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哇,这是蘑菇汤啊,那我也来一碗。”那客人立马过去盛。
其他同样没注意这汤的客人闻言也都纷纷过去盛,一边喝一边夸:“味道真不错!”
“可惜我都吃饱了,明天再来多喝点,这汤真不错。”
老板听着,笑眯了眼。
这不是看着周围一个二个都被蘑菇吸引了,他也跟着买了点试一下吗?昨天就买了几十块的煮了个例汤,晚上生意就很不错,别说,那汤里加了蘑菇煮,看着还是清清淡淡,香味却是真的吸引人。
可惜他舍不得放太多,只能多加水,味道稀释了很多。
但也很不错了,喝过的客人都喜欢。
不都说免费的还要啥自行车?
反正昨晚他回本了,还多赚了不少。
因此今天他特意定了五百块钱的,炒菜也安排上。
*
店里的热闹,姜蘅并未多看,送了货立马去下一家。
面馆反而这会儿没什么生意,老板夫妻俩笑容也很灿烂,直说粉面今天早上都卖完了,就等着她的鸡枞菌来,他们俩熬了鸡枞油就能回去休息了。
姜蘅也很高兴,大家一起赚钱!
送货的一共六家。
全部送完,又回到摆摊的地方,已经提前给高秀玲发了消息,让她过来拿鱼,顺便将宋茗的两条鱼和她买的蘑菇也送过去,今天宋茗蘑菇买了七百块钱的,又一次将她挑出来品相不好的包圆了。
以及一条鲤鱼和一条草鱼,主要是听说姜蘅吃的炸鱼块特别好吃,她也馋了。
草鱼个头大,尤其她要的这个,快四斤了,刚好可以一部分做鱼丸,一部分做炸鱼,一鱼两吃。
这话又提醒了姜蘅。
明天就做鱼丸吃!
她自己还养着两条之前没人要的大草鱼呢,这两天被灵水养着,不时丢一点菜叶子进去,倒也没怎么瘦,但再过两天就不确定了,先吃了。
宋茗看她车篓子里只剩下两条鱼了,好奇问:“那你明天来不来摆摊?”
姜蘅:“不确定,到时候看看。”
宋茗羡慕:“你可真随心所欲。”
姜蘅笑了:“摆摊嘛,不就是图个随心所欲?”
宋茗哽住,是这样吗?
那她勤勤恳恳每天除非下雨否则几乎全勤算什么?算她习惯了牛马生活嘛?!
倒是姜蘅说完,也愣了一下。
前两天还想着要是能找个人接替自己摆摊,就能放手专门做别的事,但现在这么随口一说,反而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摆摊挺好玩的。
姜蘅从来都不是个热络的性子,尤其穿越之前,为了还债,更是沉闷,没什么好朋友,跟谁关系都淡淡的,维护关系需要金钱,而恰好她最缺钱,欠债的感受,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却觉得寝食难安,姜蘅恰好就是后者,所以她拼了命的努力,就是想提前还清。
别看现在姜芃跟她关系还挺不错,可她在京市上班时,两人也就是朋友圈点赞之交。
除了年龄差距有些大,压根不是一起长大的,再就是她性子沉闷,距离也远,大学还好,毕业后再没回村子,自然也没什么联系。
但穿越一场,姜蘅性格开朗了许多,摆摊后更是对谁都笑呵呵的,大部分客人主动搭话,她也都会回两句,说的话比平时多多了。
跟姜芃也能聊得起来了。
而且摆摊嘛,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自己当老板,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在家休息。
没必要给自己设规矩。
也是一种不错的娱乐。
尤其——
“老板!”惊喜的喊声隔老远就响起。
姜蘅闻声看去,就见一个熟悉的客人一脸惊喜的过来:“老板,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姜蘅:“……”
心虚。
但被这么惦记着,还是有些开心的。
她眼神飘移了一瞬:“本来是不来的,家里的活没让我干多少,就过来送送货。”说着拿出手机,问道:“你要不要加个微信?有机会可以直接预定,送货到家。”
客人刚发现车篓子里好像没货失望,闻言立马被调转了心思,拿出手机:“好呀好呀,来加一个,老板,你有没有群?到时候也可以加更多人,方便管理。”
姜蘅心头微动:“还没,到时候我弄一个。”
客人加了微信,也没多待,本来就不是来买菜的,说了一声走了。
她刚走,高秀玲乐颠颠的过来,笑容灿烂:“哎呀,老板真的来了,感谢感谢!上午我还在发愁呢,后悔昨天不该喝那鱼汤的,早知道都留给我闺女,还好你特意问了我一声。”
姜蘅被说得不自觉笑起来:“哪里,我做生意嘛。”
她将高秀玲要的两条鱼递过去,塑料袋套了两层,里面装了大半袋子水,沉甸甸的,两条鲫鱼在里面不时翻腾一下,拍打着袋子啪啪作响,依旧活力十足。
姜蘅提醒道:“鱼在这里了,你们要是不直接吃,这水别倒了,直接用这水养着,应该能活两天。”
高秀玲连连点头:“好好,老板考虑周到。”
她懂,这应该是原本就养鱼的水,鱼也能多活两天,不过难怪这鱼卖这么贵,养鱼的水都这么清澈诶!
又说了好些感谢,这才美滋滋将袋子挂在电动车上,小心的开回去。
姜蘅感叹。
瞧这情绪价值。
摆摊正好能面对面看见这些反馈。
挺好的。
反正都随心所欲摆摊了,那就无所谓请不请人了,忙起来就不摆摊,有空再卖,反正她都是有什么卖什么的。
这么一想,浑身通达。
——
姜蘅跟宋茗打了个招呼,开开心心走了。
离开县城之前,先去银行取钱,要给沈丽他们发工资,最方便的还是现金。
回到家,第一时间计算今天的收入。
叶随的还没兑现,不算,今天六位预定的客人加上宋茗和高秀玲的订单,一共收入5550元,而今天的支出是一千块的人工费,姜芃的就不给了。
她明显只是因为姐妹这个关系以及两人的人情往来主动过来帮忙的,算钱有些不好。
到时候多给她带点蘑菇和桑葚以及剩下的几条鱼回去,不让她吃亏就行。
也就是净收入四千五!
看着可真喜人。
算出最后数字的姜蘅感叹一声,拿着钱去了田地那边。
现在差不多六点半,两亩地的草籽也撒得差不多了。
姜长海第一时间发现她的到来,高兴道:“这么快卖完了呀?”
姜蘅没解释自己今天只是送个货,笑着点头:“对,你们速度好快,这都快搞完了。”
姜长海:“哈哈,还行还行,就是中午耽搁了一会儿,对了,小蘅,你把水管接上,我们正好帮你把水浇了?”
“对,家里有水泵不?”姜国夏也问一声:“要是没有,我回家给你拿。”
姜蘅赶紧道:“不用不用,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雨,还是等雨水吧,要是不够,明天我买的水泵也到了。”
“哎哟,这么巧啊?”沈丽惊讶,擦擦手,拿出手机看。
“没有呀?”姜芃先一步看到,有些疑惑:“说是多云,倒是没说下雨。”
姜蘅肯定道:“说了的,不过你知道天气预报现在是时不时变一下,可能现在又变了,要是能有雨水还是等雨水吧,明天傍晚还不下雨,就用水管自己灌。”
她这么说也有道理。
雨水还是更养植物一点。
几人便点头,干了一天,确实累了,便也不坚持。
刚好说话间,最后一点地方都洒到了,几人又仔仔细细检查一下,将剩下的一点草籽也都补上去,确认每一块地都分布还算均匀,便拍拍手收工了。
姜蘅等他们处理完了,过去发工资。
好奇怪。
给长辈发工资。
几人大概也觉得奇怪,接的时候都有些别扭,陈阿英还不想要,被姜蘅劝了两句才收下,拿到钱,这几人的态度又很相似,宝贝似的摸了摸,然后卷起来放兜里。
姜蘅挽着姜芃的手:“姐,你就没有了,但有别的,蘑菇要不要?还有鱼,都准备好了!”
“要!哪能不要?!那我可占便宜了!”姜芃也高高兴兴点头。
回去路上,姜蘅就拉着她进屋,将准备好的蘑菇和鱼、还有桑椹都递过去,顺便给三家也一家一条鱼、一斤桑椹,这一天的忙碌,表面上就结束了!
实际上天黑之后,十一点钟左右,姜蘅爬起来施展了一次大范围降雨。
都是普通的雨水,对灵力要求不高。
之前她最多能将方圆两百米囊括在内,现在到了炼气二层,方圆一公里都能包括在内,这场雨也顺利下了半个小时,将白日里刚种过的土地浇透了,埋在土里的种子也被雨水浸润。
随后又重新打坐修炼,运行一周天后,丹田里重新充满了灵力,又单独给自家那五亩五分地降了三十秒的灵雨。
其他同样没注意这汤的客人闻言也都纷纷过去盛,一边喝一边夸:“味道真不错!”
“可惜我都吃饱了,明天再来多喝点,这汤真不错。”
老板听着,笑眯了眼。
这不是看着周围一个二个都被蘑菇吸引了,他也跟着买了点试一下吗?昨天就买了几十块的煮了个例汤,晚上生意就很不错,别说,那汤里加了蘑菇煮,看着还是清清淡淡,香味却是真的吸引人。
可惜他舍不得放太多,只能多加水,味道稀释了很多。
但也很不错了,喝过的客人都喜欢。
不都说免费的还要啥自行车?
反正昨晚他回本了,还多赚了不少。
因此今天他特意定了五百块钱的,炒菜也安排上。
*
店里的热闹,姜蘅并未多看,送了货立马去下一家。
面馆反而这会儿没什么生意,老板夫妻俩笑容也很灿烂,直说粉面今天早上都卖完了,就等着她的鸡枞菌来,他们俩熬了鸡枞油就能回去休息了。
姜蘅也很高兴,大家一起赚钱!
送货的一共六家。
全部送完,又回到摆摊的地方,已经提前给高秀玲发了消息,让她过来拿鱼,顺便将宋茗的两条鱼和她买的蘑菇也送过去,今天宋茗蘑菇买了七百块钱的,又一次将她挑出来品相不好的包圆了。
以及一条鲤鱼和一条草鱼,主要是听说姜蘅吃的炸鱼块特别好吃,她也馋了。
草鱼个头大,尤其她要的这个,快四斤了,刚好可以一部分做鱼丸,一部分做炸鱼,一鱼两吃。
这话又提醒了姜蘅。
明天就做鱼丸吃!
她自己还养着两条之前没人要的大草鱼呢,这两天被灵水养着,不时丢一点菜叶子进去,倒也没怎么瘦,但再过两天就不确定了,先吃了。
宋茗看她车篓子里只剩下两条鱼了,好奇问:“那你明天来不来摆摊?”
姜蘅:“不确定,到时候看看。”
宋茗羡慕:“你可真随心所欲。”
姜蘅笑了:“摆摊嘛,不就是图个随心所欲?”
宋茗哽住,是这样吗?
那她勤勤恳恳每天除非下雨否则几乎全勤算什么?算她习惯了牛马生活嘛?!
倒是姜蘅说完,也愣了一下。
前两天还想着要是能找个人接替自己摆摊,就能放手专门做别的事,但现在这么随口一说,反而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摆摊挺好玩的。
姜蘅从来都不是个热络的性子,尤其穿越之前,为了还债,更是沉闷,没什么好朋友,跟谁关系都淡淡的,维护关系需要金钱,而恰好她最缺钱,欠债的感受,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却觉得寝食难安,姜蘅恰好就是后者,所以她拼了命的努力,就是想提前还清。
别看现在姜芃跟她关系还挺不错,可她在京市上班时,两人也就是朋友圈点赞之交。
除了年龄差距有些大,压根不是一起长大的,再就是她性子沉闷,距离也远,大学还好,毕业后再没回村子,自然也没什么联系。
但穿越一场,姜蘅性格开朗了许多,摆摊后更是对谁都笑呵呵的,大部分客人主动搭话,她也都会回两句,说的话比平时多多了。
跟姜芃也能聊得起来了。
而且摆摊嘛,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自己当老板,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在家休息。
没必要给自己设规矩。
也是一种不错的娱乐。
尤其——
“老板!”惊喜的喊声隔老远就响起。
姜蘅闻声看去,就见一个熟悉的客人一脸惊喜的过来:“老板,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姜蘅:“……”
心虚。
但被这么惦记着,还是有些开心的。
她眼神飘移了一瞬:“本来是不来的,家里的活没让我干多少,就过来送送货。”说着拿出手机,问道:“你要不要加个微信?有机会可以直接预定,送货到家。”
客人刚发现车篓子里好像没货失望,闻言立马被调转了心思,拿出手机:“好呀好呀,来加一个,老板,你有没有群?到时候也可以加更多人,方便管理。”
姜蘅心头微动:“还没,到时候我弄一个。”
客人加了微信,也没多待,本来就不是来买菜的,说了一声走了。
她刚走,高秀玲乐颠颠的过来,笑容灿烂:“哎呀,老板真的来了,感谢感谢!上午我还在发愁呢,后悔昨天不该喝那鱼汤的,早知道都留给我闺女,还好你特意问了我一声。”
姜蘅被说得不自觉笑起来:“哪里,我做生意嘛。”
她将高秀玲要的两条鱼递过去,塑料袋套了两层,里面装了大半袋子水,沉甸甸的,两条鲫鱼在里面不时翻腾一下,拍打着袋子啪啪作响,依旧活力十足。
姜蘅提醒道:“鱼在这里了,你们要是不直接吃,这水别倒了,直接用这水养着,应该能活两天。”
高秀玲连连点头:“好好,老板考虑周到。”
她懂,这应该是原本就养鱼的水,鱼也能多活两天,不过难怪这鱼卖这么贵,养鱼的水都这么清澈诶!
又说了好些感谢,这才美滋滋将袋子挂在电动车上,小心的开回去。
姜蘅感叹。
瞧这情绪价值。
摆摊正好能面对面看见这些反馈。
挺好的。
反正都随心所欲摆摊了,那就无所谓请不请人了,忙起来就不摆摊,有空再卖,反正她都是有什么卖什么的。
这么一想,浑身通达。
——
姜蘅跟宋茗打了个招呼,开开心心走了。
离开县城之前,先去银行取钱,要给沈丽他们发工资,最方便的还是现金。
回到家,第一时间计算今天的收入。
叶随的还没兑现,不算,今天六位预定的客人加上宋茗和高秀玲的订单,一共收入5550元,而今天的支出是一千块的人工费,姜芃的就不给了。
她明显只是因为姐妹这个关系以及两人的人情往来主动过来帮忙的,算钱有些不好。
到时候多给她带点蘑菇和桑葚以及剩下的几条鱼回去,不让她吃亏就行。
也就是净收入四千五!
看着可真喜人。
算出最后数字的姜蘅感叹一声,拿着钱去了田地那边。
现在差不多六点半,两亩地的草籽也撒得差不多了。
姜长海第一时间发现她的到来,高兴道:“这么快卖完了呀?”
姜蘅没解释自己今天只是送个货,笑着点头:“对,你们速度好快,这都快搞完了。”
姜长海:“哈哈,还行还行,就是中午耽搁了一会儿,对了,小蘅,你把水管接上,我们正好帮你把水浇了?”
“对,家里有水泵不?”姜国夏也问一声:“要是没有,我回家给你拿。”
姜蘅赶紧道:“不用不用,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雨,还是等雨水吧,要是不够,明天我买的水泵也到了。”
“哎哟,这么巧啊?”沈丽惊讶,擦擦手,拿出手机看。
“没有呀?”姜芃先一步看到,有些疑惑:“说是多云,倒是没说下雨。”
姜蘅肯定道:“说了的,不过你知道天气预报现在是时不时变一下,可能现在又变了,要是能有雨水还是等雨水吧,明天傍晚还不下雨,就用水管自己灌。”
她这么说也有道理。
雨水还是更养植物一点。
几人便点头,干了一天,确实累了,便也不坚持。
刚好说话间,最后一点地方都洒到了,几人又仔仔细细检查一下,将剩下的一点草籽也都补上去,确认每一块地都分布还算均匀,便拍拍手收工了。
姜蘅等他们处理完了,过去发工资。
好奇怪。
给长辈发工资。
几人大概也觉得奇怪,接的时候都有些别扭,陈阿英还不想要,被姜蘅劝了两句才收下,拿到钱,这几人的态度又很相似,宝贝似的摸了摸,然后卷起来放兜里。
姜蘅挽着姜芃的手:“姐,你就没有了,但有别的,蘑菇要不要?还有鱼,都准备好了!”
“要!哪能不要?!那我可占便宜了!”姜芃也高高兴兴点头。
回去路上,姜蘅就拉着她进屋,将准备好的蘑菇和鱼、还有桑椹都递过去,顺便给三家也一家一条鱼、一斤桑椹,这一天的忙碌,表面上就结束了!
实际上天黑之后,十一点钟左右,姜蘅爬起来施展了一次大范围降雨。
都是普通的雨水,对灵力要求不高。
之前她最多能将方圆两百米囊括在内,现在到了炼气二层,方圆一公里都能包括在内,这场雨也顺利下了半个小时,将白日里刚种过的土地浇透了,埋在土里的种子也被雨水浸润。
随后又重新打坐修炼,运行一周天后,丹田里重新充满了灵力,又单独给自家那五亩五分地降了三十秒的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