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52节
“我们做好了,让你哥哥送去世子那里,他一个人在京里。虽然说什么都不缺,但这也是我们的心意,尤其是这都是你包的。”庾氏并不是那种迂腐的母亲,她和裴以清的感情就很好,但是成婚时是受了极大的屈辱的,所以希望女儿能够一开始就甜甜蜜蜜开个好头。
舍娘忍不住道:“娘,庆王府建的如何了?”
庾氏道:“原本也不是凭空起高楼,之前也是有建筑的,后来世子找了工部的人,成日监工,我听你哥哥说正院的五进已经做好了,西边的也在刷漆,东边也找人动工了。”
“倒是挺快的。那襄王府搬了吗?”舍娘问起。
庾氏摇头:“你不知道,庆王府头一个响应,再就是几个郡王应了,别的似晋王、襄王都没动。”
具体的庾氏也说不清楚,舍娘也就不好多问了。
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真正响应的人,并不多,但当今天子是个急脾气,他虽然名正言顺,却不似晋王那般很有城府,手段狠辣。
这些国家大事很快又抛诸脑后,她的粽子送去之后,很快裴霁亲自来,偷偷摸摸从袖子里拿出一方长盒,“是世子给你的。”
舍娘微微一笑,又谢过她哥哥,但是也不当面打开,只等他走了,才打开一开,是一根碧玺做的簪子,簪头上钉着些许粉色的流苏,煞是好看。
当日,她就戴上这碧玺簪子。
殊不知裴霁早就知晓了,他正和黄氏道:“世子那边忙的直冒烟,哪里知晓这样的事情,是我提点了几句,出了主意,世子才上道。”
黄氏暗道丈夫对两个妹妹真是没话说,去年丽娘因为管家和丈夫婆母有龃龉,他还特地请王磐出来吃酒,好话说了一箩筐。
她虽然有时候会觉得
丈夫人也太憨厚了,但跟这样的人过日子,也是很踏实。
所以,她并不扫兴,只是有些酸溜溜的道:“你倒是只跟别人出主意。”
裴霁笑道:“哪能啊,你看这是什么。”
说罢,跟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寸盒子来递给黄氏,黄氏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对金镶玉葫芦的耳坠子。
上回她见到舍娘戴了一对,很是喜欢,还和裴霁提过一嘴,没想到他还记得,黄氏顿时心情好了。
“多谢。”
裴霁听到这样的话,不由道,会做媳妇两头瞒,让大家都高兴的事情,为何有些人就是不做呢?他想不通。
端午过了之后,丽娘回家了一趟,正好遇上外面送了些嫁衣来,一共竟然两箱,她道:“怎么嫁衣要这么些?”
“只有一件是嫁衣,其余的则是常服,这新婚三日红不能下身。”庾氏自然是没有裴老夫人那么有钱,但是裴老夫人现下也不过吃老本罢了,她们这几年也颇有积蓄,反正小女儿出嫁就是家里最后一桩大事,又是嫁到庆王府去,当然不能抠搜了。
丽娘不妨看到了舍娘的嫁妆单子,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十分的不痛快,她才六十四抬嫁妆,妹妹上面却有一百二十抬。
气的她倒仰,一肚子爹娘不公平萦绕在她心里。
她觉得自己分明比妹妹生的美貌,又是家长长女,偏偏爹娘替她找的婆家也好,准备的嫁妆也充足,她倒像是后娘养的。
当年即便是邵家那小郎,也不过是商户子,真真是半点没为自己打算。
故而,她的添妆就送了两套茶具过来,就这她还觉得多了,毕竟是汝窑的。王磐在旁看着还在想是不是太少了,妻子的胭脂水粉一套就是上几十两,衣裳更不必提,怎么添妆似乎有些少。
他不知晓妻子是不是还要添的,也就没多嘴。
舍娘则看到丽娘的添妆,眼睛眨了眨,心里有数。夏妈妈还不服道:“四姑娘也真是的,当年她出嫁,您又是送女红送给她,上回她出事也是您出的主意,她倒好,就送了这样的东西。”
“妈妈,你这脾气要改一改了?你想为何以前我总是不饶人呢?那是因为以前盘子就那么点,都想争里面的吃食,互相不会放手。可如今,我已经有了满满一屋子的吃食,我还会和她争的头破血流么?”舍娘笑笑。
不到这个地步,很难体会这些心情。
她帮丽娘也不是单纯为了帮她,还是为了她娘和她自己,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恩情。
夏妈妈想到这里也是恍然大悟:“是啊,还是妈妈目光短浅了。”
“不是您目光短浅,是您太为我考虑了,生怕我吃亏,可是我现在并不吃亏。”舍娘只是觉得她如今前途大好,真没必要一直和丽娘缠缠绵绵。
就像前世她嫁给晋王做侧妃后,拿回自己的嫁妆,也就好生过自己的日子。
倒不是她多么心胸宽广,而是你已经到了另一个阶层了,即便你要报复人家,也得自己真的坐稳位置再说。
又说庾氏那边原本给舍娘在杭州置办的地,如今庆王府要搬到京里,她只好托管事去杭州处理了,又在京里置办了庄田。
这事儿交给裴以清办的,裴以清交游广阔,用三百亩的银钱置办下三百六十亩的庄子。她们夫妇还带着舍娘出去认门,又让庄头都赶紧过来拜见女儿,认个脸熟,将来不好被人糊弄。
舍娘仔细看着鱼鳞图册,又让人把仆从的卖身契收好。
她们三人从郊外回来时,裴以清还特地饶到庆王府那条街上,指给她们看:“庆王一行人已经到京里来了,你们看是不是很气派?如此一来,倒是比之前还好。”
“我就想舍娘嫁过去,别成日都挤在一处就好了,你看咱们家,虽然住在一处,但如今少了两房,住着送松快许多,大家的关系反而比以往还要好。”庾氏也是深有所感。
裴以清自然安慰几句。
又说庆王等人上京之后,已然住进去了,庆王妃舟车劳顿一路,到京还要去宫中请安,但她心情还是很舒畅的。当年就藩时,十个有九个都恨不得能拖一时是一时,到如今,人家让他们回来,又个个都不回来。
李琚介绍道:“伯王的府邸就在我们附近。”
这位伯王说的是老庆王的嫡长子崇宁郡王,原本就藩开封,现下也回来了。
庆王道:“等安顿下来,再说吧。”
李琚恭敬道:“是。”
当初庆王这个爵位也不知道能不能世袭罔替,所以,趁着能够袭封,马上把长子封了郡王,去的还是开封那样好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后来先帝降下恩典,把庆王之位世袭罔替,因此,才由老王爷唯二的嫡子,原封辅国公的老五袭爵,也就是如今的庆王。
据说崇宁郡王颇有微词,庆王原本也是个嘴毒的人,二人还写信互相骂过,李琚这么说,也是先提醒一声。
免得将来都闹将起来了。
新府邸也就庆王府和以前一样,还是挺大的,旁的府邸却不大,似崇宁郡王府他们家就只有八亩大,东西两个院落,一共九十二间房屋。
京里寸土寸金,当然不能和藩地相提并论。
李琚还庆幸还好自家人不是很多,否则到时候还真的是不够住。
“主院是修好了的,东西两边的院子是修好了,连着后罩楼也绣好了,宝应正好可以住。只是后面的戏楼,亭台楼阁、假山湖水还在修建,只把围墙打了。”
庆王见儿子如此妥帖,也是忍不住点头。
庆王妃见儿子侃侃而谈,方笑道:“还有两个月咱们家里又进来新媳妇了,到时候琚儿也有人体贴周全了。”
李琚听了,权当没有听见。
郡主在旁抚掌而笑:“原本我就和嫂子好,等她过门了,就更好了。”
一幅《湖光山色图》让太后称赞郡主为宗室难得的才女,还赞叹她写的文章好,让郡主脸上都增光添彩,她心里当然是感激舍娘的,这幅画若是她自己做,或者请一些高明的先生做,未必有这般效果。
那些先生们的画技肯定是比舍娘好,可是没有那股女子触笔的柔美,又太匠气了些,况且让他们代笔,一传出去自己也是作假。
李琚则皱眉,难怪她送的画没有署名,看来一开始就是准备好的,知道她们会拿她的画交差。看来以前这种事情也没少发生,所以这般熟练。
等庆王妃到京之后,也是很忙,她娘家请她回去,还有各处王爷亲族往来,简直是脚不沾地。以至于到了七月才开始布置喜棚,挂红灯笼。
裴家也开始忙碌起来,裴家人多,庾氏还有霍氏孟氏一起帮忙,倒是规整的不错,本来指望丽娘回来帮忙,她没那个意思,庾氏也不好喊她。
丽娘当然生气了,一生气,便对王磐横挑鼻子竖挑眼。尤其是定北侯府的一些老人们有些见不得她好的人,也说什么如果是舜娘嫁进来,那才是真正的亲上加亲云云。她想老太太宁可让孙女儿嫁给个两个孩子的鳏夫,还不是看中地位,却阻拦自己的前程。
王磐莫名被她挑剔,也是不爽,他也有通房几个,只是没正经抬妾侍,如今自然去通房那里歇息。
当然,丽娘也就一时不平,过后又挽回王磐的心,她正年轻貌美,几句服软的话,就让王磐回心转意。
况且王磐也知晓丽娘到底是庆王世子妃的亲姐姐,到底不好得罪太过。
夫妻二人还在庆王府送聘礼时过去了一趟,裴家人都叹为观止,一顶珠翠燕居冠,配着四套大红苧丝、大红罗、大红素纱、青罗的燕居服,更别提大带四件,玉事件九件,金事件二件。
再有珠面花四副、珠花四枝、金脚四珠环一双、梅花环一双、金光素钏一双、金八宝镯一双、金四百两、花银一千六百两、珍珠二十四两、银票五十两。
还有马四匹、苧丝及绫、纱、罗、锦各六十匹,大红罗四匹、北羊三十二只、猪十六口、鹅三十二只、酒二百瓶、圆饼六百个……【1】
裴家早已在大门之外设立帐幕,并向南面陈设香案,迎旨之后,锦衣卫又把纳征之物送来。
真真的天家富贵。
舍娘在女官扶着之下,叩头谢恩,如此女官代替皇帝又赐下四凤冠以及许多华丽的衣裳。
……
嫉妒羡慕之人繁多,裴老夫人嘴上说着丽娘:“狗肚子里装不得二两香油,见她妹妹那样,也不遮掩一下。”
向嬷嬷道:“这四姑娘也真是毫无体面。对了,今儿一并过来的那位年轻妇人,据说是世子的堂嫂,倒是一幅好模样。”
“我知道她,弘农杨氏。”裴老夫人点头。
向嬷嬷笑道:“我看那杨氏一直跟您说话,倒是对六太太一般。”
裴老夫人撇嘴:“她同我说五丫头在王府做伴读时,就常常跟着世子学骑马,说世子走到哪儿她就走到哪儿,世子去襄阳办事,她都跟着,最后能够终成眷属也着实不易。你听听,这是多么不要脸的人做出来的,一个女儿家竟全然抛却了矜持,只怕是进门人家就要看轻她啊。”
“可不是。”向嬷嬷听了都觉得女儿家这般太不要脸了。
但裴老夫人倒不至于一直纠结这个,算算日子,藩王要开始乱起来了,别看这个时候庆王受宠,将来庆王这样的保皇党在晋王荣登大宝时,可就惨了。
第49章 第49章双章合一
庾氏原本准备的是一百二十抬嫁妆,现下纳征时,王府送来的东西也多,她就把之前装的松散的箱子挤一挤,再放入新的箱子里。
实际上庾氏是想凑一百三十六抬的,是舍娘阻止的,她道:“现如今就已经够打眼了,我这一百二十抬正好中规中矩,俗话说月满则盈,水满则溢,咱们就这般挺好。”
“那就依你说的办。”庾氏笑道。
只不过,她说着忍不住眼睛红了:“你陪了我们十几年,娘真的舍不得你。你这一走,我心里总是不自在。”
有女儿在,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表面看似家里人保护她,其实是女儿给她们避免了许多烦恼,将来她这一走,自己开始六神无主起来。
舍娘握住庾氏的手道:“娘,庆王府在京里,这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女儿又是世子妃,你们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只管差个人告诉我就是了。若是嫁去杭州,那才是山高水远,一辈子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凡事总要朝好的方面看,她又指着睡熟了的雱哥儿道:“您看他睡的多好呀,哥哥虽然读书不大成,但是为人宽厚,待爹娘孝顺,弟弟读书又好,您日后肯定会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这话庾氏听了宽心许多。
安慰了娘,她从六房的院子里出来,正好见到了玥娘,玥娘脸上有些踟蹰之色,舍娘对她微微点头,只当打招呼了。
玥娘却仿佛有许多话说:“我们要走了。”
“走?走去哪儿?”舍娘不明白。
莫昀若非是裴大老爷推荐,怎么可能还能成为通政司的文书?这可是好些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
玥娘却道:“有人给你姐夫捐了个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位置,还给了个院子给我们住下,所以,我们就要搬走了。”
“是谁家呢?”舍娘好奇。
“贾平贾大人那里。”玥娘说起来还有些落寞,她还是想留在裴家的,这里都是她的亲人,去人家家里住才是真正的寄人篱下。
舍娘忍不住道:“娘,庆王府建的如何了?”
庾氏道:“原本也不是凭空起高楼,之前也是有建筑的,后来世子找了工部的人,成日监工,我听你哥哥说正院的五进已经做好了,西边的也在刷漆,东边也找人动工了。”
“倒是挺快的。那襄王府搬了吗?”舍娘问起。
庾氏摇头:“你不知道,庆王府头一个响应,再就是几个郡王应了,别的似晋王、襄王都没动。”
具体的庾氏也说不清楚,舍娘也就不好多问了。
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真正响应的人,并不多,但当今天子是个急脾气,他虽然名正言顺,却不似晋王那般很有城府,手段狠辣。
这些国家大事很快又抛诸脑后,她的粽子送去之后,很快裴霁亲自来,偷偷摸摸从袖子里拿出一方长盒,“是世子给你的。”
舍娘微微一笑,又谢过她哥哥,但是也不当面打开,只等他走了,才打开一开,是一根碧玺做的簪子,簪头上钉着些许粉色的流苏,煞是好看。
当日,她就戴上这碧玺簪子。
殊不知裴霁早就知晓了,他正和黄氏道:“世子那边忙的直冒烟,哪里知晓这样的事情,是我提点了几句,出了主意,世子才上道。”
黄氏暗道丈夫对两个妹妹真是没话说,去年丽娘因为管家和丈夫婆母有龃龉,他还特地请王磐出来吃酒,好话说了一箩筐。
她虽然有时候会觉得
丈夫人也太憨厚了,但跟这样的人过日子,也是很踏实。
所以,她并不扫兴,只是有些酸溜溜的道:“你倒是只跟别人出主意。”
裴霁笑道:“哪能啊,你看这是什么。”
说罢,跟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寸盒子来递给黄氏,黄氏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对金镶玉葫芦的耳坠子。
上回她见到舍娘戴了一对,很是喜欢,还和裴霁提过一嘴,没想到他还记得,黄氏顿时心情好了。
“多谢。”
裴霁听到这样的话,不由道,会做媳妇两头瞒,让大家都高兴的事情,为何有些人就是不做呢?他想不通。
端午过了之后,丽娘回家了一趟,正好遇上外面送了些嫁衣来,一共竟然两箱,她道:“怎么嫁衣要这么些?”
“只有一件是嫁衣,其余的则是常服,这新婚三日红不能下身。”庾氏自然是没有裴老夫人那么有钱,但是裴老夫人现下也不过吃老本罢了,她们这几年也颇有积蓄,反正小女儿出嫁就是家里最后一桩大事,又是嫁到庆王府去,当然不能抠搜了。
丽娘不妨看到了舍娘的嫁妆单子,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十分的不痛快,她才六十四抬嫁妆,妹妹上面却有一百二十抬。
气的她倒仰,一肚子爹娘不公平萦绕在她心里。
她觉得自己分明比妹妹生的美貌,又是家长长女,偏偏爹娘替她找的婆家也好,准备的嫁妆也充足,她倒像是后娘养的。
当年即便是邵家那小郎,也不过是商户子,真真是半点没为自己打算。
故而,她的添妆就送了两套茶具过来,就这她还觉得多了,毕竟是汝窑的。王磐在旁看着还在想是不是太少了,妻子的胭脂水粉一套就是上几十两,衣裳更不必提,怎么添妆似乎有些少。
他不知晓妻子是不是还要添的,也就没多嘴。
舍娘则看到丽娘的添妆,眼睛眨了眨,心里有数。夏妈妈还不服道:“四姑娘也真是的,当年她出嫁,您又是送女红送给她,上回她出事也是您出的主意,她倒好,就送了这样的东西。”
“妈妈,你这脾气要改一改了?你想为何以前我总是不饶人呢?那是因为以前盘子就那么点,都想争里面的吃食,互相不会放手。可如今,我已经有了满满一屋子的吃食,我还会和她争的头破血流么?”舍娘笑笑。
不到这个地步,很难体会这些心情。
她帮丽娘也不是单纯为了帮她,还是为了她娘和她自己,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恩情。
夏妈妈想到这里也是恍然大悟:“是啊,还是妈妈目光短浅了。”
“不是您目光短浅,是您太为我考虑了,生怕我吃亏,可是我现在并不吃亏。”舍娘只是觉得她如今前途大好,真没必要一直和丽娘缠缠绵绵。
就像前世她嫁给晋王做侧妃后,拿回自己的嫁妆,也就好生过自己的日子。
倒不是她多么心胸宽广,而是你已经到了另一个阶层了,即便你要报复人家,也得自己真的坐稳位置再说。
又说庾氏那边原本给舍娘在杭州置办的地,如今庆王府要搬到京里,她只好托管事去杭州处理了,又在京里置办了庄田。
这事儿交给裴以清办的,裴以清交游广阔,用三百亩的银钱置办下三百六十亩的庄子。她们夫妇还带着舍娘出去认门,又让庄头都赶紧过来拜见女儿,认个脸熟,将来不好被人糊弄。
舍娘仔细看着鱼鳞图册,又让人把仆从的卖身契收好。
她们三人从郊外回来时,裴以清还特地饶到庆王府那条街上,指给她们看:“庆王一行人已经到京里来了,你们看是不是很气派?如此一来,倒是比之前还好。”
“我就想舍娘嫁过去,别成日都挤在一处就好了,你看咱们家,虽然住在一处,但如今少了两房,住着送松快许多,大家的关系反而比以往还要好。”庾氏也是深有所感。
裴以清自然安慰几句。
又说庆王等人上京之后,已然住进去了,庆王妃舟车劳顿一路,到京还要去宫中请安,但她心情还是很舒畅的。当年就藩时,十个有九个都恨不得能拖一时是一时,到如今,人家让他们回来,又个个都不回来。
李琚介绍道:“伯王的府邸就在我们附近。”
这位伯王说的是老庆王的嫡长子崇宁郡王,原本就藩开封,现下也回来了。
庆王道:“等安顿下来,再说吧。”
李琚恭敬道:“是。”
当初庆王这个爵位也不知道能不能世袭罔替,所以,趁着能够袭封,马上把长子封了郡王,去的还是开封那样好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后来先帝降下恩典,把庆王之位世袭罔替,因此,才由老王爷唯二的嫡子,原封辅国公的老五袭爵,也就是如今的庆王。
据说崇宁郡王颇有微词,庆王原本也是个嘴毒的人,二人还写信互相骂过,李琚这么说,也是先提醒一声。
免得将来都闹将起来了。
新府邸也就庆王府和以前一样,还是挺大的,旁的府邸却不大,似崇宁郡王府他们家就只有八亩大,东西两个院落,一共九十二间房屋。
京里寸土寸金,当然不能和藩地相提并论。
李琚还庆幸还好自家人不是很多,否则到时候还真的是不够住。
“主院是修好了的,东西两边的院子是修好了,连着后罩楼也绣好了,宝应正好可以住。只是后面的戏楼,亭台楼阁、假山湖水还在修建,只把围墙打了。”
庆王见儿子如此妥帖,也是忍不住点头。
庆王妃见儿子侃侃而谈,方笑道:“还有两个月咱们家里又进来新媳妇了,到时候琚儿也有人体贴周全了。”
李琚听了,权当没有听见。
郡主在旁抚掌而笑:“原本我就和嫂子好,等她过门了,就更好了。”
一幅《湖光山色图》让太后称赞郡主为宗室难得的才女,还赞叹她写的文章好,让郡主脸上都增光添彩,她心里当然是感激舍娘的,这幅画若是她自己做,或者请一些高明的先生做,未必有这般效果。
那些先生们的画技肯定是比舍娘好,可是没有那股女子触笔的柔美,又太匠气了些,况且让他们代笔,一传出去自己也是作假。
李琚则皱眉,难怪她送的画没有署名,看来一开始就是准备好的,知道她们会拿她的画交差。看来以前这种事情也没少发生,所以这般熟练。
等庆王妃到京之后,也是很忙,她娘家请她回去,还有各处王爷亲族往来,简直是脚不沾地。以至于到了七月才开始布置喜棚,挂红灯笼。
裴家也开始忙碌起来,裴家人多,庾氏还有霍氏孟氏一起帮忙,倒是规整的不错,本来指望丽娘回来帮忙,她没那个意思,庾氏也不好喊她。
丽娘当然生气了,一生气,便对王磐横挑鼻子竖挑眼。尤其是定北侯府的一些老人们有些见不得她好的人,也说什么如果是舜娘嫁进来,那才是真正的亲上加亲云云。她想老太太宁可让孙女儿嫁给个两个孩子的鳏夫,还不是看中地位,却阻拦自己的前程。
王磐莫名被她挑剔,也是不爽,他也有通房几个,只是没正经抬妾侍,如今自然去通房那里歇息。
当然,丽娘也就一时不平,过后又挽回王磐的心,她正年轻貌美,几句服软的话,就让王磐回心转意。
况且王磐也知晓丽娘到底是庆王世子妃的亲姐姐,到底不好得罪太过。
夫妻二人还在庆王府送聘礼时过去了一趟,裴家人都叹为观止,一顶珠翠燕居冠,配着四套大红苧丝、大红罗、大红素纱、青罗的燕居服,更别提大带四件,玉事件九件,金事件二件。
再有珠面花四副、珠花四枝、金脚四珠环一双、梅花环一双、金光素钏一双、金八宝镯一双、金四百两、花银一千六百两、珍珠二十四两、银票五十两。
还有马四匹、苧丝及绫、纱、罗、锦各六十匹,大红罗四匹、北羊三十二只、猪十六口、鹅三十二只、酒二百瓶、圆饼六百个……【1】
裴家早已在大门之外设立帐幕,并向南面陈设香案,迎旨之后,锦衣卫又把纳征之物送来。
真真的天家富贵。
舍娘在女官扶着之下,叩头谢恩,如此女官代替皇帝又赐下四凤冠以及许多华丽的衣裳。
……
嫉妒羡慕之人繁多,裴老夫人嘴上说着丽娘:“狗肚子里装不得二两香油,见她妹妹那样,也不遮掩一下。”
向嬷嬷道:“这四姑娘也真是毫无体面。对了,今儿一并过来的那位年轻妇人,据说是世子的堂嫂,倒是一幅好模样。”
“我知道她,弘农杨氏。”裴老夫人点头。
向嬷嬷笑道:“我看那杨氏一直跟您说话,倒是对六太太一般。”
裴老夫人撇嘴:“她同我说五丫头在王府做伴读时,就常常跟着世子学骑马,说世子走到哪儿她就走到哪儿,世子去襄阳办事,她都跟着,最后能够终成眷属也着实不易。你听听,这是多么不要脸的人做出来的,一个女儿家竟全然抛却了矜持,只怕是进门人家就要看轻她啊。”
“可不是。”向嬷嬷听了都觉得女儿家这般太不要脸了。
但裴老夫人倒不至于一直纠结这个,算算日子,藩王要开始乱起来了,别看这个时候庆王受宠,将来庆王这样的保皇党在晋王荣登大宝时,可就惨了。
第49章 第49章双章合一
庾氏原本准备的是一百二十抬嫁妆,现下纳征时,王府送来的东西也多,她就把之前装的松散的箱子挤一挤,再放入新的箱子里。
实际上庾氏是想凑一百三十六抬的,是舍娘阻止的,她道:“现如今就已经够打眼了,我这一百二十抬正好中规中矩,俗话说月满则盈,水满则溢,咱们就这般挺好。”
“那就依你说的办。”庾氏笑道。
只不过,她说着忍不住眼睛红了:“你陪了我们十几年,娘真的舍不得你。你这一走,我心里总是不自在。”
有女儿在,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表面看似家里人保护她,其实是女儿给她们避免了许多烦恼,将来她这一走,自己开始六神无主起来。
舍娘握住庾氏的手道:“娘,庆王府在京里,这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女儿又是世子妃,你们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只管差个人告诉我就是了。若是嫁去杭州,那才是山高水远,一辈子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凡事总要朝好的方面看,她又指着睡熟了的雱哥儿道:“您看他睡的多好呀,哥哥虽然读书不大成,但是为人宽厚,待爹娘孝顺,弟弟读书又好,您日后肯定会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这话庾氏听了宽心许多。
安慰了娘,她从六房的院子里出来,正好见到了玥娘,玥娘脸上有些踟蹰之色,舍娘对她微微点头,只当打招呼了。
玥娘却仿佛有许多话说:“我们要走了。”
“走?走去哪儿?”舍娘不明白。
莫昀若非是裴大老爷推荐,怎么可能还能成为通政司的文书?这可是好些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
玥娘却道:“有人给你姐夫捐了个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位置,还给了个院子给我们住下,所以,我们就要搬走了。”
“是谁家呢?”舍娘好奇。
“贾平贾大人那里。”玥娘说起来还有些落寞,她还是想留在裴家的,这里都是她的亲人,去人家家里住才是真正的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