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年哥儿坐在他身旁,也跟着出了张九条,“我不太会打马吊,随便打打的。”
阿朝看了看自己的牌,犹豫了片刻,抽出一张发财打出去,小声嘀咕:“我这牌看着还不错呢。”
谢临洲坐在他身侧,眼角余光瞥见他牌堆里还藏着两张红中,指尖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低声提醒:“别急着出大牌,先看看局势。”
阿朝会意,点点头,接下来几轮都只出些小牌试探。
小瞳见状,叹了口气,“看来,今日是赢不到小年礼了。”
阿朝笑意盈盈:“无事,无事,待会送你一盘点心当彩头。”
闲聊间,轮到谢临洲出牌,他故意打了张阿朝正需要的二筒,眼神温和:“到谁了,出牌。”
阿朝眼睛一亮,立刻把牌凑过去,小声问:“夫子,你是不是故意让我呢?”
谢临洲拿起茶杯抿了口茶,眼底藏着笑意:“是你自己运气好。”
小瞳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凑过来打趣:“少爷这心思也太明显啦,少君要是输了才奇怪。我不管,我不管,我待会要两盘点心。”
年哥儿也跟着笑,出了张白板补充道:“不过少君牌技确实有进步,上次同薛公子他们打还记错了花色呢。”
阿朝脸颊微红,却还是趁势摸了张牌,正好凑成一副对子,兴奋地把牌摊开:“我有对子了。”
牌局渐渐进入高潮,阿朝手里的牌越来越顺,眼看就要胡牌,却差一张,嘴里嘟囔着:“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
他盯着牌堆,紧张得攥紧了手指,连含在嘴里的糖瓜都忘了嚼。
谢临洲看他这模样,在摸牌时悄悄把摸到的换了张其他牌,再轮到阿朝摸牌时,正好摸到那张。
“我胡了!”阿朝猛地把牌摊开,眼睛亮得像星星,“我就说我能赢吧。”
谢临洲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语气带着宠溺:“厉害,想要什么彩头?”
阿朝想了想,指着窗外的腊梅树:“等会儿赢了,你陪我去折支腊梅插瓶,还要请小瞳和年哥儿一起喝梅花茶。”
小瞳笑着拍手:“好啊好啊,我还从没喝过梅花茶呢。”
年哥儿也点头附和:“那我们一会儿就去帮你们摘腊梅。”
此时,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洒在满院的窗花上,屋内的笑声与牌声交织在一起。
=
除夕这日,天还未亮,谢府就飘起了淡淡的松枝香。下人们按习俗,在庭院里燃了松针,说是能驱邪避秽。
晨光刚透过窗棂,阿朝便在锦被里动了动,昨夜守岁到子时,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影,却依旧精神十足。
谢临洲先醒的,指尖轻轻蹭过他的脸颊,声音带着刚醒的低哑:“昨夜睡的晚,我们再躺会?”
阿朝却摇了摇头,撑着身子坐起来,锦被滑落露出肩头,“不可以再躺了,今日要贴春联、祭祖,得早些准备。”
两人慢腾腾起身,丫鬟早已备好了温热的洗漱水,铜盆里飘着几片松针,洗漱后浑身清爽。
彼此都换了新衣裳。
阿朝对着铜镜欣赏了一会自己的新衣裳,心满意足后,从袖袋里掏出个红纸包,递到谢临洲面前,眼底亮闪闪的:“夫子,压岁钱。”
他没有了父亲与阿爹,谢临洲又没有父母。二人只能互相给压岁钱。
谢临洲失笑,也从怀里摸出个一模一样的红纸包,放在他掌心:“我也给你备了,愿阿朝新年平安顺遂。”
阿朝捏着红纸包,偷偷打开看了眼,里面叠着一张银票,他讶异道:“夫子,今日这般大方啊,我只给你封了两个铜板。”
谢临洲笑:“有便好,不计较银钱多少。”
阿朝喜上眉梢,将压岁钱放到枕头底下。
用过早膳,桌上还摆着温热的年糕,谢临洲便牵着阿朝去书房取春联。
先前晾好的春联叠得整齐,阿朝抱着春联,谢临洲提着浆糊和刷子,两人先去贴大门的春联。
其他地方的春联交由下人去贴,他们二人只贴重要地方的。
谢临洲站在凳上,“春联要贴的整整齐齐,你在下面给我指挥。”
阿朝应声,在下面扶着,时不时递过浆糊:“左边再高些,对齐门框。”
谢临洲调整好位置,用刷子轻轻刷匀浆糊,将春联贴得平整。
阿朝仰头看着,小声念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师傅写得真好。”
谢临洲下了凳子,脸上挂着浅笑,“师傅写得当然好,先前去应酬有不少合作伙伴想要通过我这边买几副师傅写的春联。”
李祭酒毕竟是国子监祭酒,有那个地位在。不少家中有孩子要走科举路的都希望,有一副春联。
“夫子,那你的呢,有没有人要买?”阿朝道。
“目前没有人问过。”谢临洲答。
贴完大门的春联,又去贴廊柱和房门的,最后贴门神。
秦琼、尉迟恭的画像色彩鲜艳,谢临洲小心地将画像贴在大门两侧,阿朝凑过去看,指着画像上的兵器:“临夫子,你看这枪画得好威风,定能护着咱们家。”
谢临洲笑着揉了揉他的发顶:“是啊,有门神在,咱们新年定然平安。”
贴完春联和门神,宅院已处处透着年味。
两人回到厅堂,丫鬟已将先祖牌位摆放整齐,香案上摆着供品,整鸡、整鱼、红烧肉,还有昨日做的年糕和水果,酒盏里斟满了酒。
谢临洲牵着阿朝走到香案前,先焚香,再将香递给阿朝,两人按辈分站好,对着牌位深深鞠躬。
谢临洲轻声念道:“先祖在上,今日除夕,临洲与阿朝在此祭拜,谢先祖护佑,愿来年全家平安,顺遂无忧。”
他会将谢家好好传承下去。
阿朝也跟着小声祈愿,目光落在牌位上,满是恭敬。
祭拜完毕,两人将供品整理好,丫鬟过来收拾香案。
阿朝靠在谢临洲身边,看着满院的春联和门神,心里格外踏实:“待会要不要一起去准备年夜饭?或是让厨子准备年夜饭,我们在附近走走?”
谢临洲握紧他的手,掌心温暖有力:“我们到附近走走。”
阿朝听谢临洲应下,眼睛瞬间亮了,拉着他的手便往院外走。
刚踏出府门,便见巷口挂起了红灯笼,一串串缀在屋檐下。
隔壁张府的丫鬟正搬着供品往祠堂去,见了二人,笑着行礼:“谢公子,谢少君,新年好,这是要出去外头啊。”
“是啊,出去外头逛逛。”阿朝笑着回礼,转头对谢临洲道:“你瞧,巷里挂上了灯笼,比昨日更热闹了。”
谢临洲握紧他的手,指腹轻轻蹭过他的指节,目光扫过街边:“前面有卖糖炒栗子的,壳子崩得脆响,闻着就甜,要不要去买些?”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巷尾的老树下,一个铜锅里正翻滚着栗子,黑砂裹着棕红的栗子,热气裹着焦香飘得老远。
摊主正用长勺翻炒,见二人过来,笑着招呼:“公子们来得巧,刚炒好一锅,热乎着呢。”
阿朝凑过去,盯着锅里蹦跳的栗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要一斤,麻烦您多挑些好剥的。”
摊主麻利地用纸袋装了栗子,递到阿朝手里,还附赠了张油纸:“小心烫,剥的时候垫着些。”
阿朝刚接过纸袋,便迫不及待拿出一颗,吹了吹热气,递给谢临洲:“夫子,你先尝,看甜不甜。”
谢临洲接过来,指尖捏着栗子壳轻轻一掰,金黄的栗肉露出来,递回他嘴边:“你先吃,我剥给你。”
阿朝咬了口栗肉,绵密的甜意在舌尖散开,带着焦香,舒服得眯起眼睛:“好吃的很。”
谢临洲笑着,又拿起一颗栗子,指尖翻飞间便剥好壳,一颗颗放在油纸里,堆成小小的一堆。
两人沿着巷口慢慢走,阿朝靠在他身边,小口吃着栗子,不时也给谢临洲递一颗。
“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就过年了。”阿朝咽下嘴里的栗子,“感觉嫁给夫子你,也就昨天的事。”
谢临洲道:“时间确实过得快。”
再过十来日,他就要回国子监上值,他不想啊,他想休息。
“等过了年也要忙起来了。”阿朝道:“你去国子监上值,我也要上课。”
他想,若是有空闲还能在后花园的菜地种些菜。
语气一顿,他又道:“上回在师傅家用膳,还约了春游,现在居然有点想去了。”
“哪有那么快。”谢临洲脸上挂着笑,“先前约的时候,襄哥儿还未成婚,今年他都要成婚,我们的春游计划要稍一稍。”
“是啊,都要成婚了,时间过得忒快了。”阿朝道:“襄哥儿到时候是嫁出去的小哥儿了,也不晓得能不能常回娘家,我也不太好常去寻他。”
说到此处,他竟有些苦恼,“到时候再看吧,我继续上课便是。”
阿朝看了看自己的牌,犹豫了片刻,抽出一张发财打出去,小声嘀咕:“我这牌看着还不错呢。”
谢临洲坐在他身侧,眼角余光瞥见他牌堆里还藏着两张红中,指尖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低声提醒:“别急着出大牌,先看看局势。”
阿朝会意,点点头,接下来几轮都只出些小牌试探。
小瞳见状,叹了口气,“看来,今日是赢不到小年礼了。”
阿朝笑意盈盈:“无事,无事,待会送你一盘点心当彩头。”
闲聊间,轮到谢临洲出牌,他故意打了张阿朝正需要的二筒,眼神温和:“到谁了,出牌。”
阿朝眼睛一亮,立刻把牌凑过去,小声问:“夫子,你是不是故意让我呢?”
谢临洲拿起茶杯抿了口茶,眼底藏着笑意:“是你自己运气好。”
小瞳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凑过来打趣:“少爷这心思也太明显啦,少君要是输了才奇怪。我不管,我不管,我待会要两盘点心。”
年哥儿也跟着笑,出了张白板补充道:“不过少君牌技确实有进步,上次同薛公子他们打还记错了花色呢。”
阿朝脸颊微红,却还是趁势摸了张牌,正好凑成一副对子,兴奋地把牌摊开:“我有对子了。”
牌局渐渐进入高潮,阿朝手里的牌越来越顺,眼看就要胡牌,却差一张,嘴里嘟囔着:“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
他盯着牌堆,紧张得攥紧了手指,连含在嘴里的糖瓜都忘了嚼。
谢临洲看他这模样,在摸牌时悄悄把摸到的换了张其他牌,再轮到阿朝摸牌时,正好摸到那张。
“我胡了!”阿朝猛地把牌摊开,眼睛亮得像星星,“我就说我能赢吧。”
谢临洲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语气带着宠溺:“厉害,想要什么彩头?”
阿朝想了想,指着窗外的腊梅树:“等会儿赢了,你陪我去折支腊梅插瓶,还要请小瞳和年哥儿一起喝梅花茶。”
小瞳笑着拍手:“好啊好啊,我还从没喝过梅花茶呢。”
年哥儿也点头附和:“那我们一会儿就去帮你们摘腊梅。”
此时,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洒在满院的窗花上,屋内的笑声与牌声交织在一起。
=
除夕这日,天还未亮,谢府就飘起了淡淡的松枝香。下人们按习俗,在庭院里燃了松针,说是能驱邪避秽。
晨光刚透过窗棂,阿朝便在锦被里动了动,昨夜守岁到子时,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影,却依旧精神十足。
谢临洲先醒的,指尖轻轻蹭过他的脸颊,声音带着刚醒的低哑:“昨夜睡的晚,我们再躺会?”
阿朝却摇了摇头,撑着身子坐起来,锦被滑落露出肩头,“不可以再躺了,今日要贴春联、祭祖,得早些准备。”
两人慢腾腾起身,丫鬟早已备好了温热的洗漱水,铜盆里飘着几片松针,洗漱后浑身清爽。
彼此都换了新衣裳。
阿朝对着铜镜欣赏了一会自己的新衣裳,心满意足后,从袖袋里掏出个红纸包,递到谢临洲面前,眼底亮闪闪的:“夫子,压岁钱。”
他没有了父亲与阿爹,谢临洲又没有父母。二人只能互相给压岁钱。
谢临洲失笑,也从怀里摸出个一模一样的红纸包,放在他掌心:“我也给你备了,愿阿朝新年平安顺遂。”
阿朝捏着红纸包,偷偷打开看了眼,里面叠着一张银票,他讶异道:“夫子,今日这般大方啊,我只给你封了两个铜板。”
谢临洲笑:“有便好,不计较银钱多少。”
阿朝喜上眉梢,将压岁钱放到枕头底下。
用过早膳,桌上还摆着温热的年糕,谢临洲便牵着阿朝去书房取春联。
先前晾好的春联叠得整齐,阿朝抱着春联,谢临洲提着浆糊和刷子,两人先去贴大门的春联。
其他地方的春联交由下人去贴,他们二人只贴重要地方的。
谢临洲站在凳上,“春联要贴的整整齐齐,你在下面给我指挥。”
阿朝应声,在下面扶着,时不时递过浆糊:“左边再高些,对齐门框。”
谢临洲调整好位置,用刷子轻轻刷匀浆糊,将春联贴得平整。
阿朝仰头看着,小声念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师傅写得真好。”
谢临洲下了凳子,脸上挂着浅笑,“师傅写得当然好,先前去应酬有不少合作伙伴想要通过我这边买几副师傅写的春联。”
李祭酒毕竟是国子监祭酒,有那个地位在。不少家中有孩子要走科举路的都希望,有一副春联。
“夫子,那你的呢,有没有人要买?”阿朝道。
“目前没有人问过。”谢临洲答。
贴完大门的春联,又去贴廊柱和房门的,最后贴门神。
秦琼、尉迟恭的画像色彩鲜艳,谢临洲小心地将画像贴在大门两侧,阿朝凑过去看,指着画像上的兵器:“临夫子,你看这枪画得好威风,定能护着咱们家。”
谢临洲笑着揉了揉他的发顶:“是啊,有门神在,咱们新年定然平安。”
贴完春联和门神,宅院已处处透着年味。
两人回到厅堂,丫鬟已将先祖牌位摆放整齐,香案上摆着供品,整鸡、整鱼、红烧肉,还有昨日做的年糕和水果,酒盏里斟满了酒。
谢临洲牵着阿朝走到香案前,先焚香,再将香递给阿朝,两人按辈分站好,对着牌位深深鞠躬。
谢临洲轻声念道:“先祖在上,今日除夕,临洲与阿朝在此祭拜,谢先祖护佑,愿来年全家平安,顺遂无忧。”
他会将谢家好好传承下去。
阿朝也跟着小声祈愿,目光落在牌位上,满是恭敬。
祭拜完毕,两人将供品整理好,丫鬟过来收拾香案。
阿朝靠在谢临洲身边,看着满院的春联和门神,心里格外踏实:“待会要不要一起去准备年夜饭?或是让厨子准备年夜饭,我们在附近走走?”
谢临洲握紧他的手,掌心温暖有力:“我们到附近走走。”
阿朝听谢临洲应下,眼睛瞬间亮了,拉着他的手便往院外走。
刚踏出府门,便见巷口挂起了红灯笼,一串串缀在屋檐下。
隔壁张府的丫鬟正搬着供品往祠堂去,见了二人,笑着行礼:“谢公子,谢少君,新年好,这是要出去外头啊。”
“是啊,出去外头逛逛。”阿朝笑着回礼,转头对谢临洲道:“你瞧,巷里挂上了灯笼,比昨日更热闹了。”
谢临洲握紧他的手,指腹轻轻蹭过他的指节,目光扫过街边:“前面有卖糖炒栗子的,壳子崩得脆响,闻着就甜,要不要去买些?”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巷尾的老树下,一个铜锅里正翻滚着栗子,黑砂裹着棕红的栗子,热气裹着焦香飘得老远。
摊主正用长勺翻炒,见二人过来,笑着招呼:“公子们来得巧,刚炒好一锅,热乎着呢。”
阿朝凑过去,盯着锅里蹦跳的栗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要一斤,麻烦您多挑些好剥的。”
摊主麻利地用纸袋装了栗子,递到阿朝手里,还附赠了张油纸:“小心烫,剥的时候垫着些。”
阿朝刚接过纸袋,便迫不及待拿出一颗,吹了吹热气,递给谢临洲:“夫子,你先尝,看甜不甜。”
谢临洲接过来,指尖捏着栗子壳轻轻一掰,金黄的栗肉露出来,递回他嘴边:“你先吃,我剥给你。”
阿朝咬了口栗肉,绵密的甜意在舌尖散开,带着焦香,舒服得眯起眼睛:“好吃的很。”
谢临洲笑着,又拿起一颗栗子,指尖翻飞间便剥好壳,一颗颗放在油纸里,堆成小小的一堆。
两人沿着巷口慢慢走,阿朝靠在他身边,小口吃着栗子,不时也给谢临洲递一颗。
“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就过年了。”阿朝咽下嘴里的栗子,“感觉嫁给夫子你,也就昨天的事。”
谢临洲道:“时间确实过得快。”
再过十来日,他就要回国子监上值,他不想啊,他想休息。
“等过了年也要忙起来了。”阿朝道:“你去国子监上值,我也要上课。”
他想,若是有空闲还能在后花园的菜地种些菜。
语气一顿,他又道:“上回在师傅家用膳,还约了春游,现在居然有点想去了。”
“哪有那么快。”谢临洲脸上挂着笑,“先前约的时候,襄哥儿还未成婚,今年他都要成婚,我们的春游计划要稍一稍。”
“是啊,都要成婚了,时间过得忒快了。”阿朝道:“襄哥儿到时候是嫁出去的小哥儿了,也不晓得能不能常回娘家,我也不太好常去寻他。”
说到此处,他竟有些苦恼,“到时候再看吧,我继续上课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