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刚动完手术,没什么力气,这点力度,跟挠痒似的,陈嘉弼倒是希望董只只就这么一直掐着他。
不管怎么说,算是一种亲密的肢体接触。
护士匆匆一瞥,收回目光,给董只只换点滴,交代术后两日不能进食,只能喝淡糖水,楼下便利店有买糖,茶水间有热开水,饿了自己冲,别太浓。第三日可以少许进食流质,稳妥起见,九日后方能正常进食,平时要多加注意,饮酒控量。
与陈嘉弼一番角力,董只只胃痛,咬牙抿唇,让护士给她打止痛针。
一剂下去,痛感顿失,困意袭来,董只只心中的弦仍是紧绷,时刻提防陈嘉弼做出逾矩之事。
陈嘉弼严格遵照医生嘱咐:“护士说过,你只能喝淡糖水,现在喝?”
“不用!”董只只缩进被窝,把被子压在身下,裹得严实。
董莺对她施行放养式管教,董只只大大咧咧,有爱踢被子的习惯,睡觉四仰八叉。
几个翻身,被子滚落在地。
陈嘉弼盖了好几次,都被她踢开,怕她着凉,开了暖气,最后把被子盖到自己身上,定好手机震动闹铃,在沙发上睡下。
听到她喝酒喝出胃穿孔的消息,陈嘉弼火急火燎从香港赶来,一夜没合阖眼,还被抽掉四百毫升血。
他本想等手头公事办完,下周回来处理他与董只只的事。
迷糊间,董只只顿感有滚烫的浓稠汁液从齿间淌入。
甜甜的,没有咸腥味,感受到被幸福包围的蜜意,滚舌细品。
怎料触碰到湿热的软绵,猛然睁开眼,在深幽的漆黑里,甩了偷袭者一巴掌。
董只只顺势手背往墙上一敲,整个人被裹挟在一团黑影里,面色惨白,嘴角渗血,吓得她身体缩成一团,一手捂嘴,一手挡胸。
“陈嘉弼,你心理扭曲!你有病,得治!”
黑暗褪去,柔和的月光,把银辉洒在董只只憔悴的脸庞,老练世故之下,是透着坚毅的楚楚可怜。
一个刚年满十八的高中生,拉扯两个未成年弟弟,她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即便前路崎岖,又或者处处是暗礁,也无法回头。
只有在她生病体弱,没力气折腾时,才会卸下伪装,还原真实的董只只。
几绺发丝随意落在眉梢,触在细长微卷的眼睫,盖住眼角浅淡的纹路,岁月的风霜,席卷她娇小柔弱的身躯,早早褪去青涩,增添成熟的妩媚,一如她那瓣无时无刻咋呼来,咋呼去,显得略微厚实的唇。
黑影的退散,将陈嘉弼的思绪一并消弭。
根据医嘱,每六个小时,喝两百毫升淡糖水,维持身体水分,陈嘉弼尝试叫醒她,可能是止痛针的缘故,睡得沉,后把
吸管塞到她嘴边,无法撬开三十二道保险。
最后没办法,只能嘴对嘴喂她喝。
董只只嫌弃地抹嘴,偏头吐几口唾沫星子:“那你卷舌头是什么意思?”
“是你在卷,我没动。”
陈嘉弼的确心思不纯,另有所图,但绝不可能不顾惜她的身子。
董只只现在是个病人。
许是空窗太久,情难自禁,董只只认栽,做出最后的倔强,要打电话找陈鼎之,换个人守夜。
陈嘉弼把手机夺走,丢在沙发上:“我这次来,有事情跟你商量。”
“这是商量的态度吗?”董只只扭头抱臂,一脸不屑:“有屁快放,放完滚蛋!”
陈嘉弼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姐,我们结婚吧!”
“别叫我姐!你叫我恶……”
姐姐这个称呼,和后半句连在一起,不是正常人能说出来的话,董只只正欲将文件甩到他脸上,“恒裕集团”四个字以及红头文件的横杠,陡然划过,臂膀收了回来,定目默读,审视良久。
周围空气仿佛凝滞,董只只感到呼吸不畅。
激动的原因,并非陈嘉弼那句极具禁忌和不知廉耻的话语。
陈嘉弼从旁劝慰道:“中宏置业和陈青河留下的财产,本就是你和鼎之的,这么多年过去,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鼎之着想。”
董只只不是没想过,她没本事,也不想陈鼎之卷入其中。
事情超出她的认知范畴,她做不到,宁愿姐弟俩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
陈嘉弼又说:“我知道陈青河对你不好,但我认为那场车祸有蹊跷。”
错了!董只只一度埋怨陈青河,把她接到深圳,放任不管。
后来意识到,这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董只只最大的愿望,是想有个家,一家人和和气气生活在一起,哪怕穷一点,苦一点,也没关系。
这些年,也是这样挺过来的。
她很满足,安于现状。
然而陈嘉弼还是主动挑起纷争,把她和陈鼎之拉下水,想起那场车祸,陈青河死得不明不白,隐匿在心底的痛楚,连止痛针都无法抑制。
她眼眸中掠过一抹星光,转瞬即逝,垂头敛目,缴械投降,仍守住最后的底线:“领证可以,结婚不行。”
第3章
董莺长期抽烟,肺癌晚期,在生命最后时刻,打了三通电话。
这三人里,其中必有一个,是董只只生父。
一个空号,一个让她再等几年。
唯有陈青河,念在初恋女友情分,接纳董只只。
高中三年,董只只在深圳陈家渡过。
陈家弼被送去寄宿中学,周末与寒暑假回家,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姐姐,态度冷淡,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陈鼎之不一样,他年纪小,只有5岁,被家人捧在手心,唯恐董只只会分走父母宠爱,处处与她作对。
后母施瑾茹更过分,不允许她上桌。
这三年里,董只只与佣人一道用餐。
寄人篱下很多回,董只只已然习惯。
董莺交过许多男友,每每男方提及婚嫁,便提出分手。
在病榻上,她握住董只只的手,嘱托:“妈没用,没教好你,以后等你有了家人,多上点心,别走妈的老路。”
说完便咽气了。
董只只私下问过陈青河,她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儿。
陈青河只说,董莺看似视财如命,不停换男友,蹭长期饭票,其实不然。
他皱了皱眉,目光空洞,论起往事:“我和你妈,是在迪斯科认识的,一身红色亮片舞裙,波浪卷发,涂大红色口红,喷香水。在当时,别提有多时髦了。那年我大学刚毕业,去青岛分公司实习,打理家中业务,陪客户应酬,刚好撞见。她舞跳得很蹩脚,有种盲目自信,享受其中,不在意旁人目光,她的自在不拘,触动到我。”
陈青河出身豪门,家里规矩多,羡慕她的奔放不羁,在舞池里尽情挥洒热情。
回眸往事,陈青河被董莺匪夷所思的举动逗笑,哼哼鼻子:“我们在一起没多久,发现她和别的男人勾搭在一起,当时把我气的呀!”
他耸耸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还能怎么办,提出分手呗!”
董莺是个直性子,当场同意。
陈青河原以为此生不会再与她有交集,在离开青岛,回深圳的前一天,董莺把他叫到医院产科门口,边上还有两名与他年龄相仿的男子。
董莺在走廊上,不顾旁人异样目光,对三人说:“我怀孕了,这段期间,只和你们三人发生过关系,你们要对我负责。都说说,人流费、营养费、补偿费,怎么摊?”
董只只莫名一抽,董莺没和她提过,估摸是在陈青河的劝说下,主动承担费用,让董莺把孩子生下来。
这么说来,她还要感谢陈青河,让她来到这个世上。
然后事实并非董只只所料,其中一人是小混混,两手裤兜外翻,把全部家当掏出,一共三十五块两毛七,然后跑了。
把董莺气的,脱下一只高跟鞋,往他后脑勺砸:“操你妈个蛋!这点钱只够买两只老母鸡,抠门货,就这德行,还指望有人给你写墓志铭?你们家,到你这,算是到头了!”
骂人这方面,董只只深得母亲遗传,但远未达到她信手拈来的境界。
另一人看起来比较老实,像知识分子,开空头支票:“我现在没钱,等我有了钱,一定回娶来你。”
他把目光转向陈青河:“兄弟,要不你先垫着?给个联系方式,将来还你。”
等他挣到钱、娶媳妇,肚里孩子都能当妈了。
董莺把单据拍他脸上,让他赶紧赚钱去,别在她身上耽误时间。
所有希望,寄托在陈青河身上,董莺是他的初恋,这点钱来说不算什么,给了她一万块。
当时有种万元户的叫法,这是笔巨款。
董莺把钱塞进包里,又摊开手,笑眯眯地说:“青河哥,还是你爽快,要不再给五万冠名费,一次性买断。”
陈青河没听懂她的意思,半张着嘴,茫然看着她。
董莺意思是,她把孩子生下来,让陈家养,今后跟她没关系,不会去打扰,孩子姓陈。
不管怎么说,算是一种亲密的肢体接触。
护士匆匆一瞥,收回目光,给董只只换点滴,交代术后两日不能进食,只能喝淡糖水,楼下便利店有买糖,茶水间有热开水,饿了自己冲,别太浓。第三日可以少许进食流质,稳妥起见,九日后方能正常进食,平时要多加注意,饮酒控量。
与陈嘉弼一番角力,董只只胃痛,咬牙抿唇,让护士给她打止痛针。
一剂下去,痛感顿失,困意袭来,董只只心中的弦仍是紧绷,时刻提防陈嘉弼做出逾矩之事。
陈嘉弼严格遵照医生嘱咐:“护士说过,你只能喝淡糖水,现在喝?”
“不用!”董只只缩进被窝,把被子压在身下,裹得严实。
董莺对她施行放养式管教,董只只大大咧咧,有爱踢被子的习惯,睡觉四仰八叉。
几个翻身,被子滚落在地。
陈嘉弼盖了好几次,都被她踢开,怕她着凉,开了暖气,最后把被子盖到自己身上,定好手机震动闹铃,在沙发上睡下。
听到她喝酒喝出胃穿孔的消息,陈嘉弼火急火燎从香港赶来,一夜没合阖眼,还被抽掉四百毫升血。
他本想等手头公事办完,下周回来处理他与董只只的事。
迷糊间,董只只顿感有滚烫的浓稠汁液从齿间淌入。
甜甜的,没有咸腥味,感受到被幸福包围的蜜意,滚舌细品。
怎料触碰到湿热的软绵,猛然睁开眼,在深幽的漆黑里,甩了偷袭者一巴掌。
董只只顺势手背往墙上一敲,整个人被裹挟在一团黑影里,面色惨白,嘴角渗血,吓得她身体缩成一团,一手捂嘴,一手挡胸。
“陈嘉弼,你心理扭曲!你有病,得治!”
黑暗褪去,柔和的月光,把银辉洒在董只只憔悴的脸庞,老练世故之下,是透着坚毅的楚楚可怜。
一个刚年满十八的高中生,拉扯两个未成年弟弟,她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即便前路崎岖,又或者处处是暗礁,也无法回头。
只有在她生病体弱,没力气折腾时,才会卸下伪装,还原真实的董只只。
几绺发丝随意落在眉梢,触在细长微卷的眼睫,盖住眼角浅淡的纹路,岁月的风霜,席卷她娇小柔弱的身躯,早早褪去青涩,增添成熟的妩媚,一如她那瓣无时无刻咋呼来,咋呼去,显得略微厚实的唇。
黑影的退散,将陈嘉弼的思绪一并消弭。
根据医嘱,每六个小时,喝两百毫升淡糖水,维持身体水分,陈嘉弼尝试叫醒她,可能是止痛针的缘故,睡得沉,后把
吸管塞到她嘴边,无法撬开三十二道保险。
最后没办法,只能嘴对嘴喂她喝。
董只只嫌弃地抹嘴,偏头吐几口唾沫星子:“那你卷舌头是什么意思?”
“是你在卷,我没动。”
陈嘉弼的确心思不纯,另有所图,但绝不可能不顾惜她的身子。
董只只现在是个病人。
许是空窗太久,情难自禁,董只只认栽,做出最后的倔强,要打电话找陈鼎之,换个人守夜。
陈嘉弼把手机夺走,丢在沙发上:“我这次来,有事情跟你商量。”
“这是商量的态度吗?”董只只扭头抱臂,一脸不屑:“有屁快放,放完滚蛋!”
陈嘉弼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姐,我们结婚吧!”
“别叫我姐!你叫我恶……”
姐姐这个称呼,和后半句连在一起,不是正常人能说出来的话,董只只正欲将文件甩到他脸上,“恒裕集团”四个字以及红头文件的横杠,陡然划过,臂膀收了回来,定目默读,审视良久。
周围空气仿佛凝滞,董只只感到呼吸不畅。
激动的原因,并非陈嘉弼那句极具禁忌和不知廉耻的话语。
陈嘉弼从旁劝慰道:“中宏置业和陈青河留下的财产,本就是你和鼎之的,这么多年过去,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鼎之着想。”
董只只不是没想过,她没本事,也不想陈鼎之卷入其中。
事情超出她的认知范畴,她做不到,宁愿姐弟俩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
陈嘉弼又说:“我知道陈青河对你不好,但我认为那场车祸有蹊跷。”
错了!董只只一度埋怨陈青河,把她接到深圳,放任不管。
后来意识到,这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董只只最大的愿望,是想有个家,一家人和和气气生活在一起,哪怕穷一点,苦一点,也没关系。
这些年,也是这样挺过来的。
她很满足,安于现状。
然而陈嘉弼还是主动挑起纷争,把她和陈鼎之拉下水,想起那场车祸,陈青河死得不明不白,隐匿在心底的痛楚,连止痛针都无法抑制。
她眼眸中掠过一抹星光,转瞬即逝,垂头敛目,缴械投降,仍守住最后的底线:“领证可以,结婚不行。”
第3章
董莺长期抽烟,肺癌晚期,在生命最后时刻,打了三通电话。
这三人里,其中必有一个,是董只只生父。
一个空号,一个让她再等几年。
唯有陈青河,念在初恋女友情分,接纳董只只。
高中三年,董只只在深圳陈家渡过。
陈家弼被送去寄宿中学,周末与寒暑假回家,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姐姐,态度冷淡,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陈鼎之不一样,他年纪小,只有5岁,被家人捧在手心,唯恐董只只会分走父母宠爱,处处与她作对。
后母施瑾茹更过分,不允许她上桌。
这三年里,董只只与佣人一道用餐。
寄人篱下很多回,董只只已然习惯。
董莺交过许多男友,每每男方提及婚嫁,便提出分手。
在病榻上,她握住董只只的手,嘱托:“妈没用,没教好你,以后等你有了家人,多上点心,别走妈的老路。”
说完便咽气了。
董只只私下问过陈青河,她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儿。
陈青河只说,董莺看似视财如命,不停换男友,蹭长期饭票,其实不然。
他皱了皱眉,目光空洞,论起往事:“我和你妈,是在迪斯科认识的,一身红色亮片舞裙,波浪卷发,涂大红色口红,喷香水。在当时,别提有多时髦了。那年我大学刚毕业,去青岛分公司实习,打理家中业务,陪客户应酬,刚好撞见。她舞跳得很蹩脚,有种盲目自信,享受其中,不在意旁人目光,她的自在不拘,触动到我。”
陈青河出身豪门,家里规矩多,羡慕她的奔放不羁,在舞池里尽情挥洒热情。
回眸往事,陈青河被董莺匪夷所思的举动逗笑,哼哼鼻子:“我们在一起没多久,发现她和别的男人勾搭在一起,当时把我气的呀!”
他耸耸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还能怎么办,提出分手呗!”
董莺是个直性子,当场同意。
陈青河原以为此生不会再与她有交集,在离开青岛,回深圳的前一天,董莺把他叫到医院产科门口,边上还有两名与他年龄相仿的男子。
董莺在走廊上,不顾旁人异样目光,对三人说:“我怀孕了,这段期间,只和你们三人发生过关系,你们要对我负责。都说说,人流费、营养费、补偿费,怎么摊?”
董只只莫名一抽,董莺没和她提过,估摸是在陈青河的劝说下,主动承担费用,让董莺把孩子生下来。
这么说来,她还要感谢陈青河,让她来到这个世上。
然后事实并非董只只所料,其中一人是小混混,两手裤兜外翻,把全部家当掏出,一共三十五块两毛七,然后跑了。
把董莺气的,脱下一只高跟鞋,往他后脑勺砸:“操你妈个蛋!这点钱只够买两只老母鸡,抠门货,就这德行,还指望有人给你写墓志铭?你们家,到你这,算是到头了!”
骂人这方面,董只只深得母亲遗传,但远未达到她信手拈来的境界。
另一人看起来比较老实,像知识分子,开空头支票:“我现在没钱,等我有了钱,一定回娶来你。”
他把目光转向陈青河:“兄弟,要不你先垫着?给个联系方式,将来还你。”
等他挣到钱、娶媳妇,肚里孩子都能当妈了。
董莺把单据拍他脸上,让他赶紧赚钱去,别在她身上耽误时间。
所有希望,寄托在陈青河身上,董莺是他的初恋,这点钱来说不算什么,给了她一万块。
当时有种万元户的叫法,这是笔巨款。
董莺把钱塞进包里,又摊开手,笑眯眯地说:“青河哥,还是你爽快,要不再给五万冠名费,一次性买断。”
陈青河没听懂她的意思,半张着嘴,茫然看着她。
董莺意思是,她把孩子生下来,让陈家养,今后跟她没关系,不会去打扰,孩子姓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