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桑曲急得不行,一个劲儿的怪自己没有在殿下离开的时候给他塞两个烧饼。
桑成也越听心里越担忧,但自己却对于这样的事情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它这样发生着。
宋拾安写着写着就睡着过去,等他醒来时已经不知道今夕何夕,反正只有一盏烛火在黑夜中孤独的跳动着。
这烛火需要六个时辰换一次,那就是说现在还是晚上,猜测出了时间,宋拾安没有继续抄写,而是安安心心的闭上眼睛睡觉。
也不知道这檀香被点在哪里了,没有看到檀香的火点,但却檀香味浓郁得让人头疼。
他揉了揉太阳穴,又揉了揉自己的已经开始叫嚣着的肚子。
自言自语道,“出去的话,就先吃红烧鸡,叫花鸡,麻椒鸡,各种鸡。”
这越说越饿了,他咽了咽口水,闭上眼睛,尽可能的忽视这小佛堂的存在,希望早些进入梦乡,毕竟睡着了就不会饿了。
次日,宋拾安没有上朝,宋盈德等人并不意外,因为他最近经常不上朝,而是亲自去现场盯着,绝不出现一丝纰漏,所以对于他不上朝,宋盈德是默许的。
只是这刚刚才宣布退朝,他身边的小太监就来拿今日的奏疏,宋盈德都还没有来得及回去,就听到一个小太监焦急的开口。
“大人,今日太子殿下需要批阅的奏疏小的现在就取走了。”
宋盈德身边的大太监有些好奇的问,“今日怎么这般早?之前都是午时之后才来取的。”
桑曲有些无奈又好像不说不行的表情,“回大人,之前殿下在承风殿处理政事,确实会晚些来取,但现在去了坤宁宫,来回可能不太方便,所以早些取了送去坤宁宫。”
听到坤宁宫,大太监赶紧让人把奏疏递上去,“殿下真是有孝心。”
随便夸赞的一句,桑曲也跟着附和,“是啊,殿下孝心可表天地,这好不容易忙里偷闲,都要去坤宁宫抄写一整晚的经文,殿下也是固执,这没抄写完,就不吃不喝,小的也是没有法子了。”
声音不大不小,但宋盈德却听了个大概,他准备抬出去的腿收了回来,“抄写什么经文?”
桑曲害怕得跪地颤抖,“回…回皇上,是太子殿下为皇后娘娘抄经文,不抄写完就不吃不喝,这都一天一夜了,还没见回来,还让小的把折子送过去。”
这话宋盈德有些没听懂,这什么经文比起折子来还要重要?
这不吃不喝就抄写经文,有何作用?无非就是折磨自己的身体罢了。
“你,把折子带上,朕亲自去坤宁宫看看他为何要这般。”
桑曲赶紧起来,脚上踉跄了好几步才端稳折子,跟在宋盈德身后朝着坤宁宫而去。
桑曲心里的情绪从害怕转变成惊讶,果然的,殿下料事如神,知道他一定会被皇后留下,也知道早朝之后跟皇上说这件事是最适合的。
宋盈德下了朝一般情况下是去了御书房,宣几个重要臣子商议事情,或者批阅奏疏。
这下了朝就来后宫很是少见。
所以当皇后正在挑选衣服的时候,皇上就来了,这突然的驾到让皇后和身边的几个老嬷嬷措手不及。
刚通传了,宋盈德就进来了,快得让她没有一丝的准备,几个老嬷嬷手里还托着上等云丝做成的衣袍。
宋盈德一进来,皇后就赶紧屈膝行礼。
“不用多礼。”
坐下后看了一眼这些人,问,“皇后这是在做什么?”
“皇上,制衣局送来几身袍子,臣妾准备试一试看尺寸合不合适。”说完一个劲儿的去观察他的两步表情,生怕自己说错什么,引起君怒。
“皇后心情倒是不错,也挺清闲的。”
这话有些莫名其妙,她看向宋盈德,“皇上辛苦了,这刚下了早朝呢吧,臣妾这就让人准备鸡汤。”
那殷勤的劲儿让人很不适应,宋盈德盯着她,“拾安呢?”
第23章 宋盈德发怒质问
皇后一顿,神色有些不自然,但还是故作镇定,“安儿啊,他好久未来坤宁宫了,又听闻最近臣妾睡眠不畅,所以昨日就说要为臣妾抄写经文祈福,秋嬷嬷,赶紧去请太子。”
秋嬷嬷是她身边的老人,她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知道皇后想说的是什么。
“是,娘娘。”
宋拾安之前就没有怎么吃东西,又在小佛堂里待了这么久,他故意让自己高强度的抄写经文,力求字迹清晰。
当小佛堂的门被打开,一束强光照射进来时,宋拾安知道,自己赌对了,他在暗处轻勾嘴角,随后缓慢起身,一点一点的挪动僵硬双腿往往门外走。
秋嬷嬷许是见他一直没有出来,往里走了两步,“殿下,皇上来了,现在要见您,您赶紧出来去面见圣上吧。”
宋拾安依旧不慌不忙,甚至有些故意拉慢速度,让秋嬷嬷不得不又近了几步,在外面待久了的人,突然进入小佛堂,那一瞬间的黑暗最是让人窒息恐惧的。
这样的恐惧是来自于心底,不管之前的你是有多么的内心强大,但也会在这一瞬间心里防线薄弱下去。
宋拾安久居黑暗,自然的看得比刚进来的秋嬷嬷清晰,他站在角落看着秋嬷嬷摸索着前进,嘴里还一直强调。
“殿下,皇上特意前来看您,一定是知道了您如此的孝心,娘娘说了,只要这次皇上能开心的离开坤宁宫,您就可以出去…”
这话还没说完,人就应声倒地了,而他身后的宋拾安一派坦然的收起自己的手里的银针。
这段时间他虽然一直在忙碌民学的事情,但是他也学会了很多前世不曾接触到的东西。
他认识了一些赤脚大夫,在平时闲聊的时候,他知道了百位穴,这是一个能轻易就致人昏迷的穴位。
所以他才会有今日的举动。
就这样出去见父皇,父皇只会看到他苍白着一张脸,最多就是关心两句,对皇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毕竟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母亲会这样狠毒的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
所以这一击必须致命,就算不能让皇后坠落也要让她在父皇那里失去尊重。
他静静的跪在地上,边上是秋嬷嬷昏迷不醒的身体,直到依稀听到有人过来了,他才一狠心,把自己也给打晕。
打自己他没有用银针,只是对着穴位狠狠一击,他眼前一片黑暗。
他整个人也保持着跪地的姿势晕倒在地。
宋盈德身边的大太监和皇后身边的人赶到小佛堂时,场面让人震惊,大太监急得拍着大腿,“传御医,快快传御医。”
宋盈德得到回禀,说太子殿下在小佛堂晕倒了, 宋盈德第一时间发现了太监的神色不对劲,看来不是简单的晕倒了。
他起身就要往小佛堂而去,皇后起身制止,“皇上,小佛堂偏远,不如让人把安儿抬过来,也好让太医诊脉。”
宋盈德突然直视着皇后的眼睛,他在她的眼里看到了焦急,但好像这焦急并不是关心拾安的身体,至于她是担忧什么,他并不知道。
“朕必须亲自前去。”
皇上和太医一同赶到,彼时的宋拾安已经被人扶着躺在了地垫上,头枕着蒲团。
因为不知道晕倒原因,所以不敢轻易的挪动。
小佛堂依旧昏暗,就算加了几盏烛火,但也让人很是压抑。
宋拾安那双膝盖就这样赫然的支着,上面青斑交错,看着甚是骇人。
宋盈德已进入小佛堂,就蹙了蹙眉,他从未来过这里,这刚进入就有种呼吸不顺畅的感觉。
皇后赶紧给身边人使眼色,但身边人摇了摇头,表示他们也不知情。
皇后现在倒是装出一脸的担心,在一边焦急的盯着太医诊脉。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这是饿晕倒了,脉象上看身子虚空,不过尚且可以补,只是…”
宋盈德赶紧问,“只是什么?只管说。”
“只是殿下这腿上的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现在膝盖上的伤已经成为痼疾,想要根治只怕是有些困难,这旧伤一次次的堆叠,现在只要稍微变天,双腿会如同白蚁钻心一般的难受。”
宋盈德脸色一瞬间沉了下来,“将太子送去御书房。”
“皇后,你该给朕一个解释了。”
说完大步的离开坤宁宫,皇后回神后,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怎么就被皇上给发现了?
宋盈德最是憎恨残害子嗣之人,这些年,谁要是忍不住对怀孕的后妃出手,那等着的就会是抄家斩首,亦或是流放。
“娘娘,现在怎么办啊?”皇后身边的老嬷嬷赶紧询问,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看得出来皇上是生气了,这圣心难测谁知道会不会就这样被流放或者砍头。
皇后这时候心里也有些不知所措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被发现,怎么才惩罚了一天一夜,这人就被发现了?
桑成也越听心里越担忧,但自己却对于这样的事情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它这样发生着。
宋拾安写着写着就睡着过去,等他醒来时已经不知道今夕何夕,反正只有一盏烛火在黑夜中孤独的跳动着。
这烛火需要六个时辰换一次,那就是说现在还是晚上,猜测出了时间,宋拾安没有继续抄写,而是安安心心的闭上眼睛睡觉。
也不知道这檀香被点在哪里了,没有看到檀香的火点,但却檀香味浓郁得让人头疼。
他揉了揉太阳穴,又揉了揉自己的已经开始叫嚣着的肚子。
自言自语道,“出去的话,就先吃红烧鸡,叫花鸡,麻椒鸡,各种鸡。”
这越说越饿了,他咽了咽口水,闭上眼睛,尽可能的忽视这小佛堂的存在,希望早些进入梦乡,毕竟睡着了就不会饿了。
次日,宋拾安没有上朝,宋盈德等人并不意外,因为他最近经常不上朝,而是亲自去现场盯着,绝不出现一丝纰漏,所以对于他不上朝,宋盈德是默许的。
只是这刚刚才宣布退朝,他身边的小太监就来拿今日的奏疏,宋盈德都还没有来得及回去,就听到一个小太监焦急的开口。
“大人,今日太子殿下需要批阅的奏疏小的现在就取走了。”
宋盈德身边的大太监有些好奇的问,“今日怎么这般早?之前都是午时之后才来取的。”
桑曲有些无奈又好像不说不行的表情,“回大人,之前殿下在承风殿处理政事,确实会晚些来取,但现在去了坤宁宫,来回可能不太方便,所以早些取了送去坤宁宫。”
听到坤宁宫,大太监赶紧让人把奏疏递上去,“殿下真是有孝心。”
随便夸赞的一句,桑曲也跟着附和,“是啊,殿下孝心可表天地,这好不容易忙里偷闲,都要去坤宁宫抄写一整晚的经文,殿下也是固执,这没抄写完,就不吃不喝,小的也是没有法子了。”
声音不大不小,但宋盈德却听了个大概,他准备抬出去的腿收了回来,“抄写什么经文?”
桑曲害怕得跪地颤抖,“回…回皇上,是太子殿下为皇后娘娘抄经文,不抄写完就不吃不喝,这都一天一夜了,还没见回来,还让小的把折子送过去。”
这话宋盈德有些没听懂,这什么经文比起折子来还要重要?
这不吃不喝就抄写经文,有何作用?无非就是折磨自己的身体罢了。
“你,把折子带上,朕亲自去坤宁宫看看他为何要这般。”
桑曲赶紧起来,脚上踉跄了好几步才端稳折子,跟在宋盈德身后朝着坤宁宫而去。
桑曲心里的情绪从害怕转变成惊讶,果然的,殿下料事如神,知道他一定会被皇后留下,也知道早朝之后跟皇上说这件事是最适合的。
宋盈德下了朝一般情况下是去了御书房,宣几个重要臣子商议事情,或者批阅奏疏。
这下了朝就来后宫很是少见。
所以当皇后正在挑选衣服的时候,皇上就来了,这突然的驾到让皇后和身边的几个老嬷嬷措手不及。
刚通传了,宋盈德就进来了,快得让她没有一丝的准备,几个老嬷嬷手里还托着上等云丝做成的衣袍。
宋盈德一进来,皇后就赶紧屈膝行礼。
“不用多礼。”
坐下后看了一眼这些人,问,“皇后这是在做什么?”
“皇上,制衣局送来几身袍子,臣妾准备试一试看尺寸合不合适。”说完一个劲儿的去观察他的两步表情,生怕自己说错什么,引起君怒。
“皇后心情倒是不错,也挺清闲的。”
这话有些莫名其妙,她看向宋盈德,“皇上辛苦了,这刚下了早朝呢吧,臣妾这就让人准备鸡汤。”
那殷勤的劲儿让人很不适应,宋盈德盯着她,“拾安呢?”
第23章 宋盈德发怒质问
皇后一顿,神色有些不自然,但还是故作镇定,“安儿啊,他好久未来坤宁宫了,又听闻最近臣妾睡眠不畅,所以昨日就说要为臣妾抄写经文祈福,秋嬷嬷,赶紧去请太子。”
秋嬷嬷是她身边的老人,她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知道皇后想说的是什么。
“是,娘娘。”
宋拾安之前就没有怎么吃东西,又在小佛堂里待了这么久,他故意让自己高强度的抄写经文,力求字迹清晰。
当小佛堂的门被打开,一束强光照射进来时,宋拾安知道,自己赌对了,他在暗处轻勾嘴角,随后缓慢起身,一点一点的挪动僵硬双腿往往门外走。
秋嬷嬷许是见他一直没有出来,往里走了两步,“殿下,皇上来了,现在要见您,您赶紧出来去面见圣上吧。”
宋拾安依旧不慌不忙,甚至有些故意拉慢速度,让秋嬷嬷不得不又近了几步,在外面待久了的人,突然进入小佛堂,那一瞬间的黑暗最是让人窒息恐惧的。
这样的恐惧是来自于心底,不管之前的你是有多么的内心强大,但也会在这一瞬间心里防线薄弱下去。
宋拾安久居黑暗,自然的看得比刚进来的秋嬷嬷清晰,他站在角落看着秋嬷嬷摸索着前进,嘴里还一直强调。
“殿下,皇上特意前来看您,一定是知道了您如此的孝心,娘娘说了,只要这次皇上能开心的离开坤宁宫,您就可以出去…”
这话还没说完,人就应声倒地了,而他身后的宋拾安一派坦然的收起自己的手里的银针。
这段时间他虽然一直在忙碌民学的事情,但是他也学会了很多前世不曾接触到的东西。
他认识了一些赤脚大夫,在平时闲聊的时候,他知道了百位穴,这是一个能轻易就致人昏迷的穴位。
所以他才会有今日的举动。
就这样出去见父皇,父皇只会看到他苍白着一张脸,最多就是关心两句,对皇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毕竟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母亲会这样狠毒的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
所以这一击必须致命,就算不能让皇后坠落也要让她在父皇那里失去尊重。
他静静的跪在地上,边上是秋嬷嬷昏迷不醒的身体,直到依稀听到有人过来了,他才一狠心,把自己也给打晕。
打自己他没有用银针,只是对着穴位狠狠一击,他眼前一片黑暗。
他整个人也保持着跪地的姿势晕倒在地。
宋盈德身边的大太监和皇后身边的人赶到小佛堂时,场面让人震惊,大太监急得拍着大腿,“传御医,快快传御医。”
宋盈德得到回禀,说太子殿下在小佛堂晕倒了, 宋盈德第一时间发现了太监的神色不对劲,看来不是简单的晕倒了。
他起身就要往小佛堂而去,皇后起身制止,“皇上,小佛堂偏远,不如让人把安儿抬过来,也好让太医诊脉。”
宋盈德突然直视着皇后的眼睛,他在她的眼里看到了焦急,但好像这焦急并不是关心拾安的身体,至于她是担忧什么,他并不知道。
“朕必须亲自前去。”
皇上和太医一同赶到,彼时的宋拾安已经被人扶着躺在了地垫上,头枕着蒲团。
因为不知道晕倒原因,所以不敢轻易的挪动。
小佛堂依旧昏暗,就算加了几盏烛火,但也让人很是压抑。
宋拾安那双膝盖就这样赫然的支着,上面青斑交错,看着甚是骇人。
宋盈德已进入小佛堂,就蹙了蹙眉,他从未来过这里,这刚进入就有种呼吸不顺畅的感觉。
皇后赶紧给身边人使眼色,但身边人摇了摇头,表示他们也不知情。
皇后现在倒是装出一脸的担心,在一边焦急的盯着太医诊脉。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这是饿晕倒了,脉象上看身子虚空,不过尚且可以补,只是…”
宋盈德赶紧问,“只是什么?只管说。”
“只是殿下这腿上的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现在膝盖上的伤已经成为痼疾,想要根治只怕是有些困难,这旧伤一次次的堆叠,现在只要稍微变天,双腿会如同白蚁钻心一般的难受。”
宋盈德脸色一瞬间沉了下来,“将太子送去御书房。”
“皇后,你该给朕一个解释了。”
说完大步的离开坤宁宫,皇后回神后,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怎么就被皇上给发现了?
宋盈德最是憎恨残害子嗣之人,这些年,谁要是忍不住对怀孕的后妃出手,那等着的就会是抄家斩首,亦或是流放。
“娘娘,现在怎么办啊?”皇后身边的老嬷嬷赶紧询问,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看得出来皇上是生气了,这圣心难测谁知道会不会就这样被流放或者砍头。
皇后这时候心里也有些不知所措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被发现,怎么才惩罚了一天一夜,这人就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