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说来这还是末世中,队里一名金属异能者闲的无聊做出来的,虽然想到了避免用电的问题,但其他方面实在太不切实际,耗损人力太多又做不到合格的精密度,因而被弃之不用。
而叶西刚好是那个接收废料的“垃圾桶”……
虽然对末世人来说挺垃圾的,但好歹是比纯手工制作要快多了,叶西也就翻出来用了。
“所以接下来先做手柄,顺便收集处理猪毛,等手柄做得差不多了,再一同用机器植入毛刷。”
这制作牙刷的流程本就简单,又不要太过讲究精细,那就更可以简化来做。
因而便是做手柄,打磨,而后处理猪毛,植入毛刷后,再染漆就可了。
饶是叶南已最大程度的想象那铁疙瘩的用处了,却还是被叶西一番话震得久久未回过神来。
良久,他才道:“四郎,这事木……他知不知?”
叶西:“应是知的。”他从头到尾没瞒着他,凭对方的狡猾,没可能不清楚。
叶南松了口气,道:“既然能批量做出来,那牙刷的价格便可降一降了。”
“自然。”叶西道,他本意就不是要拿这种在末世烂大街的东西搞什么奇货可居,去做什么垄断性的买卖,在他从末世学来的观念里,只有宰肥羊,而没有为难普通人一说。
既然是能方便大众的东西,自然是批量生产降低价格,才能真的惠及大众。
他让人把机器做出来,自然有这一层的原因。
开完会,兄弟几个简单吃了点东西,便早早睡了,第二日一早蜮悉,天还未大亮,便有人早早来叶家签到了,又问了些问题,无非是帮工的时间要多久,每日具体是那几个点,有没有需要自行准备的东西。
那些离家过远的,除了这些问题外,还问及叶家的吃食摊子还开不开?他们午时不回去,便准备花点银钱在叶家小摊上买饼吃了。
叶家兄弟昨晚开会也讨论过这些,便将一早准备好的章程放出来:“每日辰时四刻左右到便可,午时只休息半个时辰,晚间到申时。”
也就是早八点到晚五点,除去中间的半个时辰,恰是八小时。
鉴于众人远近不一,早一些晚一些自然也可,但最开始的规矩要立起来,因而叶南便未提。
众人却很欣喜。
辰时天便以大亮了,卯时太阳初升,离得远的大可以卯时出发,走一个多时辰,怎么也能赶到叶家的,晚间也是同样的到理,申时不过太阳将落,完全可以在天黑前赶到家。
一日只做四个时辰,比店里的活计还要少呢。
几个不清楚叶家兄弟秉性,忐忑而来的外村人见状,都放了心,这东家人家不说完全没有欺生的意思,怕这般安排时间也是有照顾他们的意思,他们还有甚担心的?只管卖力替人干活就是。
第43章
叶西坐在自家院子里的石台上,面前放着盘饼干点心,这东西好带,又耐存,因此从铺子里带回来的多,够兄弟几个吃些日子了,他一边吃着,一边等人来。
每来一个,就从手边的册子上打个勾,算那人打卡成功。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叶家今日要清点帮工人数,院里院外围了不少过来看热闹的。
有人问叶家还做不做小吃摊的生意,叶家姐弟去县上这些天,大家还是很怀念叶家院门外摆的吃食摊子的。
也是兜里有了几个钱,大家手脚都放得开了,不像以前那样省着抠着了。
人堆里几个十来岁的孩子闻言,像是凭空闻出了味般,使劲吸了吸鼻子。
虽说自有了煎饼方子后,家里也时常磨了豆粉来做,但哪里舍得用面粉和贵得要死的猪油炸馃子,家中吃不得,叶家小摊上那包了酥油馃子的煎饼自然还是很吃香的。
还有那鸡蛋灌饼,一个饼就要用掉一整个蛋,用猪油煎得表皮酥脆,透着金黄色,小盆那么大的一个,他们一顿都能吃下两个去,更不用说沾了猪油渣的掉渣饼了,村子里的小孩没几个吃得起的。
现在却大有不同,自打叶家广收猪毛的消息传出来后,大人们忙着磨粉做煎饼卖煎饼,没空到处去收集猪毛,这项活计就成了熊孩子们的专属,将附近几个村子的猪毛搜刮一空不说,有那鬼机灵的,已拉帮结派去更远的村子里倒腾去了。
往常村子里的毛孩子们一抓一大把,农忙闲下来后,毛孩子们就更加无事,整日在村子里招猫逗狗,弄得鸡飞狗跳的,不时便有人家传出训孩子的骂声,很是不平静。而自有了这么个收猪毛的事情后,村子里可是安静太多了,毛孩子们有了零花钱不说,家长们那可是不能再满意了。
唯一有些不爽快的地方,大概就是毛孩子们掌握了自个的零用大计,莫说交公了,一日内不花个干净那都是慢了,钱兜可是比屁股还爱干净。
这几个小子一冒头,就有个年长的大娘子半开玩笑似地训:“可是看着刘二郎倒腾猪毛,自个也学会了,这刚从外边回来,就惦记着花来了。”
为首的抄着腰间褡裢,一边得意的把半兜子铜币颠得叮当响,一边满不在乎道:“花了再赚便是。”
说罢他扭过头,冲叶西喊:“四郎你现在收不收猪毛?我那堆了好些了。”
叶西听见动静,从院里望过去,看见那小子,定睛一看,不正是那日他拿曲奇饼贿赂过的那位么。
他挑挑眉,没想到这半大小子还挺能折腾,看他身边的几个,明显是唯他马首是瞻的。
叶西道:“你送来给我看看。”
那头立马应一声,一招手,六七个半大小子呼啦一声全奔着一处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和几个毛头小子成了竞争对手的刘二郎也来了,带着自家大郎和同为一村的帮工,驾着辆牛车,轰轰动动的,再一看,好家伙,牛车上摞着人高的麻袋,麻袋口有短毛茬飞出来,一看装得就是猪毛。
刘二郎还是那般憨憨的模样,高大健壮的身躯更显得有点笨似的,若看外表,谁能知道这人是个胆大又心细的?
刘二郎走进院子来,站在叶家兄弟面前,挠下头,“这些日子积了不少猪毛,想着左右今日来点到,便拉了来,省得以后再跑。”
叶南这时从院门外挤了进来,手里拿着个模子样的东西,是托辛紫阿爹打的,作牙刷柄的时候用。
他看一眼外面的牛车,问到了点子上:“这牛车新买的罢?”
周围和他一村的人开始起哄,刘二郎绷不住笑,道:“刚买,没两天,没用怎么惯呢。”
叶南跟着说了两句好听的,把刘二郎夸得直摆手:“都是你家四郎的功劳,要不是他,我这哪能有今天的日子。”
这话叶南也爱听,放下手里的东西,和其他人一起,帮着刘二郎父子卸了车,一个个摆到墙边上,看过后觉得没问题,亲自给人结了帐。
刘二郎拿着一兜子铜币加几块碎银,手都有些抖,他这么个三十好几的人了,以前和铜币打交道的日子都少见,更不用说这白花花的银子了,那可是有钱人家才用得上的东西。
他带着自家大郎往外走,心里头五味杂陈,当初也就是穷得狠了,家里没几块地,孩子他娘又生了病,他走不开,眼见着底下几个小的天天饿肚子,实在没法了,听说附近村子有人家要招工建房的,只能撇下一家弱小来帮工,谁知恰好听了叶家收猪毛的消息,本也就想着能给自家婆娘赚点吃药钱,没想如今连牛车都买了。
握着手里头的碎银,刘二郎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今年到头了,得赶紧把家里屋子修修,破窗的、漏雨的,都先补上,来年一定盖个新房子。
同时心里头也敬佩,看看人家叶家姐弟,不愧是该赚大钱的,现今还住着破破烂烂的茅草屋呢,可见是能吃得起苦的。
叶家兄弟要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怕会额头滴汗,他们倒也是想把屋子修一修,但家里忙得脚不沾地的,哪有功夫管这个,不漏雨那就凑合过吧,叶南叶北两个也都习惯了。
至于叶西,茅草屋咋了?末世里头摸爬滚打出来的,独人独间的茅草屋,算得上高级配置了。
刘二郎几个刚上了车,就听见有人大老远冲叶家这边喊:“四郎,快叫些人帮我们抬一下!”
父子两个循声望去,便见一群十来岁的小子,人手揪着俩装满了东西的大麻袋,又拖又拽的,热热闹闹往这边赶。
刘二郎那大儿子仔细一瞅,嘿了声:“阿爹,就是那几个小子,这些日子没少往西边村子里走。”
刘二郎把手里的空麻袋扔车上,老神在在的,憨厚的面貌上也添了一丝奸诈:“那他们可找错地儿了,前几日我就去那边收过两回了。”
这猪毛长出来得要时间不是,就是割冒茬快的韭菜,那也要好生等一等。
他家大儿子瞅着一群毛头小子带过来的麻袋,细细数了数,足有十六七袋,心里头就有点疼,纠着脸道:“阿爹,你就一点不心疼?”
而叶西刚好是那个接收废料的“垃圾桶”……
虽然对末世人来说挺垃圾的,但好歹是比纯手工制作要快多了,叶西也就翻出来用了。
“所以接下来先做手柄,顺便收集处理猪毛,等手柄做得差不多了,再一同用机器植入毛刷。”
这制作牙刷的流程本就简单,又不要太过讲究精细,那就更可以简化来做。
因而便是做手柄,打磨,而后处理猪毛,植入毛刷后,再染漆就可了。
饶是叶南已最大程度的想象那铁疙瘩的用处了,却还是被叶西一番话震得久久未回过神来。
良久,他才道:“四郎,这事木……他知不知?”
叶西:“应是知的。”他从头到尾没瞒着他,凭对方的狡猾,没可能不清楚。
叶南松了口气,道:“既然能批量做出来,那牙刷的价格便可降一降了。”
“自然。”叶西道,他本意就不是要拿这种在末世烂大街的东西搞什么奇货可居,去做什么垄断性的买卖,在他从末世学来的观念里,只有宰肥羊,而没有为难普通人一说。
既然是能方便大众的东西,自然是批量生产降低价格,才能真的惠及大众。
他让人把机器做出来,自然有这一层的原因。
开完会,兄弟几个简单吃了点东西,便早早睡了,第二日一早蜮悉,天还未大亮,便有人早早来叶家签到了,又问了些问题,无非是帮工的时间要多久,每日具体是那几个点,有没有需要自行准备的东西。
那些离家过远的,除了这些问题外,还问及叶家的吃食摊子还开不开?他们午时不回去,便准备花点银钱在叶家小摊上买饼吃了。
叶家兄弟昨晚开会也讨论过这些,便将一早准备好的章程放出来:“每日辰时四刻左右到便可,午时只休息半个时辰,晚间到申时。”
也就是早八点到晚五点,除去中间的半个时辰,恰是八小时。
鉴于众人远近不一,早一些晚一些自然也可,但最开始的规矩要立起来,因而叶南便未提。
众人却很欣喜。
辰时天便以大亮了,卯时太阳初升,离得远的大可以卯时出发,走一个多时辰,怎么也能赶到叶家的,晚间也是同样的到理,申时不过太阳将落,完全可以在天黑前赶到家。
一日只做四个时辰,比店里的活计还要少呢。
几个不清楚叶家兄弟秉性,忐忑而来的外村人见状,都放了心,这东家人家不说完全没有欺生的意思,怕这般安排时间也是有照顾他们的意思,他们还有甚担心的?只管卖力替人干活就是。
第43章
叶西坐在自家院子里的石台上,面前放着盘饼干点心,这东西好带,又耐存,因此从铺子里带回来的多,够兄弟几个吃些日子了,他一边吃着,一边等人来。
每来一个,就从手边的册子上打个勾,算那人打卡成功。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叶家今日要清点帮工人数,院里院外围了不少过来看热闹的。
有人问叶家还做不做小吃摊的生意,叶家姐弟去县上这些天,大家还是很怀念叶家院门外摆的吃食摊子的。
也是兜里有了几个钱,大家手脚都放得开了,不像以前那样省着抠着了。
人堆里几个十来岁的孩子闻言,像是凭空闻出了味般,使劲吸了吸鼻子。
虽说自有了煎饼方子后,家里也时常磨了豆粉来做,但哪里舍得用面粉和贵得要死的猪油炸馃子,家中吃不得,叶家小摊上那包了酥油馃子的煎饼自然还是很吃香的。
还有那鸡蛋灌饼,一个饼就要用掉一整个蛋,用猪油煎得表皮酥脆,透着金黄色,小盆那么大的一个,他们一顿都能吃下两个去,更不用说沾了猪油渣的掉渣饼了,村子里的小孩没几个吃得起的。
现在却大有不同,自打叶家广收猪毛的消息传出来后,大人们忙着磨粉做煎饼卖煎饼,没空到处去收集猪毛,这项活计就成了熊孩子们的专属,将附近几个村子的猪毛搜刮一空不说,有那鬼机灵的,已拉帮结派去更远的村子里倒腾去了。
往常村子里的毛孩子们一抓一大把,农忙闲下来后,毛孩子们就更加无事,整日在村子里招猫逗狗,弄得鸡飞狗跳的,不时便有人家传出训孩子的骂声,很是不平静。而自有了这么个收猪毛的事情后,村子里可是安静太多了,毛孩子们有了零花钱不说,家长们那可是不能再满意了。
唯一有些不爽快的地方,大概就是毛孩子们掌握了自个的零用大计,莫说交公了,一日内不花个干净那都是慢了,钱兜可是比屁股还爱干净。
这几个小子一冒头,就有个年长的大娘子半开玩笑似地训:“可是看着刘二郎倒腾猪毛,自个也学会了,这刚从外边回来,就惦记着花来了。”
为首的抄着腰间褡裢,一边得意的把半兜子铜币颠得叮当响,一边满不在乎道:“花了再赚便是。”
说罢他扭过头,冲叶西喊:“四郎你现在收不收猪毛?我那堆了好些了。”
叶西听见动静,从院里望过去,看见那小子,定睛一看,不正是那日他拿曲奇饼贿赂过的那位么。
他挑挑眉,没想到这半大小子还挺能折腾,看他身边的几个,明显是唯他马首是瞻的。
叶西道:“你送来给我看看。”
那头立马应一声,一招手,六七个半大小子呼啦一声全奔着一处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和几个毛头小子成了竞争对手的刘二郎也来了,带着自家大郎和同为一村的帮工,驾着辆牛车,轰轰动动的,再一看,好家伙,牛车上摞着人高的麻袋,麻袋口有短毛茬飞出来,一看装得就是猪毛。
刘二郎还是那般憨憨的模样,高大健壮的身躯更显得有点笨似的,若看外表,谁能知道这人是个胆大又心细的?
刘二郎走进院子来,站在叶家兄弟面前,挠下头,“这些日子积了不少猪毛,想着左右今日来点到,便拉了来,省得以后再跑。”
叶南这时从院门外挤了进来,手里拿着个模子样的东西,是托辛紫阿爹打的,作牙刷柄的时候用。
他看一眼外面的牛车,问到了点子上:“这牛车新买的罢?”
周围和他一村的人开始起哄,刘二郎绷不住笑,道:“刚买,没两天,没用怎么惯呢。”
叶南跟着说了两句好听的,把刘二郎夸得直摆手:“都是你家四郎的功劳,要不是他,我这哪能有今天的日子。”
这话叶南也爱听,放下手里的东西,和其他人一起,帮着刘二郎父子卸了车,一个个摆到墙边上,看过后觉得没问题,亲自给人结了帐。
刘二郎拿着一兜子铜币加几块碎银,手都有些抖,他这么个三十好几的人了,以前和铜币打交道的日子都少见,更不用说这白花花的银子了,那可是有钱人家才用得上的东西。
他带着自家大郎往外走,心里头五味杂陈,当初也就是穷得狠了,家里没几块地,孩子他娘又生了病,他走不开,眼见着底下几个小的天天饿肚子,实在没法了,听说附近村子有人家要招工建房的,只能撇下一家弱小来帮工,谁知恰好听了叶家收猪毛的消息,本也就想着能给自家婆娘赚点吃药钱,没想如今连牛车都买了。
握着手里头的碎银,刘二郎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今年到头了,得赶紧把家里屋子修修,破窗的、漏雨的,都先补上,来年一定盖个新房子。
同时心里头也敬佩,看看人家叶家姐弟,不愧是该赚大钱的,现今还住着破破烂烂的茅草屋呢,可见是能吃得起苦的。
叶家兄弟要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怕会额头滴汗,他们倒也是想把屋子修一修,但家里忙得脚不沾地的,哪有功夫管这个,不漏雨那就凑合过吧,叶南叶北两个也都习惯了。
至于叶西,茅草屋咋了?末世里头摸爬滚打出来的,独人独间的茅草屋,算得上高级配置了。
刘二郎几个刚上了车,就听见有人大老远冲叶家这边喊:“四郎,快叫些人帮我们抬一下!”
父子两个循声望去,便见一群十来岁的小子,人手揪着俩装满了东西的大麻袋,又拖又拽的,热热闹闹往这边赶。
刘二郎那大儿子仔细一瞅,嘿了声:“阿爹,就是那几个小子,这些日子没少往西边村子里走。”
刘二郎把手里的空麻袋扔车上,老神在在的,憨厚的面貌上也添了一丝奸诈:“那他们可找错地儿了,前几日我就去那边收过两回了。”
这猪毛长出来得要时间不是,就是割冒茬快的韭菜,那也要好生等一等。
他家大儿子瞅着一群毛头小子带过来的麻袋,细细数了数,足有十六七袋,心里头就有点疼,纠着脸道:“阿爹,你就一点不心疼?”