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老夫人嘴边噙着笑,“好好好。”
谢临洲道:“您要是觉得闷,等过了初五,我同阿朝都空闲下来,陪您去城郊的梅园逛逛,听说今年梅花开得比往年旺。”
李老夫人摆了摆手,却难掩笑意:“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不用特意跑一趟。倒是你,在国子监当差别太较真,身子是自己的。上次见你,眼下还有青黑,定是又熬夜批卷子了。”
“让您挂心了,”谢临洲语气诚恳,“如今国子监的改革虽忙,但我会注意身子。等过几日,我再带阿朝来给您请安,顺便把您爱吃的那家茶铺的碧螺春带来。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几个穿着新袄的孩子跑了过来,看到雪球后都停住了脚步,怯生生地围在旁边,小声问:“我们能摸摸它吗?它看起来好乖呀。”
阿朝看了眼谢临洲,得到点头许可后,便从年哥儿手里接过竹篮,轻轻放在地上:“可以呀,你们轻点摸,它胆子小。”
孩子们立刻兴奋地凑上前,你一下我一下地摸着雪球的绒毛,雪球也不闹,只是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李老夫人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忍不住对谢临洲感叹:“有孩子有小狗,这新年才算真有了生气。你们往后常带着雪球出来走走,街坊们都乐意跟你们打招呼。”
谢临洲笑着应下,又陪李老夫人说了几句吉祥话,才牵着阿朝,带着被孩子们摸得浑身蓬松的雪球,继续往前面的街巷走去。
临近午时,大年初一的日头渐渐爬高,把街边的红春联晒得愈发鲜亮。
先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厨房飘出的饭菜,有炖肉的醇厚,有蒸糕的甜糯,混着空气里未散的硝烟气,满是新年的味道。
谢临洲牵着阿朝往回走,边走边道:“有了雪球,我们确实热闹些,明日可要把雪球带到师傅家去,正好让雪球同雪萤一块玩。”
阿朝想了一通,“好啊,两只狗狗认识认识。”
年哥儿抱着垫了棉垫的竹篮跟在身后,雪球在篮里打了个小盹,粉粉的鼻子时不时动一下。
刚拐过李老夫人住处所在的巷口,就见前头一群人说说笑笑地走来。
来者李员外一家,身上都穿着簇新的衣裳,透着大年初一的喜庆劲儿。
李员外走在最前头,穿件宝蓝色织金锦袍,手里拎着个红绸裹着的食盒,他娘子跟在旁边,鬓边簪着朵艳艳的红绒花,手里牵着个扎双丫髻的小姑娘,小姑娘穿件粉色袄子,手里攥着颗裹了金纸的糖;后头还跟着两个半大的小子,一人攥着个彩色风车,风一吹,纸片呼呼转,连带着他们帽檐上的绒球都晃个不停。
“临洲,谢夫郎。”李员外先瞧见了他们,笑着加快脚步迎上来,拱手道“大年初一就遇上,可是好彩头!这是刚从家母那里拜年回来?”
谢临洲连忙停下脚步,也拱手回礼:“李兄新年好,阖家安康。方才陪阿朝给老夫人拜了年,说了些家常话,又在别处闲逛一番,正往回走。”
他目光扫过李员外身后的孩子们,见小子们手里还提着绣了福字的布包,不用问也知是给老夫人带的新年礼,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大年初一讲究阖家团圆,怎好打扰人家一家人团聚。
阿朝脸上挂着笑,声音稍显平和:“李员外,李夫人好。”
李员外家的小姑娘瞧见阿朝,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小脑袋探出来,偷偷打量着竹篮里的雪球,手指还轻轻拽了拽母亲的衣角。
“好,都好。”李员外笑着拍了拍身边儿子的肩膀,“孩子们昨儿才从外祖家回来,今早特意去市集挑了家母爱吃的蜜饯和糖糕,就盼着赶回来陪她吃顿初一的团圆饭。”
李夫人跟着笑,语气热络:“临洲要是不忙,不如留下一起吃?初一的饭要凑个热闹才好,厨房炖了老母鸡,还蒸了元宝糕,都是家常味。”
谢临洲连忙摆手,语气温和却透着分寸:“多谢李嫂好意,可不敢叨扰。大年初一讲究一家人团团圆圆,你们难得聚齐,我们哪好插进来。方才在老夫人那里,我们还念叨着下午要再来陪老夫人说话,眼下见你们都回来了,正好让老夫人好好跟你们享天伦之乐,我们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他顿了顿,又对李员外道:“劳烦李兄转告老夫人,说我们记挂着她,等过了初一,你们家人少些,我们再带着点心过来给她请安。今日就让她安安心心跟孩子们待着,好好过个年。”
李员外听了,心里满是暖意,连连点头:“好说,好说。我定把话原原本本带到。家母先前还跟我念叨,说阿朝这孩子乖巧,就盼着你们来拜年呢,还特意备了糖,想留你们喝杯初一的热茶。”
语气稍顿,他招呼身后的孩子们,“快跟谢夫子和谢少君说新年好,讨个吉利。”
两个小子立刻停下晃风车的手,齐声喊了:“谢夫子新年好,谢少君新年好。”
那小姑娘也跟着细声细气说了句“新年好”,说完还红了脸,赶紧躲回母亲身边。
见状,阿朝忍不住笑了出声,从荷包里拿出几个红封递到三个孩子手中,“压岁钱,收了压岁钱,往后平平安安。”
三个孩子在李夫人的示意下,伸手接过红封,随即道谢。
李夫人也给阿朝二人红封。
又寒暄了几句吉祥话,谢临洲便牵着阿朝道别:“你们快些回去吧,老夫人定是等急了,初一的团圆饭可不能晚。”
李员外一家也不再挽留,笑着挥挥手,看着他们走远了,才簇拥着往老夫人家里去。
阿朝回头望了望那远去的热闹身影,又抬头对谢临洲说:“等下回我们得闲,老夫人也有空闲,我们再来拜年吧。”
谢临洲笑着点头,伸手帮他理了理袄子的领口:“好。”
回到府上,用过膳食,二人没有急着出去外头,反而在卧房内睡了个午觉。
昨夜守岁守的晚,今日早起的也算早,这会睡意涌了上来。
睡了个午觉,谢临洲与阿朝合计一番,出去外头逛庙会。
午后的日头暖融融的,把街上的年味烘得更浓了些。
夫夫二人有说有笑往城西的庙会走,年哥儿抱着竹篮跟在后头,雪球早已醒了精神,脑袋探出篮外,小鼻子不停嗅着空气中的糖炒栗子香,尾巴摇得厉害。
“夫子,庙会好生热闹啊。”阿朝的手被牢牢牵着,“大年初一庙会肯定很多人,夫子可要把我牵住了。”
谢临洲用指尖蹭了蹭他的鼻尖,“我知晓,走吧,进去瞧瞧。”
卖糖葫芦的小贩拖着长腔吆喝,杂耍班子的铜锣哐哐响,孩子们的笑声混着风车的转动声,裹着甜香与烟火气扑面而来。
街口的红灯笼挂了足有两丈长,一串串垂下来,风一吹就轻轻晃。
阿朝的视线落在他们身上,脸上的笑意更深,拉着谢临洲的手,到处去看,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灯市,眼睛亮得像浸了星光,“天哪,夫子,你快看那兔子灯,好生漂亮。”
只见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木架上,有鲤鱼灯、荷花灯,还有缀着流苏的宫灯,最惹眼的是盏兔子灯,白绒绒的身子缀着红绒球,烛火在里头晃,连影子都透着可爱。
谢临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可是想要这兔子灯,走,我带你买便是。”
他拉着阿朝的手往灯市走去。
阿朝停住,摇头:“夫子,我只是觉得漂亮,没想着要,再说了上回买回来的灯笼还有改的灯笼都还没看腻呢。”
谢临洲脸上挂着清浅的笑,“好,那我们便四处走走。”
二人走了几段路,竟然走到了灯谜区。
灯谜区早已围了不少人,红纸条写的灯谜贴在灯笼下,有人皱着眉琢磨,有人凑在一起讨论,时不时传来猜中了的欢呼,亦或是又没猜中的惋惜。
阿朝瞧着甚是有趣,“夫子,我们要不来猜猜吧,上一回猜灯谜还是在中秋呢,要是猜对了还有礼品呢。”
谢临洲瞧他亮晶晶的眼睛,应答:“好,那我们便去看看。”
阿朝拉着谢临洲的手,在灯谜前慢慢走,目光扫过一张又一张红纸条。陡然,他停在一盏荷花灯前,指着上头的灯谜念道:“‘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夫子,这好生熟悉啊,是,是……”
话就在嘴边了,他却说不出来。
见状,谢临洲给他提示:“你想想,咱们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小动物?”
出来一趟玩的就是二人高兴,让小哥儿猜对了灯谜,小哥儿高兴,他也高兴。
阿朝抿着唇,仔细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是兔子。虽说我们雪球的尾巴也短,但它的眼睛不是红的。”
周围有人听见了,笑着点头:“这小郎君真聪明,猜中了。”
守灯谜的老掌柜也笑着递过颗糖:“新年头一个猜中兔子灯谜的,给你颗糖,甜甜蜜蜜一整年。”
谢临洲道:“您要是觉得闷,等过了初五,我同阿朝都空闲下来,陪您去城郊的梅园逛逛,听说今年梅花开得比往年旺。”
李老夫人摆了摆手,却难掩笑意:“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不用特意跑一趟。倒是你,在国子监当差别太较真,身子是自己的。上次见你,眼下还有青黑,定是又熬夜批卷子了。”
“让您挂心了,”谢临洲语气诚恳,“如今国子监的改革虽忙,但我会注意身子。等过几日,我再带阿朝来给您请安,顺便把您爱吃的那家茶铺的碧螺春带来。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几个穿着新袄的孩子跑了过来,看到雪球后都停住了脚步,怯生生地围在旁边,小声问:“我们能摸摸它吗?它看起来好乖呀。”
阿朝看了眼谢临洲,得到点头许可后,便从年哥儿手里接过竹篮,轻轻放在地上:“可以呀,你们轻点摸,它胆子小。”
孩子们立刻兴奋地凑上前,你一下我一下地摸着雪球的绒毛,雪球也不闹,只是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李老夫人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忍不住对谢临洲感叹:“有孩子有小狗,这新年才算真有了生气。你们往后常带着雪球出来走走,街坊们都乐意跟你们打招呼。”
谢临洲笑着应下,又陪李老夫人说了几句吉祥话,才牵着阿朝,带着被孩子们摸得浑身蓬松的雪球,继续往前面的街巷走去。
临近午时,大年初一的日头渐渐爬高,把街边的红春联晒得愈发鲜亮。
先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厨房飘出的饭菜,有炖肉的醇厚,有蒸糕的甜糯,混着空气里未散的硝烟气,满是新年的味道。
谢临洲牵着阿朝往回走,边走边道:“有了雪球,我们确实热闹些,明日可要把雪球带到师傅家去,正好让雪球同雪萤一块玩。”
阿朝想了一通,“好啊,两只狗狗认识认识。”
年哥儿抱着垫了棉垫的竹篮跟在身后,雪球在篮里打了个小盹,粉粉的鼻子时不时动一下。
刚拐过李老夫人住处所在的巷口,就见前头一群人说说笑笑地走来。
来者李员外一家,身上都穿着簇新的衣裳,透着大年初一的喜庆劲儿。
李员外走在最前头,穿件宝蓝色织金锦袍,手里拎着个红绸裹着的食盒,他娘子跟在旁边,鬓边簪着朵艳艳的红绒花,手里牵着个扎双丫髻的小姑娘,小姑娘穿件粉色袄子,手里攥着颗裹了金纸的糖;后头还跟着两个半大的小子,一人攥着个彩色风车,风一吹,纸片呼呼转,连带着他们帽檐上的绒球都晃个不停。
“临洲,谢夫郎。”李员外先瞧见了他们,笑着加快脚步迎上来,拱手道“大年初一就遇上,可是好彩头!这是刚从家母那里拜年回来?”
谢临洲连忙停下脚步,也拱手回礼:“李兄新年好,阖家安康。方才陪阿朝给老夫人拜了年,说了些家常话,又在别处闲逛一番,正往回走。”
他目光扫过李员外身后的孩子们,见小子们手里还提着绣了福字的布包,不用问也知是给老夫人带的新年礼,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大年初一讲究阖家团圆,怎好打扰人家一家人团聚。
阿朝脸上挂着笑,声音稍显平和:“李员外,李夫人好。”
李员外家的小姑娘瞧见阿朝,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小脑袋探出来,偷偷打量着竹篮里的雪球,手指还轻轻拽了拽母亲的衣角。
“好,都好。”李员外笑着拍了拍身边儿子的肩膀,“孩子们昨儿才从外祖家回来,今早特意去市集挑了家母爱吃的蜜饯和糖糕,就盼着赶回来陪她吃顿初一的团圆饭。”
李夫人跟着笑,语气热络:“临洲要是不忙,不如留下一起吃?初一的饭要凑个热闹才好,厨房炖了老母鸡,还蒸了元宝糕,都是家常味。”
谢临洲连忙摆手,语气温和却透着分寸:“多谢李嫂好意,可不敢叨扰。大年初一讲究一家人团团圆圆,你们难得聚齐,我们哪好插进来。方才在老夫人那里,我们还念叨着下午要再来陪老夫人说话,眼下见你们都回来了,正好让老夫人好好跟你们享天伦之乐,我们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他顿了顿,又对李员外道:“劳烦李兄转告老夫人,说我们记挂着她,等过了初一,你们家人少些,我们再带着点心过来给她请安。今日就让她安安心心跟孩子们待着,好好过个年。”
李员外听了,心里满是暖意,连连点头:“好说,好说。我定把话原原本本带到。家母先前还跟我念叨,说阿朝这孩子乖巧,就盼着你们来拜年呢,还特意备了糖,想留你们喝杯初一的热茶。”
语气稍顿,他招呼身后的孩子们,“快跟谢夫子和谢少君说新年好,讨个吉利。”
两个小子立刻停下晃风车的手,齐声喊了:“谢夫子新年好,谢少君新年好。”
那小姑娘也跟着细声细气说了句“新年好”,说完还红了脸,赶紧躲回母亲身边。
见状,阿朝忍不住笑了出声,从荷包里拿出几个红封递到三个孩子手中,“压岁钱,收了压岁钱,往后平平安安。”
三个孩子在李夫人的示意下,伸手接过红封,随即道谢。
李夫人也给阿朝二人红封。
又寒暄了几句吉祥话,谢临洲便牵着阿朝道别:“你们快些回去吧,老夫人定是等急了,初一的团圆饭可不能晚。”
李员外一家也不再挽留,笑着挥挥手,看着他们走远了,才簇拥着往老夫人家里去。
阿朝回头望了望那远去的热闹身影,又抬头对谢临洲说:“等下回我们得闲,老夫人也有空闲,我们再来拜年吧。”
谢临洲笑着点头,伸手帮他理了理袄子的领口:“好。”
回到府上,用过膳食,二人没有急着出去外头,反而在卧房内睡了个午觉。
昨夜守岁守的晚,今日早起的也算早,这会睡意涌了上来。
睡了个午觉,谢临洲与阿朝合计一番,出去外头逛庙会。
午后的日头暖融融的,把街上的年味烘得更浓了些。
夫夫二人有说有笑往城西的庙会走,年哥儿抱着竹篮跟在后头,雪球早已醒了精神,脑袋探出篮外,小鼻子不停嗅着空气中的糖炒栗子香,尾巴摇得厉害。
“夫子,庙会好生热闹啊。”阿朝的手被牢牢牵着,“大年初一庙会肯定很多人,夫子可要把我牵住了。”
谢临洲用指尖蹭了蹭他的鼻尖,“我知晓,走吧,进去瞧瞧。”
卖糖葫芦的小贩拖着长腔吆喝,杂耍班子的铜锣哐哐响,孩子们的笑声混着风车的转动声,裹着甜香与烟火气扑面而来。
街口的红灯笼挂了足有两丈长,一串串垂下来,风一吹就轻轻晃。
阿朝的视线落在他们身上,脸上的笑意更深,拉着谢临洲的手,到处去看,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灯市,眼睛亮得像浸了星光,“天哪,夫子,你快看那兔子灯,好生漂亮。”
只见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木架上,有鲤鱼灯、荷花灯,还有缀着流苏的宫灯,最惹眼的是盏兔子灯,白绒绒的身子缀着红绒球,烛火在里头晃,连影子都透着可爱。
谢临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可是想要这兔子灯,走,我带你买便是。”
他拉着阿朝的手往灯市走去。
阿朝停住,摇头:“夫子,我只是觉得漂亮,没想着要,再说了上回买回来的灯笼还有改的灯笼都还没看腻呢。”
谢临洲脸上挂着清浅的笑,“好,那我们便四处走走。”
二人走了几段路,竟然走到了灯谜区。
灯谜区早已围了不少人,红纸条写的灯谜贴在灯笼下,有人皱着眉琢磨,有人凑在一起讨论,时不时传来猜中了的欢呼,亦或是又没猜中的惋惜。
阿朝瞧着甚是有趣,“夫子,我们要不来猜猜吧,上一回猜灯谜还是在中秋呢,要是猜对了还有礼品呢。”
谢临洲瞧他亮晶晶的眼睛,应答:“好,那我们便去看看。”
阿朝拉着谢临洲的手,在灯谜前慢慢走,目光扫过一张又一张红纸条。陡然,他停在一盏荷花灯前,指着上头的灯谜念道:“‘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夫子,这好生熟悉啊,是,是……”
话就在嘴边了,他却说不出来。
见状,谢临洲给他提示:“你想想,咱们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小动物?”
出来一趟玩的就是二人高兴,让小哥儿猜对了灯谜,小哥儿高兴,他也高兴。
阿朝抿着唇,仔细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是兔子。虽说我们雪球的尾巴也短,但它的眼睛不是红的。”
周围有人听见了,笑着点头:“这小郎君真聪明,猜中了。”
守灯谜的老掌柜也笑着递过颗糖:“新年头一个猜中兔子灯谜的,给你颗糖,甜甜蜜蜜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