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雪球迷迷糊糊地抬起头,顺着阿朝指的方向看去,尾巴又轻轻晃了起来。
阿朝拉着谢临洲的手,兴奋地喊道:“夫子,你看,那烟花是不是和我玉佩上的蝴蝶一样?”
谢临洲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确实像一只只展翅的蝴蝶,他看着阿朝兴奋的模样,又看了看两人中间乖巧的雪球,忍不住握紧了他的手,在心里默默许愿:愿时光静好,岁岁年年,都能与阿朝、与雪球相守。
子时一到,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京都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
阿朝靠在谢临洲怀里,怀里抱着雪球,听着钟声,感受着身边的温暖,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
谢临洲低头看着他,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又摸了摸雪球的头,轻声道:“阿朝,新年快乐。雪球,也祝你新年快乐。”
阿朝抬头冲他笑,眼睛里映着烟花的光芒:“夫子,新年快乐。我们明年还要一起这样过年。”
雪球像是听懂了似的,轻轻蹭了蹭阿朝的手,发出一声软糯的汪。
篝火依旧在燃烧,温暖的光芒笼罩着三人,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他们的故事,伴着雪球的陪伴,还在继续。
第68章
大年初一,各家各户是被窗外此起彼伏的新年好声唤醒的。
外头响起鞭炮声,声音裹着清晨的凉意在空气里散开,却一点不觉得冷。
窗户上的冰花还没化透,映着外头跳跃的火光,连带着屋里的温度都显得更热闹了些。
鞭炮声、说话声、笑声混在一起。
阿朝伸了个懒腰,掀开被子,那一瞬的冰冷让他瞬间清醒,他看着外头的天,“该是要出去走走的。”
他乖乖坐起身,任由谢临洲帮他系好袄子的盘扣,又说:“先生,昨日买的糖糕还在灶房吗?等会儿出去,能不能带两块给雪球吃?它昨晚守岁都不肯睡觉,一直盯着我瞧,眼睛亮得很。”
昨夜守岁,他与谢临洲睡的都晚,雪球睡的更晚,想着他们待在一个屋子里头睡,跑来跑去的,下人抓了好久才抓回笼子里。
谢临洲指尖顿了顿,帮他理好衣领,笑着应道:“少不了它的。等我们用早膳就喂它,免得它吃撑。”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爪子挠地声,紧接着一团雪白的影子嗖地蹿了进来。
是雪球,它不知怎么挣开了狗笼,尾巴摇得像朵盛开的棉絮,先绕着谢临洲的脚边蹭了蹭,又凑到阿朝腿边,用湿漉漉的鼻子拱他的裤脚,嘴里还发出轻轻的呜呜声。
“雪球。”阿朝惊喜地弯下腰,刚想伸手抱它,就见丫鬟春桃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额角还带着薄汗,一进门就屈膝行礼,满脸愧疚地说:“少爷、少君,实在对不住!是我看管不力,刚才给它添食的时候,没留意它撞开了笼门,让它跑进来打扰二位了,我这就把它带回去。”
谢临洲抬手拦了拦,目光落在正用爪子扒拉阿朝衣角的雪球身上,语气温和:“无妨,许是它也知道今日是新年,想出来凑个热闹。你先去把笼门关好,等我们准备出门时,再把它带上便是,正好让它跟着晒晒太阳。”
有了雪球,他们平日也热闹些。
春桃愣了愣,见谢临洲没有怪罪的意思,才松了口气,连忙应道:“哎,谢谢少爷宽宥!我这就去收拾,保证不会再让它乱跑了。”
说着便退到一旁,小心翼翼地看着雪球,生怕它再闹出别的动静。
阿朝趁机把雪球抱进怀里,指尖摸着它柔软的绒毛,抬头对谢临洲笑:“夫子,你瞧,雪球也想跟我们一起出去,它肯定是想帮我们讨好彩头呢。”
他们洗漱完毕,用过早膳,带着雪球出去外头。
谢临洲牵着阿朝的手走在前头,年哥儿抱着垫了棉垫的竹篮跟在身后,雪球就乖乖卧在篮里,只探出个毛茸茸的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街上的景象。
街边的铺子大多开了门,门楣上都贴着簇新的红春联,有的还挂了串彩灯,风一吹就轻轻晃。
卖糖画的摊子前围了不少孩子,转盘上的十二生肖图案油亮鲜艳,熬得金黄的糖稀在师傅手里转着圈,很快就拉出细巧的糖丝,引得阿朝脚步都慢了半拍。
谢临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开口问:“可是想吃糖画?若是想,我这就去买。”
“想是想的,但不能再吃,这段时日吃的糖太多了。”阿朝依偎在谢临洲身上,“我怕坏牙,往后可不要吃那么多甜的了。”
谢临洲笑着捏了捏他的手:“好,那我们随处走走,过了今日,明日倒是可以去师傅哪儿。”
大周朝大年初一讲究阖家团圆,这一天的时间通常留给自家亲人,如给家族长辈拜年、团聚吃饭,避免过早去外人家打扰对方的家庭时光。
李祭酒虽谢临洲为师长,但终究是外姓长辈,今日去拜访属实不好。
“正惦记着明日呢,有段时间没见襄哥儿了,听闻他正在准备待嫁之物,到时我去看看能不能帮得上什么忙。”阿朝说着,被不远处的风车摊吸引。
彩色的风车插在木架上,风一吹就呼呼转,红的、黄的、蓝的纸片叠在一起。
他拉了拉谢临洲的袖子:“夫子,我们买个风车吧,去年的风车被风吹坏了,今年新的肯定转的更响。”
谢临洲应了声好,挑了个红底黄花的风车递给阿朝。
刚付完钱,就见年哥儿怀里的雪球动了动,鼻子凑到竹篮边,盯着斜对面的包子铺呜呜叫。
阿朝立刻反应过来:“雪球是闻到肉包子的香味了,我们买几个肉包子,晌午用膳可以让庖屋热给雪球吃。”
“这狗子倒是好待遇了。”谢临洲打趣一番,带着他们走到包子铺前,“再买两个豆沙包,你下午饿了可以吃。”
老板见他们带着小狗,还特意多拿了张油纸,笑着说:“新年头一天,大人同小狗都要吃得甜甜蜜蜜,这油纸给你们垫着,省得沾了手。”
阿朝接过包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年哥儿拎着的小布袋里,又低头对竹篮里的雪球说:“等会儿回家就给你吃,现在我们还要闲逛呢。”
雪球像是听懂了,乖乖地把脑袋缩回去,爪子搭在篮边,继续看街上的热闹。
刚拐过街角,就遇上了住在隔壁的李老夫人。她年纪大,入了冬,天寒地冻的出来不方便,今日大年初一,她在嬷嬷的搀扶下,到了外头看热闹。
李老夫人手里拎着个红纸包,见着阿朝二人便笑着招手:“阿朝,临洲,你们也出来闲逛了,这新衣裳真精神。”
她与谢临洲交集不多,李家逢年过节都会让人送礼到谢家来。两家关系明面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说着又注意到年哥儿怀里的雪球,眼睛顿时亮了,“哎哟,这是养了只小狗?瞧这雪白的毛,跟团小棉花似的。”
阿朝立刻停下脚步,脸上挂着笑:“老夫人新年好,它叫雪球,是昨日我和夫子一起买回来的。”
话音刚落,雪球像是听懂了自己的名字,从篮里抬起头,对着李老夫人轻轻汪了一声。
这声叫把李老夫人逗得笑出了声,她走上前,从兜里摸出块用油纸包着的花生糖,递到阿朝手里:“来,给你和雪球的新年礼。这糖不粘牙,你喂给它尝尝,也算沾沾新年的甜气。”
谢临洲连忙让阿朝道谢,又笑着补充:“您太客气了,不过它昨日刚到家,还得慢慢适应新吃食,我让阿朝先替它收着,等回去再少量喂些。”
李家小辈们常年在外,李老夫人一个老婆子也孤单,瞧见熟悉的人,话匣子就打开了:“临洲啊,在国子监如何啊?上值可累?听闻国子监今年有改革,你可莫要累着了。”
知她的情况,谢临洲留下聊天,“还成,倒是老夫人你,怎么不和李员外住一块,这大年初一的多冷清。”
“我倒是想,可他们都成家了。”李老夫人道:“等下午他们便回来了。”
谢临洲听出李老夫人话里的落寞,指尖轻轻拍了拍阿朝的后背,温声道:“他们心里定然记挂着您,不然也不会特意赶回来陪您过下午。前几日与李员外一同在醉仙楼用膳,李员外还说要早些带孩子回来见你。”
阿朝跟着点头,凑到李老夫人跟前,“老夫人,我和夫子下午要是有空,过来陪你说说话,如何?雪球也能来,它可乖了,不会吵到您。”
李老夫人被孩子的话逗得笑起来,伸手摸了摸阿朝的发顶,眼角的皱纹都柔和了些:“好啊,有你们来,老婆子我才热闹。若是你们来,我让下人做些你们爱吃的,听闻现在的年轻人都喜爱吃辣的、酸辣的,到时候也做给你们吃。”
知子莫若母,她早就知晓自己子女的心思,没抱多大的幻想。
“好。”阿朝眼睛一亮,又想起什么,“今日庖屋做了些糕点,老夫人,我待会让下人送来与你尝尝,味道还是不错的。”
阿朝拉着谢临洲的手,兴奋地喊道:“夫子,你看,那烟花是不是和我玉佩上的蝴蝶一样?”
谢临洲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确实像一只只展翅的蝴蝶,他看着阿朝兴奋的模样,又看了看两人中间乖巧的雪球,忍不住握紧了他的手,在心里默默许愿:愿时光静好,岁岁年年,都能与阿朝、与雪球相守。
子时一到,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京都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
阿朝靠在谢临洲怀里,怀里抱着雪球,听着钟声,感受着身边的温暖,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
谢临洲低头看着他,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又摸了摸雪球的头,轻声道:“阿朝,新年快乐。雪球,也祝你新年快乐。”
阿朝抬头冲他笑,眼睛里映着烟花的光芒:“夫子,新年快乐。我们明年还要一起这样过年。”
雪球像是听懂了似的,轻轻蹭了蹭阿朝的手,发出一声软糯的汪。
篝火依旧在燃烧,温暖的光芒笼罩着三人,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他们的故事,伴着雪球的陪伴,还在继续。
第68章
大年初一,各家各户是被窗外此起彼伏的新年好声唤醒的。
外头响起鞭炮声,声音裹着清晨的凉意在空气里散开,却一点不觉得冷。
窗户上的冰花还没化透,映着外头跳跃的火光,连带着屋里的温度都显得更热闹了些。
鞭炮声、说话声、笑声混在一起。
阿朝伸了个懒腰,掀开被子,那一瞬的冰冷让他瞬间清醒,他看着外头的天,“该是要出去走走的。”
他乖乖坐起身,任由谢临洲帮他系好袄子的盘扣,又说:“先生,昨日买的糖糕还在灶房吗?等会儿出去,能不能带两块给雪球吃?它昨晚守岁都不肯睡觉,一直盯着我瞧,眼睛亮得很。”
昨夜守岁,他与谢临洲睡的都晚,雪球睡的更晚,想着他们待在一个屋子里头睡,跑来跑去的,下人抓了好久才抓回笼子里。
谢临洲指尖顿了顿,帮他理好衣领,笑着应道:“少不了它的。等我们用早膳就喂它,免得它吃撑。”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爪子挠地声,紧接着一团雪白的影子嗖地蹿了进来。
是雪球,它不知怎么挣开了狗笼,尾巴摇得像朵盛开的棉絮,先绕着谢临洲的脚边蹭了蹭,又凑到阿朝腿边,用湿漉漉的鼻子拱他的裤脚,嘴里还发出轻轻的呜呜声。
“雪球。”阿朝惊喜地弯下腰,刚想伸手抱它,就见丫鬟春桃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额角还带着薄汗,一进门就屈膝行礼,满脸愧疚地说:“少爷、少君,实在对不住!是我看管不力,刚才给它添食的时候,没留意它撞开了笼门,让它跑进来打扰二位了,我这就把它带回去。”
谢临洲抬手拦了拦,目光落在正用爪子扒拉阿朝衣角的雪球身上,语气温和:“无妨,许是它也知道今日是新年,想出来凑个热闹。你先去把笼门关好,等我们准备出门时,再把它带上便是,正好让它跟着晒晒太阳。”
有了雪球,他们平日也热闹些。
春桃愣了愣,见谢临洲没有怪罪的意思,才松了口气,连忙应道:“哎,谢谢少爷宽宥!我这就去收拾,保证不会再让它乱跑了。”
说着便退到一旁,小心翼翼地看着雪球,生怕它再闹出别的动静。
阿朝趁机把雪球抱进怀里,指尖摸着它柔软的绒毛,抬头对谢临洲笑:“夫子,你瞧,雪球也想跟我们一起出去,它肯定是想帮我们讨好彩头呢。”
他们洗漱完毕,用过早膳,带着雪球出去外头。
谢临洲牵着阿朝的手走在前头,年哥儿抱着垫了棉垫的竹篮跟在身后,雪球就乖乖卧在篮里,只探出个毛茸茸的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街上的景象。
街边的铺子大多开了门,门楣上都贴着簇新的红春联,有的还挂了串彩灯,风一吹就轻轻晃。
卖糖画的摊子前围了不少孩子,转盘上的十二生肖图案油亮鲜艳,熬得金黄的糖稀在师傅手里转着圈,很快就拉出细巧的糖丝,引得阿朝脚步都慢了半拍。
谢临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开口问:“可是想吃糖画?若是想,我这就去买。”
“想是想的,但不能再吃,这段时日吃的糖太多了。”阿朝依偎在谢临洲身上,“我怕坏牙,往后可不要吃那么多甜的了。”
谢临洲笑着捏了捏他的手:“好,那我们随处走走,过了今日,明日倒是可以去师傅哪儿。”
大周朝大年初一讲究阖家团圆,这一天的时间通常留给自家亲人,如给家族长辈拜年、团聚吃饭,避免过早去外人家打扰对方的家庭时光。
李祭酒虽谢临洲为师长,但终究是外姓长辈,今日去拜访属实不好。
“正惦记着明日呢,有段时间没见襄哥儿了,听闻他正在准备待嫁之物,到时我去看看能不能帮得上什么忙。”阿朝说着,被不远处的风车摊吸引。
彩色的风车插在木架上,风一吹就呼呼转,红的、黄的、蓝的纸片叠在一起。
他拉了拉谢临洲的袖子:“夫子,我们买个风车吧,去年的风车被风吹坏了,今年新的肯定转的更响。”
谢临洲应了声好,挑了个红底黄花的风车递给阿朝。
刚付完钱,就见年哥儿怀里的雪球动了动,鼻子凑到竹篮边,盯着斜对面的包子铺呜呜叫。
阿朝立刻反应过来:“雪球是闻到肉包子的香味了,我们买几个肉包子,晌午用膳可以让庖屋热给雪球吃。”
“这狗子倒是好待遇了。”谢临洲打趣一番,带着他们走到包子铺前,“再买两个豆沙包,你下午饿了可以吃。”
老板见他们带着小狗,还特意多拿了张油纸,笑着说:“新年头一天,大人同小狗都要吃得甜甜蜜蜜,这油纸给你们垫着,省得沾了手。”
阿朝接过包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年哥儿拎着的小布袋里,又低头对竹篮里的雪球说:“等会儿回家就给你吃,现在我们还要闲逛呢。”
雪球像是听懂了,乖乖地把脑袋缩回去,爪子搭在篮边,继续看街上的热闹。
刚拐过街角,就遇上了住在隔壁的李老夫人。她年纪大,入了冬,天寒地冻的出来不方便,今日大年初一,她在嬷嬷的搀扶下,到了外头看热闹。
李老夫人手里拎着个红纸包,见着阿朝二人便笑着招手:“阿朝,临洲,你们也出来闲逛了,这新衣裳真精神。”
她与谢临洲交集不多,李家逢年过节都会让人送礼到谢家来。两家关系明面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说着又注意到年哥儿怀里的雪球,眼睛顿时亮了,“哎哟,这是养了只小狗?瞧这雪白的毛,跟团小棉花似的。”
阿朝立刻停下脚步,脸上挂着笑:“老夫人新年好,它叫雪球,是昨日我和夫子一起买回来的。”
话音刚落,雪球像是听懂了自己的名字,从篮里抬起头,对着李老夫人轻轻汪了一声。
这声叫把李老夫人逗得笑出了声,她走上前,从兜里摸出块用油纸包着的花生糖,递到阿朝手里:“来,给你和雪球的新年礼。这糖不粘牙,你喂给它尝尝,也算沾沾新年的甜气。”
谢临洲连忙让阿朝道谢,又笑着补充:“您太客气了,不过它昨日刚到家,还得慢慢适应新吃食,我让阿朝先替它收着,等回去再少量喂些。”
李家小辈们常年在外,李老夫人一个老婆子也孤单,瞧见熟悉的人,话匣子就打开了:“临洲啊,在国子监如何啊?上值可累?听闻国子监今年有改革,你可莫要累着了。”
知她的情况,谢临洲留下聊天,“还成,倒是老夫人你,怎么不和李员外住一块,这大年初一的多冷清。”
“我倒是想,可他们都成家了。”李老夫人道:“等下午他们便回来了。”
谢临洲听出李老夫人话里的落寞,指尖轻轻拍了拍阿朝的后背,温声道:“他们心里定然记挂着您,不然也不会特意赶回来陪您过下午。前几日与李员外一同在醉仙楼用膳,李员外还说要早些带孩子回来见你。”
阿朝跟着点头,凑到李老夫人跟前,“老夫人,我和夫子下午要是有空,过来陪你说说话,如何?雪球也能来,它可乖了,不会吵到您。”
李老夫人被孩子的话逗得笑起来,伸手摸了摸阿朝的发顶,眼角的皱纹都柔和了些:“好啊,有你们来,老婆子我才热闹。若是你们来,我让下人做些你们爱吃的,听闻现在的年轻人都喜爱吃辣的、酸辣的,到时候也做给你们吃。”
知子莫若母,她早就知晓自己子女的心思,没抱多大的幻想。
“好。”阿朝眼睛一亮,又想起什么,“今日庖屋做了些糕点,老夫人,我待会让下人送来与你尝尝,味道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