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两人相视而笑,踩着暮色往南街的知味小馆去。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到了小馆门口。
  木质招牌上知味小馆四个字透着古朴,门口挂着的蓝布幌子在晚风里轻轻晃着。
  刚推开门,一股暖融融的香气就扑面而来,混合着肉馅的鲜、糖醋的甜,还有豆沙的绵柔,瞬间勾动了食欲。
  小厮见二人进来,连忙笑着迎上前:“两位客官里边请,今日可有预定?”
  谢临洲缓缓道:“听说您家的蟹粉小笼和赤豆元宵特别好,特意来尝尝。”
  小厮笑意盈盈:“客官好眼光,这两道可是我们家的招牌,今日刚包的蟹粉小笼,赤豆元宵也是现熬的,您二位楼上请,靠窗的位置视野好。”
  跟着伙计上了二楼,选了临窗的桌位坐下,窗外能瞧见街灯闪烁的景致。
  谢临洲拿起菜单递给阿朝:“看看还想吃些什么,今日都依你。”
  阿朝翻了翻菜单,指尖点了点松鼠鳜鱼的字样:“就点我们之前说的这三样吧,太多了吃不完。”
  其实是他就想吃上回那三样。
  谢临洲顺手把菜单拿了过来,瞧了瞧,“都是些别致的菜,想来老板是个爱吃美食的人。”他招招手让青砚二人过来,“你们二人看看想吃什么,自己点。”
  青砚二人就坐在他们旁边的桌子上。
  青砚接了菜单子,侧身将菜单凑到年哥儿面前,温声道:“年哥儿上次随谢少君来,可有瞧着喜欢的菜?今日咱们也点几样尝尝。”
  他对吃食没那般热爱,能吃就成,味道好不好另说。
  年哥儿脑袋凑过去,眼睛在菜单上飞快扫着,指着鲜肉汤包的字样,兴奋道:“青砚哥,我记得这个,上次苏公子的小童和我一块吃的这个,我尝着特别好吃。当时我就想着,下次来一定要吃够一笼、”
  青砚顺着他的指尖看过去,笑着点头:“那便先点一笼鲜肉汤包。还有别的想吃的吗?我瞧着这桂花糖芋苗似乎也不错,甜糯的芋头裹着桂花酱,适合小哥儿吃。”
  年哥儿闻言,眼睛更亮了,用力点头:“要的要的,这是江南的特色,芋头炖得粉粉的,入口就化,桂花酱特别香,一点都不齁甜。对了对了,还有那个排骨。”
  他手指在菜单上划了半天,终于找到糖醋排骨的名字,“就是这个。上次邻桌点了,红亮亮的,看着就有食欲、”
  青砚看着他雀跃的模样,指尖在菜单上轻轻一点:“那便再要一份糖醋排骨。不过这排骨分量不算小,咱们两个人,再点个清淡些的菜就够了,免得浪费。你看这香菇青菜如何?清爽解腻,配着汤包和排骨正合适。”
  他是习武之人,饭量比寻常汉子大的多。
  年哥儿凑过去看了看,乖乖点头:“听青砚哥的,我都听你的。”
  见状,伙计麻利地记下菜名,心里有些羡慕,笑着道:“二位客官真有眼光,这几样都是咱们家的招牌,鲜肉汤包刚蒸好,桂花糖芋苗也是现炖的,您二位稍等,很快就好!”
  说完便转身离开。
  另一个伙计将茶水添满退下,桌上的空位还等着菜品上桌。
  阿朝指尖无意识地划着茶杯边缘,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脸上满是怀念:“我们瞧得《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可真热闹。那扮演孙悟空的戏子,不仅身手利落,连神态都学得活灵活现,刚出场时甩着金箍棒的模样,像极了话本里写的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台下的叫好声就没断过。”
  认了不少字后,他就迷上了看小说,近来看的便是《西游记》。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像是又看到了当时的场景,“可惜是的,戏只演到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就结束了,我还想着知道后面他怎么出来呢。从戏楼出来的时候,我听小二说,过几日会演《西游记》的续集,讲孙悟空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到时候我们去看呗。”
  他最喜爱的是孙悟空偷吃蟠桃那段,孙悟空抱着个大大的蟠桃,一边啃一边东张西望,模样既得意又怕被发现。后来天兵天将过来抓他,他也不怕,一根金箍棒舞得虎虎生风,把天兵打得落花流水。
  谢临洲静静听着,目光落在阿朝带着笑意的侧脸上,温和地附和道:“那戏确实精彩,放授衣假,我们再来看。”
  阿朝转头看向谢临洲,眼睛亮晶晶的:“好啊,好啊。”他掰着手指头数,“差不多是你放授衣假当日,我们就能去看戏。”
  他想,这几日早早预习,让先生加快教学的进度,他好授衣假玩的开心。
  不多时,蟹粉小笼先端了上来。一笼四只,白白嫩嫩地卧在竹制蒸笼里,薄皮里隐约能看见橙红的蟹粉
  阿朝拿起筷子,小心地夹起一只,先咬开一个小口,轻轻吸了口汤汁,鲜美的滋味瞬间在嘴里散开。
  他眼睛亮晶晶的,抬头朝谢临洲说:“你快尝尝,味道和我上次吃的一模一样。”
  没怎么在京都内闲逛过,他竟不知还有这般多的好吃的。
  谢临洲依言夹起一只,慢慢品尝着,点头道:“确实不错,蟹粉给得足,却不腥气,皮也够薄。”
  他想,下回和人谈生意也可以约在这个地方。
  阿朝傲娇道:“是吧,文彦常和他夫君一块来吃呢。”他又吃了个,“待会回去,你给我看看我的课业有无做的不对的地儿吧,课业多得很,我眼睛都看花了,都挑不出错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谢临洲应:“自然可以。”
  正说着,松鼠鳜鱼也端上了桌,金黄的鱼身炸得蓬松,浇着亮红的糖醋汁,还点缀着翠绿的葱花,看着就格外诱人。
  谢临洲用筷子夹下一块鱼肉,细心地吹了吹,递到阿朝嘴边:“小心烫,尝尝这个。”
  这里的松鼠鳜鱼比醉仙楼的卖相好很多,不知是不是味道也比后者好。
  阿朝张嘴咬下,外酥里嫩的鱼肉裹着酸甜的酱汁,一点鱼刺都没有,吃得格外满足,左顾右盼,压低声音道:“好吃的,那日我和文彦还说,这道松鼠鳜鱼比醉仙楼的都好吃。”
  瞧着他做贼似的,谢临洲自己也夹了一块,放入嘴里,“确实好吃。”
  阿朝把嘴里的鱼肉咽下去,道:“下回我带襄哥儿他们来尝尝,肯定会让他们大吃一惊的。”
  最后上桌的是赤豆元宵,一碗里盛着五六颗圆滚滚的元宵,赤豆汤熬得浓稠,表面浮着一层淡淡的桂花碎。
  谢临洲拿起勺子,舀起一颗元宵,吹凉后咬开,流心的芝麻馅混着绵沙的赤豆汤,甜而不齁,暖意在喉咙里化开,他评价:“味道确实不错。”
  阿朝看着他吃得满足的模样,也舀了一勺赤豆汤,慢慢喝着:“往后我们不去醉仙楼了就来这儿吃。”
  他又舀起一颗元宵,递到谢临洲嘴边:“你也尝尝元宵,芝麻馅特别香。”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慢悠悠地吃着,窗外的夜色渐浓,小馆里的暖光映着彼此的眉眼,满是岁月静好的温柔。
  待用餐结束,谢临洲结了账,又特意让掌柜的打包了一份赤豆元宵:“带回去当宵夜,夜里若是饿了,热一热就能吃。”
  阿朝牵着谢临洲的手走出小馆,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却一点都不觉得冷。
  =
  授衣假第二日,收到薛大人让下人传来的消息。
  谢临洲与阿朝打扮好,提着礼品薛府走去。
  昨日下了场大雨,夫夫二人没有出门,在家中看书、闲聊倒也快乐。
  薛府的门房见是他们,连忙引着往里走。
  他们此番是见薛少昀的未来相公,柳家二公子,柳清沅。
  原本是定在酒楼相见的,仔细想想,酒楼到底没家中那般自在,合计完就定在薛府。
  谢临洲与阿朝刚踏入薛府正厅,就见薛大人与薛夫郎正陪着一位身着墨色长衫的公子说话。
  那公子面容清秀,眉眼温和,见他们进来,便起身拱手行礼,声音温润:“在下柳清沅,见过谢大人、谢少君。”
  阿朝连忙回礼,笑着道:“柳公子不必多礼,唤我阿朝便是。”
  谢临洲也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柳清沅身上,温和道:“久闻柳公子才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薛大人笑着打圆场:“都是自家人,不必这般拘谨。清沅啊,临洲不仅为人师表,平日里还爱研究些古籍字画,你们定有共同话题。”
  薛夫郎在一旁接过谢临洲手中的礼品,朝着阿朝道:“来便来了,还带什么礼品。前几日临洲送的那罐雨前龙井还没喝完,这又带了新的点心,倒是让你们破费了。”
  阿朝连忙摆手:“小叔说的哪里话,不过是些寻常吃食,想着您和薛叔或许喜欢,便顺手带来了。”
  五人方坐下,下人刚端上热茶,门外就传来脚步声,赵侍郎的公子赵衡带着夫郎赵灵曦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被李夫人牵着的李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