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这比以前可差远了,”老头摇摇头,又吸了口烟,缓缓地吐出烟圈来说道:“剧院的东家倒了,这会就算话剧再好,也没什么用了。”
祁辞心中一动,向他打听道:“这剧院的东家又是哪家?怎么就不行了?”
“这你都不知道?这剧院的东家,就是我们海屯子有名的闵家。”
“要说怎么不行了……”老大爷犹豫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不可说的神色:“这事可邪乎了,只听说前几年因着世道不好,闵家生意就不大行了。”
“可不知怎么,两年前闵家那几个当家的爷们儿,却忽然都出了事,死的死,病的病……这家里没人撑着,可不就倒了嘛。”
祁辞定定地听着老大爷的话,旁人只觉得邪门儿,他却明白这是为什么。
看来,这闵家就是驻守北方的星监世家了,估摸当初不少人都参与了平漠城的事,所以才落得如今的下场。
第70章
“那闵家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事跟闵家有关, 祁辞也不打算再绕什么弯子了,直接问那老大爷。
老大爷有些意外地抬眼看着他,然后问道:“你们找闵家干嘛?寻仇呀?”
“当然不是,”祁辞温文地笑笑, 配上他那张脸, 就是十足的伪装:“我们听说了那《怨魂记》才从外地赶来的, 想跟闵家谈谈合作,把这戏买到别的地方去演。”
说着, 不等他向聂獜使眼色,聂獜就已经掏出了钱,放到老大爷衣兜里。
老大爷收了钱,虽然心里头还是狐疑, 但到底跟自个没大多关系, 于是他就笑弯了眼睛,抬手指了个方向:“这会闵家虽然不大行了, 但还对外撑着面子呢, 本家人都住在晚江巷的小公馆里, 你们去那里找他们吧。”
祁辞与聂獜对视一眼,又跟老大爷道了谢,然后才离开大观剧院。
一出剧院的门, 已经是深夜, 天空中却又飘起了大雪,祁辞本是生在东南,虽然秦城与云川冬天也有大雪,却并不能与这北方的雪相比。
他忍不住抬手去接,聂獜看到也并没有阻止,只是默默地为他披上了大衣。
祁辞感受到身后传来的温度, 忍不住弯了眉眼,转头看向聂獜:“我们走着去那边吧。”
聂獜定定地望着他,摇了摇头,祁辞以为聂獜是要拒绝,却不想下一刻,聂獜就把自己的外套笼在祁辞的头上,然后将他背了起来。
“我背少爷过去。”
身上宽大的外套,与身下宽敞结实的后背,都带来了无尽的暖意,祁辞将下巴抵在聂獜的肩头,然后双手环住了他的脖颈。
最是亲密无间。
他的微凉的唇,贴到了聂獜的耳畔:“那你可要好好走路,别把我摔到了。”
回答他的,仅仅是聂獜低沉的一声“嗯”。但对于祁辞而言,却比任何的言语,都要让他安心。
就这样,他趴在聂獜的后背上,行走在这北方小城寂寥无人的街道上,仰头望着漆黑的天空,看着那万千万千的落雪。
长久以来,在他心头催促的紧迫感,似乎终于稍稍停息。
祁辞忽然想到,也许一切的最终结果,并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差。所有的事情结束后,他就可以心无旁骛地,跟聂獜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奇景……
那夜的路并不算太长,但是已经足够让祁辞生出许多想法,他忍不住趴在聂獜的耳边,与他一一分说着。
无论他说什么,聂獜都会低沉又坚定地回答他“好”,虽然简单但没有一丝敷衍,甚至郑重地像是承诺。
一定会实现的承诺……
没过多久,聂獜便按照老大爷指的方向,背着祁辞来到了晚江巷口。
起先祁辞听老大爷说,那里有小公馆,还以为那晚江巷怎么也要算是海屯子里繁华富贵的地段,可不想等到了地方后才发现,这里屋舍杂乱林立,歪七扭八地扯着棚子,连道路都被挤占得几乎无法通行。
显然非但不是什么繁华得地界,更像是各种三教九流之人聚集处。
他轻轻拍拍聂獜的后背,让对方把自己放下来,聂獜有些不放心地护在他身旁,两人谨慎地向巷子里走去。
已经是深夜,巷子里并不见人影,反而是两边破烂漏风的屋子里,时不时传出取暖的火光和嘈杂的人声。
他们好不容易寻到个出门取炭的老太太,跟她问清了去小公馆的路,等到两人真正来到闵家门前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即便那闵老爷再好面子,沦落到这种地方居住,也维持不了多少体面了。
所谓的小公馆,也不过是座两层半的小楼,周围勉强圈了个铁栏杆,被人砸得参差不齐,便是幸存得部分,也成了晾晒杂物的架子。
而闵家人……显然已经无力再去监管这些了。
祁辞站在围栏外,向着里面望去,出乎意料的是,这会虽然已经是后半夜了,但公馆里几间屋子却还亮着灯。
他向着聂獜打了个手势,聂獜便抱着他翻过公馆的围栏,轻声落到雪地上。
两人矮身来到了其中一间亮着灯的房间外,透过窗户向里望去,却意外发现并没有人。
反正来都来了,祁辞思索着自己与聂獜这情况,便是被人发现也没什么,于是就干脆让聂獜掰开了窗户,潜进了那房间中。
这似乎是一间书房,里面堆积着各种旧书,灯光下还安置着张颇宽敞的旧式书桌,只不过这会书桌上堆满了纸张。
祁辞随手拿起一页来查看,却不料上面写的竟然是那《怨魂记》的剧本。
他顿时明白了,这里就是那《怨魂记》创作者的房间。他又低头仔细观察,发现剧本边还摆着只墨水瓶,瓶盖并没有拧好,显然是人突然有事离开,随时都有可能回来。
只不过……祁辞还是想不通,既然当年平漠城发生的事,他们都已经亲眼看到了,那寻晷又把他们送到两年后的北方,究竟是想要他们做什么呢?
难道当年的事还没有完?
冯管家又跟这位《怨魂记》的作者有什么关系……对了!祁辞心中灵光一现,当初在冯管家的玉镜中,他除了看到大观剧院外,还看到了像雪一样落下的书信。
如果两人真的互通书信,那冯管家那里有信,这里应该也有才是。
他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跟聂獜说了,这会也顾不上看别人信件道不道德了,两人迅速在房间里翻找起来。
但事情却顺利地有些不可思议,这位剧作家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要隐藏他与冯管家的信件,反而将它们非常仔细地保存在一只铁盒中,就放在书桌的抽屉里。
祁辞端着那只装满信件的盒子,忽然察觉到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但他还没来得及想清楚是什么,默念了三声“对不住”后,就打开了盒子。
“云生表弟,见字如晤。”
“表弟上月来信,说自己病情又有反复,我看后十分担心,随信附送药材,望你能用得上。”
“你寄与我的剧本,我已经看过了,非常喜欢,想来要是能够演出,必能有极好的反响,你切莫妄自哀叹。”
“近来我所做之事,也多有进展,若一切顺利,明年开春或可相见。”
祁辞看着信上的内容,微微有些发怔,他想不到冯管家与闵家之间,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他回忆之前在冯家时,冯管家虽然事事周到,但跟所有人都显得疏离。
便是跟那些被他救下,忠心于他的侍女,也是如此。
他没有想到,冯管家那样为着报复冯家,能极端地献祭自己的人,竟然也会有这样温情的一面。
就在这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祁辞立刻将信盒子放回原处,聂獜抱着他又翻出了窗外。
祁辞侧身躲在窗外的阴影里,双眼却紧紧地注视着房间里,他十分迫切地想要知道,能让冯管家这样牵挂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就这样,在他的目光中,房间的门被人拉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极为苍白、带着病色的面容。
那是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鼻梁上架着副茶色旧眼镜,为他增添了不少文气,五官细看之下也是清秀好看的,只可惜已经因为病痛瘦得脱了像,这会抱着剧本从漆黑的走廊中而来,倒像是不肯散去的鬼魂。
这应当就是那信上所说的闵云生了。
祁辞几乎一眼就可以确定,闵云生病得极重极重,甚至到了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地步。
他的心中生出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从两人的书信上可知,闵云生病情反复已经有段日子了,但冯管家还活着的时候,闵云生就病到这种程度了吗,还是说……
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心口沉甸甸的,有些不愿意再想下去。
闵云生虚弱得扶着墙,才勉强走回到房间里,正当他要坐到书桌边,又握起钢笔时,门外却忽然又传来了敲门声。
“四少爷,老爷听说你把下半部得剧本写完了,要你拿去给他看看呢。”
祁辞心中一动,向他打听道:“这剧院的东家又是哪家?怎么就不行了?”
“这你都不知道?这剧院的东家,就是我们海屯子有名的闵家。”
“要说怎么不行了……”老大爷犹豫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不可说的神色:“这事可邪乎了,只听说前几年因着世道不好,闵家生意就不大行了。”
“可不知怎么,两年前闵家那几个当家的爷们儿,却忽然都出了事,死的死,病的病……这家里没人撑着,可不就倒了嘛。”
祁辞定定地听着老大爷的话,旁人只觉得邪门儿,他却明白这是为什么。
看来,这闵家就是驻守北方的星监世家了,估摸当初不少人都参与了平漠城的事,所以才落得如今的下场。
第70章
“那闵家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事跟闵家有关, 祁辞也不打算再绕什么弯子了,直接问那老大爷。
老大爷有些意外地抬眼看着他,然后问道:“你们找闵家干嘛?寻仇呀?”
“当然不是,”祁辞温文地笑笑, 配上他那张脸, 就是十足的伪装:“我们听说了那《怨魂记》才从外地赶来的, 想跟闵家谈谈合作,把这戏买到别的地方去演。”
说着, 不等他向聂獜使眼色,聂獜就已经掏出了钱,放到老大爷衣兜里。
老大爷收了钱,虽然心里头还是狐疑, 但到底跟自个没大多关系, 于是他就笑弯了眼睛,抬手指了个方向:“这会闵家虽然不大行了, 但还对外撑着面子呢, 本家人都住在晚江巷的小公馆里, 你们去那里找他们吧。”
祁辞与聂獜对视一眼,又跟老大爷道了谢,然后才离开大观剧院。
一出剧院的门, 已经是深夜, 天空中却又飘起了大雪,祁辞本是生在东南,虽然秦城与云川冬天也有大雪,却并不能与这北方的雪相比。
他忍不住抬手去接,聂獜看到也并没有阻止,只是默默地为他披上了大衣。
祁辞感受到身后传来的温度, 忍不住弯了眉眼,转头看向聂獜:“我们走着去那边吧。”
聂獜定定地望着他,摇了摇头,祁辞以为聂獜是要拒绝,却不想下一刻,聂獜就把自己的外套笼在祁辞的头上,然后将他背了起来。
“我背少爷过去。”
身上宽大的外套,与身下宽敞结实的后背,都带来了无尽的暖意,祁辞将下巴抵在聂獜的肩头,然后双手环住了他的脖颈。
最是亲密无间。
他的微凉的唇,贴到了聂獜的耳畔:“那你可要好好走路,别把我摔到了。”
回答他的,仅仅是聂獜低沉的一声“嗯”。但对于祁辞而言,却比任何的言语,都要让他安心。
就这样,他趴在聂獜的后背上,行走在这北方小城寂寥无人的街道上,仰头望着漆黑的天空,看着那万千万千的落雪。
长久以来,在他心头催促的紧迫感,似乎终于稍稍停息。
祁辞忽然想到,也许一切的最终结果,并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差。所有的事情结束后,他就可以心无旁骛地,跟聂獜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奇景……
那夜的路并不算太长,但是已经足够让祁辞生出许多想法,他忍不住趴在聂獜的耳边,与他一一分说着。
无论他说什么,聂獜都会低沉又坚定地回答他“好”,虽然简单但没有一丝敷衍,甚至郑重地像是承诺。
一定会实现的承诺……
没过多久,聂獜便按照老大爷指的方向,背着祁辞来到了晚江巷口。
起先祁辞听老大爷说,那里有小公馆,还以为那晚江巷怎么也要算是海屯子里繁华富贵的地段,可不想等到了地方后才发现,这里屋舍杂乱林立,歪七扭八地扯着棚子,连道路都被挤占得几乎无法通行。
显然非但不是什么繁华得地界,更像是各种三教九流之人聚集处。
他轻轻拍拍聂獜的后背,让对方把自己放下来,聂獜有些不放心地护在他身旁,两人谨慎地向巷子里走去。
已经是深夜,巷子里并不见人影,反而是两边破烂漏风的屋子里,时不时传出取暖的火光和嘈杂的人声。
他们好不容易寻到个出门取炭的老太太,跟她问清了去小公馆的路,等到两人真正来到闵家门前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即便那闵老爷再好面子,沦落到这种地方居住,也维持不了多少体面了。
所谓的小公馆,也不过是座两层半的小楼,周围勉强圈了个铁栏杆,被人砸得参差不齐,便是幸存得部分,也成了晾晒杂物的架子。
而闵家人……显然已经无力再去监管这些了。
祁辞站在围栏外,向着里面望去,出乎意料的是,这会虽然已经是后半夜了,但公馆里几间屋子却还亮着灯。
他向着聂獜打了个手势,聂獜便抱着他翻过公馆的围栏,轻声落到雪地上。
两人矮身来到了其中一间亮着灯的房间外,透过窗户向里望去,却意外发现并没有人。
反正来都来了,祁辞思索着自己与聂獜这情况,便是被人发现也没什么,于是就干脆让聂獜掰开了窗户,潜进了那房间中。
这似乎是一间书房,里面堆积着各种旧书,灯光下还安置着张颇宽敞的旧式书桌,只不过这会书桌上堆满了纸张。
祁辞随手拿起一页来查看,却不料上面写的竟然是那《怨魂记》的剧本。
他顿时明白了,这里就是那《怨魂记》创作者的房间。他又低头仔细观察,发现剧本边还摆着只墨水瓶,瓶盖并没有拧好,显然是人突然有事离开,随时都有可能回来。
只不过……祁辞还是想不通,既然当年平漠城发生的事,他们都已经亲眼看到了,那寻晷又把他们送到两年后的北方,究竟是想要他们做什么呢?
难道当年的事还没有完?
冯管家又跟这位《怨魂记》的作者有什么关系……对了!祁辞心中灵光一现,当初在冯管家的玉镜中,他除了看到大观剧院外,还看到了像雪一样落下的书信。
如果两人真的互通书信,那冯管家那里有信,这里应该也有才是。
他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跟聂獜说了,这会也顾不上看别人信件道不道德了,两人迅速在房间里翻找起来。
但事情却顺利地有些不可思议,这位剧作家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要隐藏他与冯管家的信件,反而将它们非常仔细地保存在一只铁盒中,就放在书桌的抽屉里。
祁辞端着那只装满信件的盒子,忽然察觉到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但他还没来得及想清楚是什么,默念了三声“对不住”后,就打开了盒子。
“云生表弟,见字如晤。”
“表弟上月来信,说自己病情又有反复,我看后十分担心,随信附送药材,望你能用得上。”
“你寄与我的剧本,我已经看过了,非常喜欢,想来要是能够演出,必能有极好的反响,你切莫妄自哀叹。”
“近来我所做之事,也多有进展,若一切顺利,明年开春或可相见。”
祁辞看着信上的内容,微微有些发怔,他想不到冯管家与闵家之间,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他回忆之前在冯家时,冯管家虽然事事周到,但跟所有人都显得疏离。
便是跟那些被他救下,忠心于他的侍女,也是如此。
他没有想到,冯管家那样为着报复冯家,能极端地献祭自己的人,竟然也会有这样温情的一面。
就在这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祁辞立刻将信盒子放回原处,聂獜抱着他又翻出了窗外。
祁辞侧身躲在窗外的阴影里,双眼却紧紧地注视着房间里,他十分迫切地想要知道,能让冯管家这样牵挂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就这样,在他的目光中,房间的门被人拉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极为苍白、带着病色的面容。
那是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鼻梁上架着副茶色旧眼镜,为他增添了不少文气,五官细看之下也是清秀好看的,只可惜已经因为病痛瘦得脱了像,这会抱着剧本从漆黑的走廊中而来,倒像是不肯散去的鬼魂。
这应当就是那信上所说的闵云生了。
祁辞几乎一眼就可以确定,闵云生病得极重极重,甚至到了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地步。
他的心中生出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从两人的书信上可知,闵云生病情反复已经有段日子了,但冯管家还活着的时候,闵云生就病到这种程度了吗,还是说……
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心口沉甸甸的,有些不愿意再想下去。
闵云生虚弱得扶着墙,才勉强走回到房间里,正当他要坐到书桌边,又握起钢笔时,门外却忽然又传来了敲门声。
“四少爷,老爷听说你把下半部得剧本写完了,要你拿去给他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