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说是如此。唉,被抓住就惨了哦……依着那位的性格,还不知怎么折辱她们。”
少年听得浑身一冷。
不是因为听到宴安的死讯,而是担心身边两个人会突然暴露身份……
结果——
妇人仅是端茶动作一顿。
只是低头贴近陶碗的时候,有清泪无声低落在碗中,入口的滋味苦涩无比。
女童则是懵懂,没听懂隔壁说了啥。
“阿兄,怎么了?”
女童不解地看他,等着投喂。
少年回过神,低声道:“没什么。”
他坐立难安地熬着,待吃得差不多了,三人这才起身,又补充了点儿路上充饥的干粮。在妇人指示下,他将原先的马车跟村中老农换了破旧的木板驴车,搭了个极其简陋的棚子用以遮风挡雨。尽管颠簸,但靠着这些伪装,一路躲过不少搜查。
暂时还算安稳。
待远离茶肆,少年才听到身后传来妇人隐忍克制的哭泣声,悲戚似痛失爱侣的孤雁。良久,待声音渐低,少年才问:“夫人,接下来咱们去哪里?宴先生的事情传到这里,想来追杀我们的也在路上了,咱们三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要是被抓到,可就一个活口都留不下来了……”
说着,他听到了要命的马蹄声。
不能吧——
说什么来什么?
少年的心一下顶到嗓子眼儿。
第468章 各方欲动(中)
千万别是追杀的人!
少年在心中疯狂呐喊,向上天祝祷。
“宴兴宁先生在天有灵可一定要好好保佑你的妻女啊……”顺手也保佑一下他。
少年口中嘀嘀咕咕,抬手将斗笠往下压了压。明明已经急出一身冷汗,仍不敢鞭打驴子让它跑快点。短短几息的功夫,却漫长得仿佛过了小半辈子,终于——
一队人马飞驰而过。
看都不看他们这辆小破驴车一眼。
少年顶着嗓子眼儿的心砰得一下落地,呼出浊气:“他大爷,吓死老子了。”
万幸,虚惊一场。
不止他担心,妇人也悬着,小心掀开布帘瞥了一眼那队人马的装扮。仅一眼便断定他们的来历,一边安抚萌生困意的女儿,一边道:“这是前线八百里加急军令。”
少年这才想起领头的背后插着一面纹着“急”字旗帜,问:“前线出事了?”
又嘀咕:“还是这个节骨眼……”
莫不是跟宴先生之死有啥关系吧?
妇人:“这是必然的。”
她虽是内宅妇人,但少时接受的教育与寻常文士一致,时常与丈夫宴安讨论至深夜。关于彘王二王与郑乔三人掀起的王室内斗,夫妻二人一致觉得郑乔胜算更大。
无他,郑乔更狠。
他的手段没有下限。
论心计,二王也不是他的对手。
“兴宁身逝,郑乔表面上只是失去一个不被信任的师兄,但你知道兴宁有多少同僚、同窗、同年吗?家翁是当世名士,门生近千,兴宁少时扬名,交友广泛……”
其中不乏出仕各地豪强或自立的。
吐出前面四个字,妇人的神情肉眼可见地暗淡下来,承认丈夫身死是痛苦的,哪怕她为这一天做了两年多的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的时候,仍撕心裂肺……
“倘若辛国老国主不那么昏聩,给了外敌可乘之机,致使国破家亡。兴宁或许能成为这一代文士之首,文士一道,无人能胜他。”说到此处,妇人眼神真挚骄傲。
少年嘀咕:“宴先生看着没啥朋友。”
怎么看都不像是“交友广泛”。
妇人苦笑。
外人误解宴安助纣为虐,但作为枕边人的她很清楚,对方在走一条不被人理解的殉道之路。所求不过减少战乱,使生灵免受涂炭之苦。一切攻讦无法动摇他的道心。
但,友人不解归不解,宴安也没有帮着郑乔干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的死会彻底点燃文士群体和郑乔的矛盾。郑乔治下本就不稳,再加上这么个隐患,有的头疼。
妇人道:“是非公道,且由后人书吧。”
少年哦了一声。
妇人继续道:“如今这局面,怕是自大自负如郑乔,也有些掌控不住了。若想保得项上人头,势必要将前线兵马调回来护卫安全,随时镇压其他冒头的大小势力。”
“调回前线的兵力?”
少年怪叫一声。
“放着敌人不管啦?”
妇人摇头:“此前郑乔刻意拖延战局,其目的不过两点。其一,借此缓和他与帐下兵马的矛盾,让他们尝尝甜头,更好为自己卖命;其二,暗中打压隐隐不服管教的兵将,消磨他们的战力。至于彘王,他们集结的声势虽然大,看似气势如虹,可郑乔从头到尾不曾将其放在眼中。不过是借着外战转移己方矛盾,说白了他们就是一块磨刀石。”
一旦刀子磨好,石头还有存在必要?
少年听得目瞪口呆:“这、这样吗?”
“他还抽空戏耍了十乌。”
此前十乌曾借兵给郑乔。
但这些兵马被他拿去当炮灰了。
十乌方面的如意算盘被破坏,新仇加旧恨。听闻边境国境屏障虚弱,十乌大概率会借着这次机会狗急跳墙。多方施压,郑乔这厮若还想活命,便只能速战速决。
搞定前线,收缩兵力回防。
少年嘴角微微一抽,没想到他眼中的有病之人,脑子还挺好使,可惜不用在正道上,多少人因为他的决定而无辜丧命。便听妇人说:“先转道河尹,再做打算。”
“转道河尹?”少年掏出怀中藏着的宴安给的计划书,“可是宴先生打算……”
“兴宁也不是什么都能算得准的。”
妇人打断少年的叨咕。
例如郑乔这事儿。
少年从善如流:“夫人说得是。”
当即便选择了转道。
心中则惦记着前线的事儿,也不知道那道八百里加急军令啥内容。
直觉告诉他,不是啥好东西。
说是八百里加急,实际上的传信速度比这个快不少,毕竟武胆武者的战马跟活的战马不同,前者只要有足够武气供应,就不存在疲累降速。能一路疾驰至目的地。
“报——”
“加急军令!”
为首的武胆武者右手高举“急”字战旗,一路畅通无阻,奔至大营主帐。
统帅正在营帐与众将士饮酒作乐,最近对面那尊煞神蛮子被调回去了,故而战事不吃紧,赢多输少,每日闲得除了练兵就是饮酒放松。还未彻底尽兴,军令抵达。
吓得统帅一个激灵,微醺酒意彻底散光,恭恭敬敬接过那封上了火漆的军令。
一打开,一目十行扫过。
统帅脸色古怪起来。
一侧,幕僚将士等得紧张。
“元帅,上头写了啥?”
有武将等不及催促。
统帅将写着军令的简书递出去,同时将夹在其中的密信卷起收入怀中保存好,说道:“你们瞧了就知道了。嘿,国主这是给咱们送军功来啦,咱可有热闹看了。”
众人定睛一瞧。
竟是不计代价策反敌将公西仇。
“那个蛮子……也就能打了些,论实权可没多少。且不说能不能策反他,即便能策反了,于我等也没什么好处。”撞型号了呀!大家都是武胆武者,军功兵马就这么多。
他得到多了,他们的好处就少了。
公西仇是出了名的斗将专业户。
打很能打,统兵却不见几次。
一来二去大家都看清了。
合着就是个没实际兵权的高级打手,稍微好点的大头兵,策反他的收益不大。蛮子就是蛮子,果真屁事儿不懂。这么被亏待还待着,换做他们早就挂印弃官。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策反他……
目前看来,有害无利。
第469章 各方欲动(下)
“这是国主的意思,我等照办即可。”
虽然统帅也不信策反公西仇能有多大好处,但他深知违抗郑乔命令的下场。
再者,这一仗也打得够久了。
一旦抢先拿下首功,好处还能少了?
统帅发话,众将士自不敢再言。
只是,一想到要跟那个只会逞凶斗狠的蛮子共事,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庚国,彘王统辖治下。
“啊欠——”
响亮的喷嚏声能从左厢传到右厢。
“这又是谁念着我呢?”
满头发辫的青年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右臂腋下夹着造型狰狞威风的兜鍪,径直穿过前廊,半路上被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他抬手揉鼻,随手将兜鍪丢给仆从。
副手属官紧赶慢赶跟上他步子。
“你坐下,站着挡我光了。”
公西仇冲他挥手。
少年听得浑身一冷。
不是因为听到宴安的死讯,而是担心身边两个人会突然暴露身份……
结果——
妇人仅是端茶动作一顿。
只是低头贴近陶碗的时候,有清泪无声低落在碗中,入口的滋味苦涩无比。
女童则是懵懂,没听懂隔壁说了啥。
“阿兄,怎么了?”
女童不解地看他,等着投喂。
少年回过神,低声道:“没什么。”
他坐立难安地熬着,待吃得差不多了,三人这才起身,又补充了点儿路上充饥的干粮。在妇人指示下,他将原先的马车跟村中老农换了破旧的木板驴车,搭了个极其简陋的棚子用以遮风挡雨。尽管颠簸,但靠着这些伪装,一路躲过不少搜查。
暂时还算安稳。
待远离茶肆,少年才听到身后传来妇人隐忍克制的哭泣声,悲戚似痛失爱侣的孤雁。良久,待声音渐低,少年才问:“夫人,接下来咱们去哪里?宴先生的事情传到这里,想来追杀我们的也在路上了,咱们三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要是被抓到,可就一个活口都留不下来了……”
说着,他听到了要命的马蹄声。
不能吧——
说什么来什么?
少年的心一下顶到嗓子眼儿。
第468章 各方欲动(中)
千万别是追杀的人!
少年在心中疯狂呐喊,向上天祝祷。
“宴兴宁先生在天有灵可一定要好好保佑你的妻女啊……”顺手也保佑一下他。
少年口中嘀嘀咕咕,抬手将斗笠往下压了压。明明已经急出一身冷汗,仍不敢鞭打驴子让它跑快点。短短几息的功夫,却漫长得仿佛过了小半辈子,终于——
一队人马飞驰而过。
看都不看他们这辆小破驴车一眼。
少年顶着嗓子眼儿的心砰得一下落地,呼出浊气:“他大爷,吓死老子了。”
万幸,虚惊一场。
不止他担心,妇人也悬着,小心掀开布帘瞥了一眼那队人马的装扮。仅一眼便断定他们的来历,一边安抚萌生困意的女儿,一边道:“这是前线八百里加急军令。”
少年这才想起领头的背后插着一面纹着“急”字旗帜,问:“前线出事了?”
又嘀咕:“还是这个节骨眼……”
莫不是跟宴先生之死有啥关系吧?
妇人:“这是必然的。”
她虽是内宅妇人,但少时接受的教育与寻常文士一致,时常与丈夫宴安讨论至深夜。关于彘王二王与郑乔三人掀起的王室内斗,夫妻二人一致觉得郑乔胜算更大。
无他,郑乔更狠。
他的手段没有下限。
论心计,二王也不是他的对手。
“兴宁身逝,郑乔表面上只是失去一个不被信任的师兄,但你知道兴宁有多少同僚、同窗、同年吗?家翁是当世名士,门生近千,兴宁少时扬名,交友广泛……”
其中不乏出仕各地豪强或自立的。
吐出前面四个字,妇人的神情肉眼可见地暗淡下来,承认丈夫身死是痛苦的,哪怕她为这一天做了两年多的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的时候,仍撕心裂肺……
“倘若辛国老国主不那么昏聩,给了外敌可乘之机,致使国破家亡。兴宁或许能成为这一代文士之首,文士一道,无人能胜他。”说到此处,妇人眼神真挚骄傲。
少年嘀咕:“宴先生看着没啥朋友。”
怎么看都不像是“交友广泛”。
妇人苦笑。
外人误解宴安助纣为虐,但作为枕边人的她很清楚,对方在走一条不被人理解的殉道之路。所求不过减少战乱,使生灵免受涂炭之苦。一切攻讦无法动摇他的道心。
但,友人不解归不解,宴安也没有帮着郑乔干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的死会彻底点燃文士群体和郑乔的矛盾。郑乔治下本就不稳,再加上这么个隐患,有的头疼。
妇人道:“是非公道,且由后人书吧。”
少年哦了一声。
妇人继续道:“如今这局面,怕是自大自负如郑乔,也有些掌控不住了。若想保得项上人头,势必要将前线兵马调回来护卫安全,随时镇压其他冒头的大小势力。”
“调回前线的兵力?”
少年怪叫一声。
“放着敌人不管啦?”
妇人摇头:“此前郑乔刻意拖延战局,其目的不过两点。其一,借此缓和他与帐下兵马的矛盾,让他们尝尝甜头,更好为自己卖命;其二,暗中打压隐隐不服管教的兵将,消磨他们的战力。至于彘王,他们集结的声势虽然大,看似气势如虹,可郑乔从头到尾不曾将其放在眼中。不过是借着外战转移己方矛盾,说白了他们就是一块磨刀石。”
一旦刀子磨好,石头还有存在必要?
少年听得目瞪口呆:“这、这样吗?”
“他还抽空戏耍了十乌。”
此前十乌曾借兵给郑乔。
但这些兵马被他拿去当炮灰了。
十乌方面的如意算盘被破坏,新仇加旧恨。听闻边境国境屏障虚弱,十乌大概率会借着这次机会狗急跳墙。多方施压,郑乔这厮若还想活命,便只能速战速决。
搞定前线,收缩兵力回防。
少年嘴角微微一抽,没想到他眼中的有病之人,脑子还挺好使,可惜不用在正道上,多少人因为他的决定而无辜丧命。便听妇人说:“先转道河尹,再做打算。”
“转道河尹?”少年掏出怀中藏着的宴安给的计划书,“可是宴先生打算……”
“兴宁也不是什么都能算得准的。”
妇人打断少年的叨咕。
例如郑乔这事儿。
少年从善如流:“夫人说得是。”
当即便选择了转道。
心中则惦记着前线的事儿,也不知道那道八百里加急军令啥内容。
直觉告诉他,不是啥好东西。
说是八百里加急,实际上的传信速度比这个快不少,毕竟武胆武者的战马跟活的战马不同,前者只要有足够武气供应,就不存在疲累降速。能一路疾驰至目的地。
“报——”
“加急军令!”
为首的武胆武者右手高举“急”字战旗,一路畅通无阻,奔至大营主帐。
统帅正在营帐与众将士饮酒作乐,最近对面那尊煞神蛮子被调回去了,故而战事不吃紧,赢多输少,每日闲得除了练兵就是饮酒放松。还未彻底尽兴,军令抵达。
吓得统帅一个激灵,微醺酒意彻底散光,恭恭敬敬接过那封上了火漆的军令。
一打开,一目十行扫过。
统帅脸色古怪起来。
一侧,幕僚将士等得紧张。
“元帅,上头写了啥?”
有武将等不及催促。
统帅将写着军令的简书递出去,同时将夹在其中的密信卷起收入怀中保存好,说道:“你们瞧了就知道了。嘿,国主这是给咱们送军功来啦,咱可有热闹看了。”
众人定睛一瞧。
竟是不计代价策反敌将公西仇。
“那个蛮子……也就能打了些,论实权可没多少。且不说能不能策反他,即便能策反了,于我等也没什么好处。”撞型号了呀!大家都是武胆武者,军功兵马就这么多。
他得到多了,他们的好处就少了。
公西仇是出了名的斗将专业户。
打很能打,统兵却不见几次。
一来二去大家都看清了。
合着就是个没实际兵权的高级打手,稍微好点的大头兵,策反他的收益不大。蛮子就是蛮子,果真屁事儿不懂。这么被亏待还待着,换做他们早就挂印弃官。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策反他……
目前看来,有害无利。
第469章 各方欲动(下)
“这是国主的意思,我等照办即可。”
虽然统帅也不信策反公西仇能有多大好处,但他深知违抗郑乔命令的下场。
再者,这一仗也打得够久了。
一旦抢先拿下首功,好处还能少了?
统帅发话,众将士自不敢再言。
只是,一想到要跟那个只会逞凶斗狠的蛮子共事,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庚国,彘王统辖治下。
“啊欠——”
响亮的喷嚏声能从左厢传到右厢。
“这又是谁念着我呢?”
满头发辫的青年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右臂腋下夹着造型狰狞威风的兜鍪,径直穿过前廊,半路上被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他抬手揉鼻,随手将兜鍪丢给仆从。
副手属官紧赶慢赶跟上他步子。
“你坐下,站着挡我光了。”
公西仇冲他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