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110节
  窦老夫人将她眼底的情绪全都看在眼中,直接便问道:“怎么,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你和你母亲还委屈上了?”
  窦老夫人不说这话还好,一句话落下来,陆丹若就忍不住红了眼圈,很快眼泪簌簌落了下来。
  她终是忍不住问道:“祖母如今为何如此苛责孙女儿和母亲,明明之前还好好的,祖母
  哪怕对母亲有些不满,也不会像现在这般。自打崔氏进门,一切才变了,在祖母眼里,我这个嫡亲的孙女儿竟还比不得崔氏这个才进门不久的孙媳妇吗?您为何这般偏心,不肯派人去岑家接母亲和我,害得外头那么多人看了我和母亲的笑话?是因着我母亲是继室,比不得当初的淑宁长公主身份尊贵,您从一开始便看不上她的出身,而她,这些年又只生了个我这么一个女儿吗?”
  陆丹若眼中满是委屈和控诉,一番话说下来,眼泪不住往下落,越说越不像话。
  孙嬷嬷在一旁听着,心里头也是一惊,尤其见着二姑娘这般怨怼的眼神,更觉着二姑娘去了岑家一趟,愈发不明事理了,竟是不知反思自己,反倒将这一切都推给了老夫人,觉着是老夫人这个当祖母的偏心,这才叫她和岑氏落得如今这般处境。
  如此颠倒黑白不辨是非,哪里像是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大族教养出来的姑娘?
  孙嬷嬷连忙道:“二姑娘慎言,别惹老夫人伤心了,您这些话可叫老夫人寒了心。”
  窦老夫人却是冷冷道:“让她说,我倒要听听,这些年府里将她娇养着长大,我这当长辈的又有哪里对不住她?”
  老夫人叫她说,陆丹若却是愣住了,被吓了一跳。
  老夫人见她不说话,又继续道:“你说我这当祖母的偏心,疼爱崔氏这个孙媳妇胜过你这个孙女儿。可你扪心自问,自打崔氏进门,你闹出多少事情来,你心里头可明白,崔氏不是外人,而是秉之的妻子,是你的嫂嫂。你不将崔氏当一家人,便是不敬秉之这个兄长!”
  “也是,你自小听你母亲撺掇,对秉之除了嫉妒,怕也没什么了。口口声声说是见不得我偏心崔氏,可我看,你是见不得我偏心秉之这个孙儿,更嫉妒秉之是淑宁长公主之子,有宫中的太后和皇上庇护,打一出身份便尊贵,而你,只是继氏所出,又是个姑娘,什么都比不上秉之这个兄长!你见不得秉之和崔氏夫妻和睦,见不得崔氏讨了我的喜欢,所以才不惜国公府的名声闹出那些个事情来!”
  窦老夫人一句句质问堵得陆丹若连话都说不出来,她无处辩解,因为老夫人像是能看清楚她和母亲的所有心思一般,将她看得透透的,叫她狼狈不堪。
  她心里藏着的那些不甘和难堪,还有那些丑陋见不得人的阴暗嫉妒,祖母一早就知道,甚至此时将她这些不堪全都抖露出来,叫孙嬷嬷这样一个下人看了她的笑话。
  陆丹若死死咬着嘴唇,下意识就朝孙嬷嬷看了看,心中的委屈愈发深了。
  窦老夫人见她这副拎不清的样子,脸色也愈发铁青,更对这个孙女儿没了耐性,只挥了挥手道:“罢了,我也不想和你一个小辈计较,你既然回来了,就安安分分当个国公府的姑娘。等嬿丫头和裴安的婚事过去,府里也给你相看一门合适的婚事,姑娘家总要嫁人的,嫁出去换个环境兴许你心里的那点子事情就不是事情了。”
  陆丹若愣住了,没有想到窦老夫人会这样说。
  她以为窦老夫人会质问她和母亲传出来的那些流言蜚语,会警告她不要和陆丹嬿计较,警告她不要再对崔氏这个嫂嫂不敬,对陆秉之心存怨怼,告诉她既然是一家人就要和睦相处。
  可她万万没想到,窦老夫人竟对她这般没耐心,竟说等到陆丹嬿嫁给裴安后,就将她也嫁出去。
  这是觉着她这个孙女儿在府里待着碍眼,所以迫不及待想将她赶出府去吗?
  想到之前在岑家听到几个婆子的议论,又想到今日崔氏和陆秉之都陪在老夫人这里,她一回来,祖母就说要将她嫁出去。
  陆丹若所有情绪都变作了恼怒,她止住了眼泪,目光里带了几分怨怼和犀利,问道:“是不是崔氏和祖母说了什么,崔氏想要将我嫁进岑家,她故意恶心我呢?”
  她这话说出来,不止孙嬷嬷愣在那里,就连窦老夫人都怔愣住,半天都没开口。
  眼前的孙女儿看起来明明还和前些年一样,一样骄纵任性,可却又有些变了,如今的陆丹若身上多了几分偏执,惯会将人往坏处想,觉着人人都要算计她,见不得她好。
  窦老夫人闭了闭眼睛复又睁开,才开口道:“没那回事儿,没人要拿捏你的婚事,你别和你母亲学,成日里就将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你是国公府嫡出的姑娘,该知足该静下心来过日子才是,你这样揣测,哪里有个头,只会移了心性和谁都处不来。”
  窦老夫人这话,是叫陆丹若知道知足,知道反思自己,不要将所有过错都推给旁人。
  陆丹若闻言,却是有些不大信老夫人这话,退一步说,即便崔氏没有撺掇老夫人将她嫁去岑家,府里也不见得会给她找个多好的婚事。
  若是门第比不上定国公府,她不是一辈子都要被堂姐陆丹嬿压了一头。
  更别说,倘若淳安公主一直没有身孕,真将陆丹嬿生下的儿子给过继给长房,记在自己名下了,那定国公府往后什么都是陆丹嬿的,自己那个堂姐才是最风光的,不知要被多少人羡慕。
  到那个时候,她如何能比得上陆丹嬿,哪怕宴席上见了,身份地位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和如今的崔令胭和崔令徽一样,再也扭转不了。
  她心中想什么脸上都表现出来,那点儿心思如何能瞒得住窦老夫人。
  窦老夫人摆了摆手,道:“行了,我也有些乏了,你听进去或是听不进去随你吧,你回你院里歇着吧。”
  陆丹若闻言,瞧着老夫人脸上疏离失望的脸色,张了张嘴还想辩解几句,可在老夫人的目光下却又没说出半个字来,只能满是委屈退了出去。
  等到陆丹若离开后,窦老夫人才失望道:“你瞧瞧她,哪里有半点儿国公府嫡出姑娘该有的样子。崔氏可是她的嫂嫂,哪怕她和崔氏相处不来,也不该如此恶意揣测,将人心想的那般坏,我哪怕对她失望,可我这当祖母难道还能害了她不成?她若嫁进岑家,日子不知过得有多鸡飞狗跳呢,再说她那外祖母和舅母,也不是心思简单的。如今岑家式微,我哪里还会有将她嫁去岑家的心思,她当国公府当我们陆家不要脸面了吗?”
  她不怕小辈们做错事,就怕心性狭隘钻了牛角尖,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蠢笨的越扑腾越难堪。
  “当初就该将她接到我这里住,跟在岑氏身边,看看她将孩子养成什么性子了。”
  孙嬷嬷叹了口气道:“若您当初生出这个心思来,大夫人面儿上高兴,心里头怕是也觉着委屈呢。那样一来,也未必比现在要好,走哪条路是其次,关键还是看心性,兴许二姑娘经历些事情,慢慢也就懂事明理了。”
  窦老夫人没再继续说这个,起身往屋里走去。
  孙嬷嬷扶着她进去,却是压低了声音道:“老夫人如此动怒,奴婢倒不好说件高兴事叫老夫人乐呵了。”
  窦老夫人知道她的性子,旁人这个时候说这些是不知分寸,可孙嬷嬷既然提起了,她就停下了脚步。
  “你有什么事不能直接说,藏着掖着做什么?”
  孙嬷嬷开口道:“奴婢瞧着少夫人应该有孕了,老夫人没瞧出来少夫人最近胖了些,胃口也比往日里好。”
  “奴婢叫人往松雪堂那边打听了,听说少夫人最近容易犯懒,还有前日少夫人陪着老夫人说话,还小小打了个哈欠,您当时没见着,奴婢却是看到了,应该是有孕了,要不然,世子怎么最近经常陪着少夫人过来呢。”
  孙嬷嬷不说起来窦老夫人还没觉着,她这样说了窦老夫人想着崔令胭和孙儿陆秉之最近一段时日的相处,越来越多的苗头出现在脑海中。
  她脸上满是笑意,心情也舒朗开阔了许多,含笑道:“这倒是难得的好事儿,秉之他们多半是想满了三个月稳固了胎像才好将消息告诉我,孕中是该忌讳一些,你我知道就好,也别往外头说,由着他们小夫妻吧。”
  窦老夫人明显高兴起来,连空气都松快了许多,孙嬷嬷扶着她进了内室,劝道:“小辈们的事情一个个来,操心完了这个操心那个,谁家不是如此的,您不必为着二姑娘气坏了自己身子,老话不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第165章 改变
  陆丹若从樨澜院出来后,想到方才祖母窦老夫人对她疏离失望的态度,难受的闭了闭眼。
  “姑娘,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别在外头被人看了笑话。
  这话丫鬟没敢说出来,可陆丹若却是清楚她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当下,她的脸色就愈发冷了,她睁开眼睛回头看了眼樨澜院,然后,沉沉道:“回去做什么,在外祖家住了好些时日,有些想念堂姐了,不如去堂姐那里坐坐,正好中午就留在堂姐那里用膳了。”
  丫鬟一听这话就愣住了,不知她这是气话还是真话。
  她觉着姑娘如今的性子,是愈发不好琢磨了,真是说一出是一出,这会儿不安安生生待在自己院里,去大姑娘那里做什么,还不嫌尴尬吗?
  外头那些流言蜚语,难道大姑娘和二夫人没听到,再一块儿用膳那得多尴尬,自家姑娘非要给别人添堵也叫自己心里头不痛快吗?还是说,姑娘因着老夫人方才那番话给气糊涂了,气性上来非要闹一场。
  丫鬟开口想劝几句,陆丹若不等她开口就径直往陆丹嬿所住的院子去了。
  一路上遇着不少丫鬟婆子,见着她是去大姑娘那边,眼底是掩饰不住的惊讶和不解。
  等她走远了些,还忍不住议论开来。
  “二姑娘才回府怎就去了大姑娘那里,可别两姐妹打起来吧,传出去还不知叫人怎么议论呢,外头那些等着看乐子的人更是要议论好些日子了。”
  “主子的心思咱们哪里能揣测得了,心里头哪怕存了嫌隙,表面上大抵也会装出堂姐妹亲近的样子,兴许是故意表露这样的态度给老夫人看的,也不知老夫人知道了心里头作何感想?”
  “慎言!快别议论主子的事情了,咱们当奴才的哪里有资格议论,自己的事情都顾
  不过来。”
  陆丹若不用猜,也能想到身后的丫鬟婆子如何编排她这个主子。
  方才她们看她时眼底的打量和同情当她看不出来呢,二婶也不知是怎么执掌中馈的,还有崔氏,御下不严,竟叫这些身份卑贱的下人议论起主子的事情来了。
  明明母亲执掌中馈时,府里还不是这样的规矩。
  还是说,之前她们不敢议论,如今见她和母亲失了势,就敢放肆起来,不顾忌她这个主子的体面了?
  陆丹若越想心里头越堵得慌,脚下的步子加快,没多一会儿就到了陆丹嬿所住的院子。
  刚踏进院子,廊下站着的两个丫鬟当即就面露诧异,一人挤出一丝笑意来上前给陆丹若行礼请安,另一人打起帘子将陆丹若过来的事情回禀了自家姑娘。
  屋子里
  陆丹嬿正坐在软塌上看着自己的嫁妆单子,听着丫鬟的回禀知道陆丹若过来,只诧异一下就恢复了正常的表情,视线往门口看去。
  很快,帘子打起,陆丹若就从外头走了进来。
  四目对视,堂姐妹间早没有了往日里的情分和亲近。
  陆丹嬿先开口道:“妹妹怎么今日就回来了还以为会过些日子和大伯母一块儿回府呢。毕竟,外头流言蜚语那么多,伯父或是府里不去岑家接,脸面上总是不怎么好看。”
  陆丹若没想到她还没责怪陆丹嬿抢了自己的婚事,陆丹嬿就敢说出这些话来,再加上陆丹嬿平日里一副知书达理的样子,哪里有这般伶牙俐齿不饶人的时候。
  以至于陆丹若听完这话后,先是一愣,随即才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气得连身子都在颤抖着。
  她指着陆丹嬿道:“你,你怎么敢......”
  陆丹嬿眸子里带了几分嘲讽,对着陆丹若道:“怎么不敢?难道只许妹妹自己婚事不成就迁怒于我,我这当堂姐的一日不让着堂妹,堂妹就觉着是我亏欠了你的。外头那些流言蜚语多少天了都没消停,当我是泥人捏的性子只能忍气吞声不成?”
  陆丹若和陆丹嬿从小一块儿长大,从未见过堂姐这般模样,此时竟被她几句话挤兑的哑口无言,半晌才恼怒道:“哪怕因着八字我和裴安没法定下婚事,可殷老夫人原先中意过我,堂姐要嫁人也该避开定国公府避开裴安才是,怎就非要是裴安不成?”
  陆丹嬿听她这样说就笑了,眼底带了几分嘲讽:“怎么,若是换成妹妹,妹妹就会替我想,宁愿选择家世门第低一些的,不如裴安的人嫁了?我可不信堂妹会这般好心,只怕那个时候,堂妹不和我炫耀刺我的眼我就谢天谢地了。堂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我来做,不觉着可笑吗?我可不觉着自己抢了你的婚事,若依你这般行事,这世上的人就都不必议亲了,省得坏了自己的名声弄得家宅不宁姐妹阋墙。”
  陆丹嬿就差点儿明说陆丹若心眼小,见不得她得了这桩好姻缘非要想法子坏了她的名声了。
  陆丹若气得连肩膀都在发抖,没忍住道:“你以为你嫁给裴安就有好日子过吗?别忘了淳安公主这么多年了都没有身孕,公主的肚子若是一直没有动静,你生出来的儿子注定是要过继长房名下,叫淳安公主一声母亲的。到时候,你觉着自己能和淳安公主妯娌和睦吗?你抢了这桩婚事,未必有什么好下场!”
  陆丹若正在气头上有些口不择言,将心中所想全都说了出来。
  话音才刚落下,外头传来一声熟悉中带着几分冷意的声音:“是吗,这就不劳丹若替你堂姐操心了。”
  从门外进来的是一脸寒霜的贺氏。
  贺氏听到陆丹若从老夫人那里出来没回自己院里反倒来了女儿这,心里头就有些不安,急急忙忙赶过来,没想到就听到了这番话,哪里能不气。
  陆丹若这话戳到了她的痛处,女儿嫁给裴安,她最担心的就是因着外头那些流言蜚语得罪了淳安公主,叫女儿成了淳安公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嫁进定国公府就没有好日子过。
  一想到外头过继一事闹得这般大,定早就传到了淳安公主耳朵里,贺氏心中对岑氏和陆丹若就再没了半点儿情分,此时听着陆丹若这话,哪里还会给陆丹若什么好脸色。
  她不等陆丹若开口就出声道:“我和你堂姐还要讨论嫁妆的事情,就不多留丹若你了。”
  贺氏这话就是直接赶人了,半点儿脸面都没给陆丹若这个侄女留。
  一下子,屋子里变得很是安静。
  陆丹若的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在一屋子丫鬟婆子的注视下,愈发觉着难堪。
  瞧见坐在软塌上的陆丹嬿手中厚厚的嫁妆单子,陆丹若更是觉着刺眼,忍不住道:“府里姑娘们的嫁妆都是有旧例的,婶婶如今执掌府中中馈,可别因着私心将公中的银钱贴补给堂姐当嫁妆,不然闹出笑话来可就难看了,这国公夫人到底只有母亲一人,母亲照顾外祖母一段时日还是要回来管着中馈的。”
  陆丹若这番话够难听了,可贺氏是当婶婶的,又哪里会为着一两句揣测变了脸色失了体面,她反倒是露出几分笑意来,开口道:“这些就用不着丹若你这个还未定亲的姑娘管了,府里自有定例,只是你祖母疼嬿丫头,也满意裴安这个孙婿,所以这嫁妆若是缺什么,想来老夫人也愿意贴补,多疼嬿丫头一些。”
  “至于中馈一事,我自是盼着嫂嫂赶紧回府,好替我分担一些,也省得我这当弟妹的成日里忙成这个样子,只是嫂嫂自己不愿意回来,我又能怎么办,丹若你今个儿回来怎么不劝你母亲一块儿回府,出嫁的姑奶奶总住在娘家瞧着也不像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嫁的姑奶奶被夫家嫌弃大归回了娘家呢。”
  一瞬间,陆丹若的脸色变得通红,场面很是难看。
  贺氏没给陆丹若这个侄女还有岑氏这个嫂嫂留半分颜面,也不怕这些话传到岑氏或是老夫人耳朵里。
  谁都知道,哪怕是传出去了,老夫人和国公爷也不会给陆丹若和岑氏做主,毕竟这场闹剧是岑氏这个当嫂嫂的先闹出来的,早就面子里子都没了,如今陆丹若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这般见不得堂姐有好日子过,明显是被岑氏教坏了,又或者,骨子里便是如此狭隘刻薄的。
  今日的事情传出去,旁人只会说陆丹若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