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都快五十的人了,他对这些事情熟悉的很,只要言语不出错误,不会出任何问题。
  谢忠频频点头,心想,先前还怕不成功让自家公子丢了面子,伤了心。这会有周管事,他的那颗心啊,稳稳当当的放回原处。
  说话间,马车已到了外城的巷子口,二人下了车,提着礼盒步行往里走。
  来之前就已经打听过王家的位置,他们这一路都是没停过直接往目的地去。
  到了王家门口,谢忠朝周管事笑笑,上前轻轻敲了敲门,里头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谁啊?”
  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是王老太太,她穿着粗布短褂,手里还拿着沾着面粉的擀面杖,见了门口两个衣着体面的人,愣了愣:“二位是?”
  今日大房一家人都下地去了,三房一家人嘴上说着在家做膳食,但这活都留给他们两个老家伙。
  阿朝说家中没人干活,怕二老累到,主动留了下来,说,学馆哪儿他早就打点好了,晚些去也没什么。
  王家二老也没怀疑。
  他们这会正在家里头做吃的。
  见到王老太太,周管家把她与打听到的人之中,联系上来,连忙拱手,脸上堆着温和的笑:“老夫人您好,我们是李府和谢府来的,我是李府的周管家,这位是谢府的谢管事。今日来,是有件关于令外孙阿朝的事,想跟您和老丈商议,不知方便吗?”
  -----------------------
  作者有话说:宝贝们,国庆有没有出去玩呀?
  我国庆在家附近逛了一圈,全都是人,都怕了。
  更新时间是早上九点哦,有时候我会忘记定时,但肯定不会不更。
  第43章
  王老太太一听是关于阿朝的,心里咯噔一下,生怕是阿朝今日早没去学馆闹出祸来,连忙侧身让他们进来:“方便方便,快请进。老头子,快出来,有客人。”
  王老爷子手里拿着个烟袋锅子,见了周谢二人,连忙放下烟袋,招呼他们坐下:“二位快坐,老婆子,快倒茶。”
  许久没招待过大户人家,他不免的有些拘谨。
  周管家也不绕弯子,待王老太太端上茶来,便将礼盒往前推了推:“老丈,老夫人,这是谢府谢临洲谢公子让我们带来的薄礼,都是些滋补身子的东西和布料,略表心意。今日我们来,主要是想跟二位说,谢公子对令外孙阿朝小哥儿心生爱慕,有意求娶,想请李祭酒大人主持提亲,今日先遣我们来,一是告知二位心意,二是想听听二位的想法。”
  这话一出,王家二老都愣住了,王老爷子手里的烟袋锅子差点掉在桌上,王老太太也忘了手里的茶杯,眼神里满是惊讶:“谢、谢公子?就是那位在国子监教学的谢临洲谢公子?他要娶我们阿朝?”
  阿朝这么些年来都在王家,可从未与外男有过接触。与谢夫子更只是上回救命之恩一事开始接触。
  王老太太看向王老爷子,夫妇二人眼里似乎都写着疑惑。
  周管家点头,语气诚恳:“正是。谢公子说,阿朝小哥儿性情好,人品端正,他是真心喜欢。知道二位疼外孙,所以不敢唐突,先让我们来通个气,等二位有了准话,再由李大人亲自登门,商议提亲的细节。谢公子还说,若是二位应下,将来定会好好待阿朝小哥儿,绝不让他受委屈。”
  他当李祭酒的管事有许多年,什么人没见过,王家他已经调查的一清二楚。心里有异样,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
  王老太太看了看王老爷子,夫妇二人相视一眼,已有成算。
  她看向周管家,声音有些发颤:“这、这也太突然了。阿朝这孩子,也没跟我们说过这事啊。谢夫子身份那么高,我们就是普通人家,这、这合适吗?”
  对阿朝能嫁到好人家去,她是心喜的,只是阿朝大字不识嫁到谢府去,怕人会受委屈。可仔细想想,阿朝留在这儿也会受委屈。
  罕见,她能清醒一次。
  周管家连忙道:“老夫人这话就见外了,婚姻讲究的是两情相悦,谢公子看重的是阿朝小哥儿的品性,哪会在意家境?而且谢公子说了,绝不会让阿朝小哥儿在谢家受半点委屈,家里的事也会让阿朝小哥儿做主,不会让他受气。”
  语气稍顿,他又补充:“谢公子的家境品性如何,想必老夫人都清楚,阿朝小哥儿嫁过去绝不会受苦的。
  他在前面‘冲锋陷阵’,谢忠就坐在一旁学习经验,往后好处理类似的事儿。
  王老爷子闭了闭眼,沉默片刻,慢慢开口:“谢公子的心意,我们领了。只是这毕竟是阿朝的终身大事,得问问阿朝的意思。他若是愿意,我们做外祖父母的,自然不会反对。”
  他看向王老太太,后者心领神会,犹豫犹豫地开口:“只是……阿朝的眼睛生的那样,即使不会嫌弃我们家阿朝出身普通可眼睛……”
  异族人的眼睛,许多人不欢喜。
  周管家笑了:“老丈放心,谢公子是真心喜欢阿朝小哥儿,若是嫌弃,也不会特意让我们来跑这一趟了。您看这样如何?您先跟阿朝小哥儿说说这事,问问他的心意,我们过几日再来听回信。若是阿朝小哥儿愿意,咱们再定提亲的日子,由李大人亲自登门,风风光光地商议婚事。”
  王老太太连忙点头:“好好好,我们这就问阿朝。二位放心,我们肯定跟阿朝说实话,不会委屈了他,也不会辜负谢公子的心意。”
  周管家见事情有了眉目,心里也松了口气,又跟二老说了些谢公子对阿朝的看重,便起身告辞:“那我们今日就不打扰了,等二位的消息。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让阿朝小哥儿去谢府或是李府传话。”
  王老太太和王老爷子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
  王老太太忍不住抹了抹眼角:“没想到阿朝这孩子,能有这么好的福气。想必是谢夫子念着先前救命之恩一事。”
  想到成婚的事儿,她又不免想起王绣绣:“老头子,你说若是阿朝嫁到谢夫子家中去了,可否让谢夫子介绍个好汉子给绣绣?”
  王老爷子叹了口气,“可别想这些,免得让谢夫子觉得我们王家贪。”
  夫妇想到了同样的事儿,王老太太说出口:“就是不省的三房会不会闹起来。”
  她枯瘦的手指攥着泛黄的帕子,指节泛白。当年三房添丁,她日日炖鸡汤送到王郑氏手上,往后对三房一家多是纵容,可如今……
  她夜里翻来覆去想,心口像堵着团湿棉絮,闷得发疼。三房爱贪小便宜对他们夫妇只有利用,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大房跟他们不亲。
  王老爷子吸了口烟,“总会闹得,总之别让三房闹出去外头,在家里如何闹都不用管。”
  若不是当年,王郑氏一家在王家落难的时候送一笔银钱来,他如何会纵容一个小辈爬到自己头上。虽说有时,对方的话也是他想说的。
  王老太太心想也是这个理。
  夫妇二人回房说了好一会心里话,这才去后院寻阿朝说提亲之事。
  后院的老槐树下,阿朝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根细木枝,在地上轻轻画着不知是云还是花的图案。
  这是他按着花谱里面画的,也不知道到底像不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身上,给他素色的衣襟镀了层暖黄,显得他的神情柔和无比。
  “阿朝。”王老太太先开了口,声音比刚才与老爷子说话时哑了不少。。
  阿朝听见声音,握着木枝的手顿了顿,慢慢抬起头,嘴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外祖父,外祖母,你们怎么来了?”
  他猜大抵是周管家与谢管事上门一事,那时他偷偷去听了一小会,见王老爷子二人没把他喊出来的心思,便想着改变自己的开始的计划,打算下午借着去学馆的由头去寻谢夫子。
  王老爷子在他身边的石凳上坐下,烟袋锅子没敢拿出来,只搓了搓手,斟酌着语气:“阿朝啊,方才……有人来家里了。”
  “是谢府的人。”王老太太补充道,目光落在阿朝平静的脸上,“他们说谢临洲谢公子,有意求娶你。”
  这话一出口,后院里瞬间静了下来。
  明明早就知道这件事,可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他还是难免激动,握着木枝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细木枝咔嗒一声断成了两截,落在地上。
  “谢公子?”阿朝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微微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外祖母,你们是说谢临洲谢夫子?”
  “是他。”王老爷子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他说喜欢你的性情人品,是真心想娶你,还说要请李祭酒大人主持提亲。我们没敢应下,想先问问你的意思。”
  阿朝没立马答应,以免露出什么端倪,装作还在考虑。
  见状,王老太太连忙上前,劝道:“阿朝啊,谢夫子想必是为了救命之恩一事求娶你的,你对他有恩,他品性也不错,他家里也无长辈,你嫁给他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