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连着喝了两碗,都冒汗了,这才开始吃菜,道道都好吃,道道都爱吃。
一边吃着,一边就说起了来年的事,比如军械的革新与淘汰,能在军中实现一次彻底的变革,打乱重组。因为兵种的配置要变。
小皇帝一边吃一边点头,很聪明的调整方式。
四爷又说起了轨道的勘测和铺设,“……从军中以及以前的军管农场抽调人手……”
解决人员和土地争饭吃的局面。
包括船舶的改造与重建铸造。
小皇帝心里琢磨,这么一变会带动很多行业的变化。比如,教育得跟着变,因为人手更专业化;矿业得跟着变,它会需要大量的人手;锻造业得变,这些相关行业都离不开锻造……
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然后,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工这个门类所需人手不比农少。
而且,工比农更容易管理。
这些变化注定会影响仕和商。
小皇帝只默默的听,不发表意见。他问的都是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比如,大炮的射程。比如,火车的速度如何实现提升。
这些东西不能凭空来,四爷只能说:“从求真馆的实验档案中获得的灵感,有时候,就差这一步,要是有人早推进,早可行了……”
小皇帝看了金司晔一眼,这个人……深不可测。林叔珩做的其实是冲锋陷阵的活儿,她在清扫障碍。而真正下大棋的是金肆晔!他这么干,改变的是整个新明的结构。他说的这些只要真的能拿出样品说服新阁,新明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他不好猜测。
但这种变革,对于皇权的冲击一定是巨大的。
因为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开启民智的基础上的!
他也难得的坦诚了一次,用饺子蘸着酸菜炖白肉的汤汁吃了一个,他才问说:“……如此带来的朝堂变革是什么?”
“贪官得除,之后大调整。像是封疆大吏,一人统管三省,这不行。”
然后呢?
然后推倒重来,没有推倒的勇气,便重建不起来。
“变法改制?”
嗯!变法改制。
小皇帝将这苦极的酒一口给闷了,然后呼了一口气,再没吃几口,脸上就有了红晕,不住的吸鼻子,双手托着腮帮子,“金爱卿啊……先帝去之前……常常叫朕到身边,好似总有话要交代……好似交代多少都不能放心一样……到最后了,先帝都要弥留了,告诉了朕四个字——随波逐流!”
四爷没言语,继续听他说。
“朕专门去试过了,就在宫里那条河上……要是不会水,只躺在水面上,随着水走,这也许是最好的自救方式……有时候就是越是挣扎越坏了,就得那么躺着……然后,朕就明白父皇的意思了……”
他说着,就嘿嘿嘿的笑了,然后朝下一倒,闭着眼睛竟是睡了。
老管家赶紧过来,四爷却已经起来了,他抬手将这孩子抱起来,问老管家,“去哪里安置?”
老管家指了指另一边的炕:“放那儿就行。”也没个固定的睡觉的地方,想在哪里睡就在哪里睡。
四爷给抱过去,拉了被子给盖上,要走了,他听见这小子咕囔了一声:“……要终……也得朕自己了结……孩儿……绝不会被人赶下皇位……”
这话说的……四爷的手脚都放轻了,给把被角掖好,转身要走了,他又交代老管事,“临窗,寒气重,窗帘太薄了,得换厚实的……”
老管事愣了一下,倒是也应了,“我送您出去。”
“叫人带路就行了,留着照看吧。今儿的菜味儿足,夜里必渴,备着温水……”
好!
四爷出去了,站在殿外又回头看了一眼,眼里更多了几分怜惜。其实,早点订个亲,有个能说话作伴的人也挺好。他还是个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
这么想着,回了班房他就喊住送他回来的一个小管事,“请稍微等等。”
金大人还有别的吩咐?
四爷坐回去,写了一个‘福’字,然后吹干递过去,“请转交给陛下。”
这小管事微微愣了愣,这仿的也太像了吧!
第176章 万里扶摇(75)二更
小皇帝早起看了一眼‘福’字,然后跟老管事说:“咱们这位金大人,可是天才。瞧!仿的多像!”
老管事就笑,“我也觉得像。”
是吧?小皇帝端详了又端详,觉得十分有趣,“从太祖皇帝起,每逢过年就赐福。这还是第一次有臣子给帝王送‘福’的呢。”
老管事叹了一声,“昨晚是金大人抱您去炕上躺着的……这位大人胆子大,怕是喝了点酒,失了分寸,忘了君臣之别。”
倒不是什么君臣之别不君臣之别的,就是说这个人吧:“你看人家林叔珩,除夕亲自下厨,做了年夜饭亲自送来……朕虽没见她,但却知道她心意赤诚。可这位金大人呢?他十分讨巧……就透着那么一股子不怎么赤诚的劲儿。大年下的别的不送,给朕送了一个‘福’……”
说着,便一脸的一言难尽,“纸还是官用纸,墨还是官用墨,他大笔一挥,叫人顺手捎带回来……这个人呀……”一般的法子是拿捏不住这个人的。
就像是齐渭,很容易笼络。
就像是林叔珩,她心软,只要十分诚意的求助,她定能百分用心,从不掺假。
但金肆晔呢,谁想叫他卖命都不可能!反之,你给他卖命了,才又可能换来他十分的赤诚……吧?
老管家就问说:“所以……这字呢?”
小皇帝走过去,将字拿过来再仔细打量,“说实话,这个字的气韵……最像。”
老管家:“……”这是何意?
“此人……”小皇帝叹了一声,“为时过早,再看看吧!”他说着,就递给老管事,“找个匣子,单放进去。以后,金肆晔送来的笔墨之礼,全都收拢到一起。把这个做成常例,每个主动示好的臣子,都得有个专属的箱子。还有,林叔珩的箱子里,你帮朕记一笔,昨晚的菜朕很喜欢,吃到了久违的关怀的味道。”
是!这就去安排。
大年初一了,该祭祖了。小皇帝身穿礼服,跪在神龛之前,上了香之后就道:“祖爷爷,您不知道吧,这些年好些人都在模仿您的字体……好似写的像了,就是受了您的点化了。这……岂不可笑?
祖爷爷,别瞧着孙儿爱念叨神神鬼鬼的东西……但孙儿记着呢,咱新明跟前明不一样。前明的皇帝爱修道,总想着有神仙能成为神仙……咱新明可不信这个。
父皇啊,您总说什么样的臣子都得接纳……朕在努力的学,努力的实践。就像是昨晚,那个叫金肆晔的臣子,他要来陪朕用年夜饭,朕没有推辞。林叔珩送来的年夜饭,朕也吃了。赤诚的,朕接纳;不赤诚的,朕也接纳。
父皇,儿不糊涂!儿知道,儿得时刻警惕,莫要叫人左右了心性。母后的走的时候,儿还期盼过真有神仙,能帮儿留住娘亲。后来,您的病越来越重,儿就知道,没有神仙。祖奶奶说的话是对的,人只能靠自己,也只有自己靠的住!朱字营一直就训,一切刻意为之,都是别有用心。”
说着说着,就觉得好可怜,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没敢流下来。
大年初一,新一年的开始。朕作为帝王,不能落泪。咱便是不信鬼神,但咱也得心有忌讳,别因为这点事给天下臣民带来灾厄才好。
这么想着,愣生生的将眼泪给憋回去了。
四爷熬了一晚上,早起啥也没等到。
他:“……”这孩子不算笨,但也绝对不算是机灵!有一股子轴劲儿,蠢的不明显,聪明的不彻底。
他出宫也没回金家去,只去了私宅。一到家,管家就说,“林伯爷打发人送了年礼来。”
四爷打开一瞧,是单做给他的饭菜,热热就能吃。他递过去,“热了端来!”白天要补觉,今晚上可不去宫里了,去桐桐那边住。
过年第一天,拜年的络绎不绝,多是来探听消息的。
桐桐跟谁都笑语嫣嫣的,态度特别亲热,好似事情没有扩大化的意思。
一整个上午,都在接待。
丑妮在前面待客,姑婆忙着在灶上烧水,准备午饭。若是来了哪个贵客,突然要留饭,饭菜一定得随时能端上去。
黄氏规整这些带来的年礼,然后叫林伯琼在一边拿着礼簿,一笔一笔的都记上。像是带了四样点心,也得写上是什么点心。
而今正查这些事呢,带来的全是惠而不费的点心等物,贵重的真没有。如今点心摆了一炕,有些事有名的糕点铺子买来的,有些可能是自家做的。
黄氏看的发愁:“这东西怎么弄呀?年前咱也没准备那么些点心,回礼总不能换着点心给回吧!不像话。”
“先记着吧!”回头买了再——给人还礼就是了。
“这些……吃也吃不完。”黄氏瞧着都觉得糟践,“这东西不新鲜了就没法入口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一边吃着,一边就说起了来年的事,比如军械的革新与淘汰,能在军中实现一次彻底的变革,打乱重组。因为兵种的配置要变。
小皇帝一边吃一边点头,很聪明的调整方式。
四爷又说起了轨道的勘测和铺设,“……从军中以及以前的军管农场抽调人手……”
解决人员和土地争饭吃的局面。
包括船舶的改造与重建铸造。
小皇帝心里琢磨,这么一变会带动很多行业的变化。比如,教育得跟着变,因为人手更专业化;矿业得跟着变,它会需要大量的人手;锻造业得变,这些相关行业都离不开锻造……
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然后,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工这个门类所需人手不比农少。
而且,工比农更容易管理。
这些变化注定会影响仕和商。
小皇帝只默默的听,不发表意见。他问的都是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比如,大炮的射程。比如,火车的速度如何实现提升。
这些东西不能凭空来,四爷只能说:“从求真馆的实验档案中获得的灵感,有时候,就差这一步,要是有人早推进,早可行了……”
小皇帝看了金司晔一眼,这个人……深不可测。林叔珩做的其实是冲锋陷阵的活儿,她在清扫障碍。而真正下大棋的是金肆晔!他这么干,改变的是整个新明的结构。他说的这些只要真的能拿出样品说服新阁,新明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他不好猜测。
但这种变革,对于皇权的冲击一定是巨大的。
因为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开启民智的基础上的!
他也难得的坦诚了一次,用饺子蘸着酸菜炖白肉的汤汁吃了一个,他才问说:“……如此带来的朝堂变革是什么?”
“贪官得除,之后大调整。像是封疆大吏,一人统管三省,这不行。”
然后呢?
然后推倒重来,没有推倒的勇气,便重建不起来。
“变法改制?”
嗯!变法改制。
小皇帝将这苦极的酒一口给闷了,然后呼了一口气,再没吃几口,脸上就有了红晕,不住的吸鼻子,双手托着腮帮子,“金爱卿啊……先帝去之前……常常叫朕到身边,好似总有话要交代……好似交代多少都不能放心一样……到最后了,先帝都要弥留了,告诉了朕四个字——随波逐流!”
四爷没言语,继续听他说。
“朕专门去试过了,就在宫里那条河上……要是不会水,只躺在水面上,随着水走,这也许是最好的自救方式……有时候就是越是挣扎越坏了,就得那么躺着……然后,朕就明白父皇的意思了……”
他说着,就嘿嘿嘿的笑了,然后朝下一倒,闭着眼睛竟是睡了。
老管家赶紧过来,四爷却已经起来了,他抬手将这孩子抱起来,问老管家,“去哪里安置?”
老管家指了指另一边的炕:“放那儿就行。”也没个固定的睡觉的地方,想在哪里睡就在哪里睡。
四爷给抱过去,拉了被子给盖上,要走了,他听见这小子咕囔了一声:“……要终……也得朕自己了结……孩儿……绝不会被人赶下皇位……”
这话说的……四爷的手脚都放轻了,给把被角掖好,转身要走了,他又交代老管事,“临窗,寒气重,窗帘太薄了,得换厚实的……”
老管事愣了一下,倒是也应了,“我送您出去。”
“叫人带路就行了,留着照看吧。今儿的菜味儿足,夜里必渴,备着温水……”
好!
四爷出去了,站在殿外又回头看了一眼,眼里更多了几分怜惜。其实,早点订个亲,有个能说话作伴的人也挺好。他还是个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
这么想着,回了班房他就喊住送他回来的一个小管事,“请稍微等等。”
金大人还有别的吩咐?
四爷坐回去,写了一个‘福’字,然后吹干递过去,“请转交给陛下。”
这小管事微微愣了愣,这仿的也太像了吧!
第176章 万里扶摇(75)二更
小皇帝早起看了一眼‘福’字,然后跟老管事说:“咱们这位金大人,可是天才。瞧!仿的多像!”
老管事就笑,“我也觉得像。”
是吧?小皇帝端详了又端详,觉得十分有趣,“从太祖皇帝起,每逢过年就赐福。这还是第一次有臣子给帝王送‘福’的呢。”
老管事叹了一声,“昨晚是金大人抱您去炕上躺着的……这位大人胆子大,怕是喝了点酒,失了分寸,忘了君臣之别。”
倒不是什么君臣之别不君臣之别的,就是说这个人吧:“你看人家林叔珩,除夕亲自下厨,做了年夜饭亲自送来……朕虽没见她,但却知道她心意赤诚。可这位金大人呢?他十分讨巧……就透着那么一股子不怎么赤诚的劲儿。大年下的别的不送,给朕送了一个‘福’……”
说着,便一脸的一言难尽,“纸还是官用纸,墨还是官用墨,他大笔一挥,叫人顺手捎带回来……这个人呀……”一般的法子是拿捏不住这个人的。
就像是齐渭,很容易笼络。
就像是林叔珩,她心软,只要十分诚意的求助,她定能百分用心,从不掺假。
但金肆晔呢,谁想叫他卖命都不可能!反之,你给他卖命了,才又可能换来他十分的赤诚……吧?
老管家就问说:“所以……这字呢?”
小皇帝走过去,将字拿过来再仔细打量,“说实话,这个字的气韵……最像。”
老管家:“……”这是何意?
“此人……”小皇帝叹了一声,“为时过早,再看看吧!”他说着,就递给老管事,“找个匣子,单放进去。以后,金肆晔送来的笔墨之礼,全都收拢到一起。把这个做成常例,每个主动示好的臣子,都得有个专属的箱子。还有,林叔珩的箱子里,你帮朕记一笔,昨晚的菜朕很喜欢,吃到了久违的关怀的味道。”
是!这就去安排。
大年初一了,该祭祖了。小皇帝身穿礼服,跪在神龛之前,上了香之后就道:“祖爷爷,您不知道吧,这些年好些人都在模仿您的字体……好似写的像了,就是受了您的点化了。这……岂不可笑?
祖爷爷,别瞧着孙儿爱念叨神神鬼鬼的东西……但孙儿记着呢,咱新明跟前明不一样。前明的皇帝爱修道,总想着有神仙能成为神仙……咱新明可不信这个。
父皇啊,您总说什么样的臣子都得接纳……朕在努力的学,努力的实践。就像是昨晚,那个叫金肆晔的臣子,他要来陪朕用年夜饭,朕没有推辞。林叔珩送来的年夜饭,朕也吃了。赤诚的,朕接纳;不赤诚的,朕也接纳。
父皇,儿不糊涂!儿知道,儿得时刻警惕,莫要叫人左右了心性。母后的走的时候,儿还期盼过真有神仙,能帮儿留住娘亲。后来,您的病越来越重,儿就知道,没有神仙。祖奶奶说的话是对的,人只能靠自己,也只有自己靠的住!朱字营一直就训,一切刻意为之,都是别有用心。”
说着说着,就觉得好可怜,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没敢流下来。
大年初一,新一年的开始。朕作为帝王,不能落泪。咱便是不信鬼神,但咱也得心有忌讳,别因为这点事给天下臣民带来灾厄才好。
这么想着,愣生生的将眼泪给憋回去了。
四爷熬了一晚上,早起啥也没等到。
他:“……”这孩子不算笨,但也绝对不算是机灵!有一股子轴劲儿,蠢的不明显,聪明的不彻底。
他出宫也没回金家去,只去了私宅。一到家,管家就说,“林伯爷打发人送了年礼来。”
四爷打开一瞧,是单做给他的饭菜,热热就能吃。他递过去,“热了端来!”白天要补觉,今晚上可不去宫里了,去桐桐那边住。
过年第一天,拜年的络绎不绝,多是来探听消息的。
桐桐跟谁都笑语嫣嫣的,态度特别亲热,好似事情没有扩大化的意思。
一整个上午,都在接待。
丑妮在前面待客,姑婆忙着在灶上烧水,准备午饭。若是来了哪个贵客,突然要留饭,饭菜一定得随时能端上去。
黄氏规整这些带来的年礼,然后叫林伯琼在一边拿着礼簿,一笔一笔的都记上。像是带了四样点心,也得写上是什么点心。
而今正查这些事呢,带来的全是惠而不费的点心等物,贵重的真没有。如今点心摆了一炕,有些事有名的糕点铺子买来的,有些可能是自家做的。
黄氏看的发愁:“这东西怎么弄呀?年前咱也没准备那么些点心,回礼总不能换着点心给回吧!不像话。”
“先记着吧!”回头买了再——给人还礼就是了。
“这些……吃也吃不完。”黄氏瞧着都觉得糟践,“这东西不新鲜了就没法入口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