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婚正配 第29节
  又看向东海珍珠与金元宝,“珍珠留给夫人做头面首饰,金元宝便留给夫人当作小金库吧。”
  说罢撂下一句话便转身离去,当真不在意这些金银财宝。
  “夫人先料理这些,我还有些公务。等忙完带你出城吃斋饭。”
  柳清卿怔然望着他挺拔的背影,眼前发热,忽然转身掩住发热的眼眸。
  从未有人如此“娇惯”她。
  只觉自己一颗心像面团一般被他揉搓。
  李嬷嬷见小姐如此,又高兴又难过,悄然上前将小姐抱入怀中,也红了眼。
  “小姐熬出来了,熬出来了……”
  另一头书房。
  谢琅踏入书房后便进了地道。
  满京城都知与他不和的魏明昭却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密道之中,正坐于榻上手捧书册,见谢琅走近冷嗤道:“没想到谢大人居然是个情种,之前曾说三年后便要和离的话可还当真?”
  谢琅:“若柳氏想走,自然放她自由。”
  魏明昭挑眉,“魏某佩服谢大人以身入局的魄力。”
  说罢将书册随手一扔,“若原来你打定主意要和离,待你听了这事后想是会改变想法。”
  谢琅掀起眼皮淡淡看他:“什么事?”
  第30章 上次圆房喝了些酒又以为是梦……
  先不说他们之前结的恩怨。
  如此面若冰霜,浑身冷戾,这才是他魏明昭认识的谢琅谢大人。
  见他如此,魏明昭心气倒是顺了半分。
  “听闻谢大人最近在查摄政王妃。”
  谢琅闻言立刻肃面眯眼:“你如何知的?
  魏明昭轻嗤:“一日寻不到岳母,琬琰便一日睡不好,我有何不知?”
  不等谢琅发作,魏明昭又趁机威胁道:“说来巧,我倒得些消息,若谢大人想知,需得应我些事。”
  谢琅眯眼:“何事?”
  “我公务繁忙总不在府,若尊夫人无事,让尊夫人多去府上走走,与琬琰说说话。”
  听闻此言谢琅冷笑:“过去伤了谢琬琰,如今倒做起人了?”
  彼此曾经是掏心掏肺的兄弟,如今虽分崩离析勉强弥合,最知刺向对方哪最痛。
  “谢琬琰当初并不想嫁与你。”
  魏明昭也沉下脸:“不管她想不想嫁,如今也是我魏府的当家主母,为我养育的两个孩儿。就算她死了,也要与我埋一起!”
  这话倒没法驳。
  谢琅扭头勉强咽下这口气,不耐道:“应你了,到底何事。”
  魏明昭嗤他:“谢大人瞧着颇为疼爱夫人,也不过如此。”
  见谢琅就要变脸,魏明昭止住话头说了正事,“我这头得到消息,尊夫人母亲离世转日,摄政王妃便入了府,你说巧不巧?”
  谢琅却没应声,紧绷的面皮微微放松。
  魏明昭瞧着忽然懂了,目光如冰,挑眉道:“原来谢大人早就猜到了,怪不得忽然要迎柳氏入府。”
  朝他拱手讥讽他,意有所指。
  “谢大人果真一如从前那般心狠手辣,为了想要的事,不惜将自己也舍出去。令魏某佩服。”
  魏明昭甩袍离去,谢琅对着潮湿的地道墙壁僵立半晌。
  头脑在飞速运转。
  若岳母果真假死金蝉脱壳,那以岳母与母亲的情谊,母亲说不定真的没有离世。
  控制不住的心绪激荡,谢琅眼圈发红,一拳击于青砖上,瞬时骨节血肉模糊。
  过了片刻,待谢琅回到嘉兰苑时,便又戴上温柔和善的面具。
  这一会儿柳清卿已将赤日纱与东海明珠暂时收了起来。
  就是这金元宝令人不知所措,置于正房之中定是不行的。正想如何是好呢,就见谢琅回来,谢琅倒是眼尖,立时瞧出她的疑虑。
  毫不犹豫将私库钥匙去下递给她:“若无处可放,便放这吧。”
  柳清卿面露疑惑。
  谢琅解释:“这是私库钥匙,既予你,以后便是你的了。”
  柳清卿讶然:“给我?”
  谢琅颔首:“私库给你,私库中的东西也归夫人。日后还请夫人待我好些。”
  这几日是怎么了,连连砸得她头晕脑胀。
  但现在不是说这的时候,既然谢琅给了,柳清卿都与他是圆了房的正当夫妻,没甚不敢要的。再说这价值连城的赏赐这样青天白日地放着着实让她心头发慌。
  放进私库极好,私库有府卫把守,怎也比放正房强。
  就这精致的雕花门,魁梧健壮的男人一脚就踹开了。
  见此事妥当,夫妻二人准备出门。
  这还是成婚后二人第一次同行。
  刚上马车柳清卿就瞧见了谢琅手上包的细布,谢琅随她目光垂眼扫过,将手收于身侧,低声解释,“不小心伤了手。”
  柳清卿抬眸望他一眼,又垂眸扫过细布,“近来天气渐热,夫君仔细着些。”
  谢琅颔首应了,柳清卿便没再言语。
  原说是出城吃斋饭,但当马车停在嘉兰居前,柳清卿讶异回眸望向谢琅。
  没等柳清卿问,谢琅便说,“怕你吃不惯斋饭,待在这用完,我们再出城。”
  柳清卿点头,只觉胸口中温暖舒畅。
  谢琅果真是京城里难得的端方好男儿,对她一日比一日好。
  许是老天爷让她用柳府寄人篱下的艰难日子换了他。
  自进了嘉兰居,谢琅便扫视四周,并仿佛不经意看向柳清卿,自己观察她的神情。
  若摄政王妃便是岳母,那一切便说得通了,必有摄政王妃暗中照拂。问题却是他的夫人是否知道?
  他早该想到,在柳府冷待多年的小姑娘怎可能长成了如花似玉的模样?
  可他的夫人正顾盼四方,好像瞧哪都新鲜。
  她可知这嘉兰楼是摄政王妃的产业?难道没觉得与他们院落名字一样好生巧吗?
  若她知道,那她的演技未免着实太好。
  可转念一想她藏起的话本,她那与面目不一的内心。
  谢琅垂眸扯唇,心道他的夫人好像总会给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一餐饭谢琅更加照料她,更是亲自为她布菜。
  柳清卿第一回 心里涌上了甜滋滋的喜意,望向谢琅的目光仿佛掺了蜜糖。被她用心墙封于心底的爱意终于止不住流淌出来。
  谢琅也回以淡淡笑意。
  今日心情甚佳,柳清卿一不注意便吃了个大饱。
  正巧谢琅提出出城踏青消食,柳清卿欣然应之。
  说来令人羞怯,她还从未踏过青。
  只听父兄带柳清滢踏青,听柳清滢回府说踏青多么好,她却不知踏青有何滋味。
  应是很好玩吧?
  不然为何每次柳清滢提起都眉飞色舞。
  刚出城不久便有个茶摊,一旁还有卖风筝的摊子。
  柳清卿透过窗口好奇望着,谢琅便让马夫停下。
  谢琅轻拍她肩膀:“去挑一只。”
  柳清卿闻言猛地回头,双眸灿若星辰,“当真?”
  谢琅失笑:“这有何假的?”
  柳清卿眼眸弯起,忽然倾身轻轻抱住他,不过一瞬就转身下了马车去挑起风筝。
  她还是第一回 见这么多的纸鸢样式呢!
  谢琅手指微微蜷起,见她一时半刻挑不好的模样,片刻后也随之下了车。
  柳清卿在不远处认真挑选纸鸢谢琅环顾四周低声,“近日城中乞儿倒是少了。”
  一旁正添柴烧水的老伯听到接话回答,“贵人有所不知,今日有善人在城外施粥呢。那阵仗可大,说是够京城流民喝个一年的。”
  “虽是粥汤,总比没有强。有些爷们喝几天缓过劲便去找活干了。总算安生下来,要不然我也不敢在这摆茶摊子,早让人给抢了。”
  谢琅了然颔首,又问,“老伯可知是何人施粥?”
  老伯蹙眉回想,“还真不知,只知是托了寺庙主持施粥。没见善人来过。”
  又感叹,连连称赞:“这不为名利,只做实事,果真大善。”
  流民垫了肚子,城中偷鸡摸狗的事情便也少了,与城中居民争端也少了。一时间京城倒有点蒸蒸日上的意思。
  果真如此。
  谢琅倒对这做事不留名的大善人起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