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44节
  “你们让我再考虑考虑……其实小池,我跟你讲,即使是我们集团内,也都不缺拍主旋律片子的导演,我们缺的是拍商业片的导演。如果你把主旋律片子当成商业片拍的话,以后别的导演再拍这种片子的话,确实难度就要加大了。观众可能就觉得‘我看别人的片子宣传爱国主义这么好看,你们的片子拍得这样刻意生硬’,谁还会看呢?”
  池影龇牙叹了口气,觉得进退两难。
  “那咱们换个问题来讨论吧。真要拍这部片子,你估计成本大概多少?”
  “我觉得大概1000万左右就可以了。主要是有两个点我不太确认,一是现在大规模使用群演的成本,还有一个中间的烟火场景和枪战场景的造价。虽然不是那种现代战争,但是‘浙皖起义’这种大规模场面还是要花点钱的……”
  这时候韩主任出来打圆场:“没事儿,反正距离明年还有一段时间,老领导你综合考量一下。小池,你上次跟我说的另外那个本子,我觉得也挺好。要不然咱们先换个思路,把工作方向转变一下,多尝试尝试。像《大江东去》这种片子的话,过两年拍也未尝不可。”
  池影明白韩主任的意思,今年是建国50周年,再过两年可能又是建党80周年了,再回过头来拍这种类型的片子更合时宜!
  像拍电影这种事是很讲究契机的。
  很多时候有些剧本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投入拍摄,导演中意一个本子,却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耽搁很多年再回来拍,这都是常事儿。
  时机有时候才是那个关键因素。
  雷大佬干脆就把剧本放一边,和韩主任、池影闲聊起来了。
  这时候突然有人敲门,池影起身开门,一看居然是一个穿着军装领导模样的人,看着军衔还不低。
  雷大佬一见立刻站起来,热情相迎:“老卢,你怎么来了?快坐!”
  池影赶紧去泡茶,韩主任也让座。
  雷大佬跟她俩介绍,原来这位是建军制片厂的卢厂长,以前跟雷大佬多次合作了,彼此志趣相投,是关系极好朋的老伙计了。
  韩主任见雷大佬这边有客人,就赶紧要拉着池影要告辞走了。
  结果硬是被这位卢厂长拉着留下来,“老雷啊,我们建军制片厂这几年没拍过什么出圈儿的电影,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我也一直想跟这些新锐导演们聊聊,换换思路……”
  今年《白蛇传》这部片子是出圈了,大家都知道华影集团这边挣了不老少。仅国内票房都这么惊人,像海外版权更是收益惊人。但是这都是人家华影集团和宏图影业商业秘密,具体多少外人也不好打听,只能是干羡慕。
  像建军制片厂这种军方背景的影视制作单位,倒不羡慕这个,他们肯定是更多的承担了一些政策性职能,不会单纯为了利益拍片儿。
  雷大佬也安慰道:“你们有你们的工作方向,我们两家对发展的考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虽说是工作方向不一样,但是我感觉我们目前拍的电影也还是有问题的。我们上级领导也批评我,为什么拍出来的片子大家伙儿就不爱看呢?说实话,就是不好看。”
  这话雷大佬也不好接茬,虽然大家都是系统内的国家单位,但是毕竟背景不一样,人家都是肩上挂衔儿的。
  池影也觉得是这样,比如说像她在《白蛇传》上玩那些花活儿,你让建军制片厂来,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她觉得自己留在这里跟大佬们聊这种事情,纯粹是尴尬!
  第56章 产业人多才有产能
  “池导啊,下部片子打算拍什么?”卢厂长笑眯眯地问道。
  池影坐在那儿尬笑,也不回声儿。她心想:我哪知道下一拍什么,这不到现在还没着落吗?
  韩主任和雷大佬也在那儿王顾左右而言他,更不搭茬儿——下一部拍什么片子,这可就属于华影集团这边的企业机密了。
  结果卢厂长的下一句话让两位领导差点没跳起来了:“池导,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建军影厂来啊……”
  “老卢,成心挖我墙角?你这就不地道了,小心我把你轰出去……”雷大佬半真半假地说道。
  “嗨!我要挖也是挖韩主任的墙角,要急也是海燕急,你跳什么?”
  “你开啥玩笑!海燕跟我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她们中心拍的每部片子都是我们华影集团掏钱的,你这不是挖我墙角是挖谁墙角,还是堵上门来挖!你今天是有备而来是吧……”
  卢厂长也就是开玩笑,和雷大佬斗斗嘴皮子。实际上他也知道,像池影这种已经在本单位干出成绩的年轻人,不大可能进他们系统内,毕竟受的约束程度完全不一样。
  卢厂长看到雷东明办公室桌上好像有一个剧本,估计他们各个刚才关起门来是在谈这个,“其实我们几家还是可以合作起来的,取长补短,发挥各自强项……”
  刚才雷大佬在第一眼看到卢厂长的时候,的确也有点起这个心思,但随即又把这个念头摁下来了。
  虽说系统内的八大电影制片厂都是国家单位,但是华影集团这边的亲儿子是京影厂,直接隶属于华影集团,集团内要拍什么片子,第一选择都是京影厂。
  像建军影厂偏偏又是系统内最特殊的存在,虽说也是兄弟单位,但是隔得有点远了,双方直接上级也还是不同的。
  建军影厂这边确实也有他们的特色,拍片子绝大多数都是战旅题材的片子,很多时候都刻意强调了“大”,镜头下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军队系统内的,所以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距离也有点远。
  不像华影集团,相对而言拍摄领域比较宽松,各种题材都能尝试。不过建军影厂也有他们的优势,比如说像烟火场景、战斗场景、大规模战争场景……还有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群演资源,实在不行到军队里去调一批军人,换上戏服就能顶上去。
  拍《大江东去》拉上建军影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是合作,除了风险要共担,但是利益也要共享,雷大佬有点舍不得。
  更何况建军影厂那边管理模式和社会上也不太一样,有些东西不是很灵活了,像池影这种年轻面孔,到时候拍起片子来就不一定能镇得住场子……
  三位领导在那拉拉杂杂说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池影这种小字辈的菜鸡只能带着一双耳朵在这听着,偶尔见哪位杯子里没水了,麻利地加水……
  就是聊了个寂寞。
  合作这事,顶多也只能算是留下了一个话头。雷大佬始终没有松口,说要跟建军影厂这边合作,连有合适的剧本这件事提都没有提。
  领导不发话,池影当然也不能做出头鸟了。毕竟这是自己两重直属领导,以后还要长长久久的在人家手底下干活,大腿要抱紧呀!
  晚上郑志宏打电话找过来了,要请池影吃饭,说是池师妹回京以后好久都没跟他联系了,要见面唠唠。
  别的几个小伙伴都还有事儿,池影就拉了陆伟和孙妍妍作陪,一块儿去周边一个不错的餐厅,几个人找了最好的包间儿,因为郑总一再强调,不要给他省钱,大家都是自己人。
  “师妹,从家里回来都不找师兄了,怎么样?过年都没回去,家里人想坏了吧?”
  “嗐,就那样!师兄,你也知道这种事就是远香近臭……”池影用热乎乎、香喷喷的餐巾好好地擦了一下脸,京城的秋天太干,她脸上都是灰和油。
  几个人吃吃喝喝,也没怎么喝酒,主要是谈谈下一步的事情。
  郑志宏也没见外,直接问道:“你们中心是不是开始在做下一年计划了?反正今
  年算是划上圆满的句号,你们韩主任明年打算怎么干?”
  “正愁这事儿呢!我们策划中心这边是有想法,还没正式定下来。主要是雷大佬那一关还没过,领导们也在犹豫,一直没谈拢……”
  池影和郑志宏说话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按照之前郑志宏和中心这边的口头协定,两家后面是要长期合作的,一般只要池影开片,郑志宏基本上都是优先合作单位,无论投资大小,他们宏图影业只要愿意都能占一定份额的。
  所以和郑志宏说这些事,也不算透露商业机密。
  中心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资金预算确实是大事儿。
  其实韩主任也在那犹豫纠结呢,她觉得池影前后两个提议都很好,就是不知道最后能定哪一个——两个都投拍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池影又没有分身术,整个中心的产能摆在这里,没法同时开两部片子。
  然后这次聚餐主要就是大家都互通一下信息了。
  按照郑志宏最新通报,哥伦比亚这边北美版权谈的差不多了,对方给到了700万美元,他和雷大佬觉得也不错了,就差最后签合同,把一些具体商榷的事情文字化。
  因为对方确实有诚意,后面在北美地区大规模上映前会重新剪辑,这些都会写到合作里。
  《白蛇传》到目前阶段,海外部分的收益,基本上就是纯赚了。
  后面哥伦比亚抢在年内上映后,就可以报名奥斯卡参加评比了。还是先小规模挑选社区点映,赚取口碑;等米国国内知名度起来后就进一步公关,开始冲奖;无论是否有斩获,最后都会大规模上映。按照哥伦比亚的评估,提名没有任何问题,就看最后的运道了。
  带着奥斯卡提名或是获奖的名头再来大规模上映都是自带宣传光环,可以狠捞一笔!
  不过他们国内的票房和咱们这边就没一毛钱关系了。
  “能走到这一步,咱们也算是毫无遗憾了……”郑志宏感叹道,“700万美元,咱也算为国家出口创汇了!以前哪见过一部华语片能在一个地区就卖这么多……”
  “师兄,你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咱既拍了好电影,也挣了别人没挣过的大钱!”池影夸了郑志宏,自己也有点小得意。
  “谁说不是!”郑志宏一拍大腿,“来,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举起酒杯……”
  几个人在饭桌上嘻嘻哈哈地相互吹捧。
  其实郑志宏私下里挺遗憾的,他这次挣得盆满钵满,但是真正的操盘手池影最后能捞到的好处真不多,虽说有奖金,但是跟马援朝这些人拿的没法比。
  郑志宏还悄悄跟池影说:“师妹,师兄记得你的好处。你是公家单位的人,我也在这里呆过,知道系统里的规矩,也不能直接给你钱,要不然就是害你了。你都累得送医院去住院了,也只挣那么点……真的,师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池影是姑娘家,有些看不见的好处也没法送上门,她也看不上,就——挺遗憾的。
  池影“哈哈哈”笑,确实她这边奖金和各种专项奖励算了下来,确实抵不上马援朝拍一部贺岁片的收益。
  但是有些东西不是这么计算的,她对目前的这种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很满意。
  池影本身就不是一个物质欲很强的人,所以也无所谓。而且这次她最后拿到的钱,趁着当下京城房价还没涨起来,差不多可以买个不错的房子了。
  就在自己所在的海区买,这都是学区房,未来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陆伟和孙妍妍也跟郑志宏很熟了,后面大家都还是合作伙伴,池影就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讲了。
  目前她有两部剧本都已经成型的,一部是主旋律,中等成本的投资;一部是悬疑片,小成本投资,把大概的情况说了一下后,郑志宏其实都非常感兴趣。
  虽然早些时候他还是池影一再强调:“咱们要拍大片儿!这样才是我们的使命……”
  但是池影毫不留情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师兄,我又不是神!我也不能确保每次这样大投入下去,都像这部《白蛇传》这么挣!有的时候,拍电影也跟做生意一样,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部片子的票房,说实话,真的很玄妙的。就像米国,搞了那么多年电影工业,也没能搞出对电影票房的准确预测……
  因为这根本不可测!或许电影内容可控,但是时机、还有观众的喜好都是随时在变的,所以你不能太执着于拍大片。
  比如说你拍一部大片,要2000万元的投资,有可能扑街了,颗粒无收;可你把投资分散,分成一部中型投资1000万元的,再加两部2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加起来还不到1500万,但你不可能三部片子都不成吧,说不定利润率远不是大片能比的呢!
  师兄,咱真是不能执着,做生意稳妥为重!”
  郑志宏跟池影交流了几次之后,也觉得有时候稳步发展也不失为上策。
  大投入确实可能产生大收益,但也可能赔掉裤子,成本利润率也是一道保险杠!
  池影也跟他分析过,她自己拍了两部片子,成本利润率反而是第一部 片子更高,总共就150万的投入,挣了三、四千万……20倍的成本利润率了!更何况制作时间短,投入产出快,大家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池影还给郑志宏提了另外一档子事:“您也不能只逮着我一个人呀!我一个人的精力就这么多,你要看到有别的年轻导演,处于艰难起步的时候,您也给帮扶一把,不定就双赢了,反正初期的投资对你来说,真不算多。咱们学校一茬接一茬的,一年毕业那么些学生,最后还留在这个行当的,真不太多……”
  这话说的郑志宏连连点头。
  池影还加了一把火:“师兄,您就看咱大伟,跟我一块儿拍戏,他的镜头掌控能力非常强的,我有的时候就直接让他来掌镜顶一下,效果都很不错的。我觉得再过几年,大伟都可以自己开片了……”
  陆伟一听这话,连连摇头:“我还真不行……”
  “你现在可能不行,但是你过几年就行了。”池影鼓励陆伟。不想当导演的摄影,不是好摄影!国内外都有相当多的知名导演是摄影转过来的。
  “我现在拍东西,完全是按照你的剧本来的。你把分镜头都画好了,我只是执行,没啥创意的。”陆伟虽然有点心动,但是总体还是犯怵。
  “执行也是一项能力!说实话,你的镜头掌控能力,真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干导演也不一定非要自己写剧本,你下次要是自己开片,完全可以让专业编剧来做这事儿啊!然后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构建画面,画分镜头不就是把你脑海里的画面落到纸上吗?没啥难的……如果咱俩分工得当,就能发挥双倍的产能,产生双倍的利润了。”
  郑志宏一听这话,觉得确实是。池影虽然喜欢自己写剧本开片,但是这属于她能力强,多数导演都不是自己写剧本的。要不然编剧这个行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只不过导演找到自己心仪的剧本之后,要画分镜头,这道工序确实不能假以他人之手,编剧干不了这活。
  “对!大伟,咱也可以试试……”郑志宏也是这个调调,他和池影两个人这样一唱一和的,把陆伟说的颇为心动。
  但是他后来又想了一下,“最起码这两年我肯定是不行的,我还要跟着池影干几年,多学学。除了掌控镜头,别的一些导演要会的东西我还吃不准……”
  “咱也不急,比如说我,找你做摄影,咱俩合作
  很默契。等过段时间,你手下那几个摄影带出来的话,你可以做导演,找他们几个做摄影,我也找他们来接你的活儿;然后再往下过几年,他们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郑志宏觉得这个主意非常靠谱,大家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学的东西都差不多,然后在实践中再相互学习一下,后面说不定就可以产生裂变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