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官家便想派遣八百精骑前往探查虚实,可那边少说也有几千上万的部众,这八百人……不过是去蹚路的牺牲品罢了。”
兰涉湘闻言,不禁幽幽一叹。易如栩看了苏锦绣一眼,继续说道:“如今精骑已召集得差不多了,却无人愿意领军。皆因这是九死一生的差事。即便官家许下即刻封侯的重赏,那些将门子弟,哪怕平日夸夸其谈,自诩骁勇善战,也没人肯让自家子弟前往,更别说亲自领兵了。”
苏锦绣垂下眼睑,幽幽一叹:“哎,哪家父母能舍得自家亲人去赴这九死一生的险地呢?改日我们同去相国寺,祈求天下太平,愿战事消弭吧?”
兰涉湘心头一酸,用力点头:“好。”
易如栩沉默片刻,随即话锋一转,看向两人:“不知二位今日可有安排?”
苏锦绣与兰涉湘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没有。”
易如栩如释重负,却又面带苦色:“实不相瞒,我叔父今日设下家宴。他早有暗示,说我年已弱冠又已入仕,当速速成家立业。此宴名为家宴,实则是为我相看族中女子,还言今晚定要为我敲定婚事,免得我在外疏懒度日,逍遥自在。”
他目光恳切地望向二人:“所以,二位中可有谁能随我去见家叔一面,替我挡过这一关?这份恩情,我铭记在心,日后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这番话其实问得多余。兰涉湘乃名门闺秀,若真去了,易叔父必然细究家世门第。稍有应答,再派人核实,转瞬便会败露。届时,不仅她颜面尽失,兰家声誉亦会受损。
最终,自然是苏锦绣应了下来。
然而到了地方,苏锦绣便悔不当初了。
只因易如栩的叔父易泊简,周身那股子威严,实在令人望而生畏。
他端坐在藏书阁的太师椅上,一身重臣气度,目光如炬,将苏锦绣从头到脚打量了个遍,尤其在两人十指相扣的手上多作停留,冷冷开口:“姑娘家在何方?家世几何?”
苏锦绣还未及开口,易如栩已抢先一步:“叔父不必多问,她虽非叔父心中那等名门闺秀,但比她们好千万倍,也是我这辈子认定的良人。”
易泊简闻言,轻笑:“哦?如此说来,是……并无家世背景吧?”
随后,叔侄二人吵得不可开交。
苏锦绣被晾在一旁,觉得十分无聊,便悄悄走到博古架边,斜倚着一堆古籍,撑着脑袋看他们争论。
易泊简将茶盏一顿:“《礼记》有云,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大事当门当户对,你如此行事,置家族声誉于何地?”
易如栩寸步不让:“叔父此言差矣!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传为千古佳话。可见情之所至,门第何足挂齿?”
两人皆是饱学之士,一个强调礼法,一个歌颂真情,唇枪舌剑间引经据典,谁也不肯退让半分。
苏锦绣缩在角落,看得都乏了,他们还没吵完,突然又觉得午膳没吃饱,就悄悄从兜里摸出一块油纸包着的糖蒸酥酪。
“放肆!”易泊简怒拍扶手,“司马相如有凤求凰之才,终非池中之物。此女又有何德能,堪比卓文君?”
苏锦绣刚咬下一口,冷不防被这一指,吓得差点没噎住。
“巧娘心性纯良,聪慧通透,远胜那些矫揉造作的大家闺秀!”
“无晦!你生来便是为了忤逆我,反对我为你铺就的所有坦途,是不是!”易泊简怒声道。
“非也,叔父。”易如栩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我只反对谬误之事!”
苏锦绣见易泊简气得脸色煞白,心中一惊,连忙想上前劝解,却被易如栩一把拉到了身后护住。她从易如栩身后探出头,实在担忧他叔父万一气出个好歹,他们可就担待不起了。
只见易泊简瘫倒在椅上,双手掩面,久久未动。她低声劝道:“如栩哥,你说话也软一些呀。”
话音刚落,易泊简猛地起身,朝他们阔步而来,吓得苏锦绣一颤。但他却径直掠过二人,在书房对面大哥的灵位前轰然跪下,悲声道:“大哥,我对不起你,我没把无晦带好啊!”
这位素日里威重如山、不苟言笑的朝堂重臣,此刻竟喉间哽咽,老泪纵横。易如栩见状,也有些不忍,他从未见叔父如此失态,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上前劝慰。
苏锦绣轻声推了推他的手臂,柔声道:“过去吧,他也是为你好,一片苦心。”
易如栩正待开口,门外忽然闯进一个身着七彩襦裙的少女。
那斑斓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非但不显俗艳,反倒亮眼夺目。少女一双杏眼清澈如溪,顾盼生辉。她梳着飞天髻,斜插一支碧玉簪,身披鹅黄轻绡,裙摆下缀着五彩流苏。整个人娇俏灵动,宛若月中仙子,毫无繁复之感。
“表哥!”少女甫一进门便扑进易如栩怀中,仰头望着他,眼波流转,娇声问道,“表哥,你来娶我啦?”
苏锦绣惊得愣在原地,一时不知如何反应。易如栩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弄得手足无措,下意识抬起手,一脸无辜地望向苏锦绣,仿佛在无声地辩解。
易泊简扭头瞥见,连忙呵斥:“令令!退下!如此行径,成何体统!”
令令被父亲一训,小嘴一瘪,眼眶瞬间泛红,泪珠儿在里面打转,眼看就要滚落。
苏锦绣见状,连忙从袖中掏出手帕,塞到易如栩手里,用眼神示意他去安慰。易如栩接过手帕,有些笨拙地为她拭去眼角的泪痕。
令令被他这般温柔对待,又破涕为笑,回头仰着脸,委屈地问易泊简:“爹爹为何要我退下?爹爹不是说我已及笄,该议亲了吗?我非无晦哥哥不嫁!”
易泊简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一边是自己疼爱有加的掌上明珠,一边是自己视如己出的亲侄。按理说,表兄妹通婚乃是亲上加亲的美事,以他对易如栩品性的了解,这本是再好不过的姻缘。
可他曾在大哥为救自己而死时立誓,要悉心教导无晦,绝不能让自己因高烧而心智受损的女儿,耽误了他的锦绣前程。在他心中,易如栩虽是侄儿,其分量却早已超过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今日族中前来的女子,皆是他精挑细选之人,个个品性纯良,容貌出众,家世更是无可挑剔。
他本想,自己未能将无晦教得足够上进,至少也该为他寻一位贤良内助,让他的人生能少些波折,多些顺遂。可今日易如栩带来的这位女子,虽说看着并非奸邪之辈,但实在不是他心中能于无晦有助的良配。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让这个天真痴傻的女儿明白,她与表哥之间绝无可能。于是他沉下脸,先将令令叫了出去,然后对易如栩道:“你今日之事,可暂搁一旁。但你必须让令令知晓真相,正好这位姑娘也在此处,你们便演一场戏,让令令彻底明白,她不能嫁给你,你已有了良配,懂吗?”
易如栩闻言一怔,万万没想到叔父竟会如此妥协,连忙深深一躬,应道:“是,侄儿明白了。””
第58章 命弄人 此去无归日,天命妒痴人。……
三人出了府门, 街市上正是热闹时分。
令令一双眼睛不够用似的,被糖画、面人、风车、琉璃盏这些新奇玩意儿勾得左顾右盼。
她左手揽着刚买的兔儿灯和泥捏的小老虎,怀里还鼓鼓囊囊塞着香包和拨浪鼓,几乎要抱不住了。可她的右手, 却似与易如栩腕间生了连理枝一般, 攥得紧紧的, 任凭易如栩如何想不动声色地松开些, 都纹丝不动。
易如栩看着她踮脚翘首,指着摊位上的走马灯咯咯直笑, 那模样天真烂漫, 不染尘埃,有些心下不忍。
他侧过脸,问身旁的苏锦绣:“巧娘, 你看……这场戏,当如何演来, 方能令她知晓究竟, 又不致伤她过深?”
苏锦绣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令令, 也是一脸为难,她轻轻摇头:“此事……我也实在不知该如何措手。”
三人正行间,易如栩忽然抬手指向街尽头:“巧娘,你看,那是比翼楼。”
苏锦绣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座精巧阁楼立于街角, 飞檐翘角, 颇为雅致。
“我曾闻此楼有一段佳话,”易如栩续道,“楼中那株百年桃花树, 乃桃花仙子所化。若有情男女在此树下行三拜之礼,便能得仙子庇佑,一生琴瑟和鸣,白首不离。”
“我前次带令令来过,曾将这传说讲与她听。她心思单纯,若见我们在此行礼,想来便会明白,你已是我的新妇了。”
苏锦绣听到“新妇”二字,愣了一下,又念及演戏而已,遂定了定神,轻声应道:“好,那我们便进去吧。”
二人牵着令令步入比翼楼。
兰涉湘闻言,不禁幽幽一叹。易如栩看了苏锦绣一眼,继续说道:“如今精骑已召集得差不多了,却无人愿意领军。皆因这是九死一生的差事。即便官家许下即刻封侯的重赏,那些将门子弟,哪怕平日夸夸其谈,自诩骁勇善战,也没人肯让自家子弟前往,更别说亲自领兵了。”
苏锦绣垂下眼睑,幽幽一叹:“哎,哪家父母能舍得自家亲人去赴这九死一生的险地呢?改日我们同去相国寺,祈求天下太平,愿战事消弭吧?”
兰涉湘心头一酸,用力点头:“好。”
易如栩沉默片刻,随即话锋一转,看向两人:“不知二位今日可有安排?”
苏锦绣与兰涉湘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没有。”
易如栩如释重负,却又面带苦色:“实不相瞒,我叔父今日设下家宴。他早有暗示,说我年已弱冠又已入仕,当速速成家立业。此宴名为家宴,实则是为我相看族中女子,还言今晚定要为我敲定婚事,免得我在外疏懒度日,逍遥自在。”
他目光恳切地望向二人:“所以,二位中可有谁能随我去见家叔一面,替我挡过这一关?这份恩情,我铭记在心,日后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这番话其实问得多余。兰涉湘乃名门闺秀,若真去了,易叔父必然细究家世门第。稍有应答,再派人核实,转瞬便会败露。届时,不仅她颜面尽失,兰家声誉亦会受损。
最终,自然是苏锦绣应了下来。
然而到了地方,苏锦绣便悔不当初了。
只因易如栩的叔父易泊简,周身那股子威严,实在令人望而生畏。
他端坐在藏书阁的太师椅上,一身重臣气度,目光如炬,将苏锦绣从头到脚打量了个遍,尤其在两人十指相扣的手上多作停留,冷冷开口:“姑娘家在何方?家世几何?”
苏锦绣还未及开口,易如栩已抢先一步:“叔父不必多问,她虽非叔父心中那等名门闺秀,但比她们好千万倍,也是我这辈子认定的良人。”
易泊简闻言,轻笑:“哦?如此说来,是……并无家世背景吧?”
随后,叔侄二人吵得不可开交。
苏锦绣被晾在一旁,觉得十分无聊,便悄悄走到博古架边,斜倚着一堆古籍,撑着脑袋看他们争论。
易泊简将茶盏一顿:“《礼记》有云,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大事当门当户对,你如此行事,置家族声誉于何地?”
易如栩寸步不让:“叔父此言差矣!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传为千古佳话。可见情之所至,门第何足挂齿?”
两人皆是饱学之士,一个强调礼法,一个歌颂真情,唇枪舌剑间引经据典,谁也不肯退让半分。
苏锦绣缩在角落,看得都乏了,他们还没吵完,突然又觉得午膳没吃饱,就悄悄从兜里摸出一块油纸包着的糖蒸酥酪。
“放肆!”易泊简怒拍扶手,“司马相如有凤求凰之才,终非池中之物。此女又有何德能,堪比卓文君?”
苏锦绣刚咬下一口,冷不防被这一指,吓得差点没噎住。
“巧娘心性纯良,聪慧通透,远胜那些矫揉造作的大家闺秀!”
“无晦!你生来便是为了忤逆我,反对我为你铺就的所有坦途,是不是!”易泊简怒声道。
“非也,叔父。”易如栩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我只反对谬误之事!”
苏锦绣见易泊简气得脸色煞白,心中一惊,连忙想上前劝解,却被易如栩一把拉到了身后护住。她从易如栩身后探出头,实在担忧他叔父万一气出个好歹,他们可就担待不起了。
只见易泊简瘫倒在椅上,双手掩面,久久未动。她低声劝道:“如栩哥,你说话也软一些呀。”
话音刚落,易泊简猛地起身,朝他们阔步而来,吓得苏锦绣一颤。但他却径直掠过二人,在书房对面大哥的灵位前轰然跪下,悲声道:“大哥,我对不起你,我没把无晦带好啊!”
这位素日里威重如山、不苟言笑的朝堂重臣,此刻竟喉间哽咽,老泪纵横。易如栩见状,也有些不忍,他从未见叔父如此失态,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上前劝慰。
苏锦绣轻声推了推他的手臂,柔声道:“过去吧,他也是为你好,一片苦心。”
易如栩正待开口,门外忽然闯进一个身着七彩襦裙的少女。
那斑斓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非但不显俗艳,反倒亮眼夺目。少女一双杏眼清澈如溪,顾盼生辉。她梳着飞天髻,斜插一支碧玉簪,身披鹅黄轻绡,裙摆下缀着五彩流苏。整个人娇俏灵动,宛若月中仙子,毫无繁复之感。
“表哥!”少女甫一进门便扑进易如栩怀中,仰头望着他,眼波流转,娇声问道,“表哥,你来娶我啦?”
苏锦绣惊得愣在原地,一时不知如何反应。易如栩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弄得手足无措,下意识抬起手,一脸无辜地望向苏锦绣,仿佛在无声地辩解。
易泊简扭头瞥见,连忙呵斥:“令令!退下!如此行径,成何体统!”
令令被父亲一训,小嘴一瘪,眼眶瞬间泛红,泪珠儿在里面打转,眼看就要滚落。
苏锦绣见状,连忙从袖中掏出手帕,塞到易如栩手里,用眼神示意他去安慰。易如栩接过手帕,有些笨拙地为她拭去眼角的泪痕。
令令被他这般温柔对待,又破涕为笑,回头仰着脸,委屈地问易泊简:“爹爹为何要我退下?爹爹不是说我已及笄,该议亲了吗?我非无晦哥哥不嫁!”
易泊简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一边是自己疼爱有加的掌上明珠,一边是自己视如己出的亲侄。按理说,表兄妹通婚乃是亲上加亲的美事,以他对易如栩品性的了解,这本是再好不过的姻缘。
可他曾在大哥为救自己而死时立誓,要悉心教导无晦,绝不能让自己因高烧而心智受损的女儿,耽误了他的锦绣前程。在他心中,易如栩虽是侄儿,其分量却早已超过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今日族中前来的女子,皆是他精挑细选之人,个个品性纯良,容貌出众,家世更是无可挑剔。
他本想,自己未能将无晦教得足够上进,至少也该为他寻一位贤良内助,让他的人生能少些波折,多些顺遂。可今日易如栩带来的这位女子,虽说看着并非奸邪之辈,但实在不是他心中能于无晦有助的良配。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让这个天真痴傻的女儿明白,她与表哥之间绝无可能。于是他沉下脸,先将令令叫了出去,然后对易如栩道:“你今日之事,可暂搁一旁。但你必须让令令知晓真相,正好这位姑娘也在此处,你们便演一场戏,让令令彻底明白,她不能嫁给你,你已有了良配,懂吗?”
易如栩闻言一怔,万万没想到叔父竟会如此妥协,连忙深深一躬,应道:“是,侄儿明白了。””
第58章 命弄人 此去无归日,天命妒痴人。……
三人出了府门, 街市上正是热闹时分。
令令一双眼睛不够用似的,被糖画、面人、风车、琉璃盏这些新奇玩意儿勾得左顾右盼。
她左手揽着刚买的兔儿灯和泥捏的小老虎,怀里还鼓鼓囊囊塞着香包和拨浪鼓,几乎要抱不住了。可她的右手, 却似与易如栩腕间生了连理枝一般, 攥得紧紧的, 任凭易如栩如何想不动声色地松开些, 都纹丝不动。
易如栩看着她踮脚翘首,指着摊位上的走马灯咯咯直笑, 那模样天真烂漫, 不染尘埃,有些心下不忍。
他侧过脸,问身旁的苏锦绣:“巧娘, 你看……这场戏,当如何演来, 方能令她知晓究竟, 又不致伤她过深?”
苏锦绣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令令, 也是一脸为难,她轻轻摇头:“此事……我也实在不知该如何措手。”
三人正行间,易如栩忽然抬手指向街尽头:“巧娘,你看,那是比翼楼。”
苏锦绣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座精巧阁楼立于街角, 飞檐翘角, 颇为雅致。
“我曾闻此楼有一段佳话,”易如栩续道,“楼中那株百年桃花树, 乃桃花仙子所化。若有情男女在此树下行三拜之礼,便能得仙子庇佑,一生琴瑟和鸣,白首不离。”
“我前次带令令来过,曾将这传说讲与她听。她心思单纯,若见我们在此行礼,想来便会明白,你已是我的新妇了。”
苏锦绣听到“新妇”二字,愣了一下,又念及演戏而已,遂定了定神,轻声应道:“好,那我们便进去吧。”
二人牵着令令步入比翼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