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顾明远无奈一笑,“王爷,您说,这样的一个孩子,叫我如何敢将他视作骨肉呢?”
顾明远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很有气度,哪怕心里如何厌恶顾莲沼,依然口口声声“我儿”、“那孩子”,将一个被逼无奈的慈父演绎得十足生动。
可柳元洵不吃他这套。
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好人、坏人、烂人……各色各样的人都顶着同一张皮,所以好人分不出什么是坏人,坏人也会误以为自己是好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逻辑,而在他们的逻辑中,他们身在高处,纤尘不染,是最光明,也是最无辜的人。
这样的伪君子,甚至比真小人更叫人恶心。
柳元洵知道,和这样的人沟通是没有意义的,他本想转身就走,不再与他说话,可临到转头,他又说了句:“顾大人,如你所说,天下的关系,能做父子不做仇人。顾莲沼宁肯将你逼到厌恶他,也要走这一步棋,就是因为他已经足够了解你的为人。而今日你我之言谈,也再一次证明,顾莲沼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说完就走,压根不想和顾明远深谈。
亏他还以为顾明远多少惦记着顾莲沼,才会特意叫住他,与他说话,没料到他竟存了这样一番心思。
他哪里是怕顾莲沼粗鄙有心机,惹自己不喜。他怕得是顾莲沼得了自己的欢心,有了依仗之后反过头去报复他吧?
一个父亲,自己的孩子嫁了人,非但不给他一些傍身之物,还在夫家面前揭他的短,抨击他的为人。顾明远身为父亲,是一点活路都不给顾莲沼留啊。
退一万步想,就算当初的顾莲沼如他所说,私下找他认父,他也能如自己所说般给他一条出路。
可这样的出路,能是多好的路呢?
他不愿认这个孩子,自然也不会让他以“顾府”的名头行事,所谓出路,怕是随便找个人家将他嫁出去了事罢了。
若是再将往阴暗处猜想,顾明远会不会为了保全名声,暗地里做掉顾莲沼也犹未可说。
说什么天家无父子,只要是人,就逃不开利欲纷争的局。
柳元洵心里厌恶,脚下步子越快。
可顾明远却几步追了上来,大声道:“王爷再听我最后一言!”
他这一声,喊得周围几个还未走远的大臣都回了头,柳元洵不欲将此事闹大,无奈驻足,等着他的后话。
“王爷,您就不好奇,他是如何凭藉哥儿之身入了锦衣卫的吗?”
柳元洵并不好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或艰难或顺利,他不过是别人生命里的外人,打着好奇做幌子,借此扒人隐私的事,他才懒得干。
可架不住顾明远非要说。他不仅要说,还压低了声音,像是提起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丑事一般,凑到柳元洵耳边道:“他借我宴请锦衣卫指挥使的机会,趁他如厕之机,主动凑上去伺候,他一个哥儿,要是放下身段……哪有男人愿意拒绝,也是借此才得了指挥使的青眼,将他……”
“顾大人!”柳元洵忍无可忍,“人只要没有妨害他人,那他们为了往上爬,付出什么,得到什么,都是应该的!你不能、也不该站在不染尘埃的高处,对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人施以鄙夷。我与你无话可说,就此别过吧!”
说完,柳元洵甩袖便走,无论身后之人如何唤他,他也不曾回头。
快步而走的柳元洵在绕过亭柱时,就顿了足,而后一把抓住紧跟来的淩亭,闭眼低声道:“我头晕,站不住了……”
“我马上替您喊轿子!”淩亭正要走,柳元洵却不放手,他倚在柱身上,弱声弱气地说道:“不用,你去问问洪福,问他,皇上吃饭了吗?没吃饭的话,等等我……”
淩亭愣了一下,忙挥手召来个内侍,叫他跑腿传话去了。
淩亭扶着柳元洵坐到凉亭中,担忧道:“若是要去宫中,您的身体可还受得住?”
柳元洵坐在亭中,闭目缓了好一会,才道:“我没事。”
他这辈子牵挂的人不多,与他有牵连的人也不多,除去父皇母妃,就只有皇兄与淩亭兄妹了。
可皇上的一道口谕,却莫名让他多了个妾室,虽无夫妻之实,可他的守宫砂既然已经消失,那这名头便担定了。
以前不知他处境,倒也罢了。
可听顾明远那么一说,他却总想为他讨来些什么,叫他哪怕离了自己,也有个活下去的保障。
而顾莲沼最想要的东西,只有皇上能给。
跑腿的小太监不仅传了话,还从洪公公那儿得了赏,所以跑来传话时也是一脸喜气,恨不能给柳元洵磕三个头再走。
小太监身后还跟着个接人的轿子,明黄的色泽尊贵又摄人,能用皇撵来接人,七王爷真是这深宫中独一份的恩宠了。
第21章
时隔多年,柳元洵再一次踏入了当初的太子寝宫。
太子殿翻修以后,他其实来过几次,可最后一次来这里的记忆委实算不上好,再加上两年多未踏入,此时再瞧,只觉陌生得紧。
殿内森冷,听说他来,这才匆匆燃起地龙,将本来适宜的温度拔高了不少。
皇上似乎提前吩咐过,柳元洵刚要跪,洪福就来扶了,身上累赘的饰物被一一拆下,伺候他的洪福趁机小声道:“七爷,皇上病了好几天了,您心疼心疼皇上,别赌气了。”
洪福悄悄往内殿瞅了一眼,声音放得愈发低,“皇上身体不适,本来都说不用膳了,可听说您要来,又改了话,说要用膳。这些日子,您一直病着,皇上胃口也不好,今儿得空,您陪皇上多用点。”
柳元洵没看他,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
非是他踩高捧低,只给冯公公好脸色,而是洪福这人实在太假,假到三分话在他嘴里也有七分真,没几句是可信的。日子久了,柳元洵也懒得分辨他哪句话真哪句话假,一律当面子话应付了。
卸去华裳的柳元洵缓步向前,绕过屏风之后,就看见了一张圆桌,和坐在圆桌旁,穿着一身明黄单衣的柳元喆。
这么多年过去,这里的布置依稀还留着太子殿的影子,柳元洵彷佛依旧能看见幼时的自己总赖在太子殿里,拉着柳元喆的衣角不放,说要在这里留宿的画面。
他喜欢这里。
这里有抱着他入睡的太子哥哥,还有各色新奇好看的话本,他一边看一边问,在年岁尚小的孩子眼中,整个天地都是稀奇的。
柳元喆丝毫不会不耐烦,他总是温柔的,耐心的,眉眼间偶尔流露出威慑,下一秒也会在他湿漉漉的眼神中化作无奈。
旧居所里藏着无数旧回忆,柳元洵在过往记忆的冲刷下,忽然感到了一丝鼻酸。
……
这一顿饭吃得很是沉默。
柳元喆不说话,他也不说话,布菜的小太监们早早就离开了,整个寝殿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顿饭吃得没什么滋味,柳元洵咀嚼着嘴里的饭菜,心里想的都是顾莲沼的事。
几息之后,柳元喆却忽然夹了一筷子银鱼,放到了他的盘子里,冷声道:“一个大男人,瘦成这样像什么样子,王府没饭吃吗?”
柳元洵愣了一瞬,低头默默吃了。
他不愿意见皇上,非是厌恶,而是无力。
自从他撞破了一些秘辛后,柳元喆就在他面前将所有事情都挑明了。
伪装的和平被撕碎的刹那,确实是爽快的,可人只要还活着,就必然要面对假象撕开后的一地狼藉。
他们的过去即便不纯粹,但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命在旦夕时的挺身相救,又怎么可能没有半点真情呢?
可他们之间有着跨不过去的血海深仇,这点真情便成了扎在心间的刺,情谊越真,刺扎得越狠,相处下去,不过是增添痛苦罢了。
这顿饭,再吃下去也没什么必要。
柳元洵放下筷子,认真地看向柳元喆,道:“皇上,如果我和顾莲沼圆房,你能将他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吗?”
情谊变了,可他与柳元喆说话的方式却没变。从小便是如此,他想从柳元喆手里要什么,向来都直言不讳,从不兜圈子。
而柳元喆大部分时候也都会答应他。
可这次,柳元喆却没有松口,他也不看柳元洵,只搁下筷子喝了口茶,淡道:“这要求,究竟是他向你提出的,还是你自己替他做主讨要的?”
自然是顾莲沼想要。
但这话却不能这么对皇上讲,柳元洵道:“是我做主替他要的。”
柳元喆嗤笑一声,道:“这么多年,你还是不会撒谎。你赏他金银珠宝倒是有可能,替他讨要官职?卖官鬻爵不是你最不屑的事情吗?他想上位,如今的指挥使刘迅便要被撤职。怎么?刘迅碍了你的眼?”
柳元洵并不认识刘迅,他也不打算因个人私欲夺去旁人的官职。他心里清楚,如今的顾莲沼年岁尚小,资历也浅,就算将他捧上指挥使的位置,也一定会被人拉下马。所以,他只想为顾莲沼寻一个保障,再铺一条路。
顾明远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很有气度,哪怕心里如何厌恶顾莲沼,依然口口声声“我儿”、“那孩子”,将一个被逼无奈的慈父演绎得十足生动。
可柳元洵不吃他这套。
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好人、坏人、烂人……各色各样的人都顶着同一张皮,所以好人分不出什么是坏人,坏人也会误以为自己是好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逻辑,而在他们的逻辑中,他们身在高处,纤尘不染,是最光明,也是最无辜的人。
这样的伪君子,甚至比真小人更叫人恶心。
柳元洵知道,和这样的人沟通是没有意义的,他本想转身就走,不再与他说话,可临到转头,他又说了句:“顾大人,如你所说,天下的关系,能做父子不做仇人。顾莲沼宁肯将你逼到厌恶他,也要走这一步棋,就是因为他已经足够了解你的为人。而今日你我之言谈,也再一次证明,顾莲沼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说完就走,压根不想和顾明远深谈。
亏他还以为顾明远多少惦记着顾莲沼,才会特意叫住他,与他说话,没料到他竟存了这样一番心思。
他哪里是怕顾莲沼粗鄙有心机,惹自己不喜。他怕得是顾莲沼得了自己的欢心,有了依仗之后反过头去报复他吧?
一个父亲,自己的孩子嫁了人,非但不给他一些傍身之物,还在夫家面前揭他的短,抨击他的为人。顾明远身为父亲,是一点活路都不给顾莲沼留啊。
退一万步想,就算当初的顾莲沼如他所说,私下找他认父,他也能如自己所说般给他一条出路。
可这样的出路,能是多好的路呢?
他不愿认这个孩子,自然也不会让他以“顾府”的名头行事,所谓出路,怕是随便找个人家将他嫁出去了事罢了。
若是再将往阴暗处猜想,顾明远会不会为了保全名声,暗地里做掉顾莲沼也犹未可说。
说什么天家无父子,只要是人,就逃不开利欲纷争的局。
柳元洵心里厌恶,脚下步子越快。
可顾明远却几步追了上来,大声道:“王爷再听我最后一言!”
他这一声,喊得周围几个还未走远的大臣都回了头,柳元洵不欲将此事闹大,无奈驻足,等着他的后话。
“王爷,您就不好奇,他是如何凭藉哥儿之身入了锦衣卫的吗?”
柳元洵并不好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或艰难或顺利,他不过是别人生命里的外人,打着好奇做幌子,借此扒人隐私的事,他才懒得干。
可架不住顾明远非要说。他不仅要说,还压低了声音,像是提起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丑事一般,凑到柳元洵耳边道:“他借我宴请锦衣卫指挥使的机会,趁他如厕之机,主动凑上去伺候,他一个哥儿,要是放下身段……哪有男人愿意拒绝,也是借此才得了指挥使的青眼,将他……”
“顾大人!”柳元洵忍无可忍,“人只要没有妨害他人,那他们为了往上爬,付出什么,得到什么,都是应该的!你不能、也不该站在不染尘埃的高处,对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人施以鄙夷。我与你无话可说,就此别过吧!”
说完,柳元洵甩袖便走,无论身后之人如何唤他,他也不曾回头。
快步而走的柳元洵在绕过亭柱时,就顿了足,而后一把抓住紧跟来的淩亭,闭眼低声道:“我头晕,站不住了……”
“我马上替您喊轿子!”淩亭正要走,柳元洵却不放手,他倚在柱身上,弱声弱气地说道:“不用,你去问问洪福,问他,皇上吃饭了吗?没吃饭的话,等等我……”
淩亭愣了一下,忙挥手召来个内侍,叫他跑腿传话去了。
淩亭扶着柳元洵坐到凉亭中,担忧道:“若是要去宫中,您的身体可还受得住?”
柳元洵坐在亭中,闭目缓了好一会,才道:“我没事。”
他这辈子牵挂的人不多,与他有牵连的人也不多,除去父皇母妃,就只有皇兄与淩亭兄妹了。
可皇上的一道口谕,却莫名让他多了个妾室,虽无夫妻之实,可他的守宫砂既然已经消失,那这名头便担定了。
以前不知他处境,倒也罢了。
可听顾明远那么一说,他却总想为他讨来些什么,叫他哪怕离了自己,也有个活下去的保障。
而顾莲沼最想要的东西,只有皇上能给。
跑腿的小太监不仅传了话,还从洪公公那儿得了赏,所以跑来传话时也是一脸喜气,恨不能给柳元洵磕三个头再走。
小太监身后还跟着个接人的轿子,明黄的色泽尊贵又摄人,能用皇撵来接人,七王爷真是这深宫中独一份的恩宠了。
第21章
时隔多年,柳元洵再一次踏入了当初的太子寝宫。
太子殿翻修以后,他其实来过几次,可最后一次来这里的记忆委实算不上好,再加上两年多未踏入,此时再瞧,只觉陌生得紧。
殿内森冷,听说他来,这才匆匆燃起地龙,将本来适宜的温度拔高了不少。
皇上似乎提前吩咐过,柳元洵刚要跪,洪福就来扶了,身上累赘的饰物被一一拆下,伺候他的洪福趁机小声道:“七爷,皇上病了好几天了,您心疼心疼皇上,别赌气了。”
洪福悄悄往内殿瞅了一眼,声音放得愈发低,“皇上身体不适,本来都说不用膳了,可听说您要来,又改了话,说要用膳。这些日子,您一直病着,皇上胃口也不好,今儿得空,您陪皇上多用点。”
柳元洵没看他,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
非是他踩高捧低,只给冯公公好脸色,而是洪福这人实在太假,假到三分话在他嘴里也有七分真,没几句是可信的。日子久了,柳元洵也懒得分辨他哪句话真哪句话假,一律当面子话应付了。
卸去华裳的柳元洵缓步向前,绕过屏风之后,就看见了一张圆桌,和坐在圆桌旁,穿着一身明黄单衣的柳元喆。
这么多年过去,这里的布置依稀还留着太子殿的影子,柳元洵彷佛依旧能看见幼时的自己总赖在太子殿里,拉着柳元喆的衣角不放,说要在这里留宿的画面。
他喜欢这里。
这里有抱着他入睡的太子哥哥,还有各色新奇好看的话本,他一边看一边问,在年岁尚小的孩子眼中,整个天地都是稀奇的。
柳元喆丝毫不会不耐烦,他总是温柔的,耐心的,眉眼间偶尔流露出威慑,下一秒也会在他湿漉漉的眼神中化作无奈。
旧居所里藏着无数旧回忆,柳元洵在过往记忆的冲刷下,忽然感到了一丝鼻酸。
……
这一顿饭吃得很是沉默。
柳元喆不说话,他也不说话,布菜的小太监们早早就离开了,整个寝殿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顿饭吃得没什么滋味,柳元洵咀嚼着嘴里的饭菜,心里想的都是顾莲沼的事。
几息之后,柳元喆却忽然夹了一筷子银鱼,放到了他的盘子里,冷声道:“一个大男人,瘦成这样像什么样子,王府没饭吃吗?”
柳元洵愣了一瞬,低头默默吃了。
他不愿意见皇上,非是厌恶,而是无力。
自从他撞破了一些秘辛后,柳元喆就在他面前将所有事情都挑明了。
伪装的和平被撕碎的刹那,确实是爽快的,可人只要还活着,就必然要面对假象撕开后的一地狼藉。
他们的过去即便不纯粹,但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命在旦夕时的挺身相救,又怎么可能没有半点真情呢?
可他们之间有着跨不过去的血海深仇,这点真情便成了扎在心间的刺,情谊越真,刺扎得越狠,相处下去,不过是增添痛苦罢了。
这顿饭,再吃下去也没什么必要。
柳元洵放下筷子,认真地看向柳元喆,道:“皇上,如果我和顾莲沼圆房,你能将他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吗?”
情谊变了,可他与柳元喆说话的方式却没变。从小便是如此,他想从柳元喆手里要什么,向来都直言不讳,从不兜圈子。
而柳元喆大部分时候也都会答应他。
可这次,柳元喆却没有松口,他也不看柳元洵,只搁下筷子喝了口茶,淡道:“这要求,究竟是他向你提出的,还是你自己替他做主讨要的?”
自然是顾莲沼想要。
但这话却不能这么对皇上讲,柳元洵道:“是我做主替他要的。”
柳元喆嗤笑一声,道:“这么多年,你还是不会撒谎。你赏他金银珠宝倒是有可能,替他讨要官职?卖官鬻爵不是你最不屑的事情吗?他想上位,如今的指挥使刘迅便要被撤职。怎么?刘迅碍了你的眼?”
柳元洵并不认识刘迅,他也不打算因个人私欲夺去旁人的官职。他心里清楚,如今的顾莲沼年岁尚小,资历也浅,就算将他捧上指挥使的位置,也一定会被人拉下马。所以,他只想为顾莲沼寻一个保障,再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