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70节
  李琚此时简直觉得命运弄人,他准备了半天的奎宁没派上用场,皇上好好活着,太子却没了,人生太无常了。
  重生兴许只是提前知道天机,但天机也是随时在改变,他再也不按照经验去行事了。
  皇上皇后悲痛不已,尽管太子的葬礼办的十分盛大,但是人却回不来了,皇后是在太子三七之日死的,死在时候水米不进了,太子才成婚不久,也没有孩子,她是半点希望也没有了。
  但是这么一死才是真的什么都没了。
  舍娘等人进去哭丧,又要安慰太子妃,还有家里的许多事情,庆王妃和舍娘都瘦了一圈,尤其是舍娘年轻,自然家里家外都是她,老太妃那里还要去请安,故而事情更多,也幸而是她,才能熬下来。
  晚上巡夜后,李琚等她梳洗玩,背着她到床上,搂着她道:“你看看你愈发瘦了。”
  “还好吧,不仅仅是我,就是母妃也瘦了,还有你,眼圈愈发青黑了。”舍娘看着他也心疼,太子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还要时常在宫里走动,很是不易。
  李琚走到床上,又把她放下来:“你知道吗?太子这样猝然去世,是我没有想到,我隐约听得一点风声,可能是徐妃做的。”
  “这话可不能乱说,她一个后宫妃嫔怎么能害到太子呢?现下风声鹤唳呢,这样的话,你千万别说了。”舍年很谨慎。
  前世深宫的经验,让她对所谓的祸从口出深有体会,能不说出来的话,那就别说。
  李琚笑道:“我知道,只是帐子里和你说说罢了,在外面我谁也不说。”
  “你信任我是极好的,其实这就是摆明的事情,徐妃那么受宠,可是有了太子在,她们母子总是屈居人下。”舍娘想都能想到,这些都是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李琚皱眉:“但太子也太没成算了?”
  “这是谁都算不到的,就比方说咱们家里,如今是母妃管家,我协理管家,这还都是自己人。我们俩尚且还有打盹的时候,说实话,我现在离开一会儿,都怕阿衡出事。”舍娘也隐隐担心。
  李琚睁大双眼,又想起他作为少宗正,也判过宗室不少案子,忍不住道:“也是。”
  见他这样,舍娘笑道:“但是你也别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咱们平日留心些就好。”
  等皇太子下葬之后,京中恢复平静,也因为此事,阿衡的周岁宴都没办。舍娘只在自家的案桌上摆了些物件,让他挑了挑,李琚难免觉得很是委屈儿子。
  舍娘倒是不在意,还道:“这样更清净呢。”
  只有阿衡选了一柄长剑,看着李琚还要他抱,李琚很疼儿子:“才一岁就要舞剑啊,等你再大点,爹就带你出去玩儿,好不好?”
  “好。”阿衡已经会简单的说一些话了。
  有孩子在,舍娘觉得和李琚的关系亲近更多,更能让对方走近自己心里,他其实脾气算不得很好,可是会陪着孩子玩闹,不管孩子怎么样,他都很少生气,这一点莫说是宗室皇亲,就是普通男子也很难做到。
  有的男人仿佛养育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孩子好了,就是他们的功劳,孩子若不好了,仿佛就是当娘的问题。
  不知不觉嫁过来快两年了,日子倒是过的真快!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很少有自己的功夫,一年到头都被四时八节都分走了。虽说阿衡周岁未请宾客,但庾氏还是拿了一套项圈、手镯、脚镯送过来。
  阿衡正穿着一身湖蓝色的纱褂,白色湖绸裤子,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庾氏立马要抱他,舍娘道:“他现在称手的很,也只有他爹抱他才不会觉得重,我们几个抱着他,一会儿就脱力了。”
  但庾氏还是抱着外孙子不放,就连裴霁和裴以清都要抱他,小家伙平日见的外客不多,今儿一下都见着了,又有些新奇,又有些害羞。
  “平日就常常只在我们院子里玩,不好出去,如今见着人了,还有些怕丑呢。”舍娘道。
  庾氏则道:“今儿绍礼也来了,等会儿让他们表兄弟一起玩儿。”
  舍娘也说好,她又见黄氏没来,问了一句才知道嫂嫂又有了身孕,她连忙道:“我不问您也不说一声。”
  “也不好说,你嫂嫂这一胎怀的很是辛苦。”庾氏也是心疼儿媳妇。
  提起这个,庾氏又看向舍娘:“现下阿衡也一岁了,你还是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如此我也放心。”
  庆王府是真的有王爵要袭,但是舍娘不想生的这般密,一来是自己喜欢轻盈些,怀着孩子笨重的很,二来,她也是想好好先教阿衡。
  别一个还没成人形,另一个被人害了。
  也不知怎么,她和阿衡很投缘,这孩子常常谁也不要,只要她,又十分亲近她,和前世的孩子完全不同。
  所以,对于庾氏的意见,她只是点头,心中倒没有这么快。
  又因为在太子丧期,家里不好听戏,只是大家在一处说说闲话,吃了晚饭,舍娘备了不少补品厚礼让她们带回去。
  除了她娘家,就连关系一般的舜娘也送了周岁礼来,更别提丽娘了。宗室里,也有赵王侧妃郭宪珠、赵王妃官氏,襄王府的襄王妃等人,还有家里的几房各有礼品相送,甚至连晋王的夫人三姐姐宜娘都送了一对药枕和一对玉佩来。
  只有郡主什么都没送,这还是亲姑姑呢。
  舍娘什么都没说,甚至都没跟李琚说,疏不间亲这个道理她是懂的,因此王府也没人知晓。只有她身边的人为她不平,冬梅道:“郡主每次归宁,世子妃都那样待她,她倒好,一点儿也不把您放在眼里。”
  “我看她日后有苦头吃呢,别管她了,你的亲事在即,好好做新娘子吧。”舍娘笑。
  冬梅今年二十二了,雪霁也二十了,都到了要放出去的年纪。冬梅挑的是账房的吴有德,雪霁则是让她家里自己配人。
  因为冬梅是舍娘的陪嫁,成婚后还是要到王府做事的,雪霁她就不好安排了。
  冬梅听了这话只是害羞,舍娘早已给她安排到世子院外面的围房,一共三间,一明两暗,连家具都抬了去,一应都是红木的,布置的很好,冬梅很是满意。况且,将来还是在世子妃身边伺候,她也安心的很。
  翠岚和雪霁就这样都被弄了出去,其余几个小的什么双儿小喜,还没那么多心思,也听她的调遣,舍娘放心许多。
  却说丽娘六月底的时候就快临盆了,她也想让庾氏过来,可是定北侯府和庆王府不同,她们觉得已经准备人了,不需要庾氏再过来,况且庾氏过来还要住客房,很不方便。
  庾氏也道:“你妹妹那是王府之中,身边没有一个可靠的人,我不能想去就去。定北侯府既然没搭腔,我不好来,但我隔三差五派人探望,等你要生的时候我就过来。”
  丽娘感叹:“以前都说高嫁不好,可妹妹嫁到庆王府,可比我们嫁的好多了,妹夫专情不说,妹妹帮着管家,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啊。”
  “你怎么说起这个来了,你妹妹的苦你也未必知道,她每日早晨起来就要打理事情,晚上天黑了还有人找她办事。就更别提她那院子里,就是送你妹夫的丫头出去配人也不敢明目张胆。”庾氏心疼小女儿。
  丽娘笑道:“娘,您也不心疼我。”
  “我常常能看到你,王府的门哪里那么好去的。”庾氏道。
  丽娘想想也是,定北侯府是裴老夫人的娘家,平日就时常走动,她和娘几乎每个月都能见一面,而妹妹那里就难说了,一年能见两三次面都是多的。
  她又道:“我若是能生个似阿衡那样的孩子就好了,那么炯炯有神,又亲近自己娘亲的孩子,胖乎乎软乎乎的。”
  “肯定会的。”庾氏听的没由来心酸。
  如果女儿嫁的是邵家,肯定日子更好过,就连张淑贤那样的人都过的很滋润,更何况是丽娘?但现在已经木已成舟的事情了,庾氏也只能说王姑爷倒也不错来安慰自己。
  从定北侯府回来后,庾氏也收到了章家的喜帖,章世钧和汪真珠的事情她已经听说了,现下拿到喜帖。
  晋王的亲事宫里也下旨了,但晋王要求一定要守二十七个月才娶继妃,这让他收获了不少好评。说来当今圣上和晋王算是对头了,但皇帝骤然失去太子,之前一直在削藩,不好直接对晋王下手,如今更难了。
  现在李琚和舍娘都十分平静了,李琚是觉得任何事情尽人事听天命,做了觉得自己对的事情不要后悔就是。舍娘就更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人之命,除了自己本身需要努力之外,总还是需要几分运气的。
  平心而论,她不喜欢晋王,只是他作为丈夫自己不喜,但是作为君主,她还是很认可晋王的。
  至少晋王做削藩的事情,就不会闹到这样赫赫扬扬还处理不了。
  :=
  可晋王此人过犹不及,太过聪明,太爱玩弄权术,对舍娘而言,成为君主必须有术的一面,但也必须胸怀天下。
  “还不睡啊?”舍娘歪着头看李琚。
  李琚笑道:“正看书呢。”
  “什么书以后看也不成,这时候太晚了,咱们该歇下了。我知道你正为太子皇后过世发愁,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咱们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舍娘道。
  李琚把书放下,又看向她:“你说的对。”
  不知不觉,舍娘已经成了他心里的慰藉,每次他有些迷茫时,她不会刨根挖地的问,但是会迅速让他平复下来。
  “舍娘,没有你我可怎么办?”他说完这句话,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舍娘就这么蹲下来看着他:“所以,我们一辈子不分开好不好?我一辈子都保护你,守在你身边,成吗?”
  “一生一世唯独只有你一人。”李琚认真道。
  第63章 第63章大逆不道的念头
  中秋时节,舍娘把节礼都打理好了,拿过庆王妃过目,庆王妃一看纸上满目琳琅,就摆手道
  :“按照以往的单子增减就好,你办的很好了。”
  舍娘道:“你老人家总得看看,我就怕到时候出错。”
  听她如此说来,庆王妃才拿起来看,倏地又放下了:“皇后薨了,太子过世,今年这个节哪里过的好。”
  “也是。”话虽如此答,但她素来办事一丝不苟,从来不推诿塞责,要办就一定得办好。
  在庆王妃这里先把公事说了,让秋菊拿下去办理,婆媳二人方才说一些家事,庆王妃惦记着女儿呢,问起舍娘道:“姑爷又在辽北,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也不知道你妹妹怎么样了?”
  舍娘忙乖觉道:“若是可以,我们倒是想把她接回来,就怕吴家不悦。”
  要知道郡主可是长媳,这样的日子肯定得打理家族事务,要回来怕是很难,所以舍娘也不推拒接她的事情,只说吴家不同意。
  庆王妃往引枕上靠着,颔首道:“是啊,嫁到人家家里,就是人家的人了。”
  这话舍娘就没接了,她只道:“母妃,现下太妃那里不能听戏了,咱们总得给她老人家找些乐子?您看怎么好呢?”
  人一旦开始松懈起来,就会什么都不想做,舍娘想自己已经把家中琐碎事情都承接过来,庆王妃如今每日只需听听汇报就行,但老太妃那里你总得去吧,要不然全让白氏在那儿讨好不成。
  庆王妃当然有些懈怠了,她既不肯完全放权给舍娘,也疏于在老太妃那里应付,现下听舍娘提起老太妃才道:“今儿天热,不若到你们听雨轩那儿用饭,凉快的紧。”
  “是,儿媳先去老太妃那里,再让我们小厨房备下饭菜来。”舍娘道。
  如此舍娘才告退。
  见儿媳妇走远了,庆王妃才对宫嬷嬷道:“近来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有些不济,难道是上了年纪不成?”
  宫嬷嬷笑道:“王妃正当盛年,哪里就精神不济了。”
  却见庆王妃摆手:“近来,我总觉得自己老了不少,以前颧骨面颊都是洁白如玉,现下却多了不少斑,白日能用粉遮住,可是自己的样子自己总是清楚的。”
  宫嬷嬷自然优势一番劝解,不由道:“您和世子妃站在一起跟姐妹似的,王爷这几日还歇在您这里呢。”
  “我巴不得他去找那些莺莺燕燕的,总来我这里胡缠什么。”
  宫嬷嬷情知她这话说的言不由衷,每次王爷过来她不知道多高兴,这后宅的女人,哪个不盼着王爷多来,也就是庆王都算不上贪花好色,连个正经妾侍都没有。
  所以,又劝庆王妃如今已然很好了。
  庆王妃道:“是啊,世子妃进门之后,不仅开枝散叶,平日还帮我担起事情来。”
  “是啊,全家上下这么些人,难为她不显山不露水,却办的好,底下的人都夸世子妃呢,说是您教导有方。”宫嬷嬷也很会说话。
  晚饭是在听雨轩摆的,舍娘稍稍布置了一下,又让人送来金锤御馔来。白氏近来多在老太妃这里伺候,听闻还帮她老人家捏肩捶腿,甚至还捏脚,这样的事情舍娘做不来,她连自己的脚都嫌弃,更何况别人的。
  白氏带着继子李兴过来了,崇宁郡王府的家教就不怎么样,一味的蛮恨霸道,但是这李兴看起来是个乖巧的。
  “再等阿衡大一些了,他们哥俩就能坐一块吃了。”舍娘笑道。
  庆王妃暗道什么哥俩,那算个什么,只有阿衡才是自己的亲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