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好好好!一起去。”
  崔大妮现在是恨不得大干一场,只恨家里的地不够。
  顷刻间,脑子和刘丽梅同频,都在念叨部队开荒的事。
  此时,部队也在讨论这件事。
  不只是家属们想要开荒种地,部队自己也需要,不然他们的吃喝只能依靠外面送进去,太过去依赖一种方式,有些许不利。
  而且,部队自给自足,也是减轻国家压力的一种方式。
  只是到底给不给家属开一道口子,是领导们都犹豫的事。
  陈师长看了手底下一圈人,当即一锤定音定下。
  “种!我们种得,家属自然也种得。只是要有限制,要有归属,不能随意开荒,影响部队的工作。”
  “老钱,具体办法,你们后勤想一个出来,到时候大家一起评判、商议。”
  “是,师长,我回去就想办法。”
  钱进步当即站起身,对着陈师长敬礼。
  一个在会议上聊过的东西,在家属院里根本就别想瞒过大家。
  开荒种地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出台,家属院里就开始议论纷纷,都在琢磨自家到底开不开荒种地?开多少?
  一部分从农村来的家属,听到开荒种地,眼睛都发亮。
  “哎呦!可算是能够种点地了,几天不碰锄头镰刀,我的手都长毛了。”
  “供销社几根萝卜都卖我钱,总算是可以种地节省一点了。”
  “就是部队这边的山太陡,都没几块地可以种,我家的地最好不要分的太远。”
  ……
  但也有一部分自视甚高的人表示:
  “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还要种地,真的是天生的骨头痒,闲不得!”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穿上军装也是泥腿子。”
  “我早就说了,有些人进城穿上一身干净衣裳看着就是城里人了,身上的泥腥味,八百里开外都能闻到。”
  ……
  大家各执一词,有少部分人被影响,开始琢磨自家是不是真的要认地开荒。
  但蜜芽和刘丽梅两家那是丝毫不动摇,什么都无法影响她们对粮食的真切渴望。
  现在只要后勤一声令下,立马就能拿着锄头开始种地。
  在大家的期待下,部队家属开荒的暂行办法总算是定了下来。
  开荒面积受到限制,一家不得超过五亩地,并且只能开荒山上的荒地,下面山谷较为平坦的地方,都是部队自己的。
  开荒后,每年收成的十分之二上交部队,当作是租地的费用。
  现在没有地主,但地是国家分给部队的,必须要受到限制。
  剩下的一些七七八八的内容,大家都没有心思听。
  二妮一股脑地把自己看到的内容,简略地复述出来。
  蜜芽听得心动,且崇拜。
  心动当然是开荒种地。她们家满打满算也就三口人,五亩地足够一家人嚼用。
  崇拜则是对二妮,她没想到周家识字最多的竟然是二妮,一个女孩子,竟然还读过两年的书。
  感受到蜜芽投来的炙热目光,二妮双颊不自觉泛红,胸腔似乎有什么快要喷出来。
  她努力压制心口的躁动,继续补充说明。
  “司务长说了,目前暂时这样实行,等以后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再补上。”
  “那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开荒了?”
  “没有,司务长说,后勤还要把家属们可以开荒的范围画出来,分块、抽签。不然有些人的地离家远,有的离家近,有的在山顶,有的靠近山脚……还是抽签最公平。”
  听到二妮的回答,蜜芽她们赞同地点点头,纷纷赞扬司务长考虑周到。
  蜜芽将得到的消息回家告诉母亲,任青松在一旁也听了一耳朵。
  面对兴奋的母亲和妹妹,他当然不敢泼冷水,但也还是忍不住对两人激动的心情进行劝阻。
  “娘、蜜芽,儿子的工资养的活你们和爹,不用这么辛苦种地干活。”
  闻言,崔大妮直接给了儿子的肩膀一巴掌。
  “真的是当军官了,连地都看不上了?要不是家里的地,你现在都不知道在哪呢?”
  任青松没想到自己劝母亲休息、享享清福的言论会引来这种反应,表情错愕。
  可崔大妮对刚刚的话还不满足,继续补充道: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工资一百左右,有任务的话,还会有补贴和奖金,一个月一百五六。”
  听到工资数额,崔大妮的心梗了一下,有些不满意又有些得意地看了儿子一眼。
  儿子每个月往家里寄二十块钱,她还有些担心儿子不够生活,现在看来,是她想多了。
  这么高的工资,恐怕在她们县都是数一数二的,心中忍不住得意。
  但也有些不满儿子瞒着自己,不过有些小心思她能够理解,总不能叫儿子一直为家里完全付出。
  崔大妮心里想好的话被任青松打断片刻,很快她又找回来,继续表达心里的想法。
  “看着是多。我和你爹也用不着你一个人养,你该考虑的是成家的事。你这工资看着多,但要结婚、生孩子,后面还要给孩子读书、结婚,必须省着用。”
  “要是村里人知道你吃根萝卜和几颗白菜都要花钱,能把你说到泥地里去。我这一把老骨头,不经常动一动,生锈了怎么办?”
  任青松第一次意识到老娘的口才这么好,当即投降、俯首称臣。
  对母亲和蜜芽要开荒种地的事,再也不多说一句话。
  第30章 办学 ……
  同时, 他也留意到刚刚蜜芽描述团长家二妮自行阅读告示时的羡慕和向往。
  原本没出任务之前,任青松就有打算和领导们提及一下家属院这边创办学校的事。
  现在他身上的伤也好了大半,不能再继续耽误下去。
  任青松看着娘和蜜芽说起种地的事, 头头是道, 说了一声,“娘,我有事去一下办公室, 不用等我一起吃饭。”
  “有什么事非得现在去?”
  崔大妮一脸不满地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扭头继续和蜜芽说话。
  “蜜芽,我和你说, 要是我们抽中的地方临近山脚,就种点水稻, 吃点南边的精细粮。要是在山头, 就种点耐旱的玉米、小麦。”
  “娘, 你懂得多,我都听你的。”
  蜜芽的话说出口,崔大妮瞬间整个人都像是泡在蜜水里似的, 整个人美的冒泡。
  忍不住在心中感叹:还是姑娘家贴心,会说话!
  另一边,任青松脚步飞快, 来到营区。
  林军看到老搭档突然出现, 迅速放下手里的事, “你怎么来了?身体不是还没有大好吗?”
  闻言,任青松轻轻拍了一下胸口,展示伤口大好。
  “放心,没什么事了?”
  “那你现在这是来上班?周团长允许了?”
  “没,就是有点事来找团长。”
  “那你来的正好, 团长还在办公室。”林军手指着周强办公室的方向说。
  任青松拍了拍林军的肩膀,大步朝着周强办公室的位置走去。
  “叩叩!”
  “进来,”周强说话的同时,停下手里的动作,抬头看向门口。
  当门被推开,任青松那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他脸上不自觉带上一抹惊讶和喜悦。
  周强立马从椅子上站起身,朝着门口走去,“你怎么来了?”
  “伤还没好吧?又没听医生的话,小心我回去告诉婶子。”
  任青松对于团长已经将自己母亲当作是一种反制手段,完全无可奈何。
  他嘴角勾起一点弧度,微微摇头,“不是来找您要求负伤上阵的。”
  “那你来干什么?”
  周强抬手指向对面的椅子,示意对方入座。
  两人都坐下来后,任青松直接了当地将自己到来的目的说出。
  “其实,我来找团长,是有点私事,也可以说是公事。”
  “你说。”
  “现在部队驻地稳定,越来越多的家属前来随军,现在差不多也有五十来户。其中家家户户都有孩子,需要读书的可不少。”
  “所以,我想向您建议一下办学的事,孩子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不能耽误。”
  听到这话,周强忍不住长叹一口气,他们家何尝不想部队里面有学校呢?
  尤其是他的小儿子,正是应该入学的时候,再不读书,就要耽误了。
  “谁说不是呢?你嫂子之前还在和我说这件事。大娃也该读小学了,二妮也还可以再读上几年,有文化,也好找工作,嫁个合适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