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有盼头,这日子就有奔头。
有人觉得此等大好事,自己白白占了便宜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当即提出要把家中增产之粮中抽出2成给到孟知彰和庄聿白当做答谢。
庄聿白与孟知彰此前商议过,新型堆肥术无偿授于乡邻。但那时的堆肥不过枯草一堆,眼下可转化成了实打实的粮食,二人自是明白乡邻心中的不安。
夫夫二人当众宣布:起初堆肥术无偿相授。此话,时至今日仍然作数。
此话一出,孟知彰夫夫被一众耆老团团围住,他们商议半日,决定要给庄聿白一个族中的最高荣誉,众人想来想去,想到一个“上首”之位。
“这个好,这个好!从今往后,族中任何会集,都要有琥珀一个席位。族中之事,无论大小,也都要听听琥珀的意见。”
这是孟氏一族的至高荣誉,又不单只是荣誉,在族中是实打实掌握着一定实权的。
族中享有此等荣誉与权利的人,要么是辈分高,要么是年轻时为族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族中声望显著,待到过了花甲之年,便能参与族长事务的决策。
庄聿白年纪轻,尚未及冠。孟氏家族的“上首”之位至今未有过如此年轻之人。而且又是外姓。
有人觉得此事似乎欠妥当,不合常理。
有人则很不以为然:“不合常理之事多了!你能带族人将亩产搞到3石?”
众人将庄聿白簇拥至祠堂,族长还在。众耆老说出上首之位的提议,族长深以为是,当即决定将族中已有的八把上首之椅增至九把。
全族秋收全部平稳归仓后,祠堂再开。
族长及九位上首,位列正堂,接受着阖族上下的敬拜。
堂下不仅有同辈、有孩童,更多的是长辈,甚至是头发全白的老者。宗法社会,开祠堂,跪拜祖宗,敬拜上首,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庄聿白却如坐针毡,他在那堂上极力维持着得体的镇定。心中默念孟知彰跟他说的话,这只是乡邻表示敬重、感激的一种方式而已。
不过受过这一拜,庄聿白觉得肩上重了许多。
庄聿白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惶恐不安。越过人群,他下意识去找孟知彰的身影。在一张张期待的面孔上方,他成功寻到孟知彰看过来的视线。
视线交错的一刹,庄聿白的心,没来由地安定了下来。
有孟知彰在,似乎再重的担子,再未知的未来,也无妨。
一时族人散去,上首开始内部议事。
庄聿白请孟知彰留了下来,二人以夫夫名义,将几件重要决定说与族中定夺。
其一,自然是这新型堆肥术。
此前讲过无偿免费教于族人。此时乡邻便可以着手将堆肥材料准备起来了。具体材料比例、翻堆技巧等等,庄聿白会详细书写下来交于族长。由族长出面将此法推广下去。当然,执行操作过程中遇到任何技术问题,庄聿白都会帮乡邻指导、修整,责无旁贷。
其二,是茶炭。夫夫二人和牛大叔商议过,将茶炭生意做成族中生意。
虽回来仅几日,加上秋收正忙,无暇顾及茶炭之事,而且窑上已经停了火。但州县各酒楼茶坊掌事之人几乎要将孟家村村口的路踏平了。
庄聿白抽空整理了一下来谈合作的各茶坊需求。数量之大,也是他此前没想到的。
缘来茶坊周青,府城回来后亲自往孟家村来了两三次。50两银子的谢礼,庄聿白没有收,但对方的每月600斤兰花炭的加单请求,庄聿白应了。
此外,其他慕名而来的掌柜知道庄聿白忙且抢手,皆开门见山,目的只有一个——能用上庄聿白制作的茶炭。当然他们自是清楚,兰花炭在暨县仅出售给缘来茶坊一家,所以只求庄聿白想个法子。庄聿白提到“魁炭”,价格与兰花炭相同,也是每斤30文。其他人还以为会庄聿白趁机价格翻倍,谁知竟同价而售。做生意最重诚信。你爽利,我自当也痛快。议事掌柜们当即递上需求清单,连现银定金一并摆在桌上。
接下来,牛家窑上的产能可不再是简单的每月200斤兰花炭。除600斤兰花炭外,还有近1000斤魁炭。这还是签了合作契约,交了定金的长期合作茶坊。
庄聿白回转身,抬脸看了眼孟知彰。对方了然,从招文袋中掏出一张密密麻麻的数字单子。
关于第三件事金玉满堂,夫夫二人一并讲了。
金玉满堂近日提过来的订单,也是越来越多。不少还是府城跟过来。庄聿白统计了下每月差不多是20两的订单。除去原料成本和日常生产维系,夫夫二人会拿出5两银子请乡邻帮工,另抽出1两银子交与族中用于应急助困。
茶炭的订单金额,当前是48两每月。其中20两用于窑炭扩建、维护等,必要时也会用这笔钱购买基本的柴炭原料应急。其中10两银子请乡邻帮工,每月交与族中2两银子。
再者是第四件事,葡萄园。
葡萄园目前没有任何进项。茶炭营收中会每月匀出3两银子用于请乡邻日常照料。
算下来,每月会有18两银子的帮工银钱,族中有富裕劳动力或较为贫困的人家皆可报名。不过谁人适合做什么,谁家需重点帮扶,就需要族中出面进行协调安排。
这样一来,生意安稳推进,乡邻皆能赚些散钱贴补家用,族中也有一项相对安稳的进项。一举多得。
听完二人的安排。族长不住点头。
孟家村并不富裕,好年景也只能保证家家户户得个温饱。若年景不好,全族上下都要勒紧裤腰带,省俭出口粮贴补实在艰难的人家。同族同根,总不能看谁家老小饿死吧。族中公田多数也做了这个用处。
身为族长,他也发愁。如今孟书郎夫夫二人不仅能帮族中贫弱找出路、添进益,每月还能给族中银钱。
“这,这真是天佑孟氏、祖宗显灵!”
族长代表族长冲孟知彰和庄聿白深深行了一礼。
祠堂中,祖宗牌位前,族长亲自行礼。夫夫二人受宠若惊,忙还礼,只道:“现在能力有限,将来生意再好些,或许可以助益族中更多。”
众上首也皆起身一起行礼敬夫夫二人。
年岁大些的上首,已经在偷偷抹眼泪,感慨没有选错人:
“孟氏一族出了有长进的儿孙啊!”后想到庄聿白姓“庄”不姓“孟”,又真情实感地强行往回圆,“是祖上保佑,让我们孟氏一族娶到这样的好儿郎!”
*
忙过秋收,又将乡邻堆肥事宜细细带到进行翻堆,庄聿白二人终于得闲整理府城带来的东西。
他们先将送云先生的东西收出来。
风炉是必须的,山中阴冷湿寒,云先生身子弱,吃些涮锅不仅驱寒,房内也能干燥温暖些。
这一匹卷云纹布料素净清雅,想必能入云先生青眼。天凉了,或裁衣衫或做衾被,都使得。
还有一盒尘端食肆的豆糖,无事时吃颗甜食,或许能让心中之苦暂时忘却一两分吧。
第82章 同喜
这日一早, 夫夫二人根据约定时间,正要出门去云先生家,货郎张先到了。
不同于往常每次来时都挑着重重的两架货担, 今日货郎张只背着个小竹篓。
数日不见, 货郎张更加黝黑健壮一些,不过细看眼窝藏着些疲惫,大抵是忙秋收之事在田间晒的。庄户人,粮食是根本。即便走街卖货再赚钱,农时误不得。但整个人喜气洋洋, 精神头十足, 声音也洪亮, 进门便道“恭喜。”
“听闻孟书郎考中秀才,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恭喜孟书郎,恭喜琥珀公子!”
“同喜,同喜。”二人将人往家中请。
回来这几日一直忙着, 庄聿白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原来这是他们回家后货郎张首次登门。
“田中可忙完了, 收成如何?近来生意可好?临行前给你备的玉片可售完?”
货郎张笑道:“都好都好,年景不错, 老天爷赏饭,家中10亩田收了21石粮食。这几日家中忙, 货担停了几日, 玉片还有些。”
庄聿白刚要跟他将堆肥术之事,却见货郎张从背篓中捧出一个红纸包,打开是两枚红色鸡蛋。
庄聿白一下明白过来,高兴得拱手相贺:“恭喜张兄!贺喜张兄!是男孩是还女孩?”
“是个男娃。”货郎张高兴得只剩两排白亮亮的牙齿, 一时又从怀中掏出一个红纸折成的帖子,带着三分不好意思,“八月初五生的,想请书郎给取个名字……下月初五的满月酒,若二位得闲……”
“好,我们一定去!”庄聿白接了那请帖,回转头笑着看孟知彰,“秀才相公,起名字的任务就交给你啦!到时我可只管喝酒吃果子!”
有人觉得此等大好事,自己白白占了便宜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当即提出要把家中增产之粮中抽出2成给到孟知彰和庄聿白当做答谢。
庄聿白与孟知彰此前商议过,新型堆肥术无偿授于乡邻。但那时的堆肥不过枯草一堆,眼下可转化成了实打实的粮食,二人自是明白乡邻心中的不安。
夫夫二人当众宣布:起初堆肥术无偿相授。此话,时至今日仍然作数。
此话一出,孟知彰夫夫被一众耆老团团围住,他们商议半日,决定要给庄聿白一个族中的最高荣誉,众人想来想去,想到一个“上首”之位。
“这个好,这个好!从今往后,族中任何会集,都要有琥珀一个席位。族中之事,无论大小,也都要听听琥珀的意见。”
这是孟氏一族的至高荣誉,又不单只是荣誉,在族中是实打实掌握着一定实权的。
族中享有此等荣誉与权利的人,要么是辈分高,要么是年轻时为族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族中声望显著,待到过了花甲之年,便能参与族长事务的决策。
庄聿白年纪轻,尚未及冠。孟氏家族的“上首”之位至今未有过如此年轻之人。而且又是外姓。
有人觉得此事似乎欠妥当,不合常理。
有人则很不以为然:“不合常理之事多了!你能带族人将亩产搞到3石?”
众人将庄聿白簇拥至祠堂,族长还在。众耆老说出上首之位的提议,族长深以为是,当即决定将族中已有的八把上首之椅增至九把。
全族秋收全部平稳归仓后,祠堂再开。
族长及九位上首,位列正堂,接受着阖族上下的敬拜。
堂下不仅有同辈、有孩童,更多的是长辈,甚至是头发全白的老者。宗法社会,开祠堂,跪拜祖宗,敬拜上首,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庄聿白却如坐针毡,他在那堂上极力维持着得体的镇定。心中默念孟知彰跟他说的话,这只是乡邻表示敬重、感激的一种方式而已。
不过受过这一拜,庄聿白觉得肩上重了许多。
庄聿白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惶恐不安。越过人群,他下意识去找孟知彰的身影。在一张张期待的面孔上方,他成功寻到孟知彰看过来的视线。
视线交错的一刹,庄聿白的心,没来由地安定了下来。
有孟知彰在,似乎再重的担子,再未知的未来,也无妨。
一时族人散去,上首开始内部议事。
庄聿白请孟知彰留了下来,二人以夫夫名义,将几件重要决定说与族中定夺。
其一,自然是这新型堆肥术。
此前讲过无偿免费教于族人。此时乡邻便可以着手将堆肥材料准备起来了。具体材料比例、翻堆技巧等等,庄聿白会详细书写下来交于族长。由族长出面将此法推广下去。当然,执行操作过程中遇到任何技术问题,庄聿白都会帮乡邻指导、修整,责无旁贷。
其二,是茶炭。夫夫二人和牛大叔商议过,将茶炭生意做成族中生意。
虽回来仅几日,加上秋收正忙,无暇顾及茶炭之事,而且窑上已经停了火。但州县各酒楼茶坊掌事之人几乎要将孟家村村口的路踏平了。
庄聿白抽空整理了一下来谈合作的各茶坊需求。数量之大,也是他此前没想到的。
缘来茶坊周青,府城回来后亲自往孟家村来了两三次。50两银子的谢礼,庄聿白没有收,但对方的每月600斤兰花炭的加单请求,庄聿白应了。
此外,其他慕名而来的掌柜知道庄聿白忙且抢手,皆开门见山,目的只有一个——能用上庄聿白制作的茶炭。当然他们自是清楚,兰花炭在暨县仅出售给缘来茶坊一家,所以只求庄聿白想个法子。庄聿白提到“魁炭”,价格与兰花炭相同,也是每斤30文。其他人还以为会庄聿白趁机价格翻倍,谁知竟同价而售。做生意最重诚信。你爽利,我自当也痛快。议事掌柜们当即递上需求清单,连现银定金一并摆在桌上。
接下来,牛家窑上的产能可不再是简单的每月200斤兰花炭。除600斤兰花炭外,还有近1000斤魁炭。这还是签了合作契约,交了定金的长期合作茶坊。
庄聿白回转身,抬脸看了眼孟知彰。对方了然,从招文袋中掏出一张密密麻麻的数字单子。
关于第三件事金玉满堂,夫夫二人一并讲了。
金玉满堂近日提过来的订单,也是越来越多。不少还是府城跟过来。庄聿白统计了下每月差不多是20两的订单。除去原料成本和日常生产维系,夫夫二人会拿出5两银子请乡邻帮工,另抽出1两银子交与族中用于应急助困。
茶炭的订单金额,当前是48两每月。其中20两用于窑炭扩建、维护等,必要时也会用这笔钱购买基本的柴炭原料应急。其中10两银子请乡邻帮工,每月交与族中2两银子。
再者是第四件事,葡萄园。
葡萄园目前没有任何进项。茶炭营收中会每月匀出3两银子用于请乡邻日常照料。
算下来,每月会有18两银子的帮工银钱,族中有富裕劳动力或较为贫困的人家皆可报名。不过谁人适合做什么,谁家需重点帮扶,就需要族中出面进行协调安排。
这样一来,生意安稳推进,乡邻皆能赚些散钱贴补家用,族中也有一项相对安稳的进项。一举多得。
听完二人的安排。族长不住点头。
孟家村并不富裕,好年景也只能保证家家户户得个温饱。若年景不好,全族上下都要勒紧裤腰带,省俭出口粮贴补实在艰难的人家。同族同根,总不能看谁家老小饿死吧。族中公田多数也做了这个用处。
身为族长,他也发愁。如今孟书郎夫夫二人不仅能帮族中贫弱找出路、添进益,每月还能给族中银钱。
“这,这真是天佑孟氏、祖宗显灵!”
族长代表族长冲孟知彰和庄聿白深深行了一礼。
祠堂中,祖宗牌位前,族长亲自行礼。夫夫二人受宠若惊,忙还礼,只道:“现在能力有限,将来生意再好些,或许可以助益族中更多。”
众上首也皆起身一起行礼敬夫夫二人。
年岁大些的上首,已经在偷偷抹眼泪,感慨没有选错人:
“孟氏一族出了有长进的儿孙啊!”后想到庄聿白姓“庄”不姓“孟”,又真情实感地强行往回圆,“是祖上保佑,让我们孟氏一族娶到这样的好儿郎!”
*
忙过秋收,又将乡邻堆肥事宜细细带到进行翻堆,庄聿白二人终于得闲整理府城带来的东西。
他们先将送云先生的东西收出来。
风炉是必须的,山中阴冷湿寒,云先生身子弱,吃些涮锅不仅驱寒,房内也能干燥温暖些。
这一匹卷云纹布料素净清雅,想必能入云先生青眼。天凉了,或裁衣衫或做衾被,都使得。
还有一盒尘端食肆的豆糖,无事时吃颗甜食,或许能让心中之苦暂时忘却一两分吧。
第82章 同喜
这日一早, 夫夫二人根据约定时间,正要出门去云先生家,货郎张先到了。
不同于往常每次来时都挑着重重的两架货担, 今日货郎张只背着个小竹篓。
数日不见, 货郎张更加黝黑健壮一些,不过细看眼窝藏着些疲惫,大抵是忙秋收之事在田间晒的。庄户人,粮食是根本。即便走街卖货再赚钱,农时误不得。但整个人喜气洋洋, 精神头十足, 声音也洪亮, 进门便道“恭喜。”
“听闻孟书郎考中秀才,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恭喜孟书郎,恭喜琥珀公子!”
“同喜,同喜。”二人将人往家中请。
回来这几日一直忙着, 庄聿白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原来这是他们回家后货郎张首次登门。
“田中可忙完了, 收成如何?近来生意可好?临行前给你备的玉片可售完?”
货郎张笑道:“都好都好,年景不错, 老天爷赏饭,家中10亩田收了21石粮食。这几日家中忙, 货担停了几日, 玉片还有些。”
庄聿白刚要跟他将堆肥术之事,却见货郎张从背篓中捧出一个红纸包,打开是两枚红色鸡蛋。
庄聿白一下明白过来,高兴得拱手相贺:“恭喜张兄!贺喜张兄!是男孩是还女孩?”
“是个男娃。”货郎张高兴得只剩两排白亮亮的牙齿, 一时又从怀中掏出一个红纸折成的帖子,带着三分不好意思,“八月初五生的,想请书郎给取个名字……下月初五的满月酒,若二位得闲……”
“好,我们一定去!”庄聿白接了那请帖,回转头笑着看孟知彰,“秀才相公,起名字的任务就交给你啦!到时我可只管喝酒吃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