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那娘你为什么不让蜜芽和老五试一试呢?”
  任青松的话瞬间引来母亲的白眼,“你以为我没试过?”
  “两个孩子一起长大,和亲兄妹也没差,我寻摸了一圈,觉得还是你最合适。”
  闻言,任青松的耳根不自觉染上一抹粉色。
  “但现在看你这模样,我也不逼你,留在部队照顾的这段时间,你帮着蜜芽找点合适的对象,不用在地里刨食的,我跟着把关。”
  崔大妮现在对儿子是不抱什么希望,转而将目光放在部队的其他单身汉身上。
  话题转移速度过快,任青松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脑袋有些卡顿地点头。
  见状,崔大妮也不继续在鸡圈旁待着,去找蜜芽说话。
  蜜芽忐忑又欣喜地和崔大妮叙旧,说说自己来了部队之后的生活。
  两人亲密无间的模样,外人看了,估计真的会以为是亲生母女。
  至于任青松,直接被两个女人忽略干净。
  说完话,蜜芽带着娘在家周围逛了一圈,识别家里每日会用到的水池、菜地,以及时不时有意外收获的山。
  此刻,崔大妮是真的感受到了西南边境小城的美好。
  “如果不是不好搬家,我真想让家里人都过来,这地肯定不缺水,不担心吃喝。”
  蜜芽赞同地点点头,只不过她来了这么长时间,也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什么都好,就是样样都要花钱。”
  “刚开始这样,等院子里和旁边的菜地都收上来,就好了。”
  崔大妮也心疼,尤其是想到今天中午的饭菜,更是心疼。
  但她们现在来了部队,其实和进城也没什么两样,刚开始,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不得不说,崔大妮和蜜芽的省吃俭用法则,如出一辙。
  两人刚看完周围的环境,立即开始忙活起来。
  并且根据一个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前辈的身份,指导蜜芽将院子里的菜地规划的更加合理。
  对于大家伙儿来说,菜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多种一些吃的饱的主食。
  有了洋芋,红薯和玉米也不能落下。
  娘俩干的起劲,任青松一个伤者也不好意思闲着。
  正好这些天母亲嫌弃外面的水池距离家里太远,他去后勤要来一些水管,准备制作简易的自来水供水管。
  届时将水池里的水直接联通到家里和外面的菜园子,以后种地浇水也方便。
  任青松出院,加上老家的母亲来了,作为战友和领导的周强怎么可能不上门贺喜?
  他带上家里人和手底下的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山顶走来。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院子里一派热闹的场面。
  尤其是任青松,一个刚出院的家伙,竟然还拿着刀干活!
  “你个任青松,受伤了也不闲着!有什么事,喊我们一声不就行了。”
  听到声音,任青松迅速站起身,冲着来人敬礼。
  “团长,我伤的又不是手,躺在床上这么多天,人都快长毛了。闲来无事,正好家里没有自来水,我准备自己弄一弄。”
  文先锋一听这话,迅速上前,“营长,你中午不早说?我帮你做。”
  林军也跟着快步靠近,拿起地上的三通转接管,跟着询问:
  “你这些管子是要分到哪里?我们帮你看看长度。”
  “准备从外面的水池拉到家里,从这个地方分开,一根连到外面的菜园子。”
  任青松一边说话,一边指着外面的方向。
  周强等人垫脚看了一眼,屋外平整的菜园子瞬间闯入视线。
  不得不说,对于普遍是农村来的军人们来说,能够种地是个不小的吸引力。
  刘丽梅和几个孩子,和男人们可没有什么话说,发现蜜芽和一个老妇人在外面忙碌的身影,立即找过去。
  “蜜芽,你这菜地开的真不错,到时候我也要把每一分地都利用上。”
  “刘嫂子,你怎么来了?”蜜芽惊喜地看着出现的身影,顺便帮着母亲介绍。
  “娘,这是刘嫂子,来了部队之后,刘嫂子帮了我很多很多。”
  第29章 开荒种地 ……
  刘丽梅看着崔母明亮的双眸, 就知道能够养出任青松和蜜芽的亲娘不是一般的人物。
  她热情地上前问好,顺道介绍身边的孩子。
  “大娘好!这是家里几个不成器的孩子。”
  “有孩子还不好?我想抱个孙儿都抱不到。”
  说话的时候,崔大妮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眼神, 明晃晃地看向院子里的三儿子任青松。
  刘丽梅立刻明白对方的意思, 任青松的年纪还不成婚生孩子,的确是有些大了。
  但是任青松年纪轻轻就是营长的职位,肯定不缺女孩子喜欢。
  “大娘, 任营长年轻有为,之前是还没有稳定下来。现在部队驻扎地方定下,肯定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希望和你说的一样, 再不结婚,就真的成了老大难了。”
  崔大妮是真的无奈, 明明家里有一个好对象, 偏偏不愿意。
  现在要去外面找, 还不是一样要重新认识,和她们父母定下的有什么区别?
  想不通的事,崔大妮懒得继续琢磨。
  作为地里的一把好手, 崔大妮和刘丽梅两个两辈人说起地里的事来是侃侃而谈,恨不得一起干活、聊八卦。
  听说目前部队在琢磨是否让家属们自由开荒的事,崔大妮当即决定要在部队多待几天。
  不为别的, 就为能多种点粮食。
  下午, 一家人和任青松的战友们一起吃两顿饭, 之前任青松打猎风干的兔子和野鸡也快要吃完了。
  崔大妮和蜜芽都是节省的人,但是在事关任青松伤势恢复上,还是舍得花钱的。
  翌日一早,两人喂过鸡,由蜜芽带路, 领着母亲去供销社买点肉。
  一路上,崔大妮都在感慨部队的好。
  “虽然这地方靠近边境,会有打仗的风险,但管的可比我们老家松多了。鸡能养这么多只,无论是下鸡蛋之后用来还钱,还是吃肉,都划算。”
  “部队里竟然还有专门的医院、供销社等,比我们公社还要好。”
  “我刚来的时候,也是被惊到了,部队里真的是好。”
  母女俩一路说话,一路往前走,天色刚刚泛着白光。
  两人走到供销社的时候,比她们家更靠近供销社的人家,早早就排了队。
  蜜芽看了一眼目前的人数,估计她们能买到什么部分。
  这段日子天天来供销社门口蹲守,她对供销社每日供应的肉食也有一定的印象。
  除了必须给食堂的,剩下就拿出来买卖。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并且大部分都是大家不喜欢的瘦肉部分。
  蜜芽踮起脚尖默默用手指头数了一遍,嘴巴凑到娘耳边低声道:
  “娘,今天我们来的还算早,估计可以买到一点多肉的。”
  “肉?主要还是买点肥的。既可以吃肉,又可以榨油。”
  “榨油,家里有满满一罐的油,娘你别担心。”
  “油这玩意有谁会嫌多?”
  此言一出,周围排队的人默默地跟着点头。
  这年头,就没有谁家会嫌弃肥肉多的。因此在买肉的时候,也是追着买肥肉多的。
  轮到蜜芽两人的时候,情况和她预计的一样,案板上就只剩下带点肉的排骨,和苍蝇来到都会打滑的骨头,最后就是猪肺。
  如果是之前,崔大妮肯定会买猪肺,价格便宜,好歹吃起来还有点肉味。
  但是儿子受伤,急需补身体。
  崔大妮咬咬牙,还是决定给儿子买上多点肉的排骨,回去无论是炖汤,还是和土豆一起红烧,都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大菜。
  “给我来上两根排骨。”
  “好嘞!一斤肉票,一块五。”
  崔大妮心疼地将肉票和钱给出去,心中一阵肉疼。
  买完肉,她还有意逛部队的供销社一圈,顺便看看还有什么能买的。
  当看到这里买的白菜、萝卜都要几分钱一斤的时候,纵使没买,也觉得肉疼、眼睛疼。
  最后,两个人只买了一点肉,就急匆匆地回家。
  路上,崔大妮的嘴里一直在念叨部队开荒,以及种地的事。
  “蜜芽,还是你心头有主意,一早就种下了菜。估计用不到几个月,家里的菜就吃不完了。我都没听说过连白菜萝卜都要买的,真的是浪费钱。”
  “娘,没种菜也不怕。这里山上可多野菜了,还有很多我们老家见不到的野菜。下次去集市赶集的时候,我们娘俩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