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69节
  是啊,这裴氏和她是妯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又见舍娘这样,她便说了:“是这样的,达哥儿很亲近我,已经改口叫我娘了。”
  “这是好事儿啊。”舍娘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所以,又道:“但我劝嫂嫂也别心急,孩子是不知道这些,可难免大人们也教他亲近你,可若是事情尘埃落定了,这孩子都记事儿了,你觉得他不知道自己亲娘是谁吗?”
  白氏听了这话,有些不明白:“弟妹这是什么意思?”
  舍娘道:“崇宁郡王和咱们庆王府的事情,嫂嫂应该多少了解一些吧?”
  白氏微微点头。
  舍娘又道:“那你想啊,孩子现在看着老实,可他爹娘还在,到时候一旦出现在族谱上,那有没有嫂嫂,他都是大哥的继承人,嫂嫂如何是好?可他若暂时不上族谱,那孩子就是不亲近你,他爹妈肯定也会让他多亲近你的。”
  说实话,白氏还没朝这个方面去想过,舍娘这么一说,她原本想让舍娘帮她去庆王妃和李琚那里说话,现在也迟疑了。
  见她走了,舍娘松了一口气,转身便回去了,没想到李琚正好回来了,阿衡被乳母抱走了,他则在榻上看书。
  舍娘就坐在他面前,把白氏找她的事情都说了:“真没想到大嫂找我说这个,还好被我支走了。”
  “这只是你敷衍她的话吗?我怎么听着也很有道理啊。”李琚放下书,认真看她。
  说起来舍娘绝对不是那种卖弄唇舌的,今年家中戏酒,她就真的老老实实的待客,不怎么出挑,李琚都看的清清楚楚的,还觉得妻子太老实了,他四处夸她好。
  舍娘指着自己:“啊?你没事儿吧,这怎么算是有道理呢?”
  李琚想了想:“你这话的确是挺有道理的,但我这位大嫂不是什么清白人,就怕她把你的话传出去。”
  “传出去我不承认就好啦,又不是每一件事情我都要承认的。”舍娘没好气道。
  不知道为什么,和妻子接触越深,对于他的灵魂都仿佛是一种洗礼,就是固有的那些想法都浑然不见了。
  他见过的许多人,明明办的事情都下作无比,说出来的话却道貌岸然。可是舍娘是唯一一个,就是直接告诉他心里想法的人,完全不作伪。
  倏地,他觉得她很可爱,凑上前亲了她一口:“即便她传出去也没什么?兴许崇宁王府的人听了还会忌惮。”
  “那你要帮我转圜,别人说我的不好,乱传我的瞎话,你可要帮我。”舍娘撒娇。
  李琚理所当然道:“那是肯定的,你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娘子,我怎么能不帮你呢?”
  “那你现在为我做一件事情。”舍娘调皮的看着他。
  李琚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什么事儿啊?”
  “你等会儿背我到床上去。”舍娘含笑看着他。
  夫妇二人闹在一处,等晚上舍娘去庆王妃那里请安,就把白氏找她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口了,“我就怕大嫂被撺掇,我就先打发她回去了,我想家里的事情到底父王说了算,不是我们该操心的。”
  庆王妃见舍娘告诉她,连道:“你这样说的很好,白氏以前老实巴交的,如今也变得又要管家,又要过继,她想干什么呀?”
  “兴许只是想让那个孩子更名正言顺,她也更名正言顺吧。”舍娘能理解白氏,在这个偌大的宅子里生存,一个没有根基的人是很孤独的。但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自己的,明明你要过继孩子,侵害到的是舍娘这一房的利益,还希望人家上赶子帮你说好话,这怎么可能呢?
  我理解你,但是我也有我的立场,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庆王妃听舍娘这么说,连忙面授机宜:“哼,她过继我不管,但她想仗着身份作威作福那是不能的。莫说是过继的,就是亲儿子又怎么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母妃能这么想,儿媳真为世子高兴。”舍娘笑道。
  庆王妃见儿媳妇如此上道,当然也拍了拍她的手:“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不为他打算,又为谁打算呢?”
  其实舍娘就是一直在找机会和庆王妃把话说开,之前郡主在家时,舍娘也没找到契机,正好这件事情让她找到了契机。庆王府人口太少,外面势力却大,崇宁郡王府虎视眈眈,皇上的忌惮,辅国公等人的作壁上观……
  有这些人在,里边的人就必须团结一致,否则谁被挑拨都不行。
  舍娘再一次表白心迹:“男人们管着外头的事情,家里的事情未必想的周到,儿媳不才,愿意和母妃同心同德,一起守护好这个家,不能让别人欺负到我们头上。”
  庆王妃想着眼下局势以及儿媳的才干,“我正要个臂膀,不是你又是谁呢?”
  经此一事,二人婆媳关系竟然十分好了,就连郡主归宁都道:“母妃怎么现在嘴里都提起嫂子?”
  第62章 第62章双章合一
  李琚一早就带着舍娘和阿衡过来给庆王妃请安,虽说郡主出嫁了,但又有阿衡,也算是为家里平添了几分热闹。
  打帘子的是庆亲王的两位侍妾,一位就是之前说的梅姑娘,另一位则是三十岁左右的一位妇人,人称薛夫人。
  薛夫人曾经颇受宠爱,现在即便年华不再,人也是乖觉的很。相较之下,梅姑娘就要傲气得多了,也是,她年轻标致,正是得宠的时候。
  但饶是如此,这两人在庆王妃这里也是低眉顺目,不敢有半分逾越。
  庆王妃见着阿衡就要抱,但这孩子太衬手了,舍娘笑道:“您小心手酸。”
  听到舍娘说起“手”,阿衡就立马举起手来,庆王妃不由道:“哟,咱们家小阿衡可真聪明,等会儿也让她姑母也抱抱,沾沾喜气。”
  说起喜气,舍娘的堂妹舜娘已经诞下一子,马上就要白日了,她正道:“我家六妹妹的儿子百日,特来和母妃说一声,我想那日过去。”
  “这是应该的,你也很该过去,到时候就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庆王妃笑道。
  舍娘连忙感谢。
  在一旁的李琚想自己倒是成了没用武之地的人了,妻子如今和母妃的关系是越来越好了,也不知他的舍娘是怎么办到的?
  舍娘当然觉得是大家都是正常人了,说开了就好相处了,况且庆王府到
  底不比宫里,还是不太一样。
  几人俱说了一会子话,郡主过来了,她昨儿归宁的,还在家里过了一夜,打算今儿中午吃了饭再回去。
  寻常的儿媳妇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的,但是郡主不同,舍娘也笑着捧场:“母妃知道妹妹爱吃这蒸羊羔,特地早上做的。”
  这原本是好话,却让郡主听了莫名有一种烦恼,她有一种家被人家占了的感觉。如今母妃也向着这位嫂嫂,哥哥更是妾侍通房全无,自己堂堂郡主下嫁,丈夫却敢有妾侍通房,家里的婆母只面上的客气,难免心中不忿。
  故而她道:“我没嫂嫂这样的好福气。”
  舍娘一愣,不好再说什么了,桌上和小姑子争吵,即便自己争赢了,也是个输。
  李琚却看不惯这样:“你嫂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自然是福气好了。”他就不喜欢宝应这样的人,人家救了你不说,还教你管家算账,你还拿人家的画得了好处,还好意思排揎别人。
  若是按照郡主原来的脾气,少不得摔筷子走人,但是如今丈夫在前方,她消息不灵通,还有仰赖父兄,自然只能扁扁嘴了,等吃完饭,就去了老太妃那里。
  舍娘想老太妃也是把郡主当宠物养的,虽说裴老夫人她不是很喜欢,但是裴老夫人对舜娘也算是管家女红样样都培养了的。
  就连让舜娘对前头的懋哥儿好,也是特地说了的,不让她冷落人,每次裴家送东西都不会忘却念娘生的那两个孩子。
  但这些也不是舍娘能够置喙的,用完饭,李琚先去宗人府了,舍娘则回去处理家里的事务,什么轿子络子要支钱拿新的,白氏的院子要新糊窗户。老太妃的两个小戏子病了要请大夫,她分派完成后,方才能松一口气。
  不一会儿,外头送了帖子过来,原来是汪家的喜帖,来人正和舍娘道:“我们太太姑娘都说要请王妃世子妃赏脸过去呢。”
  “不知许的是哪家?”舍娘没看喜帖,先问来人。
  那嬷嬷道:“许的人家是章翰林。”
  舍娘打开一看,还是熟人呢,原来是章世均啊,早听说他夫人难产而亡,是他倒是不错:“章家和我父亲还有年谊,是不错的人家,这位章公子才学也很好的。”
  汪家的嬷嬷笑道:“这真是无巧不成书,都成一家子了。”
  舍娘让人给了赏钱,又让人带她去庆王妃那里。
  以前汪家的人都是一过来就能去庆王妃这里,但家里舍娘现在协理管家,庆王妃就能松乏些,专管着交际,时常不在府里,久而久之,大家就直接先往舍娘这里说事。
  夏妈妈端了一碗薄荷饮子过来,不由道:“世子妃,汪姑娘怎么突然嫁了人了?”
  “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她已经守了一年了,难不成还要守不成?章家也是诗书之家,章世伯虽然仕途不大顺利,可是章年兄却是有才之人,从庶吉士到编修,都是天子身边的近臣。”舍娘想必定是晋王继妃另有所选了。
  但这些话也不好说给夏妈妈听。
  又说过了几日,舍娘让人备下车马去新安侯府,侯府前面已然是车水马龙了。庆王府车驾到了,新安侯夫人包括舜娘都出来迎着,舍娘见舜娘脸上丰润了许多,知晓她这是得偿所愿了,连声恭喜她。
  舜娘笑道:“五姐姐,请二堂叙话,今儿二姐姐四姐姐也都来了呢。”
  玥娘自不必说,她本就和新安侯府有关系,倒是丽娘肚子已然出怀了,正在偷吃松子糕,舍娘几人一处说话,倒是自在。
  丽娘望向妹妹道:“怎地不把阿衡抱来?”
  “他还小呢,我就让他在我婆婆那里,我出来也自在些。”舍娘道。
  这边丽娘又道:“也是,一个小娃儿坐马车憋闷的很,还不如待在家里。”
  别看丽娘和舍娘姐妹关系不似人家那样亲近,但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多了,她现在也有身孕了,想来还是娘家母亲和妹妹多送补品大夫过来,也因为有靠山,她在定北侯府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多了。
  就是有什么事情,她也能问妹妹,很快就能解决了。
  今日裴家人也过来了,庾氏见了两个女儿也是欢喜的很,舍娘又问起了雱哥儿:“我听说他新换了一位先生?怎么样啊?”
  “一切都好,家里倒是有另外一桩喜事,本想打发人告诉你们的,但是想着今日过来,就直接说了。你哥哥啊,考中了武举。”庾氏喜的都合不拢嘴了。
  俗话说穷学文,富学武,裴霁学文不成,又改学武,王府的骑射师傅,再有新安侯府和定北侯府都有兵书那些,他且上门讨教,此番还真的中了。
  舍娘恭喜黄氏:“真是恭喜嫂嫂了。”
  黄氏的爹已经调到北京国子监了,原本以为女婿好读书的,没想到考了武举,到底裴家富而知礼,自己女儿日子殷实倒也不说什么了。
  “你哥哥还要考武进士呢,如今只在家里熟读兵书。”黄氏笑着。
  众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舍娘又和她娘说起章世钧的亲事:“这事儿您知道吗?”
  庾氏道:“这我倒是没听说,不过,他俩个倒合适。”
  自从汪真珠回家之后,庾氏对她的好评也就更多了。
  忽然听丽娘道:“这事儿也不稀奇,我知道晋王继妃选的谁呢?”
  “啊?”舍娘看向她,还有些诧异,都不知道丽娘怎么知晓的。
  听丽娘道:“晋王继妃选的是赵子爵的女儿,她们家就住我们家隔壁。”
  舍娘掩唇:“那赵姑娘是不是喜欢梳高髻的那位?”
  丽娘点头就是她。
  人多的时候丽娘不好发挥,等众人都听戏看孩子去的时候,她就和舍娘说起了小话:“你知道么?那赵姑娘可是个厉害人,她就是面上看着老实。”
  怎么个厉害法,舍娘是有所耳闻,据说她通医术,嫁到人家家里数年,举凡妾侍通房有孕,都会无缘无故的流掉,且城府很深。记得舍娘宫中患病时,请民间女医过来,还请过她。
  有个这样的人入了晋王府,她还是真为晋王子嗣堪忧。
  当然,也轮不到她堪忧,因为太子骑射时摔下马来摔死了。舍娘听了,也没心思在新安侯府吃酒,遂先回去了。
  要知道李琚之所以备受礼遇,也有太子伴读这个身份,乍然,太子过世,二皇子还不足周岁,天下该何去何从?
  回去时,李琚已经不在府里了,舍娘先去了庆王妃那里。
  庆王妃倒是慈爱道:“你先和阿衡回去吧,我等你父王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