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瑶娘被他这么一拉扯,脸上也有些发烫,本想着挣扎一二,却只觉得手脚发软,一时竟也挣扎不开。
夫妻俩就在这拉拉扯扯之间,到底是熄灯歇息了。
**
第二日一早,李用和起床起的艰难,宿醉的恶果总算是显现出来了,李用和只觉头疼欲裂,嘴里也是干涩不已,喊人进来要了一杯温水,用过之后这才觉得舒服了一些。
不过等到洗漱完,也不及用早膳,便协同瑶娘一起去了正堂。
为的不是别的,自然是今早要喝新人的敬茶。
夫妻二人今日都穿了新衫,瑶娘气色不错,穿着这新衣裳越发显得容色清丽,至于李用和,等待洗漱之后,也清爽了不少,夫妻俩携手入了正厅,到的时候,李珣已经到了。
他少年心性,昨日兄长成婚的时候就新鲜的不成,今儿听说新人敬茶,竟也念着要看热闹,起的比往常都早。
见着父亲母亲出来,李珣笑着给二人行礼。
李用和看着这个小儿子,也是欢喜,招手叫过来问了两句衣食起居,那自然是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又问了几句读书的情况,见他也是言之有物,心里便放心了。
正在这个当口,外头有人传话,新人到了。
屋里人这才都各自坐定,李珣伸长了脖子等着哥哥嫂嫂进来。
没一会儿,便见李璋和新妇高氏从外头走了进来。
高氏略落后李璋半步,身形苗条纤细,两人都是一身红色衣衫,穿着十分鲜亮,不过比衣裳更鲜亮的却是二人脸上的表情,似带着羞涩,又带着一丝欢喜,尤其是走在前头的李璋,平日里还觉得稳重,今日看着却是活脱脱一个愣头青。
反倒是高氏形容更得宜一些,只是当她眼神扫过李璋之时,还是会忍不住露出一丝温柔。
两人一进门,先是行了一礼,然后便有人拿了蒲团上来,两人又郑重行了叩拜大礼。
李用和和瑶娘夫妇自然不会为难两个孩子,等喝了新人茶,便立刻叫了起,同时也将给新人的礼物送了出去。
李用和身为公公,送的都是实在东西,给儿子的是一方印章,如今他成婚了,可以支配的资源自然也要比之前要多一些,而这枚印章就是凭信。
给媳妇的,则是一对精心打制的玉佩,上面有不少寓意吉祥的花纹,也算是讨个好彩头。
至于瑶娘这边,就比李用和细腻多了,她将自己佩戴多年十分喜欢的一对玉镯子送给了高氏,不仅如此,还送了一套首饰,这也是特意为高氏打的。
高氏也从这些礼物中,看出了婆家对自己的看重,心里也不免感动,真心实意的谢过了两人,这才让人接下。
等到拜完了公婆,之后便是认人环节了。
李家人口简单,其实要认的也就一个李珣。
但是即便如此,高氏也没有随意糊弄,等李珣给自己行完礼,叫了嫂子之后,她便将一套准备好的文房四宝送给了李珣。
李用和是识货的,一眼就看出了这套东西的珍贵,忍不住笑道:这样好的东西,给他可是白瞎了。
高氏却只是一笑:我在家的时候,就听父兄说过,小叔读书十分有灵性,这套东西给了小叔才是它的福气。
倒是很会说话的一个人,李用和也只是一笑置之。
倒是一旁的瑶娘拉住了高氏的手,柔声道:咱们家里人口简单,规矩也小,如今我年纪大了,只怕不能面面俱到,以后璋哥儿房里的事儿,就由你来管吧,待会儿我让人将账本送过去,这日后,你们小夫妻房里的事儿,你自己做主便是。
高氏一听这话,倒是一惊,还从未听说过,嫁进门第一日就管家的事情呢,她的这位婆母未免也太宽和些了吧。
但是瑶娘却不等她拒绝,直接道:你也心疼心疼我,我如今,可是不想再管这些皮小子了。
高氏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也只能被瑶娘转移话题,拉着去了花厅用膳。
其实平日里李家用膳都是在正房,但是今日因为新人见礼的事儿,到底将饭摆在了花厅,他们一进去,就见饭菜已经上了桌,原本一家人就这么几个,也就不分什么男女桌了,坐下一起用膳便是。
这顿饭还算吃的愉悦,瑶娘是个细心的人,早早就着人打听了儿媳妇的喜好,因此高氏吃着饭竟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只是在落座的时候,高氏原本要起来站规矩,被瑶娘给拒绝了:都是一大家子的人,何必如此生疏呢?再说了,这么多侍女伺候,也没有让儿媳妇站着伺候的道理,你坐下便是。
高氏心中越发触动了,她虽然也是头一次出嫁,但是自家家里的嫂嫂进门如何,自己亲近的闺中密友出嫁了如何,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就这么多前车之鉴,也从未见过如此宽厚的人家。
她思索半天,也只能认为是,这位李家大娘子,只怕是因为进门时就没有被婆婆磋磨过,这才如此和气的对待儿媳妇。
想到这儿,她倒是有些庆幸了,能遇到如此宽厚的婆婆,真是万中无一。
一家人用完膳,李用和便领着新人去了祠堂,当着众人面,给新妇上了族谱。
这也是成婚的标准流程,不过在很多人家,都是成婚一两年或者生下孩子之后才给上,李用和懒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而且李家本就是泥腿子出身,没那么大的规矩,自然用不着顾虑这些。
高氏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在族谱上,心中竟也踏实了几分,她突然觉得,自己即使是出嫁,日子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
**
这次成婚李璋得了三日的假期,李用和作为父亲也得了一日假期,正是昨日成婚那天。
今日给儿媳妇上完族谱,李用和便也老老实实的去上朝办公了。
这一日并非朝议之日,因此李用和直接去了自己办公的衙门,结果凳子还没坐热,便被皇帝传召。
李用和猜想皇帝也想知道昨日成婚的情况,虽然昨日皇帝也曾送来贺礼,但是到底没有亲至,他又看重母家,肯定也是操心的。
因此李用和一边往皇帝的殿中赶路,一边也在心中打腹稿。
等到了地方,皇帝果然问起了昨日成婚的情形。
李用和自然一五一十的说了,皇帝听了也是觉得欢喜,笑着道:如今表弟成婚,也算是大人了,该给他请个差事才是。
李用和一听这个,却只是摇头:承蒙圣上看重,只是这孩子虽则成了婚,却还是孩子心性,还是得再磨炼几年才成。
皇帝笑着摇头:舅舅高风亮节,总不能耽误了表弟的前程。
李用和也只能苦笑:圣上谬赞,臣这话却也是真心实意,璋儿他自打出生起,便是在这汴京城里打转,平日里也只是读书习字,未经过什么事,如今更是因为圣上恩泽,才有了这般体面,臣还请官家且观一观他的德行,再做定夺。
李用和深知如今李家面对的局势,说一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为过,而对于如此处境,冷一冷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他也不敢确定,若是真把这一出戏唱到了高潮,家里的人还能不能保持初心,对于李家的未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皇帝在听了这番话之后,竟也露出了深思的模样,许久点了点头:舅舅考虑周全,如此,就按照舅舅的意思来做吧。
李用和立刻行礼:臣多谢皇上成全。
舅甥俩说完家事,一旁的宦官也瞅准时机,端了药上来,恭敬道:官家,该喝药了。
李用和见此,有些惊讶,忍不住看了一眼宦官手中的药。
而皇帝看着有些尴尬,干笑了几声敷衍道:前几日舅舅寻得的医者果然有几分本事,不过入宫几日,便给朕开了补药,我喝了几日,竟也觉得身上舒坦了几分。
李用和一听这话,便知道之前的谋划成了,便也不再去戳大外甥的痛处,笑着道:既如此,倒也是他们的福分了。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7章 帝后
皇帝皱着眉将药一口气喝完, 等喝完之后,也不等宫人说话,自己便立刻拿了一块蜜饯塞进了嘴里。
夫妻俩就在这拉拉扯扯之间,到底是熄灯歇息了。
**
第二日一早,李用和起床起的艰难,宿醉的恶果总算是显现出来了,李用和只觉头疼欲裂,嘴里也是干涩不已,喊人进来要了一杯温水,用过之后这才觉得舒服了一些。
不过等到洗漱完,也不及用早膳,便协同瑶娘一起去了正堂。
为的不是别的,自然是今早要喝新人的敬茶。
夫妻二人今日都穿了新衫,瑶娘气色不错,穿着这新衣裳越发显得容色清丽,至于李用和,等待洗漱之后,也清爽了不少,夫妻俩携手入了正厅,到的时候,李珣已经到了。
他少年心性,昨日兄长成婚的时候就新鲜的不成,今儿听说新人敬茶,竟也念着要看热闹,起的比往常都早。
见着父亲母亲出来,李珣笑着给二人行礼。
李用和看着这个小儿子,也是欢喜,招手叫过来问了两句衣食起居,那自然是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又问了几句读书的情况,见他也是言之有物,心里便放心了。
正在这个当口,外头有人传话,新人到了。
屋里人这才都各自坐定,李珣伸长了脖子等着哥哥嫂嫂进来。
没一会儿,便见李璋和新妇高氏从外头走了进来。
高氏略落后李璋半步,身形苗条纤细,两人都是一身红色衣衫,穿着十分鲜亮,不过比衣裳更鲜亮的却是二人脸上的表情,似带着羞涩,又带着一丝欢喜,尤其是走在前头的李璋,平日里还觉得稳重,今日看着却是活脱脱一个愣头青。
反倒是高氏形容更得宜一些,只是当她眼神扫过李璋之时,还是会忍不住露出一丝温柔。
两人一进门,先是行了一礼,然后便有人拿了蒲团上来,两人又郑重行了叩拜大礼。
李用和和瑶娘夫妇自然不会为难两个孩子,等喝了新人茶,便立刻叫了起,同时也将给新人的礼物送了出去。
李用和身为公公,送的都是实在东西,给儿子的是一方印章,如今他成婚了,可以支配的资源自然也要比之前要多一些,而这枚印章就是凭信。
给媳妇的,则是一对精心打制的玉佩,上面有不少寓意吉祥的花纹,也算是讨个好彩头。
至于瑶娘这边,就比李用和细腻多了,她将自己佩戴多年十分喜欢的一对玉镯子送给了高氏,不仅如此,还送了一套首饰,这也是特意为高氏打的。
高氏也从这些礼物中,看出了婆家对自己的看重,心里也不免感动,真心实意的谢过了两人,这才让人接下。
等到拜完了公婆,之后便是认人环节了。
李家人口简单,其实要认的也就一个李珣。
但是即便如此,高氏也没有随意糊弄,等李珣给自己行完礼,叫了嫂子之后,她便将一套准备好的文房四宝送给了李珣。
李用和是识货的,一眼就看出了这套东西的珍贵,忍不住笑道:这样好的东西,给他可是白瞎了。
高氏却只是一笑:我在家的时候,就听父兄说过,小叔读书十分有灵性,这套东西给了小叔才是它的福气。
倒是很会说话的一个人,李用和也只是一笑置之。
倒是一旁的瑶娘拉住了高氏的手,柔声道:咱们家里人口简单,规矩也小,如今我年纪大了,只怕不能面面俱到,以后璋哥儿房里的事儿,就由你来管吧,待会儿我让人将账本送过去,这日后,你们小夫妻房里的事儿,你自己做主便是。
高氏一听这话,倒是一惊,还从未听说过,嫁进门第一日就管家的事情呢,她的这位婆母未免也太宽和些了吧。
但是瑶娘却不等她拒绝,直接道:你也心疼心疼我,我如今,可是不想再管这些皮小子了。
高氏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也只能被瑶娘转移话题,拉着去了花厅用膳。
其实平日里李家用膳都是在正房,但是今日因为新人见礼的事儿,到底将饭摆在了花厅,他们一进去,就见饭菜已经上了桌,原本一家人就这么几个,也就不分什么男女桌了,坐下一起用膳便是。
这顿饭还算吃的愉悦,瑶娘是个细心的人,早早就着人打听了儿媳妇的喜好,因此高氏吃着饭竟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只是在落座的时候,高氏原本要起来站规矩,被瑶娘给拒绝了:都是一大家子的人,何必如此生疏呢?再说了,这么多侍女伺候,也没有让儿媳妇站着伺候的道理,你坐下便是。
高氏心中越发触动了,她虽然也是头一次出嫁,但是自家家里的嫂嫂进门如何,自己亲近的闺中密友出嫁了如何,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就这么多前车之鉴,也从未见过如此宽厚的人家。
她思索半天,也只能认为是,这位李家大娘子,只怕是因为进门时就没有被婆婆磋磨过,这才如此和气的对待儿媳妇。
想到这儿,她倒是有些庆幸了,能遇到如此宽厚的婆婆,真是万中无一。
一家人用完膳,李用和便领着新人去了祠堂,当着众人面,给新妇上了族谱。
这也是成婚的标准流程,不过在很多人家,都是成婚一两年或者生下孩子之后才给上,李用和懒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而且李家本就是泥腿子出身,没那么大的规矩,自然用不着顾虑这些。
高氏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在族谱上,心中竟也踏实了几分,她突然觉得,自己即使是出嫁,日子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
**
这次成婚李璋得了三日的假期,李用和作为父亲也得了一日假期,正是昨日成婚那天。
今日给儿媳妇上完族谱,李用和便也老老实实的去上朝办公了。
这一日并非朝议之日,因此李用和直接去了自己办公的衙门,结果凳子还没坐热,便被皇帝传召。
李用和猜想皇帝也想知道昨日成婚的情况,虽然昨日皇帝也曾送来贺礼,但是到底没有亲至,他又看重母家,肯定也是操心的。
因此李用和一边往皇帝的殿中赶路,一边也在心中打腹稿。
等到了地方,皇帝果然问起了昨日成婚的情形。
李用和自然一五一十的说了,皇帝听了也是觉得欢喜,笑着道:如今表弟成婚,也算是大人了,该给他请个差事才是。
李用和一听这个,却只是摇头:承蒙圣上看重,只是这孩子虽则成了婚,却还是孩子心性,还是得再磨炼几年才成。
皇帝笑着摇头:舅舅高风亮节,总不能耽误了表弟的前程。
李用和也只能苦笑:圣上谬赞,臣这话却也是真心实意,璋儿他自打出生起,便是在这汴京城里打转,平日里也只是读书习字,未经过什么事,如今更是因为圣上恩泽,才有了这般体面,臣还请官家且观一观他的德行,再做定夺。
李用和深知如今李家面对的局势,说一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为过,而对于如此处境,冷一冷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他也不敢确定,若是真把这一出戏唱到了高潮,家里的人还能不能保持初心,对于李家的未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皇帝在听了这番话之后,竟也露出了深思的模样,许久点了点头:舅舅考虑周全,如此,就按照舅舅的意思来做吧。
李用和立刻行礼:臣多谢皇上成全。
舅甥俩说完家事,一旁的宦官也瞅准时机,端了药上来,恭敬道:官家,该喝药了。
李用和见此,有些惊讶,忍不住看了一眼宦官手中的药。
而皇帝看着有些尴尬,干笑了几声敷衍道:前几日舅舅寻得的医者果然有几分本事,不过入宫几日,便给朕开了补药,我喝了几日,竟也觉得身上舒坦了几分。
李用和一听这话,便知道之前的谋划成了,便也不再去戳大外甥的痛处,笑着道:既如此,倒也是他们的福分了。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7章 帝后
皇帝皱着眉将药一口气喝完, 等喝完之后,也不等宫人说话,自己便立刻拿了一块蜜饯塞进了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