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林序南被他揽在怀里,感受到那只落在肩胛上的掌心透出的温度,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并肩离开实验室,背影在长廊尽头渐行渐远。
  钟渐青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声咕哝了一句:“啧,老裴也太明显了点吧……”
  “怎么回事啊?”
  林序南环视了一眼,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了,才拉了拉裴青寂的衣袖,小声地询问。
  “檐雨书院救灾,她藏了一部分数据私下写了论文,方导不想留她了,想让她尽快毕业。”
  裴青寂偏头看了他一眼,喉结动了动,简单的几个字交代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但目光始终都在林序南的身上,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紧张。
  林序南在听到的一瞬间,眼睛微微睁大,他没想到那种网络上的“科研内斗”新闻,居然真的就发生在了他们身边,甚至是熟人。
  他看向裴青寂,那人依旧站在原地,眉心微蹙,眼底却是一层沉沉的紧张。
  不是对范萧的事,而是——对他。
  林序南忽然意识到,裴青寂不是担心课题,也不是在生气。
  他是在担心他。
  就像刚才被泼了蛋糕时一样,那种掩饰不住的保护欲,安静又强烈地包裹在他冷静外壳之下。
  “别想太多。”裴青寂知道林序南虽然八面玲珑,但终究还是久居校园,心性单纯,抬手揉了揉他的发顶,指尖的力道轻柔得像是碰一碰就会碎,“没事的,有我在。”
  林序南没说话,只是眨了下眼,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那一瞬间,他忽然什么都不想再说了。
  一辆黑色商务车稳稳地停在停车场出口。
  “国家图书馆的配置就是好啊!这豪华的小汽车,可是比大巴车舒服太多了。”顾然然第一个蹿上车,嘴里止不住的赞叹。
  “这次可不会像上次似的回来就哀嚎想吃火锅了。”沈玉接话,一边打趣一边整理好自己的包。
  “吃住不是问题。”钟渐青抱着胳膊站在车门边,嘴角一勾,声音带点威胁似的玩笑意味,“关键是你们得把项目给我按时按点地完成了,不然哼哼……”
  “有我们裴博士和林师兄呢。”顾然然眨了眨眼,笑嘻嘻地抬手比了个v,“我们可是修复界的双核王牌组合,战无不胜!”
  “油嘴滑舌。”钟渐青笑着摇头,“都坐好吧,就等你们裴博士了。”
  阳光从停车场顶棚的缝隙洒下来,斑驳地落在台阶上。
  裴青寂提着设备箱和几杯热腾腾的咖啡走来,身旁是林序南。
  他走在稍前些的位置,余光却始终留意着林序南的方向。
  见阳光太亮,便下意识抬手替他挡了挡。
  林序南一愣,转头看他,那道影子还停留在他额前,柔和而稳妥。他没说什么,只是微微低头,手却在背后紧了紧背包带——像是按住了什么悄悄翻涌起来的心跳。
  “让大家久等了。”林序南先开口,扬了扬手里的咖啡袋,“顺路给大家买了些,路上喝点暖的。”
  “序南你没事吧?”许南乔接过咖啡,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没事的。”林序南朝她笑了笑,把剩下的咖啡一一递出去,最后才坐到了车尾靠窗的位置。
  裴青寂上车后,将行李收好,在他旁边落座。
  他从随身的电脑包里抽出笔记本,打开那份已经反复修改过无数次的修复方案,目光依旧专注,但余光却始终留在身侧那人的动作里。
  “耳机。”林序南轻轻碰了下他,手里递过去一副分线耳机,唇角扬着轻松的笑,“一起听。”
  那一刻,两人的指尖在传递耳机时触碰了一下,电光石火地一触即分,彼此却仿佛都默契地没有说破。
  耳机里传来一首熟悉的轻音乐,缓慢悠扬,不似第一次听时的陌生和漂浮。
  如今在车厢微晃的光影中,裴青寂靠在座椅上,他的心里是脚踏实地地踏实和安稳。
  他拉了拉外套,困意很快就爬上了眼睫。
  裴青寂侧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微动。
  他放下笔记本,伸手轻轻拍了拍自己肩膀,又向林序南那边微微靠近些,声音低缓,“靠着我睡吧。”
  林序南本是闭着眼的,听见这话,睫毛轻轻颤了颤。
  他没有睁眼,也没有拒绝,只是轻轻一侧身,慢慢地,把头靠在了那熟悉的肩膀上。
  阳光被车窗轻柔地过滤,音乐在耳机里悄悄流淌。那一方肩膀沉稳而温热,成了他此刻最安稳的靠山。
  谁也没说话,却在这个安静的旅途中,靠得更近了一点。
  第50章 四库残卷(六)
  国家图书馆专属修复实验室位于地下一层,隔音与恒温系统几乎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
  灯光被调至最适合操作的亮度,柔和却不昏暗。
  空气中弥漫着纱布与药剂混合的味道,干净而微涩,如同时间沉淀下来的尘埃,在鼻腔中无声蔓延。
  “设备比我们校内的那套还先进。”许南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先围着中央操作台转了一圈,“显微影像采集、氮气保存柜、等离子脱酸系统……全都配齐了。”
  “空间大很多,而且是独立分区。”沈玉的视线在墙边一排排的密封抽屉上扫过,“哇!居然连古纤维的稳定模块也有。”
  “新年刚过,修复组还没完全到岗,今天我们这边就先自查设备。”钟渐青翻着一份说明资料,然后拿起笔在出入人员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尽快熟悉流程,明天正式开始。”
  几个人像是训练有素一样,按照之前林序南发的任务分解安排,都立马去了自己的岗位,不带半点拖沓。
  钟渐青的手里拿着一份档案袋,走到裴青寂面前,轻轻敲了敲裴青寂的桌面,“先去看看实物?”
  裴青寂把手边的几个笔记本整理好,点了点头,叫了声“序南。”
  古籍档案室的大门在内部卡刷的“滴”声中缓缓开启。
  藏书如海,气息沉沉。
  密集却有序的书架在柔光中延伸至视线尽头,仿佛一座静默的迷宫。
  即便古籍都按年代、种类、修复程度做了精准分类,仍能看出其中不少仍处在等待修复的状态——纸页破碎、绢面泛黄、封脊松散,有的甚至只剩残叶碎字,被细致地收进特制的透明保护袋中。
  那一卷卷、一函函,静静地卧在密闭的抽屉与架格里,像伤痕累累却依旧沉默守候的老人。
  虽然四周的恒温系统与无尘环境已属顶尖,但它们仍在以无声的方式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沧桑与创伤。
  ——仿佛在低声呐喊,呼唤一场漫长的复苏。
  “在这里。”钟渐青刷卡的动作干脆利落,“滴”地一声后,写有“四库残卷”的恒温保护箱应声开启。
  温湿调节系统缓缓启动,盖板无声的掀起。
  冷白色的光线洒入其内,映出静卧其中的丝绢残片,薄如蝉翼,泛着被时间浸染过的黄色。
  残卷安安静静地躺着,仿佛沉睡已久的古魂,等待着某个时刻被唤醒。
  裴青寂带着手套,动作极为小心地将标号为“sk01”的那一张丝绢捧出。
  岁月的痕迹从每一寸断裂的纤维中渗透出来,边缘碎裂、绢面扭曲,重重缺口像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浩劫留下的印记。
  哪怕如此,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仍能依稀辨认出一些残存的墨痕。
  模糊,却倔强,像是试图抓住最后一缕传承的痕迹。
  “和资料照片不太一样。”林序南蹙了下眉,俯身靠近。
  裴青寂皱着眉头仔细观察,“实物损伤比照片上严重很多,边缘还有二次污染痕迹。”
  林序南站在他身侧,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盯着那些散乱的绢片,眼里多了几分凝重。
  他仿佛能听见这些残卷在沉默中发出的微弱呻吟,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与哀伤。
  下一秒,他轻声询问:“先从纤维结构建模开始?”
  “建模、编号、拟定拼接逻辑,再进行可逆处理前评估。”裴青寂点头回应,声音又稳又缓。
  “这些残卷都完成了初期扫描,你们可以直接对照数据进行建模。”钟渐青的声音突然插进来。
  “那更好了,那省了不少工作呢。”林序南的嘴角礼貌性地微微扬起,但能感觉到他并不开心。
  “这个副卡给你们,你们随时可以进来取阅这些古籍。另外,这里能开的权限我都开好了。”钟渐青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卡,说完看着裴青寂,一副打趣但是又隐隐掺着酸涩的表情,“我觉得你会想要。”
  裴青寂点了点头,眼神重重地看了他一眼。
  似有许多话藏在那一眼深处,却终究没说出口。
  林序南伸手拍了拍裴青寂的肩膀,“我们先去看看初期扫描的情况吧。”
  保护箱内,恒温系统仍在低声运转,那些残卷安静地躺在原处,像是看尽风霜之后仍守着信念的老人,等待着一场迟来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