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那不行,你们若是修葺了这南山观,日后就说不明白了,况且,你是道士吧,朝廷现在可是不允修道观的。”
“不是,不是,我不是道士。”东樵子现在抱了怀夕的大腿,就是死门的信徒了。
那巡山人一脸怀疑:“不管你是不是,我们已经领了东家的命令,这南山观就要拆了。”
东樵子一听就慌了:“拆,好生生的庙观为什么要拆?”
“不拆留着给你们放尸体吗?”那巡山人斜睨着东樵子:“已经宽裕了你们这些日子了,也是我们东家心善,否则哪里会让你们住这么久。”
东樵子一时有些理亏,这天凝山的确是陈老爷子的产业,不让他们住在这里也是名正言顺,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替陈老爷治好眼疾,陈老爷把这南山观给我。”怀夕从屋里走了出来,身上裹着一件破衣裳,睡眼惺忪。
十来个巡山人看着他,面露怀疑。
东樵子眼神一亮,上前两步,同那位巡山人说:“别看我们姑娘不修边幅,的确是有真本事的,这样,劳烦您回去传个话,陈老爷若是同意,我们姑娘就亲自上门给他治病,若是不同意,我们即刻就搬走。”
以为要费些功夫,没想到这些人还挺讲道理的,若是真的遇到不讲道理的,少不得要闹一场。
那巡山人点了点头:“行,我就替你们带个话,那你们也要说话算话,若是陈老爷不同意,你们就搬走。”
“一定一定!”
不一会,十来个巡山人领着山犬就离开了,八狗一脸懊恼地进了南山观:“我只是去找匠人,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东樵子笑着安慰他:“占了别人的地盘,本来就是我们的不是,若是陈老爷不同意,我们搬到其他的地方去就行了,活人难道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八狗知道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待了这些日子,对南山观也有了感情,他瘪了瘪嘴:“若是没有南山观,那些穷苦人家的尸体就只能暴尸荒野了,姑娘还说要在旁边修一间殓房。”
天凝山的巡山人才不会让那些尸体入土为安,说是影响东家的运势。
“天下糟心事那么多,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算了,一切随缘。”东樵子倒是想得通透:“行了,去把卤货也热着,姑娘已经醒了。”
现在有了土灶,做饭倒是简单多了,这时,豆子也从后门回来了,手上托着一个簸箕:“姑娘,你要我挖的草根已经挖好了。”
怀夕已经醒了,正坐在凳子上喝水:“嗯,去洗干净了晾起来。”
“挖草根干什么?”
“给陈老爷子治眼疾。”怀夕应道。
东樵子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难不成姑娘早就算到今日巡山人要来?您可是中午就让豆子去挖草根了。”
“嗯。”怀夕应了一声,打了一个哈欠,问八狗:“谢三走了吗?”
“走了走了。”八狗见怀夕坐着打哈欠,十分不解:“姑娘,你天天不是吃就是睡,为什么还会一直打哈欠啊,真的有那么困吗?”
怀夕的精神的确不好,却也跟他们解释不好,搪塞道:“开了天眼,泄漏了天机会有反噬,多睡一些会好些。”
东樵子大惊:“反噬?那你以后不能随便开天眼了。”
怀夕觉得开天眼这个理由很有用:“我知道了,饭好了没。”
“好了好了!”东樵子立马去揭锅盖,他先前煮的饭已经好了。
八狗和豆子也比较担心,越发殷勤地伺候怀夕了。
第19章 天道不公
郑县,月影巷。十年之前,这里是富户聚集之地,自从与景国一战失了幽蓟十六州,边境线移至郑县,城中不少富户拖家带口南迁,如今的月影巷已了无人烟,也只剩下陈员外一家了。
陈员外早年间从郑县发际之后去了临安府,皇城脚下好挣钱,听说,挣得盆满钵满的,倒是不知为何十年前别人都往外迁,他却带着老婆女儿回来了,这一住就是十年,除了置办些铺面、山林土地,陈家人很少在外抛头露面。
最近几日的天气诡异得很,明明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连续出了好几天的太阳,这天竟然热得如三伏天一般。
巡山人余良皮肤黝黑,穿一身姜黄色短打,脚步轻快地停在了陈府的角门处,既然答应替南山观的那群人带个话,自然要说到做到,只是,堪堪到了角门处,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争吵声。
“我们夫人念着亲戚的情分收留你,你竟然如此龌蹉,滚出去,滚出去。”
“我怎地龌蹉了,我明明在院子里好好读书,是你们小姐来勾引我的。”
“勾引你?我们小姐在京都,什么贵公子没有见过,勾引你,你怎么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就是,就是,她一直冲我笑,还冲我招手,怎么就不是勾引我了。”
“滚滚滚!你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们打你!”
余良还要听,门突然被一把拉开,一个孱弱的身子朝自己撞来,他立马用力扶住,定睛一看,是一满面麻子的男子,倒是穿了一件长衫,看起来像个读书人。
两个仆人没有想到门外还有人,脸色有些难看,把一个包袱往地上一扔,笔墨纸砚散落一地:“夫人发话了,若是再踏入陈府一步,就打断你的狗腿。”
周郁一边俯身捡笔墨纸砚,一边怒骂道:“明明是你们小姐风骚勾引男人,倒是我的不是了,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其中一个仆人就要冲上前去打他,被另外一个拉住了,扫了余良一眼,就要转身关门。
“等等!”余良上前一步,他常年巡山,身子壮硕,一只胳膊就挡住了门:“我是天凝山的巡山人,有事要禀告老爷。”
那仆人上下瞧了瞧余良,他们很少见到巡山人上府里来,除了年底的时候管事会见一见他们,一年到头都来不了一回,不过听说是天凝山的巡山人,两个仆从脸色倒是好了一些,方才周郁说的那些胡话让自己人听到总比让外面听到得好。
“那你先进来等等,我们去通传。”仆人往旁边让了让:“可是天凝山出了什么乱子。”
“不是!”余良跨过了门坎。
“嘿嘿嘿,怎么,知道你们小姐风骚,这就往府中带男人了,就知道你们陈府藏污纳垢,都不是好东西。”周郁气愤不已,本来想着和那小姐生米煮成熟饭,这偌大的家业不就是自己的了,自己何必苦读,前途未卜,如今被赶了出来,又无银两傍身,少不得说两句话恶心恶心他们。
咚!周郁已经系好了包袱,准备离去,突然赶紧脸颊一疼,一个踉跄倒地,他这才抬眼看去,是那个巡山人,一张黑脸,满是煞气。
“再胡说,信不信我一拳打烂你的脸。”余良冷着脸,眼里已经有了杀意。
周郁捂着自己的脸颊,感觉里面的骨头都已经碎了,他想放两句狠话,但是看到那双眼睛,吓得一个字都不敢说,爬起来就跑了。
两个仆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显得越发殷勤:“大哥,你姓什么啊,看你刚才出拳,像是练过。”
“余良。”余良转身进了角门,随着两个仆人去了门房。
一个仆人忙着上了茶和点心,另一个仆人去后院通传了。
陈府人口简单,陈老爷只有一妻一女,府中也鲜少有人情往来,一向都寂静得很。
那仆人刚刚到了世安院,就听到夫人的哭声。
“现在真的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打我们蕊儿的主意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性。”陈夫人的声音里又怒又恨:“为何老天爷要对我们如此不公,我们一生积德行善,为何要如此惩罚我儿,我儿到底做错了什么?都是那个煞星,煞星!”
“夫人,慎言!”陈老爷患有眼睛,眼珠已经泛白,只能看到点点的光亮,很少出门。
陈夫人痛心不已:“我为何要慎言,若不是他来招惹我们蕊儿,蕊儿会变成这样吗?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
陈老爷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就要让屋里的婢子出去。
这时一个婢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老爷,门房来传话,说是天凝山的巡山人余良有要事禀告。”
陈老爷微微沉吟,顺着夫人痛哭的方向看了一眼,起身,吩咐婢子们:“你们照顾好夫人!”
婢子们应是,又上来两个婢子扶着陈老爷往外面去,门口停了一辆四轮车。
陈老爷在前厅见了余良,虽然看不见,他还是笑着说:“听刘管事说你把天凝山照料得不错,辛苦你了。”
余良抱拳一礼:“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当初若不是老爷救了我,我早就成了一堆枯骨了。”
陈老爷笑了笑:“旧事不提也罢。对了,你有何事要禀告?”
“天凝山上有一处道观,已经荒废了好些年了,最近,我巡山时发现那观里住了好些人,前两日,听说他们要修葺庙观,我带人想轰他们走,但是,其中一位姑娘说能替您治好眼疾,条件是把南山观给她。”余良也不墨迹,口齿清晰地说了前因后果。
“不是,不是,我不是道士。”东樵子现在抱了怀夕的大腿,就是死门的信徒了。
那巡山人一脸怀疑:“不管你是不是,我们已经领了东家的命令,这南山观就要拆了。”
东樵子一听就慌了:“拆,好生生的庙观为什么要拆?”
“不拆留着给你们放尸体吗?”那巡山人斜睨着东樵子:“已经宽裕了你们这些日子了,也是我们东家心善,否则哪里会让你们住这么久。”
东樵子一时有些理亏,这天凝山的确是陈老爷子的产业,不让他们住在这里也是名正言顺,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替陈老爷治好眼疾,陈老爷把这南山观给我。”怀夕从屋里走了出来,身上裹着一件破衣裳,睡眼惺忪。
十来个巡山人看着他,面露怀疑。
东樵子眼神一亮,上前两步,同那位巡山人说:“别看我们姑娘不修边幅,的确是有真本事的,这样,劳烦您回去传个话,陈老爷若是同意,我们姑娘就亲自上门给他治病,若是不同意,我们即刻就搬走。”
以为要费些功夫,没想到这些人还挺讲道理的,若是真的遇到不讲道理的,少不得要闹一场。
那巡山人点了点头:“行,我就替你们带个话,那你们也要说话算话,若是陈老爷不同意,你们就搬走。”
“一定一定!”
不一会,十来个巡山人领着山犬就离开了,八狗一脸懊恼地进了南山观:“我只是去找匠人,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东樵子笑着安慰他:“占了别人的地盘,本来就是我们的不是,若是陈老爷不同意,我们搬到其他的地方去就行了,活人难道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八狗知道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待了这些日子,对南山观也有了感情,他瘪了瘪嘴:“若是没有南山观,那些穷苦人家的尸体就只能暴尸荒野了,姑娘还说要在旁边修一间殓房。”
天凝山的巡山人才不会让那些尸体入土为安,说是影响东家的运势。
“天下糟心事那么多,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算了,一切随缘。”东樵子倒是想得通透:“行了,去把卤货也热着,姑娘已经醒了。”
现在有了土灶,做饭倒是简单多了,这时,豆子也从后门回来了,手上托着一个簸箕:“姑娘,你要我挖的草根已经挖好了。”
怀夕已经醒了,正坐在凳子上喝水:“嗯,去洗干净了晾起来。”
“挖草根干什么?”
“给陈老爷子治眼疾。”怀夕应道。
东樵子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难不成姑娘早就算到今日巡山人要来?您可是中午就让豆子去挖草根了。”
“嗯。”怀夕应了一声,打了一个哈欠,问八狗:“谢三走了吗?”
“走了走了。”八狗见怀夕坐着打哈欠,十分不解:“姑娘,你天天不是吃就是睡,为什么还会一直打哈欠啊,真的有那么困吗?”
怀夕的精神的确不好,却也跟他们解释不好,搪塞道:“开了天眼,泄漏了天机会有反噬,多睡一些会好些。”
东樵子大惊:“反噬?那你以后不能随便开天眼了。”
怀夕觉得开天眼这个理由很有用:“我知道了,饭好了没。”
“好了好了!”东樵子立马去揭锅盖,他先前煮的饭已经好了。
八狗和豆子也比较担心,越发殷勤地伺候怀夕了。
第19章 天道不公
郑县,月影巷。十年之前,这里是富户聚集之地,自从与景国一战失了幽蓟十六州,边境线移至郑县,城中不少富户拖家带口南迁,如今的月影巷已了无人烟,也只剩下陈员外一家了。
陈员外早年间从郑县发际之后去了临安府,皇城脚下好挣钱,听说,挣得盆满钵满的,倒是不知为何十年前别人都往外迁,他却带着老婆女儿回来了,这一住就是十年,除了置办些铺面、山林土地,陈家人很少在外抛头露面。
最近几日的天气诡异得很,明明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连续出了好几天的太阳,这天竟然热得如三伏天一般。
巡山人余良皮肤黝黑,穿一身姜黄色短打,脚步轻快地停在了陈府的角门处,既然答应替南山观的那群人带个话,自然要说到做到,只是,堪堪到了角门处,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争吵声。
“我们夫人念着亲戚的情分收留你,你竟然如此龌蹉,滚出去,滚出去。”
“我怎地龌蹉了,我明明在院子里好好读书,是你们小姐来勾引我的。”
“勾引你?我们小姐在京都,什么贵公子没有见过,勾引你,你怎么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就是,就是,她一直冲我笑,还冲我招手,怎么就不是勾引我了。”
“滚滚滚!你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们打你!”
余良还要听,门突然被一把拉开,一个孱弱的身子朝自己撞来,他立马用力扶住,定睛一看,是一满面麻子的男子,倒是穿了一件长衫,看起来像个读书人。
两个仆人没有想到门外还有人,脸色有些难看,把一个包袱往地上一扔,笔墨纸砚散落一地:“夫人发话了,若是再踏入陈府一步,就打断你的狗腿。”
周郁一边俯身捡笔墨纸砚,一边怒骂道:“明明是你们小姐风骚勾引男人,倒是我的不是了,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其中一个仆人就要冲上前去打他,被另外一个拉住了,扫了余良一眼,就要转身关门。
“等等!”余良上前一步,他常年巡山,身子壮硕,一只胳膊就挡住了门:“我是天凝山的巡山人,有事要禀告老爷。”
那仆人上下瞧了瞧余良,他们很少见到巡山人上府里来,除了年底的时候管事会见一见他们,一年到头都来不了一回,不过听说是天凝山的巡山人,两个仆从脸色倒是好了一些,方才周郁说的那些胡话让自己人听到总比让外面听到得好。
“那你先进来等等,我们去通传。”仆人往旁边让了让:“可是天凝山出了什么乱子。”
“不是!”余良跨过了门坎。
“嘿嘿嘿,怎么,知道你们小姐风骚,这就往府中带男人了,就知道你们陈府藏污纳垢,都不是好东西。”周郁气愤不已,本来想着和那小姐生米煮成熟饭,这偌大的家业不就是自己的了,自己何必苦读,前途未卜,如今被赶了出来,又无银两傍身,少不得说两句话恶心恶心他们。
咚!周郁已经系好了包袱,准备离去,突然赶紧脸颊一疼,一个踉跄倒地,他这才抬眼看去,是那个巡山人,一张黑脸,满是煞气。
“再胡说,信不信我一拳打烂你的脸。”余良冷着脸,眼里已经有了杀意。
周郁捂着自己的脸颊,感觉里面的骨头都已经碎了,他想放两句狠话,但是看到那双眼睛,吓得一个字都不敢说,爬起来就跑了。
两个仆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显得越发殷勤:“大哥,你姓什么啊,看你刚才出拳,像是练过。”
“余良。”余良转身进了角门,随着两个仆人去了门房。
一个仆人忙着上了茶和点心,另一个仆人去后院通传了。
陈府人口简单,陈老爷只有一妻一女,府中也鲜少有人情往来,一向都寂静得很。
那仆人刚刚到了世安院,就听到夫人的哭声。
“现在真的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打我们蕊儿的主意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性。”陈夫人的声音里又怒又恨:“为何老天爷要对我们如此不公,我们一生积德行善,为何要如此惩罚我儿,我儿到底做错了什么?都是那个煞星,煞星!”
“夫人,慎言!”陈老爷患有眼睛,眼珠已经泛白,只能看到点点的光亮,很少出门。
陈夫人痛心不已:“我为何要慎言,若不是他来招惹我们蕊儿,蕊儿会变成这样吗?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
陈老爷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就要让屋里的婢子出去。
这时一个婢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老爷,门房来传话,说是天凝山的巡山人余良有要事禀告。”
陈老爷微微沉吟,顺着夫人痛哭的方向看了一眼,起身,吩咐婢子们:“你们照顾好夫人!”
婢子们应是,又上来两个婢子扶着陈老爷往外面去,门口停了一辆四轮车。
陈老爷在前厅见了余良,虽然看不见,他还是笑着说:“听刘管事说你把天凝山照料得不错,辛苦你了。”
余良抱拳一礼:“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当初若不是老爷救了我,我早就成了一堆枯骨了。”
陈老爷笑了笑:“旧事不提也罢。对了,你有何事要禀告?”
“天凝山上有一处道观,已经荒废了好些年了,最近,我巡山时发现那观里住了好些人,前两日,听说他们要修葺庙观,我带人想轰他们走,但是,其中一位姑娘说能替您治好眼疾,条件是把南山观给她。”余良也不墨迹,口齿清晰地说了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