静了下来,一动不动盯着姑娘的动作。
姑娘原先还有些不熟练,好几次扎到了指腹,她几次想要喊停,掐了自己好几把才忍住了。
不知什么时候,忙完差事的秋儿和良吉也好奇地围了过来。
怕遮挡光线,两人都站在旁边。
一团没什么形状的羊毛在许栀和的手下渐渐有了形状。
许栀和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在他们三人眼中看起来像什么,只知道针太短太细,上面能握的地方有限,才半盏茶功夫,她的指腹已然开始变疼。
方梨密切关注许栀和的动作,忽然跑了出去,拿回来一条一寸宽的布条。
她拦住许栀和,将她的拇指和食指指腹包起来,打了个结。
许栀和任她动作,笑眯眯地夸,“方梨真聪明。”
方梨望着许栀和出现了一道红杠的指腹,心底又是无奈又是心疼,听到许栀和的话,闷声道:“奴婢聪明什么?姑娘,这东西就非做不可吗?”
她在心疼自己。
许栀和望着自己手下已然有了形状的羊毛,对她点了点头。
“好吧,”方梨望着她,“既然姑娘一定要做,不如教奴婢,姑娘别自己动手了。”
“你要是想学,我自然愿意教你,”许栀和说,“不过这个就先让我自己完成吧。”
形状模样出来之后,后面就简单了许多,许栀和一边扎着,一边在心底盘算这种羊毛毡能否卖出个价钱。
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想着可以做一个“引月”,以宽慰梅静宁的怀母之心。
但是随着工具齐备,手法渐渐熟练,许栀和忽然觉得在京城出售这样的羊毛毡,并非空中阁楼。
这样的羊毛毡做法不难,只需要羊毛和带勾的针,熟练起来,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很好做,除了做成兽形,还有扎些花朵,缀在簪子上,便有一番趣味。
许栀和望着桌上剩下的羊毛,心中下定主意,等扎完了引月,她便试试能否寄卖出去。
——马行街上不就有一间号称什么珍奇都收都卖的多宝斋吗?
第39章
制作羊毛毡是一件细致活,晚间扎针伤眼,许栀和只挑了白日做。忙了三日,一只活灵活现的黑白狸奴成形。
许栀和将针放在一旁,拿起来把完欣赏。
在旁边看了三日的方梨、秋儿与良吉总算反应过来了许栀和这几日在忙什么,远远地瞧着,姑娘手中的狸奴宛如活物,毛发绒毛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许栀和将羊毛毡放入篮中,嘱咐道:“你们可以拿起来看看,但要小心一些。”
方梨和秋儿直接上手触碰,和想象中的松软无力不同,手中的羊毛狸奴很结实,除非用力撕扯,不然绝不可能碎成两段。
这在秋儿看来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无需针线缝制,就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姑娘是怎么想出来的?
许栀和知道她们手下有分寸,任她们好奇地拨弄,自己则趁热打铁,从篮中取出来她昨日特意染成红色的羊毛,做出两朵小小的花。
片刻,复又问:“要羊毛做什么?”
许栀和用手指摩挲着袖中的画纸,向他卖了个关子,“秘密。”
陈允渡便没有追问,只在心中默默记住许栀和所需。
许栀和走在前面,脚步轻快。
勾月冷辉,地上竹影晃动,一阵风起,沙沙作响。
陈允渡望着地上被拉得斜长的影子,快步走到许栀和的身边。
许栀和听到身边的脚步声,笑吟吟转头看他:“等我做好了,再给你看……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陈允渡下意识道:“能。”
许栀和双手背在身后,闻言笑道:“那便借你吉言。”
两人走到梅府门外,小厮本欲相送,却被陈允渡轻声拒绝了。
这段路简单,他已经记在心中。
两人一路走回去,宅院门口,良吉等候良久,见人回来,连忙迎上前。
“主家,大娘子。”
陈允渡应了一声,微微捏起衣摆跨过门槛,过去后,对他道:“若我回来的晚,不必在门口等候。守好栀……娘子就好。”
良吉“哎”了一声。
两人洗漱完后,陈允渡点了油灯,坐在正堂用饭的桌椅上就开始看书。
汴京遍地才子,他更不能懈怠。
许栀和借他半盏灯光,拿了纸笔坐在对面,勾画引月身上的花纹。
方梨端了茶水走到门口,正准备请示,就看见灯光朦胧中,两人相对而坐,虽各忙各的,但看着颇为协调。
陈允渡恰好抬眸,见她过来,又瞥了眼认真作画的许栀和,轻轻抬手比了个“嘘”。
方梨颔首示意自己明白了,她放轻了脚步,将茶盏放在桌子另一边,又小心翼翼走了。
半盏茶后,许栀和才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垂眸打量着自己的画作。
她的画并非传统国画,而是一种偏向于写实的画法,只可惜现在没有颜料,否则必然更加真实。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虽然记性不差,但时间久了难免出现偏差,画下来后,就不用担心忘记了。
许栀和了却一桩心事,将笔搁在架子上,单手托腮看着陈允渡灯光下的面容。
阴影恰到好处,勾勒他的眉骨与下颌。
不过比起常见的闲散姿态,他的面色时而凝重严肃,时而舒展开怀,变换之快,如同戏法。
许栀和小小地打了个哈欠,心中猜测陈允渡什么时候能察觉自己正望着他。
夏夜的飞蛾多,几只飞蛾被火光吸引,缭绕在油灯周围。
飞蛾的翅膀晃动出一片阴影,陈允渡置若罔闻,直到看完,他才酣畅淋漓地放下手中的书卷,
范纯仁的文章用笔老练,一气呵成,读来叫人欲罢不能。
提笔将自己感悟写下后,他心中复颂一遍,简单修正措辞,才算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一抬头,正对上许栀和的眸子。
美色再好,毕竟夜深,她有些困了,见陈允渡终于注意到自己,她强打起精神看着他,“官人……可否帮我洗笔?”
她不想出门动弹。
陈允渡望着她展开的画和搁下的笔,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笔头的墨色不再流动,也不知道许栀和等了自己多久,陈允渡忍了忍,轻声问:“栀和方才怎么不喊我?”
许栀和正好起身,听到他的问题,嘴角噙了一抹淡淡的浅笑:“我怕打扰到你看书呀。”
她说得太过理所应当,说完,不等身后人做出反应,施施然到了寝屋。
陈允渡闭了闭眸。
许栀和解开衣带躺在床上,一翻身,正好能看见陈允渡坐着的侧身,微顿,又默默转向另一边。
……
窗外起了一阵风声。
许栀和睁开眼的时候,迟滞地盯着床的雕花,半响才反应过来,现在已经身处汴京。
方梨听到声响,端了水进来伺候她梳洗。
今日无别事,许栀和懒得盘发,只简单用一根束带将自己及腰的长发束起来。
她走到桌边,看见了一叠墨绿色的布缎,以及一小篮去了灰的羊毛。
许栀和微顿,问:“陈……官人呢?”
“姑爷去了梅府,他把东西放下就走了。”方梨摇了摇头,好奇地盯着一篮子羊毛,“姑娘,你说姑爷送羊毛来是什么意思呢?”
许栀和:“是我要的。”
方梨:“?”
许栀和微微沉吟,引月身上只黑白相间,调色不难,她拿了一个小碗,用墨汁兑水。
等浅淡到一定的程度,许栀和分了一部分羊毛出来,浸泡在了墨汁里头。
这些都不难,不过伸手将羊毛从墨水里面拿出来是个有挑战的活,她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将手伸进去。
方梨惊呼一声:“姑娘!”
她话音刚落,只见许栀和指尖沾着介于灰白之间的墨汁。
许栀和面不改色地将染成黑色的羊毛取出来放在旁边备着的小竹排上,偏头对身边一言难尽的方梨道:“方梨,你去把这个放到太阳底下晒干。”
方梨心情颇为复杂,端着一团黑乎乎的羊毛跑到了太阳底下。
她走后,许栀和脸上的淡定尽数褪去,连忙起身喊良吉,让他打一盆水来。
墨水经过稀释,颜色并不浓重,用清水搓洗几下,就搓掉了。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虽然现在的墨膏都是松烟制作,没什么添加剂,但是黑色留在手上,感觉仍旧不好受。
这几日的阳光很好,泡了墨汁的羊毛在外面晒了一个时辰,便干得透透的。方梨将黑色羊毛端了进去,看见姑娘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划拉着一根针……
划拉着一根针?
方梨三步并作两步,急忙道:“姑娘,你这是做什么?针被刮起了勾子,还怎么缝衣服?”
许栀和头也不抬地继续忙着自己手底下的事,“这根针以后不缝衣服了。”
剪刀和针都是锐物,许栀和很小心谨慎,等两侧都勾出一点不平后,她取了一块羊毛试验。
羊毛被勾起侧绒,成功毡化。
工具准备好,剩下的就是一点点就底扎好,最后根据条纹扎上颜色。许栀和静下心,根据羊毛的量取了一大团,开始慢慢扎了起来。
方梨安静了下来,一动不动盯着姑娘的动作。
姑娘原先还有些不熟练,好几次扎到了指腹,她几次想要喊停,掐了自己好几把才忍住了。
不知什么时候,忙完差事的秋儿和良吉也好奇地围了过来。
怕遮挡光线,两人都站在旁边。
一团没什么形状的羊毛在许栀和的手下渐渐有了形状。
许栀和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行为在他们三人眼中看起来像什么,只知道针太短太细,上面能握的地方有限,才半盏茶功夫,她的指腹已然开始变疼。
方梨密切关注许栀和的动作,忽然跑了出去,拿回来一条一寸宽的布条。
她拦住许栀和,将她的拇指和食指指腹包起来,打了个结。
许栀和任她动作,笑眯眯地夸,“方梨真聪明。”
方梨望着许栀和出现了一道红杠的指腹,心底又是无奈又是心疼,听到许栀和的话,闷声道:“奴婢聪明什么?姑娘,这东西就非做不可吗?”
她在心疼自己。
许栀和望着自己手下已然有了形状的羊毛,对她点了点头。
“好吧,”方梨望着她,“既然姑娘一定要做,不如教奴婢,姑娘别自己动手了。”
“你要是想学,我自然愿意教你,”许栀和说,“不过这个就先让我自己完成吧。”
形状模样出来之后,后面就简单了许多,许栀和一边扎着,一边在心底盘算这种羊毛毡能否卖出个价钱。
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想着可以做一个“引月”,以宽慰梅静宁的怀母之心。
但是随着工具齐备,手法渐渐熟练,许栀和忽然觉得在京城出售这样的羊毛毡,并非空中阁楼。
这样的羊毛毡做法不难,只需要羊毛和带勾的针,熟练起来,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很好做,除了做成兽形,还有扎些花朵,缀在簪子上,便有一番趣味。
许栀和望着桌上剩下的羊毛,心中下定主意,等扎完了引月,她便试试能否寄卖出去。
——马行街上不就有一间号称什么珍奇都收都卖的多宝斋吗?
第39章
制作羊毛毡是一件细致活,晚间扎针伤眼,许栀和只挑了白日做。忙了三日,一只活灵活现的黑白狸奴成形。
许栀和将针放在一旁,拿起来把完欣赏。
在旁边看了三日的方梨、秋儿与良吉总算反应过来了许栀和这几日在忙什么,远远地瞧着,姑娘手中的狸奴宛如活物,毛发绒毛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许栀和将羊毛毡放入篮中,嘱咐道:“你们可以拿起来看看,但要小心一些。”
方梨和秋儿直接上手触碰,和想象中的松软无力不同,手中的羊毛狸奴很结实,除非用力撕扯,不然绝不可能碎成两段。
这在秋儿看来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无需针线缝制,就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姑娘是怎么想出来的?
许栀和知道她们手下有分寸,任她们好奇地拨弄,自己则趁热打铁,从篮中取出来她昨日特意染成红色的羊毛,做出两朵小小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