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这是什么道理?若真被他抱出去,众人围坐用膳时,自己竟要窝在他怀中酣睡,别说进食,届时定要成了满座人的下酒谈资,议论笑柄了!
苏锦绣一时气结,扬声唤了句:“闻时钦!”
可尾音里带着几分未散的困意,又掺着丝慌促,半点威慑力也无。
闻时钦却动了真格,抱着她稳步朝门外去,指尖已触到了门扉,还对外面朗声喊了句来唬她:“来了!”
苏锦绣一颗心陡然悬到嗓子眼,忙急声道:“我去梳洗!先放我下来梳洗!”
“早这样不就好了?”闻时钦这才轻笑着作罢。
苏锦绣顿感此人揣着满肚子玲珑心思,那些看似妥帖的应对里,藏着不少小狡黠,从前不过是在她面前装得乖顺温驯,将算计都掩了去。
可这般认知清晰起来时,已然太迟。
苏锦绣梳洗既毕,款步跨出内室。浅桃夭色罗绮裙裾裹着纤柔的身姿,裙角绣着几片半绽桃瓣,粉得鲜活欲滴,宛若枝头新折、尚凝朝露。
闻时钦已在院中桌旁坐定,恰在此时转头,只见她发间碎发沾着未散的水汽,颊边净白里晕着薄粉,宛若月下初绽的桃仙,竟蓦地一怔。而后他喉间微滚,不过转瞬便敛去失神,仿佛早已知晓她梳洗后必是这般绝色。
苏锦绣缓步入院,夏夜晚风携着草木的清馥拂过衣袂,捎来几分沁凉。
院心圆桌旁,易如栩、谢鸿影已围坐谈笑,兰涉湘正伸指逗弄悬着的灯串,唯有闻时钦身侧空着一方席位,显是特意为她留的。
“巧娘来了!”谢鸿影最先扬声相唤,“快坐此处,新剥的荔枝还冰在冰鉴里,正鲜甜呢!”
易如栩亦抬眸笑望,眼底盛着温润笑意:“观你气色,倒似补了场酣眠,精神爽利多了。”
苏锦绣边笑着应他们边落座,指尖触到椅面的微凉,满院蝉鸣便入耳来。
这时兰涉湘转头打趣:“还是时钦有法子,方才我去唤了你好几回,你都睡得沉,怎么叫也不醒。”
苏锦绣闻言,脑中顿时闪过闻时钦那连人带被抱出去的荒唐念头,面上掠过一丝赧然,随即强作镇定,轻声应道:“昨夜熬了通宵,实在困倦得很。”
闻时钦则勾起唇角,执起案上青瓷壶,指尖抵着杯沿倾了半盏温水,又推到苏锦绣面前。
话音方落,头顶忽有橘色暖芒掠空而过,众人皆抬首望去。
原是旁人放的天灯,烛火在墨穹里晕开一圈柔润的光霭,载着未知的祈愿,乘着夜风渐飞渐高,终成天际一点暖星。
苏锦绣望着那抹渐远的橘光,心头忽然漫开一层温软的暖意,只觉这般三五知己围坐、灯火可亲的夏夜,真是人世间最妥帖安稳的幸福。
谢鸿影没心没肺地嚷嚷:“巧娘如今已是华韵阁二当家了!”,说着又伸筷夹了块油润的红烧肉放进苏锦绣碗里,“明日我便让爹把府里那几套嵌螺钿、镶云石的紫檀屏风都送来,给咱们当家的练手,瞧瞧能不能再绣出些新花样来!”
苏锦绣被他逗得失笑,肩头都微微发颤。
闻时钦偏头望着苏锦绣,见她噙笑夹起谢红影夹的红烧肉,喉间忽的一窒。
华韵阁二当家?
不过四日忙碌,未伴在她身侧,竟错过了这等要紧事?这般天大的喜讯,她怎的半字不肯与自己提?谢鸿影那厮尚且知晓,难不成在她心中,谢鸿影的分量已逾过自己去了?
越思及此,他面色越沉,眸底凝着郁色扫过那方红烧肉,复又抬眼瞪向谢鸿影。后者却浑然未觉,只傻愣愣举着筷夹菜,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了闻时钦的眼中钉。
继而,闻时钦手中的筷便没了停歇,净往苏锦绣碗中添菜,力求盖过那块红烧肉的痕迹,不过转瞬,苏锦绣碗内食物已堆得如小山。
“好了好了,”苏锦绣无奈护住碗,“我哪能吃这么多?”
闻时钦夹肉的手骤然一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底郁色更浓。
她肯食谢鸿影所夹,到了自己这儿却嫌冗多,看来先前的揣测竟非虚言!
兰涉湘瞧着这剑拔弩张的光景,连忙搁下筷箸打圆场:“时钦也忒疼你阿姐了,再添下去,她今夜可要撑得难安了。”
易如栩正捧着盏鹌子羹细品,乳白汤头里浮着细碎的鹌肉糜与笋丁,鲜醇的香气漫在唇齿间,刚要赞一句“这羹里的胡椒衬得极妙”,便被兰涉湘悄悄撞了下肘。
他抬眼接住兰涉湘递来的眼色,又瞥向桌案那端——闻时钦攥着筷子脸色发沉,苏锦绣垂着眼抿着唇,那微妙的滞涩感几乎要漫出席间。
易如栩心头恍然,忙搁下羹碗打圆场:“啊,是的是的!听说天贶节这习俗里最讲究嫁女还家,往后巧娘若成了亲,到时候定要……”
得,哪壶不开提哪壶。
话未说完,兰涉湘已忙不迭补救:“可不是嘛,到时候咱们还得……”
“啪!”
一声脆响陡然打断话头,是闻时钦重重搁下筷子。
在座皆愣,苏锦绣也被这动静惊到,抬眸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我已食饱,出去消食。”
他冷冷言毕便猛地起身,大步跨出了院门。
兰涉湘转头看向易如栩,眼底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谢鸿影还捧着半块燔肉啃,被闻时钦的动静吓到后问苏锦绣:“巧娘,他怎么了?好端端的怎就动了气?”
苏锦绣指尖捏着筷柄,想起他先前消失四日、如今又无故甩脸的模样,心头那点刚压下去的气又冒了上来。
作者有话说:
----------------------
(倒吸冷气者)闻时钦你这是肝火太旺了喝点丝瓜汤吧[绿心][绿心]
标注:本章内“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引用自《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
第17章 几悬停 不是甘从命,命绳系我躯。……
夜色转浓,苏锦绣终是忍不住,把盛好的菘菜羹与炉焙鸡小心端至灶上,以柴火余烬细细煨着,怕闻时钦气消了回来,连口热的都吃不上。
兰涉湘坐在灶边陪着她,笑着说:“你呀,嘴比谁都硬,心比谁都软。”
苏锦绣耳尖微赧,正欲辩白,院外忽传“叩叩”门声,异于寻常。
兰涉湘立刻放下绣线起身道:“定是你阿弟回来了,这气性来得快去得也快。”
“先别去开。”苏锦绣急忙伸手攥住她衣袖,声音微急,心思却清明:“阿钦回家哪会敲门?往常不都是直接推门喊我么?”
兰涉湘闻言颔首,亦觉有理,可门外叩击声却愈发急促,连门板都似要被震得作响。
苏锦绣心头一紧,攥着兰涉湘的手又紧了几分:“我们先回屋,把门闩上。阿钦还未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话音未落,院外忽传来一声巨响,木门竟被人硬生生踹开,涌入的一行小厮皆身形挺拔,衣袂下隐约见得紧实肌理,绝非寻常洒扫杂役,倒像是练过拳脚的护院。
为首的小厮跨步上前,苏锦绣忙将兰涉湘护在身后,掌心已沁出薄汗。
岂料那小厮行至三步开外,竟骤然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得近乎谦卑:“二小姐,还请随小人回去吧!”
“二小姐?”苏锦绣一怔,转瞬便知所言非己,遂缓缓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兰涉湘。
兰涉湘的目光落在那小厮身上时,带着几分了然的沉静。她刚要抬步,腕间忽被人攥住,回头便见苏锦绣满眼急色。
“涉湘!”
兰涉湘抬手将她的手从自己腕上拂开,语气温软却笃定:“巧娘放心,我心里有数。”
说罢,她往前稳稳站定,目光直视那小厮,清晰唤出名字:“铭山,你回去罢。替我禀明父亲大人,女儿不孝,若执意要我嫁与素未谋面之人,便权当府中从无我这女儿。此后我自食其力,府中一针一线、一粟一米,皆不会再沾半分。”
铭山闻得此言,浓眉骤蹙,直挺挺叩跪于青砖之上,身后诸小厮见状,亦齐齐屈膝顿首,满院人影俯伏。
“还请小姐随小的们归府!”铭山额角抵地,语气里满是恳劝。
兰涉湘望着他这副模样,眼底掠过一丝复杂,却仍冷声道:“铭山,你且说与我听,你这条命,究竟是父亲所予,还是我所救?”
铭山听得这话,眉峰蹙得更紧,指节攥得泛白。
他猛地抬首,复又重重磕下三个响头,青砖上竟洇开淡红血痕:“小姐对小的有再造之恩,小的此生不敢或忘!然……然老爷之命,小的亦不敢悖逆啊!”
“我断无归府之理。”兰涉湘语气斩钉截铁,未有半分转圜。
铭山面色一白,猛地起身,眼底满是挣扎,终是咬牙道:“既如此,小姐便休怪小的无状了!”说罢,他大步上前,探手便要去扣兰涉湘的腕子。
苏锦绣在旁看得心惊,忙不迭抢步上前,张开手臂挡在兰涉湘身前,声线都带了颤:“别碰她!”
苏锦绣一时气结,扬声唤了句:“闻时钦!”
可尾音里带着几分未散的困意,又掺着丝慌促,半点威慑力也无。
闻时钦却动了真格,抱着她稳步朝门外去,指尖已触到了门扉,还对外面朗声喊了句来唬她:“来了!”
苏锦绣一颗心陡然悬到嗓子眼,忙急声道:“我去梳洗!先放我下来梳洗!”
“早这样不就好了?”闻时钦这才轻笑着作罢。
苏锦绣顿感此人揣着满肚子玲珑心思,那些看似妥帖的应对里,藏着不少小狡黠,从前不过是在她面前装得乖顺温驯,将算计都掩了去。
可这般认知清晰起来时,已然太迟。
苏锦绣梳洗既毕,款步跨出内室。浅桃夭色罗绮裙裾裹着纤柔的身姿,裙角绣着几片半绽桃瓣,粉得鲜活欲滴,宛若枝头新折、尚凝朝露。
闻时钦已在院中桌旁坐定,恰在此时转头,只见她发间碎发沾着未散的水汽,颊边净白里晕着薄粉,宛若月下初绽的桃仙,竟蓦地一怔。而后他喉间微滚,不过转瞬便敛去失神,仿佛早已知晓她梳洗后必是这般绝色。
苏锦绣缓步入院,夏夜晚风携着草木的清馥拂过衣袂,捎来几分沁凉。
院心圆桌旁,易如栩、谢鸿影已围坐谈笑,兰涉湘正伸指逗弄悬着的灯串,唯有闻时钦身侧空着一方席位,显是特意为她留的。
“巧娘来了!”谢鸿影最先扬声相唤,“快坐此处,新剥的荔枝还冰在冰鉴里,正鲜甜呢!”
易如栩亦抬眸笑望,眼底盛着温润笑意:“观你气色,倒似补了场酣眠,精神爽利多了。”
苏锦绣边笑着应他们边落座,指尖触到椅面的微凉,满院蝉鸣便入耳来。
这时兰涉湘转头打趣:“还是时钦有法子,方才我去唤了你好几回,你都睡得沉,怎么叫也不醒。”
苏锦绣闻言,脑中顿时闪过闻时钦那连人带被抱出去的荒唐念头,面上掠过一丝赧然,随即强作镇定,轻声应道:“昨夜熬了通宵,实在困倦得很。”
闻时钦则勾起唇角,执起案上青瓷壶,指尖抵着杯沿倾了半盏温水,又推到苏锦绣面前。
话音方落,头顶忽有橘色暖芒掠空而过,众人皆抬首望去。
原是旁人放的天灯,烛火在墨穹里晕开一圈柔润的光霭,载着未知的祈愿,乘着夜风渐飞渐高,终成天际一点暖星。
苏锦绣望着那抹渐远的橘光,心头忽然漫开一层温软的暖意,只觉这般三五知己围坐、灯火可亲的夏夜,真是人世间最妥帖安稳的幸福。
谢鸿影没心没肺地嚷嚷:“巧娘如今已是华韵阁二当家了!”,说着又伸筷夹了块油润的红烧肉放进苏锦绣碗里,“明日我便让爹把府里那几套嵌螺钿、镶云石的紫檀屏风都送来,给咱们当家的练手,瞧瞧能不能再绣出些新花样来!”
苏锦绣被他逗得失笑,肩头都微微发颤。
闻时钦偏头望着苏锦绣,见她噙笑夹起谢红影夹的红烧肉,喉间忽的一窒。
华韵阁二当家?
不过四日忙碌,未伴在她身侧,竟错过了这等要紧事?这般天大的喜讯,她怎的半字不肯与自己提?谢鸿影那厮尚且知晓,难不成在她心中,谢鸿影的分量已逾过自己去了?
越思及此,他面色越沉,眸底凝着郁色扫过那方红烧肉,复又抬眼瞪向谢鸿影。后者却浑然未觉,只傻愣愣举着筷夹菜,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了闻时钦的眼中钉。
继而,闻时钦手中的筷便没了停歇,净往苏锦绣碗中添菜,力求盖过那块红烧肉的痕迹,不过转瞬,苏锦绣碗内食物已堆得如小山。
“好了好了,”苏锦绣无奈护住碗,“我哪能吃这么多?”
闻时钦夹肉的手骤然一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底郁色更浓。
她肯食谢鸿影所夹,到了自己这儿却嫌冗多,看来先前的揣测竟非虚言!
兰涉湘瞧着这剑拔弩张的光景,连忙搁下筷箸打圆场:“时钦也忒疼你阿姐了,再添下去,她今夜可要撑得难安了。”
易如栩正捧着盏鹌子羹细品,乳白汤头里浮着细碎的鹌肉糜与笋丁,鲜醇的香气漫在唇齿间,刚要赞一句“这羹里的胡椒衬得极妙”,便被兰涉湘悄悄撞了下肘。
他抬眼接住兰涉湘递来的眼色,又瞥向桌案那端——闻时钦攥着筷子脸色发沉,苏锦绣垂着眼抿着唇,那微妙的滞涩感几乎要漫出席间。
易如栩心头恍然,忙搁下羹碗打圆场:“啊,是的是的!听说天贶节这习俗里最讲究嫁女还家,往后巧娘若成了亲,到时候定要……”
得,哪壶不开提哪壶。
话未说完,兰涉湘已忙不迭补救:“可不是嘛,到时候咱们还得……”
“啪!”
一声脆响陡然打断话头,是闻时钦重重搁下筷子。
在座皆愣,苏锦绣也被这动静惊到,抬眸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我已食饱,出去消食。”
他冷冷言毕便猛地起身,大步跨出了院门。
兰涉湘转头看向易如栩,眼底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谢鸿影还捧着半块燔肉啃,被闻时钦的动静吓到后问苏锦绣:“巧娘,他怎么了?好端端的怎就动了气?”
苏锦绣指尖捏着筷柄,想起他先前消失四日、如今又无故甩脸的模样,心头那点刚压下去的气又冒了上来。
作者有话说:
----------------------
(倒吸冷气者)闻时钦你这是肝火太旺了喝点丝瓜汤吧[绿心][绿心]
标注:本章内“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引用自《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
第17章 几悬停 不是甘从命,命绳系我躯。……
夜色转浓,苏锦绣终是忍不住,把盛好的菘菜羹与炉焙鸡小心端至灶上,以柴火余烬细细煨着,怕闻时钦气消了回来,连口热的都吃不上。
兰涉湘坐在灶边陪着她,笑着说:“你呀,嘴比谁都硬,心比谁都软。”
苏锦绣耳尖微赧,正欲辩白,院外忽传“叩叩”门声,异于寻常。
兰涉湘立刻放下绣线起身道:“定是你阿弟回来了,这气性来得快去得也快。”
“先别去开。”苏锦绣急忙伸手攥住她衣袖,声音微急,心思却清明:“阿钦回家哪会敲门?往常不都是直接推门喊我么?”
兰涉湘闻言颔首,亦觉有理,可门外叩击声却愈发急促,连门板都似要被震得作响。
苏锦绣心头一紧,攥着兰涉湘的手又紧了几分:“我们先回屋,把门闩上。阿钦还未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话音未落,院外忽传来一声巨响,木门竟被人硬生生踹开,涌入的一行小厮皆身形挺拔,衣袂下隐约见得紧实肌理,绝非寻常洒扫杂役,倒像是练过拳脚的护院。
为首的小厮跨步上前,苏锦绣忙将兰涉湘护在身后,掌心已沁出薄汗。
岂料那小厮行至三步开外,竟骤然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得近乎谦卑:“二小姐,还请随小人回去吧!”
“二小姐?”苏锦绣一怔,转瞬便知所言非己,遂缓缓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兰涉湘。
兰涉湘的目光落在那小厮身上时,带着几分了然的沉静。她刚要抬步,腕间忽被人攥住,回头便见苏锦绣满眼急色。
“涉湘!”
兰涉湘抬手将她的手从自己腕上拂开,语气温软却笃定:“巧娘放心,我心里有数。”
说罢,她往前稳稳站定,目光直视那小厮,清晰唤出名字:“铭山,你回去罢。替我禀明父亲大人,女儿不孝,若执意要我嫁与素未谋面之人,便权当府中从无我这女儿。此后我自食其力,府中一针一线、一粟一米,皆不会再沾半分。”
铭山闻得此言,浓眉骤蹙,直挺挺叩跪于青砖之上,身后诸小厮见状,亦齐齐屈膝顿首,满院人影俯伏。
“还请小姐随小的们归府!”铭山额角抵地,语气里满是恳劝。
兰涉湘望着他这副模样,眼底掠过一丝复杂,却仍冷声道:“铭山,你且说与我听,你这条命,究竟是父亲所予,还是我所救?”
铭山听得这话,眉峰蹙得更紧,指节攥得泛白。
他猛地抬首,复又重重磕下三个响头,青砖上竟洇开淡红血痕:“小姐对小的有再造之恩,小的此生不敢或忘!然……然老爷之命,小的亦不敢悖逆啊!”
“我断无归府之理。”兰涉湘语气斩钉截铁,未有半分转圜。
铭山面色一白,猛地起身,眼底满是挣扎,终是咬牙道:“既如此,小姐便休怪小的无状了!”说罢,他大步上前,探手便要去扣兰涉湘的腕子。
苏锦绣在旁看得心惊,忙不迭抢步上前,张开手臂挡在兰涉湘身前,声线都带了颤:“别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