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李用和看着外甥这副孩子气的模样, 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而皇帝看着舅舅望着自己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红晕,下意识的找了个借口:今年宫中的蜜饯倒是做的极好, 舅舅要不要尝尝?
  李用和自然不会戳破外甥脸面,便也笑着应下了。
  不过等尝了两个蜜饯之后, 李用和发现大外甥倒也没说错, 味道的确不错。
  之后舅甥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李用和便也从殿中退了出来,毕竟他如今虽然很闲, 但是大外甥可是忙得很。
  而皇帝也没留他,只让他去看看太后, 说太后也很关心李璋成婚的事儿。
  **
  太后的确关心得紧,今日竟也起了个大早,一直等着李用和入宫呢。
  等终于听到他从皇帝那儿出来了, 急忙又让人提前准备好他爱吃的点心茶水。
  因此李用和刚一到太后宫门口,便被人迎了进去, 行完礼刚一坐下,茶水点心便流水似的送到了跟前。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 看的李用和也是一愣一愣的。
  太后笑眯眯的看着弟弟,急忙问起了有关于婚礼的事情。
  这个李用和自然不会钓太后的胃口,一五一十都和太后说了。
  太后自然也是很满意这桩婚事的,高氏出身高贵,高家人也算稳当, 再一听婚礼也办的热闹,因此一时间竟也越发满意了。
  等听完之后,她笑着道:璋儿是个有出息的,如今既已成了婚,便也该寻个差事了,日后也能顶立门户。
  李用和听了这话却是摇了摇头:还不急,他虽说成了婚,性子却还不稳,再磨砺几年吧。
  太后对他这个决定却有些不满:再沉稳的孩子,也得一步一步历练出来,哪能日日在家里枯坐,我看你也是糊涂了,璋儿可是你的长子,怎么能耽误他的前程?
  李用和听到这话只是苦笑:姐姐,难道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封官做宰吗?这世上又哪里会有不期盼儿孙成器的人呢?只是如今皇帝刚刚亲政,我们家又在风口浪尖之上,人都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磨一磨那孩子的性子,对他日后自有好处。
  太后看着弟弟这番动情言语,最终也只叹了口气:你自来是个有主意的,既然你觉得如此更好,那我也不再多言了,只是你可不许学那些腐儒,为了什么名声,生生坏了孩子的前程。
  李用和急忙点头:姐姐放心便是。
  等说完了李家的事儿,太后又和李用和说起了宫里的情况。
  皇帝和皇后之间的关系越发疏远了,前几日竟是又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皇帝因此生了好大的气,这都好几日没来后宫了。
  太后说起这事儿就长吁短叹,在她看来,不管是皇帝也好,皇后也好,都是好孩子,怎么就处不到一块去呢?
  李用和听着这话也不由皱起了眉,难道这两口子过不下去这件事真的是无法逆转的事情吗?
  其实这也很容易就能想得明白,郭皇后再好,她也是刘娥选进宫的,天生就贴上了刘娥的标签,而皇帝不管面上对于刘娥表现的多么恭敬和感激,但是心里对她肯定是厌恶防备更多一些的。
  更何况所谓的政治斗争,原本就是十分残酷的存在,别说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了,哪怕是亲母子,只怕也免不了刀兵相见。
  郭皇后身为刘后一党,若是她是个温顺恭谨之人,且不掺和政治,或许也就罢了。
  只是可惜,郭后并非这样的人,她性格张扬,对于政治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于与如今的吕相公还有几分私怨。
  那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收场。
  李用和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这样的女子或许到了现代会有所作为,可惜这是古代,而且面对的还是一个刚刚才从后宫女子手中夺过权力的帝王,如此局面,也只能哀之叹之。
  太后感叹了几声,便也放下了,她虽然不懂政治,但是却有一种小动物似得敏锐直觉,知道什么能掺和,什么不能掺和。
  因此她很快转移话题说起了别的:前几日皇帝到我跟前说,说是过几日要拣选一二女子入宫,让我帮着掌眼,我也实在不知这些孩子的底细,你帮我在宫外打听打听。
  李用和一听这话,心下立刻明白,这怕不是要开始选新皇后了。
  想到这儿李用和皱了皱眉,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吧
  不过想着如今皇帝对于皇后的厌恶,李用和到底也没多说,只点了点头,心里的情绪到底沉郁了几分。
  李太后这边倒还没有想的这么深,只当是儿子后宫里要添人了,见着弟弟应了,便让人将一个名单递给了李用和。
  李用和拿过名单,只随便扫了一眼,便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鲁国公曹彬之孙女曹氏。
  李用和沉默片刻,这位就是那个后世有名的曹皇后吗?
  这个想法只是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很快又压了下去,他将名单收好,对着姐姐道:这次选人入宫,便由着皇上的喜好吧,姐姐千万莫要多言。
  历史上宋仁宗娶这位曹皇后就娶得不情不愿,最后还搞出什么生死两皇后的事儿,也不知毁了几个人的人生。
  李太后听了这话,也是立刻点头:这我自然知道,如今托付给你,不过也是打听打听品性罢了。
  李用和知道姐姐性格,倒也不担心姐姐和外甥顶牛,刚刚那句话也不过是提醒一句罢了,不过这一世,也不知道这位曹皇后还能不能入宫。
  姐弟俩又说了会儿话,李用和便也告辞离开了。
  他一出宫,便先回了家。
  这些名单上的人,他除了那个曹氏还能猜测两分,剩下的一个都不认识,还是得先请教一下瑶娘才行。
  而他这会儿回来,瑶娘也正好闲着,正坐在窗下做针线,看见他急头白脸的进来,急忙起身迎了过来,一边让人去端茶,一边用帕子给他擦汗。
  怎么这会儿回来了,看你这一头一脸的汗。瑶娘嗔怪道。
  李用和接过瑶娘手里的帕子,一边自己擦汗,一边笑道:因着有些事儿要和你商量,这才疾走了两步。
  说完他又从袖子里掏出那份名单,递给瑶娘:你看看,这上头的人你有认识的吗?
  瑶娘有些疑惑的接了过来,心说外头的事儿自己怎么会知道,但是等一看见名单上的人,她心里便明白了八分。
  这上面可都是高门贵女,难道说官家要选人吗?
  瑶娘是知道丈夫今儿必会入宫的,如今又有这么一张写* 满了高门贵女的单子,她自然也能猜出其中道理。
  李用和苦笑一声:正是如此,太后托我在外头打听,我也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先来问问娘子了。
  瑶娘听了这话,只是抿唇一笑:既然郎君如此信任妾身,那妾身自然不敢辜负郎君之心。
  说完她又仔细看了看名单,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指着一个名字道:旁的也就罢了,怎么这个人郎君竟也忘了。
  李用和有些疑惑,他不记得这里面有自家的熟人啊,这般想着,他有些好奇的凑了过去,却发现瑶娘指着的名字,正是那个曹氏。
  李用和有些惊异的看向瑶娘:这人你认识?
  瑶娘嗔怪般看了李用和一眼:郎君真是贵人多忘事,之前我不是与郎君说过吗?咱们与高家议亲的时候,我与高家的三夫人交好,那位三夫人就姓曹,而这个曹氏,想必就是那位夫人的侄女。
  李用和一听这话,心中这才仿佛恍然大悟一般,记起了这一茬。
  同时心里也有些惊异,自己家竟然和曹家还有这点拐弯抹角的亲戚。
  他急忙问道:那你可见过这位曹氏?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种后世有名的人,李用和心里还是有点好奇的。
  瑶娘仔细思索了一番,许久才有些不确定的道:当是见过几面的,璋儿和高氏成婚那天,她该是跟着家里人来吃过酒席的,我记着,是个极规矩沉稳的孩子,话不多,很是稳重,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