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项如蓁不解,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她们到京外拉票,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露出来。就算旁人不吭声,无辛也会派人来告诉咱们的。
  陆锦澜道:有可能,只要控制好时间,就能做到。远的地方先通知,近的地方后通知,把时间卡紧,就算有人想提醒我们,送消息的人最快也要今天才能赶到。
  如果我没猜错,她们的人应该也是在今天回来。此时不到,一会儿也会到。我们现在最多领先七票,太容易被追上了。
  陆锦澜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不起如蓁,我好像把你送入了一个败局。一会儿朝上的局面会十分尴尬,我
  项如蓁忽然一笑,有什么尴尬的?这本就是个败局,没有你,我只会输得更加惨烈。
  可今日我并不觉得尴尬,我反而觉得我很幸福。你和岳母这几日为我不眠不休,奔走牵线,让我倍感荣幸。不必抱歉,你已经为我尽了最大最大的努力,有你在,我便不算一败涂地。换言之,这样的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种荣光?
  她摘掉陆锦澜肩上的发丝,好了,你这副模样还是不要上朝了,免得人家说咱们输人又输阵。你在这儿等着,我去了。我将坦坦荡荡十分欣然的接受这个败局,你等我。
  项如蓁迈着大步气宇轩昂的进了太和殿,陆锦澜颓然地坐在台阶上,她真不想让她输。
  天空渐渐亮了,晨光熹微照在她身上。在森严肃穆的皇宫里,她这道落寞潦草的身影显得格外别致。
  八卦传播的速度是惊人的,朝上在热火朝天的选丞相,后宫的小宫男们在七嘴八舌的疯传小道消息。
  听说了吗?今天陆侯来上朝了。
  听说了,好像朝服丢了,没进大殿,在外面坐着呢。
  有人推了推许闰年,快去看看你家陆侯吧,她家夫郎也不知怎么伺候的,那样就让她出来了。一会儿朝臣们看见,还不笑话?
  许闰年连忙端了盆水拿着布巾梳子过去,只见陆锦澜坐在冰凉的青石台阶上,闭着眼,疲惫地揉捏着眉心。
  许闰年低声道:陆侯,我给你打了水,你要不洗漱一下?我给你梳梳头。
  陆锦澜无力道:不洗,不梳,老娘没心情,就这样。
  许闰年忙劝道:一会散朝了大臣们都出来,看见你这样,会笑话你的。
  陆锦澜破罐破摔,笑吧,今天笑话这么多,笑死她们最好。
  许闰年还想再劝,忽听由远及近的一声声传话,快去禀告圣上,东州巡抚晏阳兮请求面圣,有十二封急件送到。
  陆锦澜拍了拍脑门,气。
  里面很快宣人进去,可紧接着陆锦澜又听到传话,快去禀告圣上,礼部尚书关山月请求面圣,有急件送到。
  陆锦澜猛然抬起头,谁?她们说谁要面圣?
  许闰年道:我听着好像是关大人。
  陆锦澜起身一看,见远处关山月蹒跚的身影摔倒在石阶上,两旁的侍卫连忙将她搀扶起来,架着往上来。
  陆锦澜快步迎过去,连忙将人接过来,你怎么了?
  关山月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看到许闰年时眼睛一亮,水我要喝水
  她抓住水盆就要喝,两人忙道:这是洗脸水!
  关山月根本不听,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终于喘过气来,颤巍巍伸出两根手指,气喘吁吁道:跑死了两匹马,终于赶回来了。
  陆锦澜看了眼她身上的包袱,忙问:有没有推举的折子?
  关山月微微一笑,有,你要推举谁的?
  陆锦澜一愣,什么意思?你不知道推举的人选是谁?
  关山月摇了摇头,晏家人去找晏将军拉票,晏将军只知道大皇女要推举的是晏翎。她当即将人扣下,立刻派人到曲国将我追回来,同时联络宋大帅、于大人以及北境五州各处文官武将。
  她说,你们一定会争这个位置。不是你,就是项大人。时间紧急来不及跟你们确认,她干脆让大家写了两份,任你们取用。
  陆锦澜喜道:太好了!如蓁有希望了!你这儿有多少张推举票?
  关山月得意得伸出两根手指,二十七封,宋家军、赤诚军所有三品以上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再加上于大人帮忙拉到的五州高官。
  好!陆锦澜激动道:一会儿不要全拿出去,她们刚送来十二票,总票只比咱们多五票,你拿出一半就够了。
  正说着,里面宣人进去,关山月缓过劲儿来,雌赳赳气昂昂大步进殿。
  陆锦澜忙对许闰年道:快,帮我梳头!我先洗把脸,等着看别人的笑话。
  你呀!许闰年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拿你没办法。
  项如蓁从大殿中出来,陆锦澜已经梳洗好,两张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面孔相视一笑,互相拱了拱手。
  相尊大人,恭喜恭喜!
  陆侯,同喜同喜!
  两人走到跟前用力地抱了一下,暗自后怕。
  真险啊,无辛闷声干大事,也不说提前派人来通知一声,吓得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等她回来,必须罚她。唉,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
  *
  晏无辛一走,就是五年。
  陆锦澜二十三岁,终于长到和穿越前相近的年岁了。
  这五年中,晏无辛在边关治军,项如蓁在朝中推行改革,陆锦澜搞她的发明创造。
  第三年的时候,怀星抱着一个女儿从边关回来。说是晏无辛让他把孩子抱回来给两位姨母看看,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
  这五年间,陆锦澜和项如蓁也没闲着。
  陆锦澜又添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陆今朝每天陪着一群孩子们玩儿,一天能听见八百声姥姥。
  但她犹不嫌累,精神似乎比从前更好,还催促陆锦澜,让萧衡把陆安南也接回来。
  陆锦澜道:萧承英现在已经是曲国皇帝了,咱家安南现在是曲国皇储,哪能四处乱跑?等她再大些再说吧。
  跟陆锦澜相比,项如蓁正好相反,她又添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听风、观雾、望雨。加上之前的遇白,都快凑成天气预报了。
  金大人见金雪卿一直生儿子,私以为是自家人身体出了毛病,便送了两个小郎过来。
  其中一个小郎,真的给项如蓁生了个女儿,项如蓁给孩子取名为项羽,甚是喜爱。
  但她私下跟陆锦澜说:我还是希望雪卿和我能有一个女儿,我和雪卿的女儿,一定最像我。
  项如蓁依旧那么勤勉,做了丞相后,常常忙到深夜。
  她年年都要出京巡视,第五年,金雪卿又有了身孕,项如蓁说她要去长州。
  陆锦澜一愣,流放的地方,你也要巡查?那苦寒之地,别说当官的不去,就是普通百姓也不去啊。再说,你家雪卿又要生了。
  项如蓁笑道:我算了日子,能在他生之前赶回来。长州虽然苦寒,但是再苦寒的地方,也是咱们的疆土啊。我去看看,那能不能治理得更好些。就算是被流放的人,也应该越过越好不是?
  陆锦澜一想,反正也劝不住她,便道:雨眠的娘也被流放到长州,他前些日子做梦还梦到了。你去的话正好帮忙带些银两衣物,也不知道老人家还在不在。
  项如蓁道:那就再让他写封信吧,只要人还在,我一定将信和东西都带到。顺便给你们家做信使,把回信也带回来。照人也在长州,我去看看她。回来时,再去看看无辛,劝她早点回来。
  *
  项如蓁一去走了将近一个月,回来时陆锦澜在城门口等着她。
  怎么样?此行顺利吗?
  顺利,想见的人都见到了。你那位楼家岳母,不仅活着,身体还挺硬朗呢。照人我也见到了,她见到我特别高兴。
  陆锦澜连连点头,真好。
  项如蓁笑道:还有好消息呢!无辛说她本来想突然回来给咱们个惊喜,没想到我先去了。她上个月已经请命回京,皇上答允了。不过正赶上她旁边的崇州军到了回京换防的时间,皇上让她顺便把五万崇州军带回来,大概比我晚个十来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