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43节
于是池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
她和陶主任强调:“这其中有些史料我了解得不是很详细,之前我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着手了解。我爸就觉得您这儿应该会有些资料留存,您看看您这边能不能帮我查查相关资料。除了这三个人物和事迹以外,还有包括‘浙皖起义’和其它一些本地近代革命大事的资料……”
陶主任兴奋得不得了,他连连追问:“池导,您真要拍这么一部电影吗?你也是江城人,我们这里真的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
“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像我在华国剧本策划中心,每年都有拍摄任务的。但是今年拍摄任务已经完成了,明年我本来是想拍关于我们本地戏曲的一部电影。后来昨天看到许锡翎像发生了那事,就突发奇想有这么一个创意了。您也知道,拍一部电影是从剧本开始的,尤其是这种涉及到真实人物和事件的,更要有大量的史料支持的,所以您这边能不能给我帮帮忙?
“没问题,没问题!我们一定全力支持!”陶主任马上去转到自己办公桌后面,那里有满满一排的书柜,陶主任端出一摞资料就开始翻找。
池影也凑过去看那些资料。
她非常震惊,那些都是手工抄写装订的一些检索表,上面的字非常漂亮工整。陶主任好像因为主撰地方誌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对这些详细的资料记载非常熟悉,哪一年的《地方誌》记载了哪些资料,一下子就能翻到,然后又根据这些检索去找具体的书。
陶主任很快就找到好几本介绍这一方面的资料,主要就集中在民国阶段。他还跟池影解释:“其实我们本地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但是比较散……好在我们这边还有个编纂索引,还可以查到一些,您要是不在我这地方,还真不大好找。”
池影就非常佩服自己爸爸,觉得确实找对了人,找对了地方!
陶主任进进出出,后来索性把还在留守的两个小年轻找来帮忙。
他根据检索来找具体是哪本《地方誌》,那两个小年轻就去不同的仓库找到实体书,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时间过去的很快,快到中午的时候,这边就找出四、五本有相关历史记载的《地方誌》了,翻开了上面还刊登了一些老照片。
池影非常感激,现在已经入秋了,但是天气还挺热的。这边办公室也没有开空调了,陶主任他们怕把一些纸质资料弄乱,连电扇都没开,进进出出忙得满头大汗。
池影问陶主任:“陶主任,这些资料不老少,能不能让我借阅一下,我看看回去能不能拍一下或者手工记录一下?”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这边每本《地方誌》都有不少留存的,您是为了工作,直接拿回去用。说实话,要不是像您这种确实有需要的,平常真是没什么人看……这几本是我现在能找到的,就在我们这边库房里,您可以直接拿走,后面我继续找,找到了再联系您……”
“那我要不要写个收条什么的?”
“不用、不用……都是工作!”陶主任连连摆手。但是站在旁边的一个小年轻轻轻捣了他一下。陶主任也反应过来了,貌似犹豫着想要说什么,但又神情尴尬……
池爸爸也是在文化单位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了,一下就明白过来了。像池影这种类似于文化界的名人到他们单位这边来寻求帮助,查找资料,确实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还是要留下点痕迹什么的。
“那陶主任,您看这样好不好?您的名字我知道,这两位同志麻烦也把名字写给我们一下。我们池影回去给你们写一封感谢信,谢谢你们对池影剧本创作的支持,这样我们拿了你们的刊物也算有个交代!”
那两个年轻人一听这话,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他们就想要这个;陶主任也脸红红地一个劲儿表示感谢。
池影见此情景,灵机一动。她上部电影在东阳影视基地拍摄的,后来在《白蛇传》片尾还特意鸣谢了“东阳县人民政府”和“东阳影视拍摄基地”。就这两行字,让当地政府和拍摄基地那边高兴得要命,这就相当于给对方打广告了,还是这种等级的宣传平台。
于是她也补了一句:“我说的这部电影最后要是能投拍上映的话,我也会在片尾鸣谢你们办公室的。所以麻烦把你们单位全称写给我一下……”
嚯!这听着太高大上了!
陶主任脸更红了,但也没有一点犹豫,立刻就找了一张带他们单位名称红色抬头的便签纸过来,工工整整地把他们单位的名称,他自己、还有两个工作人员的名字都写上去。
写完后,陶主任又特别不好意思地恳求道:“我们上级单位就是文化局,后面要打鸣谢字幕,能不能把我们上级也打上去?”
池爸爸也反应过来了:“是的是的,我那个朋友就是文化局的,人家也帮忙联系的。池影啊,要是这部片子成了,能不能把他们也加上去?”
池影觉得没问题,再一想还可以帮忙宣传本地,“行呀,陶主任,麻烦你把文化局的全称,还有我们地方政府的全称都写上,免得我到时候搞错了或是忘了。我不知道这边片子最后会咋样,但是只要能上映,我一定把你们三家单位都打上字幕。给我们本地增加宣传,提高知名度嘛!”
“那太感谢了!太感谢了!”陶主任又忙不迭地把自己两重领导都加到纸上去了。
池爸爸见时间也不早了,就邀请陶主任道:“陶主任,麻烦你们这么久,都到中午了。要不我们父女俩请三位一起出去吃个饭,真的非常感谢!”
“应该的,你们不用这么客气。我们中午都去食堂吃饭的,下午我们再接着找找,你们要不留个地址,我们到时候给你们送过去……”陶主任接着道:“池导是节后回单位吗?要是节后我们还可以多找找,要是时间紧,我们中午不休息,吃过饭就接着找,确保在池导走之前全给您找好。”
这真让池影不好意思了:“您太客气了!我还是自己来拿吧。而且我还有段时间再回单位,节后还休几天假,你们不用太着急的。”
结果后面几天一直到国庆节前一天,地方誌办公室这边又陆陆续续送了不少有关资料过来,有的还是办公室这边的私藏资料,陶主任他们不能给池影原件,就复印好好地装订给池影了。
池影当天中午回去就专门写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给地方誌办公室,他们第一次上家里来送资料的时候,池影就双手交给陶主任和随行的青年。
后面地方誌办公室还把这封感谢信用玻璃框装起来,挂在了他们的荣誉展厅里。
池影觉得这部戏其实更像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是中间的刺杀和起义情节又都可以拍成场面比较大的激战片段,勉强算一个大片儿。
成本应该是介于《婚礼婚礼》和《白蛇传》之间,因为特效镜头没有那么多,就一些烟火和清
末老式场景的枪战,算是中等成本的预算。
不管怎么样,先把剧本先写下来再说。
后面几天她主要是翻阅资料,然后详细构思撰写了三位人物的小传,最后就开始做剧本整体设计了。
十几天的假期,除了第一天回来的下午去看戏和国庆节上午看阅兵式以外,池影都在干活。
得亏是把笔记本带回来了,要不然都得纯手写了。
池妈妈叨了半天也没办法,本来还想带姑娘出去逛逛,池影也懒得出门了,于是这小半个月假期很快就过去了。
10月12日,池影要回京城了。
池妈妈把她送到火车站的时候,恋恋不舍,强忍着没流眼泪地问道:“你过年还回来不回来了,回来吧!”
“今年应该到年前都不会开片儿了,应该能回来。”
“那就好,你去年过年不回来,我跟你爸两个人在家里,就跟孤魂野鬼似的……”
这些埋怨被池爸爸强行打断了:“我没有,我知道我女儿在干事业,我快活得很!”
……
池影上了车,看着车窗外的父母,笑着挥手。等火车缓缓向前开去的时候,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其实我一直呆在你们身边,你们反而更忧心,再往后渐渐就是另一种埋怨和催逼……
这趟火车也是晚上发车,第二天早上到京城。池影很快就回了宿舍,整理一通以后,就去中心这边销假上班了。
她先去韩主任那边,跟领导说了一下自己最新的想法,而且还明确说之后还要再整理了一个星期,才能把整个剧本完成。
韩主任听了是这个题材内容,既觉得是个好剧本,又觉得很可惜的。如果是去年这个时间就有了这个剧本,说不定今年拍出来就赶上好时候了,因为这种主旋律影片这段时间特别火。
不过后来等池影初步完成剧本,韩主任看过在跟雷大佬沟通这件事,发出同样感叹的时候,雷大佬就批评她:“海燕呀,我要严重批评你!你境界不高呀!你看咱们今年的成绩,前无古人了!不要被眼前的一些暂时现象所迷惑,我们是要创造华国电影历史的人……
这部片子要是拍得好,也不一定非要赶在今年这个档口。明年咱们照样可以做成大片,决定一部片子成绩的是质量,不是档期。你明天叫上小池一块过来,带着剧本给我看看,我们好好谋划谋划。”
“小池说分镜头还没画……”
“我们先看看本子,定了之后再让她去弄分镜头这些事情。其实以后你们都不用给我看什么分镜头,我相信你们,本子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专业的事我们就不要插手太多了,要相信年轻人,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往前冲!”
第55章 开片不是想开就能开!
池影静静地坐在雷大佬办公室里,慢慢地喝着茶。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专门坐在大佬办公室里,讨论新本子,筹备开片事宜了。
雷东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把整个剧本认认真真地翻看了一遍,最后合上放在自己办公桌上,拍了拍,点点头:“小池啊,确实是个不错的本子,但是怎么个搞法,我们还要商量商量……”
“雷总,是本子还有什么需要商榷修改的地方吗?”
池影有点不太理解雷大佬为什么会这么犹豫。之前两部电影的剧本,是池影前世经过很长时间沉积修改,甚至几易其稿才最终成型的产物,所以考虑比较周全,无论是市场定位,还是整部电影的卖点看点、核心主题都是比较成熟的。
但是《大江东去》这部片子的剧本是临时起意,形成的时间比较短,她怕自己有什么考虑不太稳妥的地方,或是说拍这种类型的影片有什么不成文的内部规定或是忌讳。
至少大佬前两次看她的本子没有这种模棱两可的反应的。
在池影看来,自己的第一部 片子《婚礼婚礼》证明了自己能拍片,而且还是能拍出挣钱的片子。
第二部 片子《白蛇传》则是证明自己的能拍大片,还是那种能挣大钱的大片。
所以自己要拍《大江东去》这个本子的话,没有任何技术层面的障碍,自己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商业片来把这个主题拍的很好看。
而且这部片子在自己看来,剧本也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她甚至怀疑雷大佬是不是也跟郑志宏一样,只想拍大片,对这种中等成本的片子不是很感兴趣了。
因为池影之前跟郑志宏也有过交流,说后面可能会拍一些中等成本的片子时,郑志宏相当不认同。
这位还是希望能跟池影联手,拍那种神话大片,或是武侠大片,甚至动作大片都可以尝试一下,反正只要是“大片”都行!
因为郑志宏私下里觉得,三部大片下来,自己和同行们的差距就彻底拉开了,后面他们就算是拍马都赶不上自己了,只要完成原始积累,产生规模效应,自己就是民企这块的行业龙头了,后面要是国家政策再进一步放开,自己未尝就不能和国有的影视制作单位平起平坐了。
而雷大佬可能对跟同行拉开差距的想法不是太强烈,因为华影集团本身一直就是行业内的头一号了。
今年一年的集团利润率非常惊人,不仅仅是像去年那样,单纯是账面上盈利了,今年集团是实打实地盈利,各种成本刨除了以后还能过个肥年,可以说——华影集团从没像今年这样能挣钱!
所以集团这边非常振奋!
几个老总私底下关起门来开小会的时候,感觉归根结底,集团自己还是要有一批能挣钱,甚至是能挣大钱的导演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把主业搞活起来。
所以有对口搞组织人事的副总就开始筹划这件事,准备积极引入新人,培养新人。但是效果短时间内还是不太明显,像池影这样的新人导演还是比较罕见。
从去年开始,集团旗下各单位也都陆陆续续招了一些新人,有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些则是社会上的业内人员……
不过,拍电影这种事情,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才能知道成不成……
结果一年多过去了,“新人”们有的还在磨剧本,有的连剧本雏形都没有,几个凤毛麟角的捣鼓出来影片也投映了。
虽然他们一开始的投资不是很多,准备走小成本路线,但投入产出率让人触目惊心,基本上没收回几个子儿。
那些所谓的“新人导演”片子,雷大佬每部都去看过,他觉得这些人虽说是新人,可是脑子里还是老思维!
没有办法!
新人们有些可能是刚走出象牙塔,不能很好地贴近实际,而且把老师教的东西贯彻的太彻底了;有些则是纯粹玩玄乎的意识流……
所以雷大佬私底下跟韩主任就说:“海燕,你还真是有运道,能找到池影这样得力干将,每一炮都打响了……”
韩主任则是笑:“这还不得多亏老领导慧眼识英雄,跟我推荐了小池,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中心的工作怎么打开局面呢!这一摊子要是算理顺了的话,我踏踏实实干几年,等到了年纪,就让小池接上去……”
策划中心这两年的工作成绩斐然,韩主任私下里就是这么打算的,她觉得自己把工作做成这样,也算是没辜负上级领导们的期望,后面也要开始培养接班人了。
但是雷大佬也笑韩主任:“我告诉你,小池还真不一定愿意接你这一摊子!我看小姑娘就是对拍电影更感兴趣,对当领导没什么想法。”
韩主任无所谓:“没关系,我们也需要技术型干部。确实,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拍出好电影,她能踏踏实实干这一块儿,我们不也算如愿以偿吗?”
这两位领导对池影一直是非常信任的,所以池影现在见雷大佬这样,也就直接发问了:“雷总,您是觉得这个本子不太行,还是说眼下拍摄的时机不对?”
因为之前韩主任就跟她说过,觉得这个题材,今年拍更好。
雷大佬摇摇头:“我倒不是这么认为。本子是个好本子,明年拍也一样卖的!而是……怎么说呢,行业内的兄弟单位很多,我们拍那种商业片挣钱,别人也认了。因为他们一来是自己不愿意,二来可能也拍不出来。大家各家有各家的路数……可现在,我们现在也突然转向去拍这种主旋律的片子,兄弟单位可能压力就比较大了……”
这么说一下,韩主任和池影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这种情况用前世一句熟悉的话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有点坏人品。
“那我们这部片子是不是可以不走这个路线,比如说尽量减轻中间革命宣传的成分,加
大一些动作场景和战斗场景,把它纯作为一个商业片来拍。您看,像米国他们商业片那么多,也没有有主旋律这种题材的片子,但是很多电影就是在内容上潜移默化的宣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价值观……”
她和陶主任强调:“这其中有些史料我了解得不是很详细,之前我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着手了解。我爸就觉得您这儿应该会有些资料留存,您看看您这边能不能帮我查查相关资料。除了这三个人物和事迹以外,还有包括‘浙皖起义’和其它一些本地近代革命大事的资料……”
陶主任兴奋得不得了,他连连追问:“池导,您真要拍这么一部电影吗?你也是江城人,我们这里真的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
“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像我在华国剧本策划中心,每年都有拍摄任务的。但是今年拍摄任务已经完成了,明年我本来是想拍关于我们本地戏曲的一部电影。后来昨天看到许锡翎像发生了那事,就突发奇想有这么一个创意了。您也知道,拍一部电影是从剧本开始的,尤其是这种涉及到真实人物和事件的,更要有大量的史料支持的,所以您这边能不能给我帮帮忙?
“没问题,没问题!我们一定全力支持!”陶主任马上去转到自己办公桌后面,那里有满满一排的书柜,陶主任端出一摞资料就开始翻找。
池影也凑过去看那些资料。
她非常震惊,那些都是手工抄写装订的一些检索表,上面的字非常漂亮工整。陶主任好像因为主撰地方誌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对这些详细的资料记载非常熟悉,哪一年的《地方誌》记载了哪些资料,一下子就能翻到,然后又根据这些检索去找具体的书。
陶主任很快就找到好几本介绍这一方面的资料,主要就集中在民国阶段。他还跟池影解释:“其实我们本地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但是比较散……好在我们这边还有个编纂索引,还可以查到一些,您要是不在我这地方,还真不大好找。”
池影就非常佩服自己爸爸,觉得确实找对了人,找对了地方!
陶主任进进出出,后来索性把还在留守的两个小年轻找来帮忙。
他根据检索来找具体是哪本《地方誌》,那两个小年轻就去不同的仓库找到实体书,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时间过去的很快,快到中午的时候,这边就找出四、五本有相关历史记载的《地方誌》了,翻开了上面还刊登了一些老照片。
池影非常感激,现在已经入秋了,但是天气还挺热的。这边办公室也没有开空调了,陶主任他们怕把一些纸质资料弄乱,连电扇都没开,进进出出忙得满头大汗。
池影问陶主任:“陶主任,这些资料不老少,能不能让我借阅一下,我看看回去能不能拍一下或者手工记录一下?”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这边每本《地方誌》都有不少留存的,您是为了工作,直接拿回去用。说实话,要不是像您这种确实有需要的,平常真是没什么人看……这几本是我现在能找到的,就在我们这边库房里,您可以直接拿走,后面我继续找,找到了再联系您……”
“那我要不要写个收条什么的?”
“不用、不用……都是工作!”陶主任连连摆手。但是站在旁边的一个小年轻轻轻捣了他一下。陶主任也反应过来了,貌似犹豫着想要说什么,但又神情尴尬……
池爸爸也是在文化单位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了,一下就明白过来了。像池影这种类似于文化界的名人到他们单位这边来寻求帮助,查找资料,确实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还是要留下点痕迹什么的。
“那陶主任,您看这样好不好?您的名字我知道,这两位同志麻烦也把名字写给我们一下。我们池影回去给你们写一封感谢信,谢谢你们对池影剧本创作的支持,这样我们拿了你们的刊物也算有个交代!”
那两个年轻人一听这话,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他们就想要这个;陶主任也脸红红地一个劲儿表示感谢。
池影见此情景,灵机一动。她上部电影在东阳影视基地拍摄的,后来在《白蛇传》片尾还特意鸣谢了“东阳县人民政府”和“东阳影视拍摄基地”。就这两行字,让当地政府和拍摄基地那边高兴得要命,这就相当于给对方打广告了,还是这种等级的宣传平台。
于是她也补了一句:“我说的这部电影最后要是能投拍上映的话,我也会在片尾鸣谢你们办公室的。所以麻烦把你们单位全称写给我一下……”
嚯!这听着太高大上了!
陶主任脸更红了,但也没有一点犹豫,立刻就找了一张带他们单位名称红色抬头的便签纸过来,工工整整地把他们单位的名称,他自己、还有两个工作人员的名字都写上去。
写完后,陶主任又特别不好意思地恳求道:“我们上级单位就是文化局,后面要打鸣谢字幕,能不能把我们上级也打上去?”
池爸爸也反应过来了:“是的是的,我那个朋友就是文化局的,人家也帮忙联系的。池影啊,要是这部片子成了,能不能把他们也加上去?”
池影觉得没问题,再一想还可以帮忙宣传本地,“行呀,陶主任,麻烦你把文化局的全称,还有我们地方政府的全称都写上,免得我到时候搞错了或是忘了。我不知道这边片子最后会咋样,但是只要能上映,我一定把你们三家单位都打上字幕。给我们本地增加宣传,提高知名度嘛!”
“那太感谢了!太感谢了!”陶主任又忙不迭地把自己两重领导都加到纸上去了。
池爸爸见时间也不早了,就邀请陶主任道:“陶主任,麻烦你们这么久,都到中午了。要不我们父女俩请三位一起出去吃个饭,真的非常感谢!”
“应该的,你们不用这么客气。我们中午都去食堂吃饭的,下午我们再接着找找,你们要不留个地址,我们到时候给你们送过去……”陶主任接着道:“池导是节后回单位吗?要是节后我们还可以多找找,要是时间紧,我们中午不休息,吃过饭就接着找,确保在池导走之前全给您找好。”
这真让池影不好意思了:“您太客气了!我还是自己来拿吧。而且我还有段时间再回单位,节后还休几天假,你们不用太着急的。”
结果后面几天一直到国庆节前一天,地方誌办公室这边又陆陆续续送了不少有关资料过来,有的还是办公室这边的私藏资料,陶主任他们不能给池影原件,就复印好好地装订给池影了。
池影当天中午回去就专门写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给地方誌办公室,他们第一次上家里来送资料的时候,池影就双手交给陶主任和随行的青年。
后面地方誌办公室还把这封感谢信用玻璃框装起来,挂在了他们的荣誉展厅里。
池影觉得这部戏其实更像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是中间的刺杀和起义情节又都可以拍成场面比较大的激战片段,勉强算一个大片儿。
成本应该是介于《婚礼婚礼》和《白蛇传》之间,因为特效镜头没有那么多,就一些烟火和清
末老式场景的枪战,算是中等成本的预算。
不管怎么样,先把剧本先写下来再说。
后面几天她主要是翻阅资料,然后详细构思撰写了三位人物的小传,最后就开始做剧本整体设计了。
十几天的假期,除了第一天回来的下午去看戏和国庆节上午看阅兵式以外,池影都在干活。
得亏是把笔记本带回来了,要不然都得纯手写了。
池妈妈叨了半天也没办法,本来还想带姑娘出去逛逛,池影也懒得出门了,于是这小半个月假期很快就过去了。
10月12日,池影要回京城了。
池妈妈把她送到火车站的时候,恋恋不舍,强忍着没流眼泪地问道:“你过年还回来不回来了,回来吧!”
“今年应该到年前都不会开片儿了,应该能回来。”
“那就好,你去年过年不回来,我跟你爸两个人在家里,就跟孤魂野鬼似的……”
这些埋怨被池爸爸强行打断了:“我没有,我知道我女儿在干事业,我快活得很!”
……
池影上了车,看着车窗外的父母,笑着挥手。等火车缓缓向前开去的时候,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其实我一直呆在你们身边,你们反而更忧心,再往后渐渐就是另一种埋怨和催逼……
这趟火车也是晚上发车,第二天早上到京城。池影很快就回了宿舍,整理一通以后,就去中心这边销假上班了。
她先去韩主任那边,跟领导说了一下自己最新的想法,而且还明确说之后还要再整理了一个星期,才能把整个剧本完成。
韩主任听了是这个题材内容,既觉得是个好剧本,又觉得很可惜的。如果是去年这个时间就有了这个剧本,说不定今年拍出来就赶上好时候了,因为这种主旋律影片这段时间特别火。
不过后来等池影初步完成剧本,韩主任看过在跟雷大佬沟通这件事,发出同样感叹的时候,雷大佬就批评她:“海燕呀,我要严重批评你!你境界不高呀!你看咱们今年的成绩,前无古人了!不要被眼前的一些暂时现象所迷惑,我们是要创造华国电影历史的人……
这部片子要是拍得好,也不一定非要赶在今年这个档口。明年咱们照样可以做成大片,决定一部片子成绩的是质量,不是档期。你明天叫上小池一块过来,带着剧本给我看看,我们好好谋划谋划。”
“小池说分镜头还没画……”
“我们先看看本子,定了之后再让她去弄分镜头这些事情。其实以后你们都不用给我看什么分镜头,我相信你们,本子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专业的事我们就不要插手太多了,要相信年轻人,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往前冲!”
第55章 开片不是想开就能开!
池影静静地坐在雷大佬办公室里,慢慢地喝着茶。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专门坐在大佬办公室里,讨论新本子,筹备开片事宜了。
雷东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把整个剧本认认真真地翻看了一遍,最后合上放在自己办公桌上,拍了拍,点点头:“小池啊,确实是个不错的本子,但是怎么个搞法,我们还要商量商量……”
“雷总,是本子还有什么需要商榷修改的地方吗?”
池影有点不太理解雷大佬为什么会这么犹豫。之前两部电影的剧本,是池影前世经过很长时间沉积修改,甚至几易其稿才最终成型的产物,所以考虑比较周全,无论是市场定位,还是整部电影的卖点看点、核心主题都是比较成熟的。
但是《大江东去》这部片子的剧本是临时起意,形成的时间比较短,她怕自己有什么考虑不太稳妥的地方,或是说拍这种类型的影片有什么不成文的内部规定或是忌讳。
至少大佬前两次看她的本子没有这种模棱两可的反应的。
在池影看来,自己的第一部 片子《婚礼婚礼》证明了自己能拍片,而且还是能拍出挣钱的片子。
第二部 片子《白蛇传》则是证明自己的能拍大片,还是那种能挣大钱的大片。
所以自己要拍《大江东去》这个本子的话,没有任何技术层面的障碍,自己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商业片来把这个主题拍的很好看。
而且这部片子在自己看来,剧本也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她甚至怀疑雷大佬是不是也跟郑志宏一样,只想拍大片,对这种中等成本的片子不是很感兴趣了。
因为池影之前跟郑志宏也有过交流,说后面可能会拍一些中等成本的片子时,郑志宏相当不认同。
这位还是希望能跟池影联手,拍那种神话大片,或是武侠大片,甚至动作大片都可以尝试一下,反正只要是“大片”都行!
因为郑志宏私下里觉得,三部大片下来,自己和同行们的差距就彻底拉开了,后面他们就算是拍马都赶不上自己了,只要完成原始积累,产生规模效应,自己就是民企这块的行业龙头了,后面要是国家政策再进一步放开,自己未尝就不能和国有的影视制作单位平起平坐了。
而雷大佬可能对跟同行拉开差距的想法不是太强烈,因为华影集团本身一直就是行业内的头一号了。
今年一年的集团利润率非常惊人,不仅仅是像去年那样,单纯是账面上盈利了,今年集团是实打实地盈利,各种成本刨除了以后还能过个肥年,可以说——华影集团从没像今年这样能挣钱!
所以集团这边非常振奋!
几个老总私底下关起门来开小会的时候,感觉归根结底,集团自己还是要有一批能挣钱,甚至是能挣大钱的导演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把主业搞活起来。
所以有对口搞组织人事的副总就开始筹划这件事,准备积极引入新人,培养新人。但是效果短时间内还是不太明显,像池影这样的新人导演还是比较罕见。
从去年开始,集团旗下各单位也都陆陆续续招了一些新人,有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些则是社会上的业内人员……
不过,拍电影这种事情,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才能知道成不成……
结果一年多过去了,“新人”们有的还在磨剧本,有的连剧本雏形都没有,几个凤毛麟角的捣鼓出来影片也投映了。
虽然他们一开始的投资不是很多,准备走小成本路线,但投入产出率让人触目惊心,基本上没收回几个子儿。
那些所谓的“新人导演”片子,雷大佬每部都去看过,他觉得这些人虽说是新人,可是脑子里还是老思维!
没有办法!
新人们有些可能是刚走出象牙塔,不能很好地贴近实际,而且把老师教的东西贯彻的太彻底了;有些则是纯粹玩玄乎的意识流……
所以雷大佬私底下跟韩主任就说:“海燕,你还真是有运道,能找到池影这样得力干将,每一炮都打响了……”
韩主任则是笑:“这还不得多亏老领导慧眼识英雄,跟我推荐了小池,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中心的工作怎么打开局面呢!这一摊子要是算理顺了的话,我踏踏实实干几年,等到了年纪,就让小池接上去……”
策划中心这两年的工作成绩斐然,韩主任私下里就是这么打算的,她觉得自己把工作做成这样,也算是没辜负上级领导们的期望,后面也要开始培养接班人了。
但是雷大佬也笑韩主任:“我告诉你,小池还真不一定愿意接你这一摊子!我看小姑娘就是对拍电影更感兴趣,对当领导没什么想法。”
韩主任无所谓:“没关系,我们也需要技术型干部。确实,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拍出好电影,她能踏踏实实干这一块儿,我们不也算如愿以偿吗?”
这两位领导对池影一直是非常信任的,所以池影现在见雷大佬这样,也就直接发问了:“雷总,您是觉得这个本子不太行,还是说眼下拍摄的时机不对?”
因为之前韩主任就跟她说过,觉得这个题材,今年拍更好。
雷大佬摇摇头:“我倒不是这么认为。本子是个好本子,明年拍也一样卖的!而是……怎么说呢,行业内的兄弟单位很多,我们拍那种商业片挣钱,别人也认了。因为他们一来是自己不愿意,二来可能也拍不出来。大家各家有各家的路数……可现在,我们现在也突然转向去拍这种主旋律的片子,兄弟单位可能压力就比较大了……”
这么说一下,韩主任和池影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这种情况用前世一句熟悉的话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有点坏人品。
“那我们这部片子是不是可以不走这个路线,比如说尽量减轻中间革命宣传的成分,加
大一些动作场景和战斗场景,把它纯作为一个商业片来拍。您看,像米国他们商业片那么多,也没有有主旋律这种题材的片子,但是很多电影就是在内容上潜移默化的宣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