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服徭役就得去了半条命。
  但是花钱雇工,这钱又从哪里来?
  段文接过了话茬,“从年初起,君同志就给了我几张赚钱的方子,这大半年过去了,收获颇丰。”
  造纸,玻璃。
  这算两个大头。
  他们自己造水泥卖给民间,价格很便宜,算是一个内政财务收支平衡,能有钱去做一些与百姓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了。
  能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
  后续要再修路,甚至是做水泥生意,还是得招人,他们边城的要招,既然要带着临近的几个州府致富,那临近的州府也得招一部分。
  几个老知府听得认真入神。
  但是他们也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再则,这钱也不可能全让边城这边出了。
  要他们拿钱出来,难啊。
  他们可没有君秋澜的赚钱配方的支持。
  他们临近的这几个州府,跟从前的边城一样穷。
  孔盛摆摆手,“几位同志,莫要慌张,且听我慢慢跟你们道来。”
  君秋澜又看了一眼时间,跟父亲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不能再耽搁了,得回去练舞练腹肌了。
  君郁会意:“既白还要找苏先生商量一些事情,就先去忙吧,剩下的事情,我与几位同志一起商量就好。”
  眼见着君秋澜要走,陶隐坐不住了。
  “不知这粮食?”
  这才是他们来的主要目的啊。
  朝廷的赈灾粮食没影,他们手里的红薯也不够,地里粮食歉收。
  等秋收,按照常规,都还得要交税。
  如果不把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今年冬天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饿死冻死。
  到时候百姓都饿死冻死了,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造反?
  君秋澜笑了笑:“几位前辈也莫慌,我父亲这边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
  他们现在手里的红薯,必然是不可能送出去的。
  都是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家每户分了之后,也不剩什么了。
  而且,他们当时用了粮食去跟村里换土地,才说动他们去种植红薯。
  红薯收获了,等量还回来,还回来的那部分,是要拉到军营里去的。
  至于那三十万斤的玉米碎,到底能换回来多少粮食,还不一定,而且就算是有,他们也得要时刻准备着跟朝廷起冲突,如果百姓用不上这些粮食了,他们是要把粮食当成储备粮的。
  就这么几句话,就把粮食给了其他州府,他们边城的百姓知道了,恐怕就得闹了。
  他们这里行不通,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歪招。
  好用就行。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君秋澜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剩下的细节都交给了父亲,他甚至都没有回家去进行穿越,直接去了苏长寻家里。
  他给苏长寻打了个眼神,苏长寻明白。
  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事情,令人好奇的同时,也确实是还有一些令人惊恐的。
  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就算是有所猜测,不戳破,保持一个平衡就好。
  反正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像聪明如苏长寻,之前也没猜到正确答案。
  最近苏长寻刚得了个手机,正稀奇着呢。
  这东西暂时也不适合拿出来,主要是价格应该不会太便宜,而且他们短时间内,也无法研究出来。
  而且就算君秋澜拿过来,他们也只有一个看书看视频的功能了,没必要。
  所以苏长寻最近要有事情跟他们商议,都是去了隔壁,平时他都自己悄悄躲在书房里看电子书,看视频。
  学到不少知识呢。
  每当这个时候,他甚至都要把家里的小厮给支开。
  君秋澜今天来的时候,家里是刚好有个人。
  颜宿。
  其他的人,都能给他们安排别的住处,颜宿是苏长寻的侄子,来边城本就是为了照顾表叔,怎么可能会搬出去呢?
  “颜宿啊,你陪我去隔壁吧,你刚才说的问题,也找他们一起商量一下。”苏长寻说:“刚好既白要来我这里看几本书,就不打扰他了。”
  颜宿扶额,表叔这个借口太拙劣了,他甚至都懒得拆穿。
  君秋澜也有几分无奈。
  “多谢苏先生和颜大哥的理解了。”他拱了拱手。
  苏长寻笑了笑,“忙你的去吧。”
  二人并肩去了隔壁,守门的还是刘同。
  君秋澜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刘兄弟,你歇着去吧,只要别让人进书房就行,我这边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刘同笑呵呵的,“没事儿,先生安排我来守门,就是让我歇歇呢,一帮子一起长大的兄弟,结果就我会做饭,正好,我今天负责看门,不用给他们做饭了。”
  君秋澜忍俊不禁。
  刘同又问:“如果君公子有想吃的菜式的话,尽管跟我说,我去做了给您送到门口。”
  君秋澜赶紧摆手:“不必不必,无须打扰,刘兄弟忙自己的就行。”
  刘同点点头,替君秋澜关上了门。
  君秋澜也松了一口气。
  看来,得想办法在城里也弄一套宅子了。
  后续要忙的事情,需要他出面的事情不少,每日进城都需要耽搁不少的时间。
  问题的关键,还是颜景那边,应该马上就要轮到他的戏份了。
  城里有一套宅子也确实是更方便一些,爹娘这边,要是城里的事务太忙,或者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气,也能在城里歇上一晚。
  再则。
  宋庭表兄那边,一直没传消息过来,人也没过来。
  都这么久了,他猜测多半有可能是带上外祖父他们一家一起过来了。
  到时候还是得给外祖父他们一家安排住处。
  总不能真的都挤在一起住吧。
  从前宋庭他们跑商,都是一帮糙汉子,好几个人挤一张大炕,问题也不大。
  但是外祖父那边还有两个舅舅,舅舅下面还有表弟表妹。
  君秋澜在打车去剧组的路上,都还在琢磨这个问题。
  凤城也下雨了,好大的雨,君秋澜无心观察。
  是直接买个大宅子?还是分两家或者三家?
  外祖父他们一家,一直也没分家,从前在京城里,宋宅的规格并不算差,住了几十个伺候的丫鬟婆子小厮家丁,家里都还挺宽敞的。
  还是今晚回去跟爹娘商量一下再说吧。
  君秋澜脑子带着问题走进了练舞室,一抬眸,看见的就是颜景。
  糟糕,偷懒被抓了个现行。
  君秋澜稍微有点儿尴尬。
  “今天你没去导戏吗?”
  颜景挑眉:“下雨,今天安排的戏份是室外的,临时取消了,安排了两场不重要的戏份,交给丁楚了。”
  他看着君秋澜:“我就想着,过来看看我的重要角色锻炼成果如何了,结果偷懒呢?嗯?”
  语气中轻飘飘的,带着几分揶揄。
  君秋澜不太自在,“我老师那边有事情,我过去帮了个忙。”
  算是解释了。
  颜景点点头,本来也没有真的责怪君秋澜。
  嫂子几乎每天都会给他报备君秋澜的练习程度,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今天也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过来看看了。
  没见到人,他就猜到君秋澜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去办了,毕竟君秋澜一直都是十分守时的。
  他问:“砚耕先生那边的事情解决了?需要帮忙吗?”
  君秋澜:“不必,一点儿小事情,都弄好了。”
  颜景颔首,“那你练舞吧,我先看看,等会儿也还得回剧组去。”
  丁楚的能力是有的,但是人类的审美是有差异的,他也得回去盯一下看看。
  今天也算是忙里偷闲了。
  君秋澜不知道为什么,又开始不自在了。
  明明他学跳舞的时候,颜景也没少过来监督他,那时候他都习惯了,现在突然又别扭起来了。
  忽而,君秋澜反应过来,别扭的不是颜景来看他练舞练腹肌,是他的性格在别扭。
  君秋澜打开了练舞室的音响,闭了闭眼,开始沉浸在自己的练习当中,就当颜景是一尊雕塑。
  颜景越是看,就越是满意。
  不愧是他一眼就看中的演员。
  二十来岁学跳舞,其实已经有些晚了,但是君秋澜的表现并不比专业舞蹈生差。
  当初写出这个剧情的时候,他和丁楚汤研都讨论过,要想尽善尽美,恐怕得找一个专业的舞蹈出身的演员了。
  但他觉得,专业的舞蹈生,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了,专业性质过关,却也多了几分匠气。
  电影中的角色设定,一位身份贵重的公子沦落风尘,那么,他就应该是在落难之后才学的跳舞。
  要技惊全场,却也不能全是匠心。
  要保留的就是那几分初学者的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