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群散了。司空婧一瘸一拐地走到钟景滔跟前,有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干笑了一声,自嘲地说,果然是五星级酒店,那大理石地面也太亮太滑了。不过摔一跤也有好处,你看,姚总这不就记住我了么?
回市区的路上,司空婧一路无话。钟景滔知道女孩面皮薄,出了洋相终究心里不舒服。他悄悄打量着司空婧,发现女孩眼眸里有难堪,有不忿,有遗憾,更多的还是感伤。
车开半小时,在御荣轩酒楼刹住脚。钟景滔指了指金字招牌,问,婧老板,听说它家脆皮烧鹅有神力,吃过的人都能跨过千难万难,再大的苦也能峰回路转。
司空婧“噗嗤”笑出声,应道,我信了。走吧,这顿我请客。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帮了我大忙。
御荣轩的宵夜时段很是火爆。菜品价格实惠,环境典雅,来往食客谈笑声不断。钟景滔要了壶普洱茶给司空婧斟上,说,先暖暖身子。骅城这天也太冷了,赶得上皖南那边了。
司空婧以茶代酒,谢过钟景滔东奔西跑,陪了她大半天。还说自己给他丢脸了,策划案都在她摔的那一跤里给砸了。
钟景滔夹了块烧鹅放她碗里,安慰道,胜利都是在犯错中总结出来的嘛。我们能碰见姚总,还把策划案给他了,至少比别人成功了两小步。
司空婧嚼着烧鹅,满嘴油香,原本下拉的眉眼也渐渐扬了起来,自我疗愈速度极快。她点了点头,说,景滔,你说的没错,至少我们这趟没白跑。刚才是我有情绪了,一路在车里想,我是不是不应该创业,是不是该回老家找份工好好干着,是不是该像我爸妈说的那样,早点结婚,早日生子。
鼎沸的人声中,司空婧像一叶孤舟,飘飘荡荡说起家里的事。她说她父亲是炼油厂的,主要做管道清洗工作。每天穿着蓝色工服,早出晚归,脸上时常带着油污黑印,回家后,关起厕所的门,一洗就是一小时。母亲是炼油厂分公司的出纳员,本本分分工作,也没想过升职加薪,一干就是二十年。
“意识到家里条件一般是在五年前,我爸要切除肝血管瘤的时候。” 司空婧放下筷子,看着钟景滔的眼睛说。
“我爸查出来的时候,血管瘤已经长到十二厘米了。相比癌症,这不算大病,医生说先切除就好。”
“我们等了一个月,手术给排上了,过程也不算太痛苦,但术后住院那阵子,我才发现家里没存下余钱。”
“我爸住的是一个三人间,很吵,每家都有人陪护,从早到晚,旁边床的话说个没完。我想让我爸转去单人房,让他休息好一点,但我妈不愿意。我妈说,单人房价格高,没必要,反正住院时间也不长,忍忍也就过去了。”
“可我爸才刚做完手术啊。病人如果连觉都睡不好,伤口能恢复好吗?我再三劝他们,他们还是死活不愿意,我妈偷偷和我说,家里的钱以后是给我出嫁用的,他们存了定期,现在取不出来。他们觉得三人间环境已经不错了,叫我也别挑了。”
“在医院陪护的两周,我爸妈都点最便宜的菜,只为了省钱。每天馒头,白粥,黄瓜炒鸡蛋,我劝他们多买个肉,他们嫌贵,说回家再吃。”
“以前的我没想过有关钱的问题,毕竟爸妈把他们最好的也都给了我。”
“他们是老实本分人,没投过基金,没炒过股票,更没做过生意。他们对钱只有一个‘省’字,认为‘省’出来的钱才是自己的钱。”
“坐在医院的长廊里,我看到了钱的另一面。我所看到的钱是‘选择’。有钱才有资格选择,有选择才能谈是否舒适,有舒适才能判断是否愉悦。”
“所以我想创业,想挣钱。我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给他们提供选择。他们不必再被动接受,他们可以把我当作依靠。”
“但创业这条路太难了。我借了亲戚和银行的钱,不到一年就赔光了,还把室友晓玫拉了进来。晓玫一分工资没要,还和我分摊房租,一直帮我。我知道她最近还偷偷跑去别的公司做兼职。她总对我说,叫我别多想,等赚了钱再给她发工资。”
“景滔啊,创业这事需要天赋,可我好像没有天赋。”
“但我不想输,也不会认。哪怕现在没有,我也要拼死把这份天赋挖出来——”
第17章 .
沈侨菲出生的时候,她爸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失败,还惹上了官司。
生意是to b
to b: 为to business,指面向企业提供相关的产品服务。 to c: to customer,通常指直接面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产品服务。
的,稳住领导关系,走通人脉渠道,承包周边中小学午餐。好不容易点位铺开了,发生了中毒事件。有学生吞下发霉的水饺进了医院,也不知道水饺到底是午餐来的还是在周边店铺买的,总之,校领导为了甩锅,咬定是她爸供给的午餐不干净,一纸诉状将人告上法庭,说还学生家长一个公道。
沈侨菲出生第二天,她爸一手拿着法院传票,一手拉着东北请来的大师,说算一算,这刚落地的女儿,是不是降到家里的幸运星。
大师法号“端水”,十指拈花,最高战绩替某东北大省省长算过官位仕途,江湖上说有七八分准。大师看过沈侨菲的八字,说沈家之女,命里带金,缺水,宜远游,拼学业;成年后建议回乡拜祖,背靠大树,为家族开枝散叶。大师顺手指点了客厅和主卧的家私摆放格局,特意强调沈侨菲房间里的床头不能动,动则生变,不动以应万变。
说来也怪,沈侨菲出生后,她爸信了大师的话,像是被开了天灵盖,在连续三次创业的挫败面前,终于看向炒股赛道,开始和股友们谈经论道。
沈侨菲含着奶嘴,坐在她爸的电脑桌边,看着她爸没日没夜蹲坐屏幕前,分析红绿曲线走势。她爸说,炒股就是创业。从收集资讯,分析产品前景,到和股友们互换信息,她爸坚持不挪动半分沈侨菲房间的床头,并硬生生顶住妻子谩骂的压力,将家里所有余钱投入股票市场中。没想到多次操作之下,咸鱼翻了身,本金在股票中翻了一百倍,还把前三次创业的损失拉回正值,甚至还绰绰有余。
创业也好,投资也罢,能赚到钱的,靠努力的同时也靠运。
沈侨菲她爸认为,女儿是家里的招财星,更加笃定大师多年前预言的现世真理。于是,初中将沈侨菲送出国留学后,沈父将目光投向岭南省城老街区的商铺,开始买入并对外出租。在中国房地产腾飞的十来年间,商铺租金水涨船高,老街区更是因为客流量大,出现一铺难求的情况。沈家借势成立地产公司,跻身富起来的创一代。
花五百元请来的大师,铺垫了沈家二十来年的财富,沈侨菲她爸对女儿的命数更是深信不疑。考入纽约服装设计学院后,老父亲对女儿收到的录取通知提不起劲,反说书读完了就马上回家,家里的房车都为你准备好了,相亲对象也帮你看好了,你找个看顺眼的,台阶以上的嫁了,背靠两家大树,再好好相夫教子,这样强强联合,才能培育出优质后代。
挂了越洋电话的沈侨菲,坐在哈德逊河畔的高级公寓里想了又想,终是恍然大悟,原来她的命数早就被大师和她爸给设计好了,照做就行。
打包行囊,留学归国后的沈侨菲见了三任相亲对象,无一不是形状各异,但富得流油。
有做鞋厂的小儿子,手上的品牌价值过亿,开口要送沈侨菲一个公司打理;有做牛肉丸起家的文艺男,说生产丸子的机器二十四小时运作,钱无需操心,只需陪着他风花雪月;也有同样留学归国的互联网创一代,比沈侨菲大十来岁,认为家里正妻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五花八门的相亲条件只有一个共通点:钱,沈侨菲无需挣,但孩子必须生。
沈侨菲看着男人们发来的信息,抬起头对父亲说,她想去北京上海找工作。父亲皱着眉头,说她肯定受不了朝九晚五那份苦,还不如回自己家公司打份工。沈侨菲又说她想创业,父亲更是冷笑不已,说她不知天高地厚,整日异想天开。
“我当年创业三次,连输三次,你以为你有这种连续爬起的骨气吗?”
“要不是你爸我的眼光足够好,投股票,买商铺,入局房地产,你以为能有钱送你出国留学啊?”
“女人家要学会安分点。爸妈都为你把基础打好了,你不想上班就在婆家呆着也没关系。那些做事业的女性,到头来还不是得找人结婚?”
“女儿,时间不等人啊,年轻才是本钱,你别等年纪大了,选择少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手机信息催促在响,像即将交卷的考试铃,逼迫沈侨菲交出她的下半生。在父亲喋喋不休的唇齿之间,沈侨菲叛逆地意识到,她从未拥有过钱。她所拥有是父亲的给予,父亲的期望和父亲希望她从一而终服从的指令。
谈不拢的第二天,沈侨菲从家里搬了出去,不作声响跑到骅城。父亲气得把她的银行卡断了,笃定她在外头挨不过三个月。沈侨菲一心急,入职了司空婧做前台时的婚纱公司,当起了拿着最低时薪的设计实习生。
回市区的路上,司空婧一路无话。钟景滔知道女孩面皮薄,出了洋相终究心里不舒服。他悄悄打量着司空婧,发现女孩眼眸里有难堪,有不忿,有遗憾,更多的还是感伤。
车开半小时,在御荣轩酒楼刹住脚。钟景滔指了指金字招牌,问,婧老板,听说它家脆皮烧鹅有神力,吃过的人都能跨过千难万难,再大的苦也能峰回路转。
司空婧“噗嗤”笑出声,应道,我信了。走吧,这顿我请客。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帮了我大忙。
御荣轩的宵夜时段很是火爆。菜品价格实惠,环境典雅,来往食客谈笑声不断。钟景滔要了壶普洱茶给司空婧斟上,说,先暖暖身子。骅城这天也太冷了,赶得上皖南那边了。
司空婧以茶代酒,谢过钟景滔东奔西跑,陪了她大半天。还说自己给他丢脸了,策划案都在她摔的那一跤里给砸了。
钟景滔夹了块烧鹅放她碗里,安慰道,胜利都是在犯错中总结出来的嘛。我们能碰见姚总,还把策划案给他了,至少比别人成功了两小步。
司空婧嚼着烧鹅,满嘴油香,原本下拉的眉眼也渐渐扬了起来,自我疗愈速度极快。她点了点头,说,景滔,你说的没错,至少我们这趟没白跑。刚才是我有情绪了,一路在车里想,我是不是不应该创业,是不是该回老家找份工好好干着,是不是该像我爸妈说的那样,早点结婚,早日生子。
鼎沸的人声中,司空婧像一叶孤舟,飘飘荡荡说起家里的事。她说她父亲是炼油厂的,主要做管道清洗工作。每天穿着蓝色工服,早出晚归,脸上时常带着油污黑印,回家后,关起厕所的门,一洗就是一小时。母亲是炼油厂分公司的出纳员,本本分分工作,也没想过升职加薪,一干就是二十年。
“意识到家里条件一般是在五年前,我爸要切除肝血管瘤的时候。” 司空婧放下筷子,看着钟景滔的眼睛说。
“我爸查出来的时候,血管瘤已经长到十二厘米了。相比癌症,这不算大病,医生说先切除就好。”
“我们等了一个月,手术给排上了,过程也不算太痛苦,但术后住院那阵子,我才发现家里没存下余钱。”
“我爸住的是一个三人间,很吵,每家都有人陪护,从早到晚,旁边床的话说个没完。我想让我爸转去单人房,让他休息好一点,但我妈不愿意。我妈说,单人房价格高,没必要,反正住院时间也不长,忍忍也就过去了。”
“可我爸才刚做完手术啊。病人如果连觉都睡不好,伤口能恢复好吗?我再三劝他们,他们还是死活不愿意,我妈偷偷和我说,家里的钱以后是给我出嫁用的,他们存了定期,现在取不出来。他们觉得三人间环境已经不错了,叫我也别挑了。”
“在医院陪护的两周,我爸妈都点最便宜的菜,只为了省钱。每天馒头,白粥,黄瓜炒鸡蛋,我劝他们多买个肉,他们嫌贵,说回家再吃。”
“以前的我没想过有关钱的问题,毕竟爸妈把他们最好的也都给了我。”
“他们是老实本分人,没投过基金,没炒过股票,更没做过生意。他们对钱只有一个‘省’字,认为‘省’出来的钱才是自己的钱。”
“坐在医院的长廊里,我看到了钱的另一面。我所看到的钱是‘选择’。有钱才有资格选择,有选择才能谈是否舒适,有舒适才能判断是否愉悦。”
“所以我想创业,想挣钱。我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给他们提供选择。他们不必再被动接受,他们可以把我当作依靠。”
“但创业这条路太难了。我借了亲戚和银行的钱,不到一年就赔光了,还把室友晓玫拉了进来。晓玫一分工资没要,还和我分摊房租,一直帮我。我知道她最近还偷偷跑去别的公司做兼职。她总对我说,叫我别多想,等赚了钱再给她发工资。”
“景滔啊,创业这事需要天赋,可我好像没有天赋。”
“但我不想输,也不会认。哪怕现在没有,我也要拼死把这份天赋挖出来——”
第17章 .
沈侨菲出生的时候,她爸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失败,还惹上了官司。
生意是to b
to b: 为to business,指面向企业提供相关的产品服务。 to c: to customer,通常指直接面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产品服务。
的,稳住领导关系,走通人脉渠道,承包周边中小学午餐。好不容易点位铺开了,发生了中毒事件。有学生吞下发霉的水饺进了医院,也不知道水饺到底是午餐来的还是在周边店铺买的,总之,校领导为了甩锅,咬定是她爸供给的午餐不干净,一纸诉状将人告上法庭,说还学生家长一个公道。
沈侨菲出生第二天,她爸一手拿着法院传票,一手拉着东北请来的大师,说算一算,这刚落地的女儿,是不是降到家里的幸运星。
大师法号“端水”,十指拈花,最高战绩替某东北大省省长算过官位仕途,江湖上说有七八分准。大师看过沈侨菲的八字,说沈家之女,命里带金,缺水,宜远游,拼学业;成年后建议回乡拜祖,背靠大树,为家族开枝散叶。大师顺手指点了客厅和主卧的家私摆放格局,特意强调沈侨菲房间里的床头不能动,动则生变,不动以应万变。
说来也怪,沈侨菲出生后,她爸信了大师的话,像是被开了天灵盖,在连续三次创业的挫败面前,终于看向炒股赛道,开始和股友们谈经论道。
沈侨菲含着奶嘴,坐在她爸的电脑桌边,看着她爸没日没夜蹲坐屏幕前,分析红绿曲线走势。她爸说,炒股就是创业。从收集资讯,分析产品前景,到和股友们互换信息,她爸坚持不挪动半分沈侨菲房间的床头,并硬生生顶住妻子谩骂的压力,将家里所有余钱投入股票市场中。没想到多次操作之下,咸鱼翻了身,本金在股票中翻了一百倍,还把前三次创业的损失拉回正值,甚至还绰绰有余。
创业也好,投资也罢,能赚到钱的,靠努力的同时也靠运。
沈侨菲她爸认为,女儿是家里的招财星,更加笃定大师多年前预言的现世真理。于是,初中将沈侨菲送出国留学后,沈父将目光投向岭南省城老街区的商铺,开始买入并对外出租。在中国房地产腾飞的十来年间,商铺租金水涨船高,老街区更是因为客流量大,出现一铺难求的情况。沈家借势成立地产公司,跻身富起来的创一代。
花五百元请来的大师,铺垫了沈家二十来年的财富,沈侨菲她爸对女儿的命数更是深信不疑。考入纽约服装设计学院后,老父亲对女儿收到的录取通知提不起劲,反说书读完了就马上回家,家里的房车都为你准备好了,相亲对象也帮你看好了,你找个看顺眼的,台阶以上的嫁了,背靠两家大树,再好好相夫教子,这样强强联合,才能培育出优质后代。
挂了越洋电话的沈侨菲,坐在哈德逊河畔的高级公寓里想了又想,终是恍然大悟,原来她的命数早就被大师和她爸给设计好了,照做就行。
打包行囊,留学归国后的沈侨菲见了三任相亲对象,无一不是形状各异,但富得流油。
有做鞋厂的小儿子,手上的品牌价值过亿,开口要送沈侨菲一个公司打理;有做牛肉丸起家的文艺男,说生产丸子的机器二十四小时运作,钱无需操心,只需陪着他风花雪月;也有同样留学归国的互联网创一代,比沈侨菲大十来岁,认为家里正妻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五花八门的相亲条件只有一个共通点:钱,沈侨菲无需挣,但孩子必须生。
沈侨菲看着男人们发来的信息,抬起头对父亲说,她想去北京上海找工作。父亲皱着眉头,说她肯定受不了朝九晚五那份苦,还不如回自己家公司打份工。沈侨菲又说她想创业,父亲更是冷笑不已,说她不知天高地厚,整日异想天开。
“我当年创业三次,连输三次,你以为你有这种连续爬起的骨气吗?”
“要不是你爸我的眼光足够好,投股票,买商铺,入局房地产,你以为能有钱送你出国留学啊?”
“女人家要学会安分点。爸妈都为你把基础打好了,你不想上班就在婆家呆着也没关系。那些做事业的女性,到头来还不是得找人结婚?”
“女儿,时间不等人啊,年轻才是本钱,你别等年纪大了,选择少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手机信息催促在响,像即将交卷的考试铃,逼迫沈侨菲交出她的下半生。在父亲喋喋不休的唇齿之间,沈侨菲叛逆地意识到,她从未拥有过钱。她所拥有是父亲的给予,父亲的期望和父亲希望她从一而终服从的指令。
谈不拢的第二天,沈侨菲从家里搬了出去,不作声响跑到骅城。父亲气得把她的银行卡断了,笃定她在外头挨不过三个月。沈侨菲一心急,入职了司空婧做前台时的婚纱公司,当起了拿着最低时薪的设计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